首页> 中国专利> 可重启后恢复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

可重启后恢复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启后恢复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其包括终端主体以及电池,终端主体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断电监控模块、基带芯片模块、内存模块以及后备储能模块,其中电池与终端主体可拆卸连接,且用于在连接时为终端主体供电。后备储能模块用于在电池与终端主体断开时为终端主体供电,断电监控模块用于在电池与终端主体断开时反馈断电信号给基带芯片模块。内存模块与基带芯片模块连接且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基带芯片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断电信号时将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当前运行应用程序的相关参数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在移动终端重启时恢复断电时运行的应用程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9231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08571.5

  • 发明设计人 张帆;

    申请日2013-01-09

  • 分类号G06F1/30(20060101);G06F11/20(20060101);

  • 代理机构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何青瓦

  • 地址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惠风四路70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02: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6F 1/30 专利号:ZL2013100085715 申请日:20130109 授权公告日:201511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11-25

    授权

    授权

  • 2013-08-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30 申请日:201301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5-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重启后恢复应用程序 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移动终端广泛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使用。 移动终端一般包括终端主体和电池。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的终端主体在 断电(例如,电池与终端主体意外断开或者电池电量耗尽)时,由于移 动终端的应用程序运行在随机存储器中,而随机存储器为掉电易失性存 储器,因此无法在再次开机后恢复断电时运行的应用程序,造成用户的 数据丢失,给用户带来不便。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重启后恢复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以解决上 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重启后恢复应用程序的 移动终端,能够在移动终端重启时恢复断电时运行的应用程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 重启后恢复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其包括终端主体以及电池,终端主体 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断电监控模块、基带芯片模块、内存模块以及后备 储能模块,其中电池与终端主体可拆卸连接,且用于在连接时经电源管 理模块为终端主体供电。后备储能模块用于在电池与终端主体连接时蓄 电且在电池与终端主体断开时经电源管理模块为终端主体供电,断电监 控模块用于在电池与终端主体断开时反馈断电信号给基带芯片模块。内 存模块与基带芯片模块连接且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基 带芯片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断电信号时将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当前运行应 用程序的相关参数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其中,电池包括电芯及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电芯的 负极,当电池与终端主体连接时,电芯的负极连接终端主体的地,电芯 的正极连接电源管理模块的电压输入端,断电监控模块包括比较器、第 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比较器的接地端连接终端主体的地,比 较器的工作电压端连接电源管理模块的电压输出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连接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终端主体的地,第三 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管 理模块的电压输出端,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管理模块的电压输入 端,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且当电池与终端主体 连接时,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 第四电阻的阻值设置成使得比较器的输出端在电池与终端主体连接和 断开时分别输出不同的信号。

其中,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为正相输入端,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为 反相输入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的阻值设置 成使得当电池与终端主体连接时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上的分压低于比 较器的正相输入端上的分压。

其中,后备储能模块包括一电容,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管理模块 的电压输入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终端主体的地。

其中,终端主体进一步包括外围模块,断电监控模块进一步在电池 与终端主体断开时反馈断电信号给外围模块,进而关闭外围模块。

其中,基带芯片模块包括中断检测单元,比较器的输出端与中断检 测单元连接,以在电池与终端主体断开时以中断形式反馈断电信号给基 带芯片模块。

其中,基带芯片模块进一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单元,终端主体进一 步包括逻辑门,输入输出接口单元用于输出外围模块的关闭信号至逻辑 门的第一输入端,断电监控模块输出断电信号至逻辑门的第二输入端, 逻辑门的输出端连接外围模块,进而在关闭信号和断电信号的任意一个 存在时关闭外围模块。

其中,关闭信号和断电信号为低电压信号,逻辑门为与门。

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进一步存储状态位,基带芯片模块在接收到 断电信号后将状态位设置成第一状态。

其中,基带芯片模块进一步在移动终端开机时读取状态位,若状态 位为第一状态,则读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保存的相关参数,以恢复相关 参数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将状态位设置成不同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移动终端 通过断电监控模块实时监控电池与终端主体是否断开,并在电池与终端 主体断开时启用后备储能模块为终端主体供电并反馈断电信号给基带 芯片模块,基带芯片模块在接收到断电信号时将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当前 运行应用程序的相关参数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通过上述方式,能 够在移动终端重启时恢复断电时运行的应用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电池11和终端主体12。电池11与终端 主体12可拆卸连接。

终端主体12包括:电源管理模块121、断电监控模块122、基带芯 片模块123、内存模块124、后备储能模块125、外围模块126、第一与 门U1以及第二与门U2

电池11包括电芯111及第一电阻R1。电芯111可反复充放电,充 电时获取移动终端外部的电能并转化为电芯111的化学能,放电时电芯 111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经电源管理模块121为终端主体12供电。第一 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至电芯111的负极。当电池11与终端主体12连接 时,电芯111的负极连接终端主体12的地GND,电芯111的正极连接 电源管理模块121的电压输入端VIN。

后备储能模块125包括一个电容C,电容C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管理 模块121的电压输入端,电容C的第二端连接终端主体12的地GND。 在电池11与终端主体12连接时,电容C两端还与分别电芯111的正极 和负极连接,电容C处于蓄电状态,同时电容C可以维持电芯111输出 电压的稳定。在电池11与终端主体12断开时,电容C两端与电芯111 两极断开连接,电容C为终端主体12供电一段时间。在本实施例中, 电容C的容值优选为10毫法拉,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容C的容值也可 以是其他值。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后备储能模块125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电池11与终端主体12断开连接的瞬间电容C储存的能量为: W1=1/2×C×u12

其中u1为电池11与终端主体12断开的瞬间电容C两端的电压,即 为电池电压,C为电容C的容值。

终端主体12掉电的瞬间电容C储存的能量为:W2=1/2×C×u22

其中u2为掉电的瞬间电容C两端电压,由于电源管理模块121的输 入电压端的输入电压低于其最低输入电压的瞬间终端主体12掉电,故 u2的值为电源管理模块121的最低输入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电压优选为3.7V,电源管理模块121的最低输 入电压优选为3V,W1=0.06845J,W2=0.045J,因此从电池11与终端主 体12断开到终端主体12掉电的过程中电容C可以为终端主体12提供 的能量为:W1-W2=0.02345J。

电源管理模块121用于将电芯111或后备储能模块125输出的电压 转换为稳定的移动终端各个模块所需的电压并输出。

断电监控模块122包括:比较器A、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 及第四电阻R4。比较器A的接地端连接终端主体12的地GND,比较器 A的工作电压端连接电源管理模块121的电压输出端VDD。第二电阻 R2的第一端连接比较器A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终 端主体12的地GND。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 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管理模块121的电压输出端VDD。 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管理模块121的电压输入端VIN,第四电 阻R4的第二端连接比较器A的第二输入端。当电池11与终端主体12 连接时,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当电池11与 终端主体12断开连接时,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 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比较器A的第一输入端为正相输入端,第二输入端 为反相输入端,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 R4的阻值设置成使得当电池11与终端主体12连接时比较器A的反相输 入端上的分压低于比较器A的正相输入端上的分压。具体地,第一电阻 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的阻值分别优选为:10k Ω、100kΩ、1kΩ、10kΩ。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比较器A也可 以是第一输入端为反相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为正相输入端。在其他实施 例中,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的阻值 也可以是设置为其他阻值,断电监控模块122也可以运用其他元件,断 电监控模块122中的元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连接关系,只需使得断电监 控模块122的输出端在电池11与终端主体12连接和断开时分别输出不 同的信号即可。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说明断电监控模块122的工作原理。

当电池11与终端主体12保持连接时,比较器A反相输入端的电压 为:

VDD×R1/(R1+R4)=10kΩ/(10kΩ+10kΩ)×VDD=0.5×VDD;

比较器A正相输入端的电压为:

VDD×R2/(R2+R3)=100kΩ/(100kΩ+1kΩ)×VDD=0.99×VDD;

此时比较器A正相输入端的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因此比较 器A输出端输出的信号为高电平。

当电池11与终端主体12断开时,第一电阻R1断开与第四电阻R4的连接,此时第一电阻R1阻值相当于无穷大,比较器A反相输入端电 压为:

VDD×R1/(R1+R4)=∞/(∞+10kΩ)×VDD=VDD;

比较器A正相输入端的电压为:

VDD×R2/(R2+R3)=100kΩ/(100kΩ+1kΩ)×VDD=0.99×VDD;

此时比较器A正相输入端的电压小于反相输入端的电压,比较器A 输出端输出的信号为低电平,此时比较器A输出的信号即为断电信号。

承前所述,基带芯片模块123包括中断检测单元1231和输入输出 接口单元1232。中断检测单元1231与比较器A的输出端连接。在电池 11与终端主体12断开时,比较器A输出的断电信号以中断的形式反馈 给基带芯片模块123。输入输出接口单元1232用于输出外围模块126的 关闭信号至第一与门U1或第二与门U2的第一输入端,断电监控模块122 输出断电信号至第一与门U1或第二与门U2的第二输入端,第一与门U1和第二与门U2的输出端连接外围模块126。在关闭信号和断电信号的任 意一个存在时关闭外围模块126。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外围模块126包括:LCD背光模块1261 和射频模块1262。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围模块126也可以包括 终端主体12中其他功耗相对较大的模块。LCD背光模块1261的使能端 连接第一与门U1的输出端,射频模块1262的使能端连接第二与门U2的输出端。第一与门U1和第二与门U2的第一输入端均连接输入输出接 口单元1232,第一与门U1和第二与门U2的第二输入端均连接比较器A 的输出端。输入输出接口单元1232输出LCD背光模块1261的关闭信 号至第一与门U1的第一输入端且输出射频模块1262的关闭信号至第二 与门U2的第一输入端。比较器A的输出端即断电监控模块122的输出 端输出断电信号至第一与门U1和第二与门U2的第二输入端。在本实施 例中,关闭信号和断电信号均为低电平,LCD背光模块1261在其使能 端为高电平时打开且在低电平时关闭,射频模块1262在其使能端为高 电平是打开且在低电平时关闭,因此只要第一与门U1一个输入端存在低 电平信号,LCD背光模块1261即会关闭,同理只要第二与门U2一个输 入端存在低电平信号,射频模块1262即会关闭。当电池11与终端主体 12正常连接时,断电监控模块122输出端输出为高电平,所以第一与门 U1和第二与门U2的输出电平由基带芯片模块123决定,外围模块126 的使用不受断电监控模块122的影响;当电池11与终端主体12断开时, 断电监控模块122输出端输出为低电平,无论基带芯片模块123的输入 输出接口单元1232输出何种信号,第一与门U1和第二与门U2的输出电 平均为低电平,外围模块126关闭。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与 门U1和第二与门U2也可以用其他元器件或者其他电路模块代替以实现 基带芯片模块123和断电监控模块122对外围模块126的打开或者关闭 的控制。

内存模块124包括易失性存储器1241和非易失性存储器1242。内 存模块124与基带芯片模块123连接。基带芯片模块123在接收到断电 信号时将易失性存储器1241中的当前运行应用程序的相关参数保存到 非易失性存储器1242中。在本实施例中,易失性存储器1241优选为随 机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1242优选为闪存。由于应用程序在运行时 其相关参数保存在随机存储器中,而随机存储器是掉电易失性存储器, 因此需要将随机存储器中当前运行的程序保存到闪存中。闪存中还储存 有“恢复程序”指令,该指令包括一个状态位,基带芯片模块123在将 随机存储器中的当前运行应用程序的相关参数保存到闪存中后将状态 位置1。基带芯片模块123在移动终端开机时读取状态位,若状态位为 1,则读取闪存中保存的相关参数,以恢复相关参数对应的应用程序, 并将状态位置0。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状态位1、0也可以用第一 状态和第二状态代替,其中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为不同的两个状态,用 以在移动终端重启时读取状态位判断是否需要恢复应用程序。

下面结合本实施例对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当电池11与终端主体12断开连接时,后备储能模块125为终端主 体12供电,同时断电监控模块122立即响应并输出低电平信号,该低 电平信号即为断电信号,断电信号一方面通过第一与门U1和第二与门 U2关闭外围模块126,另一方面通知基带芯片模块123的终端检测单元。 中断检测单元1231接收到断电信号后响应,基带芯片模块123控制将 随机存储器中的当前运行应用程序的相关参数保存到闪存中,并将“恢 复程序”指令的状态位置1,应用程序的相关参数保存到闪存中需要的 时间t在50毫秒以内。在电池11与终端主体12断开后由于关闭了外围 模块126,流过终端主体12电流I减小到100毫安内。因此在应用程序 的相关参数保存到闪存中的时间内需要消耗的最大能量为:

W3=u1×I×t=3.7V×0.1A×0.05s=0.0171J;

而从电池11与终端主体12断开到终端主体12掉电的过程中电容C 可以为终端主体12提供的能量为:W1-W2=0.02345J,从电池11与终端 主体12断开到终端主体12掉电的过程中电容C可以为终端主体12提 供的能量大于在应用程序的相关参数保存到闪存中的时间内需要消耗 的最大能量,因此在应用程序的相关参数保存到闪存中的过程中不会出 现掉电的意外。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移 动终端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移动终端开机。

步骤S12:基带芯片模块123在移动终端开机时读取闪存中保存的 “恢复程序”指令的状态位并判断是否为1。

若步骤S12中状态位不是为1,则执行步骤S13:进入正常的开机 界面;若步骤S12中状态位为1,则执行步骤S14:读取闪存中保存的 相关参数,以恢复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将状态位置0。

之后移动终端正常工作,在移动终端正常工作时,执行步骤S15: 断电监控模块122检测电池11是否与终端主体12断开。

若在步骤S15中电池11未断开,则重复执行S15;若在步骤S15 中电池11断开则继续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16:关闭外围模块126且后备储能模块125开始供电。

步骤S17:保存当前应用程序的相关参数至闪存中,并将状态位置 1。

步骤S18:移动终端关机。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通过断电监控模块实时监控电 池与终端主体是否断开,并在电池与终端主体断开时启用后备储能模块 为终端主体供电并反馈断电信号给基带芯片模块和外围模块,基带芯片 模块在接收到断电信号时将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当前运行应用程序的相 关参数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外围模块收到断电信号后随即关闭,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移动终端重启时恢复断电时运行的应用程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 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 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 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