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小册子收容器和电子设备

小册子收容器和电子设备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册子收容器及电子设备。该小册子收容器包括:第一收容构件,该第一收容构件包括第一接纳部和与所述第一接纳部相连的第一接纳部;和第二收容构件,该第二收容构件包括第三接纳部和与所述第三接纳部相连的第四接纳部,其中所述第一收容构件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相结合地一起接纳小册子,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接纳部或所述第二接纳部与所述第三接纳部之间的第一宽度不同于所述第一接纳部或所述第二接纳部与所述第四接纳部之间的第二宽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920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210142694.3

  • 申请日2012-05-09

  • 分类号G03G21/16;G03G15/00;

  • 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党晓林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57: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7-25

    授权

    授权

  • 2014-06-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3G21/16 申请日:201205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5-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册子收容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JP-A-2007-147709(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收容容器,该收容容器具有包括彼 此面对的一对大宽度侧板和彼此面对的一对小宽度侧板的箱形形状,并且该收容容器 包括出入口,通过该出入口放入或去除与设备相关的材料诸如手册(小册子)或 CD-RO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能够选择放置小册子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小册子收容器,该小册子收容器包括:第一 收容构件,该第一收容构件包括:第一接纳部和与所述第一接纳部相连的第二接纳部; 和第二收容构件,该第二收容构件包括第三接纳部和与所述第三接纳部相连的第四接 纳部;其中所述第一收容构件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相结合地一起接纳小册子;并且其 中所述第一接纳部或所述第二接纳部与所述第三接纳部之间的第一宽度不同于所述 第一接纳部或所述第二接纳部与所述第四接纳部之间的第二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小册子收容器,第一收容构件,该第一收容 构件包括:接纳小册子的端面的第一接纳部;和与所述第一接纳部相连且接纳小册子 的端面的第二接纳部;以及第二收容构件,该第二收容构件包括:接纳小册子的端面 的第三接纳部;和与所述第三接纳部相连并接纳小册子的端面的第四接纳部;其中在 处于利用所述第一接纳部或所述第二接纳部和所述第三接纳部接纳小册子的姿势时 用于接纳小册子的第一宽度,不同于在处于利用所述第一接纳部或所述第二接纳部和 第四接纳部的姿势接纳小册子时用于接纳小册子的第二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其中所述第 一收容构件的第一开口边缘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的第二开口边缘彼此相对地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二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其中所述第 一收容构件的第一开口边缘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的第二开口边缘彼此相对地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其中当利用 所述第一接纳部或所述第二接纳部和所述第三接纳部接纳小册子时,所述第一接纳部 或所述第二接纳部的开口边缘和所述第三接纳部的开口边缘彼此相对地放置;并且其 中当利用所述第一接纳部或所述第二接纳部和所述第四接纳部接纳小册子时,所述第 一接纳部或所述第二接纳部的开口边缘和所述第四接纳部的开口边缘彼此相对地放 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小册子收容器,其中当 利用所述第一接纳部或所述第二接纳部和所述第三接纳部接纳小册子时,所述第一接 纳部或所述第二接纳部的开口边缘和所述第三接纳部的开口边缘彼此相对地放置;并 且其中当利用所述第一接纳部或所述第二接纳部和所述第四接纳部接纳小册子时,所 述第一接纳部或所述第二接纳部的开口边缘和所述第四接纳部的开口边缘彼此相对 地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其中所述第 一收容构件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基本具有相同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二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其中所述第 一收容构件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基本具有相同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三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其中所述第 一收容构件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基本具有相同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四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其中所述第 一收容构件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基本具有相同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五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其中所述 第一收容构件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基本具有相同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六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其中所述 第一收容构件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基本具有相同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所述第一 收容构件进一步包括支撑小册子的封面或后封面的第一壁部;并且所述第二收容构件 进一步包括支撑小册子的封面或后封面的第二壁部;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 第二壁部中的至少一者中形成有切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二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所述第一 收容构件进一步包括支撑小册子的封面或后封面的第一壁部;并且所述第二收容构件 进一步包括支撑小册子的封面或后封面的第二壁部;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 第二壁部中的至少一者中形成有切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三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所述第一 收容构件进一步包括支撑小册子的封面或后封面的第一壁部;并且所述第二收容构件 进一步包括支撑小册子的封面或后封面的第二壁部;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 第二壁部中的至少一者中形成有切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四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所述第一 收容构件进一步包括支撑小册子的封面或后封面的第一壁部;并且所述第二收容构件 进一步包括支撑小册子的封面或后封面的第二壁部;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 第二壁部中的至少一者中形成有切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其中所述 第一收容构件包括:多个第一安装部,所述多个第一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一收容构件 与所述第二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一宽度时,将所述第一收容构件安装至安装构 件;以及多个第二安装部,所述多个第二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一收容构件与所述第二 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宽度时,将所述第一收容构件安装至所述安装构件;其中 所述第二收容构件包括:多个第三安装部,所述多个第三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二收容 构件与所述第一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一宽度时,将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安装至所述 安装构件;和多个第四安装部,所述多个第四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二收容构件与所述 第一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宽度时,将所述第二收容构件安装至所述安装构件; 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收容构件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被布置成形成所述第一宽度时所 述多个第一安装部和所述多个第三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一收容构件 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被布置成形成所述第二宽度时所述多个第二安装部和所述多个 第四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基本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二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其中所述 第一收容构件包括:多个第一安装部,所述多个第一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一收容构件 与所述第二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一宽度时,将所述第一收容构件安装至安装构 件;以及多个第二安装部,所述多个第二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一收容构件与所述第二 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宽度时,将所述第一收容构件安装至所述安装构件;其中 所述第二收容构件包括:多个第三安装部,所述多个第三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二收容 构件与所述第一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一宽度时,将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安装至所述 安装构件;和多个第四安装部,所述多个第四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二收容构件与所述 第一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宽度时,将所述第二收容构件安装至所述安装构件; 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收容构件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被布置成形成所述第一宽度时所 述多个第一安装部和所述多个第三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一收容构件 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被布置成形成所述第二宽度时所述多个第二安装部和所述多个 第四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基本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三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其中所述 第一收容构件包括:多个第一安装部,所述多个第一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一收容构件 与所述第二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一宽度时,将所述第一收容构件安装至安装构 件;以及多个第二安装部,所述多个第二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一收容构件与所述第二 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宽度时,将所述第一收容构件安装至所述安装构件;其中 所述第二收容构件包括:多个第三安装部,所述多个第三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二收容 构件与所述第一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一宽度时,将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安装至所述 安装构件;和多个第四安装部,所述多个第四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二收容构件与所述 第一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宽度时,将所述第二收容构件安装至所述安装构件; 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收容构件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被布置成形成所述第一宽度时所 述多个第一安装部和所述多个第三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一收容构件 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被布置成形成所述第二宽度时所述多个第二安装部和所述多个 第四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基本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四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其中所述 第一收容构件包括:多个第一安装部,所述多个第一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一收容构件 与所述第二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一宽度时,将所述第一收容构件安装至安装构 件;以及多个第二安装部,所述多个第二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一收容构件与所述第二 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宽度时,将所述第一收容构件安装至所述安装构件;其中 所述第二收容构件包括:多个第三安装部,所述多个第三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二收容 构件与所述第一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一宽度时,将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安装至所述 安装构件;和多个第四安装部,所述多个第四安装部用于在所述第二收容构件与所述 第一收容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宽度时,将所述第二收容构件安装至所述安装构件; 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收容构件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被布置成形成所述第一宽度时所 述多个第一安装部和所述多个第三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一收容构件 和所述第二收容构件被布置成形成所述第二宽度时所述多个第二安装部和所述多个 第四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基本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根据第一 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和电子设备本体,该电子设备本体包括供安装所述小册子收容 器的安装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根据第二 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电子设备本体,该电子设备本体包括供安装所述小册子收容器 的安装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二十一方面的电子设备,其中所 述电子设备本体设置有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内部的空气和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外部 的空气能进行交换的进出气口;并且其中所述安装部的位置被确定成使得所述进出气 口不会被收容在所述小册子收容器中的小册子覆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二十二方面的电子设备,其中所 述电子设备本体设置有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内部的空气和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外部 的空气能进行交换的进出气口;并且其中所述安装部的位置被确定成使得所述进出气 口不会被收容在所述小册子收容器中的小册子覆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根据第十 七方面所述的小册子收容器;和电子设备本体,在该电子设备本体中,在所述第一接 纳构件和所述第二接纳构件被布置成形成所述第一宽度时与所述多个第一安装部和 所述多个第三安装部对应的安装部以及在所述第一接纳构件和所述第二接纳构件被 布置成形成所述第二宽度时与所述多个第二安装部和所述多个第四安装部对应的安 装部是共用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根据第十 八方面所述的小册子收容器;和电子设备本体,在该电子设备本体中,在所述第一接 纳构件和所述第二接纳构件被布置成形成所述第一宽度时与所述多个第一安装部和 所述多个第三安装部对应的安装部以及在所述第一接纳构件和所述第二接纳构件被 布置成形成所述第二宽度时与所述多个第二安装部和所述多个第四安装部对应的安 装部是共用的。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小册子收容器没有被分开的 情况相比可以选择放置小册子的方向。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小册子收容器没有被分开的 情况相比可以选择放置小册子的方向。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小册子收容器没有被分开的 情况相比可以选择放置小册子的方向。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小册子收容器没有被分开的 情况相比可以选择放置小册子的方向。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形成第一小册子宽度或第二 小册子宽度的第一收容构件和第二收容构件彼此分离开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确定 第一收容构件和第二收容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形成第一小册子宽度或第二 小册子宽度的第一收容构件和第二收容构件彼此分离开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确定 第一收容构件和第二收容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第一收容构件的形状与第二 收容构件的形状不同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量。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第一收容构件的形状与第二 收容构件的形状不同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量。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第一收容构件的形状与第二 收容构件的形状不同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量。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第一收容构件的形状与第二 收容构件的形状不同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量。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第一收容构件的形状与第 二收容构件的形状不同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量。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第一收容构件的形状与第 二收容构件的形状不同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量。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在支撑小册子的封面的壁 部中没有形成用于减少小册子收容深度的切口的情况相比,例如用户可以接触从切口 露出的小部分材料并将该小部分材料容易地从小册子收容器取出。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在支撑小册子的封面的壁 部中没有形成用于减少小册子收容深度的切口的情况相比,例如用户可以接触从切口 露出的小部分材料并将该小部分材料容易地从小册子收容器取出。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在支撑小册子的封面的壁 部中没有形成用于减少小册子收容深度的切口的情况相比,例如用户可以接触从切口 露出的小部分材料并将该小部分材料容易地从小册子收容器取出。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在支撑小册子的封面的壁 部中没有形成用于减少小册子收容深度的切口的情况相比,例如用户可以接触从切口 露出的小部分材料并将该小部分材料容易地从小册子收容器取出。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形成第一小册子宽度时多 个第一安装部和多个第三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于形成第二小册子宽度时 多个第二安装部和多个第四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情况相比,可以在形成第一 小册子宽度时和形成第二小册子宽度时共同使用布置在安装构件中的安装部。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形成第一小册子宽度时多 个第一安装部和多个第三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于形成第二小册子宽度时 多个第二安装部和多个第四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情况相比,可以在形成第一 小册子宽度时和形成第二小册子宽度时共同使用布置在安装构件中的安装部。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形成第一小册子宽度时多 个第一安装部和多个第三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于形成第二小册子宽度时 多个第二安装部和多个第四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情况相比,可以在形成第一 小册子宽度时和形成第二小册子宽度时共同使用布置在安装构件中的安装部。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中描述的小册子收容器,与形成第一小册子宽度时多 个第一安装部和多个第三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于形成第二小册子宽度时 的多个第二安装部和多个第四安装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情况相比,可以在形成第 一小册子宽度时和形成第二小册子宽度时共同使用布置在安装构件中的安装部。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与没有设置根据第一至第五方 面中任一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的情况相比,可以选择放置小册子的方向。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与没有设置根据第一至第五方 面中任一方面的小册子收容器的情况相比,可以选择放置小册子的方向。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方面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与所收容的小册子覆盖形成在 电子设备本体中的进出气口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电子设备本体的温度过高。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二十四方面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与所收容的小册子覆盖形成在 电子设备本体中的进出气口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电子设备本体的温度过高。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五方面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与形成第一小册子宽度时和形 成第二小册子宽度时不共同使用形成在电子设备本体中的安装部的情况相比,可以减 少形成在电子设备本体中的安装部的数量。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二十六方面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与形成第一小册子宽度时和形 成第二小册子宽度时不共同使用形成在电子设备本体中的安装部的情况相比,可以减 少形成在电子设备本体中的安装部的数量。

附图说明

将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示出了当将小册子纵向地放置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小册子收 容器中时的布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了当将小册子横向地放置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小册子收 容器中时的布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示出了小册子纵向地放置时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小册子收容器 和图像形成设备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了小册子横向地放置时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小册子收容器 和图像形成设备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小册子收容器被运送时的放大立体 图;

图6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小册子收容器来改变用来收容 小册子的宽度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小册子收容器来改变用来收容 小册子的宽度的另一个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的图;

图9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的图;

图10A和10B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小册子收容器的一个 构件收容小册子的状态的立体图;以及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小册子收容器的构件的尺寸示例的 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至11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小册子收容器和电子设备。 图1中的箭头UP表示竖直方向中的向上方向。

如图9所示,在作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10的设 备本体10A的上部中布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罩盖构件12、用来装载一张原稿的玻 璃台板、和读取装载在玻璃台板16上的原稿R的读稿器14。

在读稿器14中布置向装载在玻璃台板16上的原稿R照射光的光源18。读稿器 14设置有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包括:全反射镜20,该全反射镜20在与玻璃台板 16平行的方向上反射由光源18发射出并从原稿R反射的光;半反射镜22,该半反 射镜22向下反射由全反射镜20反射的光;半反射镜24,该反射镜24在与玻璃台板 16平行的方向上反射由半反射镜22反射的光并使光返回;以及成像透镜26,由半反 射镜24返回的光入射在该成像透镜26上。

读稿器14还设置有将由成像透镜26成像的反射光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装置 28,并且还设置有用于处理由光电转换装置28转换的作为图像的电信号的图像处理 器29。光源18、全反射镜20、半反射镜22和半反射镜24能够沿着玻璃台板16移 动。

根据该构造,当读取装载在玻璃台板16上的原稿R时,光源18将光施加至装 载在玻璃台板16上的原稿R,同时使光源18、全反射镜20、半反射镜22和半反射 镜24移动,从而使被原稿R反射的反射光在光电转换装置28上成像。

另一方面,在设备本体10A的竖直方向的中心处布置有多个图像形成单元30, 这些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形成不同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并且关于水平方向倾斜布置。在图 像形成单元30上方布置有环状的中间转印带32,其缠绕在旋转驱动辊48、供给张力 的张力供给辊54、利用驱动辊的旋转而旋转的支撑辊50,以及第一惰辊56和第二惰 辊58上。在中间转印带32在图中箭头A的方向上循环的同时,由图像形成单元30 形成的不同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2。

具体地说,如图8所示,黄色(Y)、品红(M)、青色(C)和黑色(K)的四个 图像形成单元30Y、30M、30C和30K依次布置。其中形成首先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 32的黄色(Y)色调剂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30Y布置在最高位置处,形成最后被转 印到中间转印带32的黑色(K)色调剂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30K布置在最低位置, 图像形成单元30Y、30M、30C和30K以关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以恒定间隔布置。

这四个图像形成单元30Y、30M、30C和30K具有相同的基本构造。在以下描述 中,当区分颜色时将与各颜色对应的字母(Y、M、C和K)附在附图标记后,当不 特别地区分颜色时不附加与各颜色对应的字母。

各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30都包括利用未示出的驱动单元而沿着箭头D方向旋转 的图像支撑构件34和对图像支撑构件34的表面均匀地充电的充电构件36。

光学扫描器40在图像形成单元30下方布置成沿着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30倾 斜,该光学扫描器40利用与预定颜色对应的激光束照射图像支撑构件34的被充电装 置36均匀充电的表面,以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42关于充电构件36布置在图像 支撑构件34的旋转方向上的下游,该显影装置42利用预定颜色的色调剂使形成在图 像支撑构件34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使静电潜像显现。布置有电源单元43,该 电源单元43布置在与光学扫描器40平行的方向上并向图像形成单元30等供给电力。 在电源单元43的侧方竖直地布置有第一进出气口112和第二进出气口114,这些进 出气口贯穿设备本体10A的侧板11的表面。

另一方面,在图像支撑构件34的相对侧布置有一次转印构件46,其将形成在图 像支撑构件34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2上,中间转印带位于一次转印构 件46和图像支撑构件34之间。清洁装置44关于一次转印构件46布置在图像支撑构 件34的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与图像支撑构件34的表面接触,用于清除留在图像支撑 构件34的表面上没有被从图像支撑构件34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2上的残余色调剂等。 也就是说,每个图像形成单元30都包括图像支撑构件34、充电构件36、显影装置 42和清洁装置44。

分别向黄色(Y)、品红(M)、青色(C)和黑色(K)的显影装置42供给预定 颜色色调剂的色调剂盒38Y、38M、38C和38K布置在中间转印带32的上方。包含 黑色(K)色调剂的色调剂盒38K具有高使用频率,因而尺寸比其他色调剂盒大。

根据该构造,黄色(Y)、品红(M)、青色(C)和黑色(K)的彩色色调剂数据 从图像处理器29(参见图9)或外部顺序地输出至光学扫描器40。基于图像数据从 光学扫描器40发射出的激光束使对应的图像支撑构件34的表面曝光,以在图像支撑 构件34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形成在图像支撑构件34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通过显 影装置42Y、42M、42C和42K显影为黄色(Y)、品红(M)、青色(C)和黑色(K) 的彩色色调剂图像。

顺序形成在图像支撑构件34上的黄色(Y)、品红(M)、青色(C)和黑色(K) 的色调剂图像通过一次转印构件46多重转印到倾斜地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30Y、 30M、30C和30K上方的中间转印带32上。

另一方面,用于清洁中间转印带32的表面的清洁装置52布置在驱动辊48的相 对侧,中间转印带32位于二者之间。可以通过打开布置在设备本体10A的前表面(用 户站立的前侧)上的前罩盖(未示出)而将清洁装置52从设备本体10拆下和安装到 设备本体10A。

在支撑辊50的相对侧夹着中间转印带52布置有二次转印构件60,用于将一次 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2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片材构件P上。也就是说,二次转 印构件60和支撑辊50之间的位置用作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构件P的二次转印位 置。

在二次转印构件60的上方布置有定影装置64,该定影装置64将色调剂图像定 影至沿着输送路径62输送且由二次转印构件60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构件P。

如图9所示,输送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构件P的输送辊66关于定影装置64 布置在片材构件P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以下简称为“输送方向上的下游”),并且切 换片材构件P的输送方向的切换门68关于输送辊66布置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

第一排出辊70关于切换门68布置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该第一排出辊70排出 由切换到一个方向的切换门68引导的片材构件P。

第二排出辊78关于开关门68布置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该第二排出辊78排出 由切换到另一个方向的切换门68引导并由输送辊73输送的片材构件P。

另一方面,收容片材构件P的片材供送部80、82、84和86布置在设备本体10A 的下部,并且关于二次转印构件60布置在片材构件P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以下简 称为“输送方向上的上游”)。具有不同尺寸的片材构件P被收容在片材供送部80、 82、84和86中。

每个片材供送部80、82、84和86都设置有供送辊88以将片材工件P从每个片 材供送部80、82、84和86送出到输送路径62。一张一张地输送片材构件P的输送 辊90和输送辊92关于供送辊88布置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

配准辊94关于输送辊92布置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该配准辊94暂时止动片材 构件P,并在预定时间将该片材构件P发送到二次转印位置。

另一方面,在二次转印位置旁边布置有双面输送单元98,该双面输送单元98使 片材构件P翻转并输送该片材构件P,以在片材构件P的两面形成图像。双面输送单 元98设置有翻转路径100,通过使输送辊73反转而输送来的片材构件P通过该翻转 路径100。多个输送辊102沿着翻转路径100布置,由输送辊102输送的片材构件P 以正面朝下的状态下被再次输送到配准辊94。

在双面输送单元98周围布置有可折叠手动旁路供送单元106。设置有供送辊108 和输送辊110和111以输送从打开的可折叠手动旁路单元106供送的片材构件P,由 输送辊110和111输送的片材构件P被输送到配准辊94。

下面将描述小册子收容器120,在形成有第一进出气口112和第二进出气口114 的侧板11的下方布置有作为安装构件的示例的侧板116,小册子收容器120安装到 侧板116,用于收容其中描述了图像形成设备10的操作顺序等的小册子S。

如图1所示,小册子收容器120包括具有基本对称形状的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 二收容构件124,并且能够通过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 而收容小册子S。

图1示出了当纵向布置A4尺寸的小册子时(以下称为“小册子纵向布置时”) 的小册子收容器120,而图2示出了当横向布置A4尺寸的小册子S时(以下称为“小 册子横向布置时“)的小册子收容器120。

具体地说,如图1中所示,在小册子纵向布置时第一收容构件122布置在图面中 的左侧,而第二收容构件124布置在图面的右侧。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小册子 横向布置时第一收容构件122在安装方向围绕小册子纵向布置时的姿势逆时针旋转 基本90度的状态下布置在图面的右侧,而第二收容构件124在安装方向围绕小册子 纵向布置时的姿势顺时针旋转基本90度的状态下布置在图面的左侧。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收容构件122包括具有矩形面板形状并在小册子纵向布 置时接纳小册子S的端面的第一接纳部122A(参见图1)和具有矩形面板形状并在 小册子横向布置时接纳小册子S的端面的第二接纳部122B(参见图2)。第一接纳部 122A和第二接纳部122B在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处彼此相连,由第一接纳部122A和第 二接纳部122B形成的角度基本为90度。

在小册子纵向布置时接纳小册子S的端面的第一接纳部122A的小册子支撑宽度 (图中所示的尺寸G)小于在小册子横向布置时接纳小册子S的端面的第二接纳部 122B的小册子支撑宽度(图中所示的尺寸H)。

在第一收容构件122中,支撑收容在第一收容构件122中的小册子S的封面(包 括后封面)的一对板状壁部122C和122D具有基本相同形状并且彼此面对,这一对 板状壁部连接至其中第一接纳部122A和第二接纳部122B的宽度方向彼此不同的边 缘部。在壁部122C和壁部122D中形成有具有L形边缘的切口128,用来降低小册 子S的收容深度。

类似地,第二收容构件124包括具有矩形面板形状并在小册子纵向布置时接纳小 册子S的端面的第三接纳部124A(参见图1)和具有矩形面板形状并在小册子横向 布置时接纳小册子S的端面的第四接纳部124B(参见图2)。第三接纳部124A具有 与第一接纳部122A基本相同的形状,第四接纳部124B具有与第二接纳部122B基本 相同的形状。与第一接纳部122A和第二接纳部122B类似,第三接纳部124A和第四 接纳部124B在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彼此相连,由第三接纳部124A和第四接纳部124B 形成的角度基本为90度。

在第二收容构件124中,支撑收容在第二收容构件124中的小册子S的封面(包 括后封面)的一对板状壁部124C和124D具有相同形状并彼此面对,这一对板状壁 部124C和124D连接至其中第三接纳部124A和第四接纳部124B的宽度方向彼此不 同的边缘部。壁部124C和壁部124D分别具有与壁部122C和壁部122D基本相同的 形状,并且在壁部124C和壁部124D中形成有与切口128形状相同的切口130。

具体地说,切口128和切口130的形状确定成使得,即使当具有存储诸如打印驱 动程序之类的软件的CD(压缩盘)之类的CD盒K在小册子纵向布置时和在小册子 横向布置时收容在小册子收容器120中,用户也可取出CD盒K。也就是说,收容在 小册子收容器120中的CD盒K的至少一部分从切口128或切口130暴露于外部(参 见图3和4)。

根据该构造,在如图1所示小册子纵向布置时,通过使第一接纳部122A的开口 边缘164和第三接纳部124A的开口边缘166彼此相对而使得第一接纳部122A和第 三接纳部124A的板表面面向纵向方向,从而可以确定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 构件124的姿势。因而,可以获得当A4尺寸的小册子S纵向布置时设定的第一宽度 (图1中所示的尺寸J)。从第一接纳方向(图1中所示的箭头E的方向)被收容的 小册子S的端面由第一接纳部122A和第三接纳部124A接纳。在该状态下,小册子 S不可以横向地布置。第一收容构件122的壁部122C和第二收容构件124的壁部124C 接触侧板116。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通过使第二接纳部122B的开口边缘168和第四接纳部 124B的开口边缘70彼此接触而使得第二接纳部122B和第四接纳部124B的板表面 面向竖向方向,可以在小册子横向布置时确定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 的姿势。因而可以获得第二宽度(图中所示的尺寸N),该第二宽度与第一宽度不同 并且在A4尺寸的小册子S横向布置时可应用该第二宽度。从第二收容方向(图2中 的箭头F的方向)收容的小册子S的端面由第二接纳部122B和第四接纳部124B接 纳。在该状态下,与小册子的纵向布置类似,第一收容构件122的壁部122C和第二 收容构件124的壁部124C接触侧板116。

如图1所示,在第一收容构件122中,在安装至设备本体10A的侧板116的壁 部122C中形成有小册子纵向布置时使用的作为多个(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两个) 第一安装部的示例的第一安装孔134。具体地说,在小册子纵向布置时的姿势中,两 个第一安装孔134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且这两个安装孔134之间的间距限定为距离L。

类似地,如图2中所示,在第一收容构件122中,在安装至设备本体10A的侧 板116的壁部122C中形成有小册子横向布置时使用的作为多个(在该示例性实施方 式中为两个)第二安装部的示例的第二安装孔136。具体地说,在小册子横向布置时 的姿势中,两个第二安装孔136在竖直方向上布置,并且这两个安装孔136之间的间 距限定为距离L,这与第一安装孔134类似。

在小册子纵向布置时布置在第一收容构件122的一侧的第一安装孔134(参见图 1)和在小册子横向布置时布置在第一收容构件122的一侧的第二安装孔136(参见 图2)是通用的(是相同的孔)。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第二收容构件124中,在安装至设备本体10A的侧 板116的壁部124C中形成有小册子纵向布置时使用的作为多个(在该示例性实施方 式中为两个)第三安装部的示例的第三安装孔140。具体地说,在小册子纵向布置时 的姿势中,两个第三安装孔140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且这两个安装孔140之间的间距 限定为距离L,

类似地,如图2所示,在第二收容构件124中,在安装至设备本体10A的侧板 116的壁部124C中形成有在小册子横向布置时使用的作为多个(在该示例性实施方 式中为两个)第四安装部的示例的第四安装孔142。具体地说,在小册子横向布置时 的姿势中,在竖直方向上布置有两个第四安装孔142,并且这两个安装孔142之间的 间距限定为距离L,这与第三安装孔140类似。

也就是说,第一安装孔134、第二安装孔136、第三安装孔140和第四安装孔142 被布置成关于在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之间绘制的在竖直方向上延伸 的虚拟中心线基本对称。

在小册子纵向布置时布置在第二收容构件124侧的第三安装孔140(参见图1) 和在小册子横向布置时布置在第二收容构件124侧的第四安装孔142(参见图2)是 通用的(是相同的孔)。

这些安装孔的位置被确定成使得,当将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 布置成形成小册子纵向布置时的第一宽度时所述多个第一安装孔134和所述多个第 三安装孔14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当将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布置 成形成小册子横向布置时的第二宽度时所述多个第二安装孔136和所述多个第四安 装孔14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基本相同。

具体地说,这些安装孔的位置被确定成使得形成在同一构件中的安装孔的间距是 距离L,形成在构件之间的安装孔的间距是与距离L不同的距离T。

在第一收容构件122中,在面对壁部122C的壁部122D中形成有与形成在壁部 122C中的安装孔134和136相同的安装孔150。类似地,在第二收容构件124中, 在面对壁部124C的壁部124D中形成有与形成在壁部124C中的安装孔140和142 相同的安装孔152。因而,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具有基本相同的形 状。图11示出了具有相同形状的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的尺寸的示 例。

下面将描述在侧板116中形成的用来将小册子收容器120安装至设备本体10A 的安装孔。

如图1和图3中所示,在侧板116中形成有四个安装孔160,这些安装孔160作 为安装部并与将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布置成形成小册子纵向布置时 的第一宽度时的第一安装孔134和第三安装孔140对应。

根据该构造,将作为固定工具的示例的紧固件162插入在第一安装孔134和安装 孔160中,以将第一收容构件122固定至侧板116。类似地,将紧固件162插入第三 安装孔140和安装孔160中,以将第二收容构件124固定至侧板116。

如上所述,在小册子纵向布置时多个第一安装孔134和多个第三安装孔140之间 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在小册子横向布置时多个第二安装孔136和多个第四安装孔142 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同。

因而,如图2中所示,当将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布置成形成小 册子横向布置时的第二宽度时,安装孔160、第二安装孔136和第四安装孔142彼此 对应。因而,将紧固件162插入第二安装孔136和安装孔160以将第一收容构件122 固定至侧板116。类似地,将紧固件162插入第四安装孔142和安装孔160以将第二 收容构件124固定至侧板116。也就是说,在小册子纵向布置时和小册子横向布置时 共同使用形成在侧板116中的安装孔160。

如图3和图4所示,即使在将A4尺寸的小册子S纵向地收容在小册子纵向布置 时的小册子收容器120中时(参见图3),并且即使在将A4尺寸的小册子S横向收容 在小册子横向布置时的小册子收容器120中时(参见图4),安装孔160的位置(参 见图1和2)也被确定成对于小册子S来说不会覆盖第一进出气口112以及第二进出 气口114的开口。

如图5所示,在从工厂运输图像形成设备10(参见图9)时,可以使第一收容构 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彼此抱合,从而组合第一收容构件122的开口和第二收容 构件124的开口。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可以在抱合状态下运输和搬 送。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小册子纵向布置时,第一收容构件122布置在图面的左侧, 第二收容构件124布置在图面的右侧,并且第一收容部122A的开口边缘164和第三 收容部124A的开口边缘166彼此相对。因而,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 被布置成形成小册子纵向布置时的第一宽度。

在该状态下,将紧固件162插入第一安装孔134和第二安装孔160以将第一收容 构件122固定至侧板116。类似地,将紧固件162插入第三安装孔140和安装孔160 以将第二收容构件124固定至侧板116。在A4尺寸的小册子S纵向布置在小册子收 容器120中的状态下,小册子S不会覆盖第一进出气口112以及第二进出气口114的 开口。

另一方面,在小册子横向布置时,第一收容构件122布置在图面的右侧,第二收 容构件124布置在图面的左侧,如图2和4所示。与小册子的纵向布置相比,第一收 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的安装方向发生改变,并且使第二接纳部122B的开 口边缘168和第四接纳部124B的开口边缘170彼此接触。

在该状态下,将紧固件162插入第二安装孔136和安装孔160以将第一收容构件 122固定至侧板116。类似地,将紧固件162插入第四安装孔142和安装孔160以将 第二收容构件124固定至侧板116。在A4尺寸的小册子S横向布置在小册子收容器 120中的状态下,小册子S不会覆盖第一进出气口112以及第二进出气口114的开口。

如上所述,通过将小册子收容器120分成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 并且改变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的安装方向,形成了第一宽度和与第 一宽度不同的第二宽度。因而,当使用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来根据 应用来采用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时,可以选择放置小册子S的方向。

在面对第一收容构件122中的壁部122C的壁部122D中形成有与形成在壁部 122C中的安装孔134和136相同的安装孔150。类似地,在面对第二收容构件124 中的壁部124C的壁部124D中形成有与形成在壁部124C中的安装孔140和142相同 的安装孔152。在第二收容构件124中形成有与形成在第一收容构件122中的切口128 具有相同形状的切口130。因此,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具有基本相 同的形状。第一收容构件122可以通过利用壁部122D而不是壁部122C安装至侧板 116,第二收容构件124可以通过利用壁部124D而不是壁部124C安装至侧板116。 也就是说,无需改变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的布置,就可以利用第一 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形成小册子纵向布置时的第一宽度和小册子横向布 置时的第二宽度。

通过在第一收容构件122中形成切口128,在第二收容构件124中形成切口130, 在小册子纵向布置时和小册子横向布置时,收容在小册子收容器120中的CD盒K 的至少一部分从切口128或切口130暴露于外。

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第一宽度时多个(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 为两个)第一安装孔134和多个(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三安装孔140 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形成第二宽度时多个(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二安 装孔136和多个(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四安装孔14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 系基本相同。因而,在小册子纵向布置时和小册子横向布置时可以共同使用形成在侧 板116中的安装孔160。

对于具有相同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安装孔的间距来说,形成在同一个构件中的安装 孔的间距为距离L,形成在构件之间的安装孔的间距为与距离L不同的距离T。

当纵向布置A4尺寸的小册子S时(参见图3)和当横向布置A4尺寸的小册子S 时(参见图4),安装孔160的位置被确定成对于小册子S来说不会覆盖第一进出气 口112以及第二进出气口114的开口。

尽管已经参照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性实施 方式,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以各种形式进行修改,这对本领域技 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小册子收容器120与图像 形成设备10组合使用,但是小册子收容器120不限于与图像形成设备10组合使用, 而是可以与诸如传真机之类的电子设备组合使用。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已经阐述了纵向和横向布置A4尺寸的小册子S。然 而,例如当小册子S的尺寸根据类型(例如A3尺寸和A4尺寸)而变化时,通过利 用所述小册子收容器120可以应付不同的小册子宽度(小册子尺寸)。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已经阐述了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 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但第一收容构件和第二收容构件不限于基本相同的形状或基本 对称的形状,而是可以具有不同形状。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已经阐述了第一接纳部122A(第三接纳部124A)和第 二接纳部122B(第四接纳部124B)彼此相连,但是它们可以彼此分开。

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小册子收容器120被分成第一收 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因而,通过在侧板116中形成特定的安装孔174并 且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中的至少一者,就可以在 其内收容另一种尺寸的小册子S。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小册子收容器120分成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 构件124。因而,可以利用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中的任一个收容小 册子S。例如,如图10A和10B所示,当将诸如分类器之类的可选装置180安装到 设备本体10A的侧表面时,可以在可选装置180和设备本体10A之间形成台阶部182。 可以利用第一收容构件122或第二收容构件124和台阶部182形成用于小册子S的收 容空间。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没有具体阐述,但是可以使第一收容构件122或第 二收容构件124倾斜地布置而仅利用第一收容构件122或第二收容构件124在其中收 容小册子S。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孔134的数量、第二安装孔136的数量、第 三安装孔140的数量和第四安装孔142的数量是两个,但是其数量并不限于两个,而 是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中形成有用 于取出CD盒K的切口128和130,但是可以仅在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 124中的任一者中形成用于取出CD盒K的切口。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一接纳部122A的开口边缘164和第三接纳 部124A的开口边缘166彼此面对而确定小册子纵向布置时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 收容构件124的姿势。然而,可以将这些构件的形状确定成通过将第一接纳部122A 的开口边缘164和第三接纳部124A的开口边缘166彼此相组合来确定第一收容构件 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的姿势。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小册子纵向布置时和小册子横向布置时第一收容构 件122的安装方向和第二收容构件124的安装方向都发生改变。然而,可以将这些构 件的形状确定成使得通过仅改变一个安装方向来区分小册子的纵向布置和小册子的 横向布置。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利用紧固件 162安装至侧板116。然而,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可以利用双面胶 带等安装至侧板116。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第二接纳部122B的开口边缘168和第 四接纳部124B的开口边缘170彼此接触来确定第一收容构件122和第二收容构件124 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为了图示和说明之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描述。并非要穷尽 或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和变化。选择并描述所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由 此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以及适合于所想到的具体使 用的各种变型。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如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