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浅埋大跨输水隧洞三台阶五步开挖方法

一种浅埋大跨输水隧洞三台阶五步开挖方法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浅埋大跨输水隧洞三台阶五步开挖方法。1)一步开挖:上半洞超前支护、上台阶开挖;2)二步开挖:隧洞中部拉槽开挖;3)三步开挖:隧洞左边墙开挖、支护;4)四步开挖:隧洞右边墙开挖、支护;5)五步开挖:下台阶边墙及仰拱开挖、支护。本发明的开挖方法有效进行了分区开挖,充分利用了各工序在空间和时间的重叠,合理利用了各工序开挖时段,减小了洞内变形,能够较快使一衬封闭成环。该开挖方法有效地减小了开挖安全风险,提高了开挖工效,缩短了开挖支护封闭时间,有效减小了洞内变形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6-10

    授权

    授权

  • 2013-07-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D9/00 申请日:201304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公路、铁路、市政工程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浅埋大跨输水马蹄形隧洞三台阶五步开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用的“浅埋暗挖法”主要有:台阶法、CD法、CRD法、PBA法、三台阶七步法。而常用的开挖方法工序繁多,开挖成型断面小,机械化程度低,多为人工开挖,开挖循环周期较长,围岩变形较大,施工成本高,施工安全风险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保证隧洞开挖安全,提供一种浅埋大跨输水隧洞三台阶五步开挖方法,该方法工序衔接周期短,能缩短一衬支护时间,为围岩变形发展赢得了时间。

本发明的三台阶五步开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一步开挖:上半洞超前支护、上台阶开挖:在挖掘机沿隧洞设计轮廓线开挖、预留核心土体,开挖面进行初喷混凝土封闭,架设型钢拱架,拱架脚下垫混凝土预制块,铺设钢筋网片,打设锁脚锚管,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二步开挖:隧洞中部拉槽开挖,以保证上台阶开挖出渣及交通,中部拉槽开挖成降坡,两侧边墙预留土体;

3)三步开挖:隧洞左边墙开挖,然后边墙钢格栅与上半洞钢格栅连接牢固,进行钢筋挂网、锁脚锚管和喷射混凝土施工支护;

4)四步开挖:隧洞右边墙开挖:边墙钢格栅与上半洞钢格栅连接牢固,进行钢筋挂网、锁脚锚管和喷射混凝土施工支护;

5)五步开挖:下台阶边墙及仰拱开挖、支护。

本发明的三台阶五步开挖方法进行了分区开挖,充分利用了各工序在空间和时间的重叠,合理利用了各工序开挖时段,减小了隧洞洞内变形,能够较快使一衬封闭成环。该施工方法各工序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保证围岩变形在一定的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节省劳动力、降低人员安全风险和施工成本:由于合理分步,各部开挖采用机械设备开挖,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大量劳动力,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劳动强度和施工环境的改善,有力地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职业健康。

2、节约时间、加快进度:由于分步合理,上中下各台阶在开挖时段上相互错开,为支护提前了时间,同时上一工序的开挖时间可和下一支护的时段可同步进行,消除了各工序衔接滞停的时间影响,平均综合开挖进度为60m/月,大大提高了开挖循环时间。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地下水位中复杂地层隧洞穿河、重型交通要道下开挖技术存在的工序多、施工进度慢、成本高、围岩变形大和仰拱封闭需要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浅埋大跨重粉质壤土、钙质胶结、卵石层施工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三台阶七步法施工步骤及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断面图。 

1、一步开挖部分,2、核心土体,3、中部拉槽(二步开挖部分),4、隧洞右边墙(三步开挖部分),5、下台阶边墙(五步开挖部分),6、仰拱部分(五步开挖部分),7、隧洞左边墙(四步开挖部分),8、锁脚锚管,9、一衬底拱,10、二衬底拱,11、钢架桥,12、二衬边顶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三台阶五步开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一步开挖(图示中的1):上半洞超前支护、上台阶开挖:在挖掘机沿隧洞设计轮廓线开挖、预留核心土体2,开挖面进行初喷混凝土封闭,架设型钢拱架,拱架脚下垫混凝土预制块,铺设钢筋网片,打设锁脚锚管,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二步开挖:隧洞中部拉槽3开挖,以保证上台阶开挖出渣及交通,中部拉槽开挖成降坡,两侧边墙预留土体;

3)三步开挖:隧洞左边墙7开挖,然后边墙钢格栅与上半洞钢格栅连接牢固,进行钢筋挂网、锁脚锚管和喷射混凝土施工支护;

4)四步开挖:隧洞右边墙4开挖:边墙钢格栅与上半洞钢格栅连接牢固,进行钢筋挂网、锁脚锚管和喷射混凝土施工支护;

5)五步开挖:下台阶边墙5及仰拱6开挖、按上述方法进行支护。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步骤,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