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

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该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提出了不调整原工程桩规格,而只是运用更多工程桩作为锚桩,设计了多层叠合井字形组合钢梁或其他形式的结构作为反力架。并通过先外圈后内圈的荷载施加顺序,实现采用多锚桩、低堆载的大吨位静载试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474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03226.X

  • 申请日2013-03-2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郑玮

  • 地址 200072 上海市闸北区洛川中路701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53: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4-22

    授权

    授权

  • 2015-04-08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E02D33/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327

    著录事项变更

  • 2013-07-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33/00 申请日:201303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桩基抗压静载试验时,多采用锚桩法或锚堆法,其采用的锚桩 多为4根且同时受拉,载荷试验的值取决于4根锚桩的抗拔能力和反力架上堆 载的重量,而当静载试验规格明显大于锚桩抗拔能力和堆载重量时就无法按所 述方法进行试验了。因此,往往采用将原有工程桩进行规格加大后作为锚桩, 这增加了桩基承载力试验的成本及时间,且锚桩的损坏也会比较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以实现采用多锚桩、低 堆载的大吨位静载试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用于测试基桩 的承载力,所述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所述基桩周围选择多根工程桩作为锚桩,多根所述锚桩以所述 基桩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扩散,形成至少两圈锚桩;

步骤二:在所述锚桩上搭设反力架,并将最外圈的锚桩与反力架连接;

步骤三:基桩的加载设备按相关规定逐级加载,直至最外圈锚桩接近抗拔 极限能力;

步骤四:将锚桩从最外圈向内逐圈与反力架连接,每连接一圈锚桩,便继 续逐级加载,直至该圈锚桩接近抗拔极限能力;

步骤五:在最内圈的锚桩与反力架连接后,继续逐级加载,直至达到试验 所规定的荷载。

进一步的,所述反力架由多层叠合井字形组合钢梁或其他形式的反力架上。

进一步的,每次加载设备加载至分级值后,保持加载值稳定2小时,期间 观测所述基桩的变形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基桩与锚桩的直径均为1.3m。

进一步的,所施加的荷载是均匀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采用多圈锚桩进行低堆载的大吨位静 载试验,设计了多层叠合井字形组合钢梁作为反力架,并通过锚桩由外向内逐 圈进行均匀加载的施加顺序,使得多圈锚桩均充分发挥抗拔能力,实现了采用 多根锚桩的低堆载的大吨位静载试验。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测试桩基 承载力的方法不调整原工程桩规格,而只是运用更多工程桩作为锚桩,并通过 不同的荷载施加顺序实现了采用多锚桩、低堆载的大吨位静载试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的桩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中反力架的结构示意 图;

在图1和图2中,

1:基桩;2:外圈锚桩;3:内圈锚桩;4:中圈锚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作进一 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 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 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用于测试基桩 的承载力,所述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所述基桩周围选择多根 工程桩作为锚桩,多根所述锚桩以所述基桩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扩散,形成 至少两圈锚桩;步骤二:在所述锚桩上搭设反力架,并将最外圈的锚桩与反力 架连接;步骤三:基桩的加载设备按相关规定逐级加载,直至最外圈锚桩接近 抗拔极限能力;步骤四:将锚桩从最外圈向内逐圈与反力架连接,每连接一圈 锚桩,便继续逐级加载,直至该圈锚桩接近抗拔极限能力;步骤五:在最内圈 的锚桩与反力架连接后,继续逐级加载,直至达到试验所规定的荷载,本发明 提供的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采用多圈锚桩进行低堆载的大吨位静载试验,设 计了多层叠合井字形组合钢梁作为反力架,并通过锚桩由外向内逐圈进行加载 的荷载施加顺序,使得多圈锚桩均充分发挥抗拔能力,实现了采用多根锚桩的 低堆载的大吨位静载试验。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 法不调整原工程桩规格,而只是运用更多工程桩作为锚桩,并通过不同的荷载 施加顺序实现了采用多锚桩、低堆载的大吨位静载试验。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的桩 位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中反力架的结构 示意图。

请重点参考图1,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 法,用于测试基桩1的承载力,所述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以基桩1为中心,在其周围选择足够且充分的多根工程桩作为锚 桩,这些锚桩可分为外圈锚桩2、中圈锚桩4及内圈锚桩3,外圈锚桩2距离基 桩1较远,内圈锚桩3距离试桩较近,所述中圈锚桩4位于所述外圈锚桩2及 内圈锚桩3之间;

步骤二:在锚桩上安装多层叠合井字形组合钢梁作为反力架5,并将外圈锚 桩2与反力架5直接连接,而内圈锚桩3与反力架5暂不连接;

步骤三:基桩1的加载设备按相关规定逐级加载,直至外圈锚桩2接近抗 拔极限能力但仍有一定福余度;

步骤四:将中圈锚桩4与反力架5连接,继续逐级加载,直至中圈锚桩4 接近抗拔极限能力但仍有一定富余度,之后将内圈锚桩3与反力架5连接;

步骤五:继续逐级加载,使得外、内、中圈锚桩2、3、4同时受力,但由 于刚度分配的原因,外圈锚桩2的受力减少缓慢,而内、中圈锚桩3、4的受力 则明显、大幅地增加,由此外、内、中圈锚桩2、3、4均充分发挥抗拔能力, 直至达到试验荷载。

进一步的,所述反力架由五层纵横交叠的钢梁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反力架最上层的钢梁上还堆有若干槽钢。

进一步的,在做所述基桩1的承载力测试的过程中,若锚桩因受到的拉力 过大而使其桩顶损坏,则停止加载,在修复所述锚桩后,增加所述反力架的重 量,并重新从步骤三开始操作。

进一步的,现场损坏的锚桩采用桩顶植筋的方式修复。

进一步的,在修复所述锚桩后,增加一倍所述反力架的重量。

进一步的,每次加载设备加载至分级值后,保持加载值稳定2小时,期间 观测所述基桩1的变形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基桩1与锚桩的直径均为1.3m。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采用三圈锚桩进行 低堆载的大吨位静载试验,设计了多层叠合井字形组合钢梁或其他形式结构作 为反力架,并通过锚桩外、中、内逐圈进行加载的荷载施加顺序,使得三圈锚 桩均充分发挥抗拔能力,实现了采用多根锚桩的低堆载的大吨位静载试验。相 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不调整原工程桩规格,而只 是运用更多工程桩作为锚桩,并通过不同的荷载施加顺序实现了采用多锚桩、 低堆载的大吨位静载试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形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