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无线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方法包括:UE接入网络后进行无线网络环境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给网络侧;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UE上报的所述评估结果对分配给所述UE的无线资源量进行调整。本发明在对无线网络环境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适应调整对UE分配的无线资源量,从而能够在恰当的场景下,更加有效地分配无线网络资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024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71273.6

  • 发明设计人 王峰;胡松立;李鹏;金杰;

    申请日2011-09-14

  • 分类号H04W24/10(20090101);H04W72/08(20090101);H04W72/12(20090101);

  • 代理机构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申

  • 地址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北路9号叶青大厦13-15层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53: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W24/10 专利号:ZL2011102712736 申请日:20110914 授权公告日:2015041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4-15

    授权

    授权

  • 2013-04-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24/10 申请日:201109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3-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属于无线通信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无线网络中,各种无线资源管理算法仅根据对资源利用率的测 量结果来获得某个算法所需的判决依据,进而决定所采用的无线资源分配 策略,而对于这种策略在特定的无线网络环境中是否适用,行为结果是否 符合预期并没有考虑。

尤其对于网络的无线资源利用率,目前只能依靠人工进行接入算法和 动态信道调整算法的优化。这种优化方案的最大弊端是效率低下,消耗人 力成本极高,各个城市不同局点的无线网络环境、业务量都各不相同,由 于业务使用人群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因此仅依靠人工优化, 很难实时地达到预期的优化效果;并且,对于无线网络而言,各个地域的 维护优化无法共享应用于其他相似场景,从而难以实现全网无线资源利用 率的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用以高效地实 现全网无线资源分配的优化。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其中包括:

UE接入网络后进行无线网络环境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给网络侧;

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UE上报的所述评估结果对分配给所述UE的无线 资源量进行调整。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包括UE和网络侧设备, 其中:

所述UE包括:评估模块,用于当所述UE接入网络后进行无线网络环境 评估;和上报模块,用于将评估模块得到的评估结果上报给所述网络侧设备;

所述网络侧设备用于根据所述UE上报的所述评估结果对分配给所述UE 的无线资源量进行调整。

本发明在对无线网络环境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适应调整对UE分配的无 线资源量,从而能够在恰当的场景下,更加有效地分配无线网络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 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 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无线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A~图2E为图1所示步骤200的可选流程图;

图3为图1所示步骤300的可选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评估模块21的可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当UE接入网络后进行无线网络环境评估,并将评估 结果上报给网络侧;然后由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UE上报的所述评估结果对分 配给所述UE的无线资源量进行调整。其中,所述无线网络环境评估可以包括 进行功率测量及干扰测量,具体可参见下述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所述无线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所示,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当UE接入网络后,进行功率测量及干扰测量,并将功率测量 结果及干扰测量结果上报给所述网络侧。

具体地,可以通过对例如发射码功率(Transmit Code Power,简称:TXCP)、 干扰信号码功率(Interference Signal Code Power,简称:ISCP)、接收信 号码功率(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简称:RSCP)等参数进行测量以 得到上述测量结果。

步骤200、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UE上报的所述功率测量结果及干扰测量 结果确定所述UE所处的无线网络环境的覆盖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干扰测量 结果确定所述UE所处的无线网络环境的干扰信号强度。

其中,所述覆盖信号强度是指所述UE所处的无线网络环境中无线信号的 覆盖强度,例如包括:弱覆盖、强覆盖等;所述干扰信号强度是指所述UE所 处的无线网络环境中其他干扰信号的强度,例如包括:弱干扰、强干扰等。 具体的确定过程可以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别进行,将在后续内容进行详 细说明。

步骤300、所述网络侧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覆盖信号强度及干扰信号强度对 分配给所述UE的无线资源量进行调整。

具体地,针对确定出的覆盖信号强度及干扰信号强度的不同,所述网络 侧可以对所述无线资源量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通过对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RRM)算法中的用户接入算法策略和动态信道 调整(Dynamic Channel Configuration Control,简称:DCCC)算法策略 进行调整,来相应调整分配给UE的无线资源量。具体过程将在后继内容进行 详细说明。

以下详细说明上述步骤200中所述的确定覆盖信号强度的过程,如图2A 所示,确定上行链路的覆盖信号强度的过程包括:

步骤210、所述网络侧将所述功率测量结果中的上行发射功率与预设的 上行功率门限进行比较。

其中,所述上行功率门限是用于与上行发射功率进行比较而设定的门限 值。

步骤211、当所述上行发射功率超过所述上行功率门限并保持预设时长 时,将所述网络侧自身测量到的上行干扰功率与预设的上行干扰门限进行比 较。

其中,当UE处于上行链路的弱覆盖区域时,UE会提高上行发射功率, 但弱覆盖并不是造成上行发射功率的提高唯一原因,当干扰过大时,UE也会 提高上行发射功率,因此,在本步骤中,当测量出UE的上行发射功率过大时, 尚不能充分说明该UE处于上行链路的弱覆盖区域,而是还要继续进行如下判 断。

步骤212、当所述上行干扰功率未超过所述上行干扰门限时,将所述覆 盖信号强度确定为弱覆盖。

其中,通过本步骤,排除了由于干扰过大而造成上行发射功率提高的因 素,此时可以将UE所在区域的上行链路的覆盖信号强度确定为弱覆盖。

如图2B所示,确定下行链路的覆盖信号强度的过程包括:

步骤220、所述网络侧将自身测量到的下行发射功率与预设的下行功率 门限进行比较。

其中,所述下行功率门限是用于与下行发射功率进行比较而设定的门限 值。

步骤221、当所述下行发射功率超过所述下行功率门限并保持预设时长 时,将所述干扰测量结果中的下行干扰功率与预设的下行干扰门限进行比较。

与前述上行链路相似,当UE处于下行链路的弱覆盖区域时,网络侧会提 高下行发射功率,但弱覆盖并不是造成下行发射功率的提高唯一原因,当干 扰过大时,网络侧也会提高下行发射功率,因此,在本步骤中,当测量出网 络侧的下行发射功率过大时,尚不能充分说明该UE处于下行链路的弱覆盖区 域,而是还要继续进行如下判断。

步骤222、当所述下行干扰功率未超过所述下行干扰门限时,将所述覆 盖信号强度确定为弱覆盖。

其中,通过本步骤,排除了由于干扰过大而造成下行发射功率提高的因 素,此时可以将UE所在区域的下行链路的覆盖信号强度确定为弱覆盖。

如图2C所示,通过路损值确定主广播信号的覆盖信号强度的过程包括:

步骤230、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功率测量结果中的主广播信道接收信号 强度与所述无线网络环境的主广播信号强度的差值计算得到路损值。

其中,所述主广播信号强度是网络侧向UE发送的主广播信号的强度,该 主广播信号强度的值可以由网络侧告知UE;所述主广播信道接收信号强度是 UE在用于传输主广播信号的主广播信道中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具体地,该 主广播信道可以为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rim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简称:P-CCPCH)。由于网络侧与UE之间存在路径损耗,因此,当 主广播信号在主广播信道中被传输到达到UE时,接收信号强度会低于所述主 广播信号强度,它们之间的差值即为路损值。

步骤231、当所述路损值超过预设的路损门限或者所述主广播信道接收 信号强度低于预设的接收信号门限时,确定所述覆盖信号强度为弱覆盖。

其中,所述路损门限是用于与步骤230中计算得到的路损值进行比较而 设定的门限,当所述路损值超过该路损门限时,表明UE所在区域的主广播信 号的覆盖信号强度为弱覆盖;所述接收信号门限是用于与所述主广播信道接 收信号强度进行比较而设定的门限,当所述主广播信道接收信号强度低于该 接收信号门限时,也可以表明UE所在区域的主广播信号的覆盖信号强度为弱 覆盖。

总之,在本实施例中,只要上述图2A~2C中任一所示过程中确定所述覆 盖信号强度为弱覆盖,则认为UE所在区域的覆盖信号强度为弱覆盖;除此之 外的其他情形均认为UE所在区域的覆盖信号强度为非弱覆盖。

以下详细说明上述步骤200中所述的确定干扰信号强度的过程,如图2D 所示,确定下行链路的干扰信号强度的过程包括:

步骤240、将所述网络侧自身测量到的上行干扰功率与预设的上行干扰 门限进行比较。

其中,所述上行干扰门限是用于与所述上行干扰功率进行比较而设定的 门限。

步骤241、当所述上行干扰功率超过所述下行干扰门限并保持预设时长 时,将所述干扰信号强度确定为强干扰。

如图2E所示,确定下行链路的干扰信号强度的过程包括:

步骤250、将所述干扰测量结果中的下行干扰功率与预设的下行干扰门 限进行比较。

其中,所述下行干扰门限是用于与所述上行干扰功率进行比较而设定的 门限。

步骤251、当所述下行干扰功率超过所述下行干扰门限并保持预设时长 时,将所述干扰信号强度确定为强干扰。

总之,在本实施例中,只要上述图2D和图2E中任一所示过程中确定所 述干扰信号强度为强干扰,则认为UE所在区域的干扰信号强度为强干扰;除 此之外的其他情形均认为UE所在区域的干扰信号强度为非强干扰。

以下详细说明上述步骤300中由网络侧对无线资源量进行调整的具体过 程,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0、当所述覆盖信号强度为弱覆盖或所述干扰信号强度为强干扰 时,将分配给所述UE的无线资源量下调为该UE所需的资源量。

当UE所在区域为弱覆盖时,如果仍然为UE分配较多的无线资源量,则 可能导致功率资源的耗尽,从而导致掉话等各种异常,因此要减少分配给UE 的无线资源量,以节省功率资源。但为了保证UE执行正常的业务,需要使下 调后的无线资源量至少满足UE当前对资源量的需求。

当UE所在区域为强干扰时,由于无线信号干扰的相互作用,此时如果仍 然为UE分配较多的无线资源量,就会增加该区域的总体功率水平,从而使得 干扰进一步加剧。因此要减少分配给UE的无线资源量,以避免干扰增加的风 险。

本步骤在重负荷的网络情况下,自动调整为兼顾用户容量和业务感知的 策略。

步骤320、当所述覆盖信号强度为非弱覆盖且所述干扰信号强度为非强 干扰时,将所述无线网络环境的实际资源利用率与预设的目标资源利用率进 行比较。

其中,资源利用率定义为(小区上行业务平均占用码资源总数+小区下行 业务平均占用码资源总数)/小区码资源总数。以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TD-SCDMA) 技术为例,所述小区上行业务平均占用码资源总数为“CR.MeanNbrAssnBruUl” 载频上行业务平均占用的突发单元(Brake Unite,简称:BRU)总数,所述小 区下行业务平均占用码资源总数为“CR.MeanNbrAssnBruDl”载频下行业务平 均占用的BRU总数)。所述实际资源利用率是网络侧根据现有技术进行测量 并计算后得到的值,所述目标资源利用率是网络管理员预先设定的值。

步骤330、当所述实际资源利用率低于所述目标资源利用率时,上调 分配给所述UE的无线资源量,当所述实际资源利用率高于所述目标资源 利用率时,下调分配给所述UE的无线资源量,直到所述实际资源利用率达 到所述目标资源利用率。

当在步骤320中识别出当前无线网络环境的覆盖信号强度为非弱覆盖且 干扰信号强度为非强干扰时,可以增加为UE分配的无线资源量,例如可以通 过增加用户接入算法策略的初始接入带宽来上调用户接入资源数量;或者通 过增加动态资源调整算法策略中的各级带宽来上调用户各级资源数量。以便 为UE分配更多的无线资源量,达到预期的目标资源利用率,从而获得最佳网 络使用体验。本步骤在轻负荷的网络负载下提高了用户的业务使用感知。

另外,当所述实际资源利用率不低于所述目标资源利用率时,则可以 不做调整。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在对无线网络环境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适应调 整对UE分配的无线资源量,从而能够在恰当的场景下,更加有效地分配无线 网络资源,实现网络性能的最优化,并且能够极大减少网络优化维护的工作 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便高效地实现全网无线资源分配策略的优化。

图4为本发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以实现上述方 法,如图所示,该系统包括UE20和网络侧设备10,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UE20接入网络后,由评估模块21进行无线网络环境评估,并由上报 模块22将评估模块21得到的评估结果上报给所述网络侧设备10。具体地, 如图5所示,该评估模块21通过功率测量单元2101进行功率测量,并得到 功率测量结果;通过干扰测量单元2102进行干扰测量,并得到干扰测量结果; 此后,由所述上报模块22将所述功率测量结果及所述干扰测量结果上报给所 述网络侧设备10。

此后,由所述网络侧设备10根据所述UE20上报的所述评估结果对分配 给所述UE20的无线资源量进行调整。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网络侧设备 10可以通过覆盖确定模块11根据所述功率测量结果及干扰测量结果确定所 述UE所处的无线网络环境的覆盖信号强度,具体方式可参见图2A~图2C的 相关内容;并且,该网络侧设备10可以通过干扰确定模块12根据所述干扰 测量结果确定所述UE20所处的无线网络环境的干扰信号强度,具体方式可参 见图2D~图2E的相关内容;然后,由资源调整模块13根据覆盖确定模块11 确定出的所述覆盖信号强度及干扰确定模块12确定出的所述干扰信号强度 对分配给所述UE20的无线资源量进行调整,具体的调整过程可参见图3及相 关说明。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系统,在对无线网络环境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适应调 整对UE分配的无线资源量,从而能够在恰当的场景下,更加有效地分配无线 网络资源,实现网络性能的最优化,并且能够极大减少网络优化维护的工作 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便高效地实现全网无线资源分配策略的优化。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 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 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 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