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薄钢片夹持拉紧装置及夹持拉紧薄钢片的方法

一种薄钢片夹持拉紧装置及夹持拉紧薄钢片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钢片夹持拉紧装置及夹持拉紧薄钢片的方法,所述薄钢片夹持拉紧装置包括右夹持器,所述夹持器包括U形气囊槽(1)、L形移动夹紧条(2)、大气囊(3)、上顶压紧条(4)、T形底座(5)、扁圆小气囊(6)、小盖板(7)和钩形张紧条(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薄钢片夹持拉紧装置及夹持拉紧薄钢片的方法,采用气囊代替可调位把手夹住薄钢片,因为受力均匀,相关零件不会产生扭曲变形,消除了薄钢片局部起皱变形。用另一个气囊代替气缸拉紧薄钢片,相关零件不会产生弯曲变形,消除了薄钢片的大波浪变形。解决了以往需要两个人手动夹持薄钢片时效率低下且薄钢片平整度不高的问题,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128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昆山思拓机器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15686.2

  • 发明设计人 魏志凌;宁军;王武怀;

    申请日2012-01-19

  • 分类号B23K26/4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苇城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创新大厦一楼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48: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31

    授权

    授权

  • 2015-0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3K26/42 申请日:201201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薄钢片夹持拉紧装置及夹持拉紧薄钢片的方法,特别适用于高精密激光加工设备上对薄钢片的自动装夹。

背景技术

在高精密激光加工过程中,有一类加工件为薄钢片。为了保证加工质量,要求激光的焦点相对于加工件薄钢片的位置变化不大于被加工件厚度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要求薄钢片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始终是平整的,即装夹时不能产生变形,且在切割的过程中也不产生新的变形,薄钢片不发生震动。

以往的薄钢片张紧方式多为可调位把手夹住,手动螺杆或气缸拉紧。夹住钢片时需要一人拿住钢片,另一人转动可调位把手夹住,生产效率低下。在薄钢片被夹住和拉紧时都是局部受力,相关零件会产生变形,导致薄钢片严重不平,其结果就是切割孔壁质量变差,凸点和挂渣增加,满足不了激光精密加工工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钢片夹持拉紧装置及夹持拉紧薄钢片的方法,采用气囊代替可调位把手夹住薄钢片,因为受力均匀,相关零件不会产生扭曲变形,消除了薄钢片局部起皱变形,用另一个气囊代替气缸拉紧薄钢片,因相关零件不会产生弯曲变形,薄钢片受力均匀,消除了薄钢片的大波浪变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薄钢片夹持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夹持器,所述夹持器包括U形气囊槽、L形移动夹紧条、大气囊、上顶压紧条、T形底座、扁圆小气囊、小盖板和钩形张紧条;在T形底座的左边安装有U形气囊槽,U形气囊槽内设有大气囊,在大气囊的上方、U形气囊槽内设有上顶压紧条,在U形气囊槽的右端设有L形移动夹紧条,L形移动夹紧条的一端紧贴U形气囊槽的右端、另一端在U形气囊槽的上方并与U形气囊槽形成狭槽,所述狭槽用于容纳薄钢片;在T形底座的右边安装有钩形张紧条,扁圆小气囊设置于钩形张紧条和T形底座之间形成的凹槽内,在扁圆小气囊上设有小盖板。

优选的,所述薄钢片夹持拉紧装置,还包括左夹持器,左夹持器与右夹持器结构相同,左右夹持器分别夹住薄钢片的两端,通过大气囊和扁圆小气囊的配合将薄钢片夹紧和拉紧。

优选的,在所述左右夹持器之间设有薄钢片托板,用于临时承托薄钢片,当夹紧和拉紧薄钢片后,可从在所述左右夹持器之间拉出薄钢片托板。

优选的,薄钢片托板的端面设有拉手,用于将薄钢片托板从所述左右夹持器之间拉出。

优选的,在所述钩形张紧条上设有小钩,在所述T形底座的中间隔断上相应设有孔,在所述U形气囊槽上设有与所述小钩配合的钩槽;所述的小钩通过所述的孔与所述的钩槽配合,当所述钩形张紧条向外移动时,带动所述U形气囊槽也向外移动移动。

更优选的,所述的小钩、孔和钩的各自个数至少为两个。

一种夹持拉紧薄钢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上述的薄钢片夹持拉紧装置夹持拉紧薄钢片。

将T形底座固定在激光加工设备机台上,再依次安装钩形张紧条,U形气囊槽1,大气囊,上顶压紧条,L形移动夹紧条,扁圆小气囊和小盖板。

将薄钢片放在薄钢片托板上,再一起轻轻推入预定的位置,往大气囊内通气,大气囊就会通气涨大,圆弧部分因为与外面的钢质U形气囊槽相切而不能涨大,也就只有平面部分向上涨大,迫使上顶压紧条上移将薄钢片夹紧;接着往扁圆小气囊通气,扁圆小气囊通气涨大,小盖板固定在T形底座上,其间形成腔体的上下距离不能变化,也就只有右侧平面向外涨大,迫使钩形张紧条向外移动,钩形张紧条上的多个小钩通过T形底座上相应的孔钩在U形气囊槽中,将带动U形气囊槽、L形移动夹紧条、大气囊、上顶压紧条和薄钢片一起向外移动将薄钢片张紧;最后用拉手将薄钢片托板拉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薄钢片夹持拉紧装置及夹持拉紧薄钢片的方法, 采用气囊代替可调位把手夹住薄钢片,因为受力均匀,相关零件不会产生扭曲变形,消除了薄钢片局部起皱变形。用另一个气囊代替气缸拉紧薄钢片,相关零件不会产生弯曲变形,消除了薄钢片的大波浪变形。该装置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一推、一按、一拉即可完成。解决了以往需要两个人手动夹持薄钢片时效率低下且薄钢片平整度不高的问题,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薄钢片夹持拉紧装置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U形气囊槽,2为L形移动夹紧条,3为大气囊,4为上顶压紧条,5为T形底座,6为扁圆小气囊,7为小盖板,8为钩形张紧条,9为薄钢片,10为薄钢片托板,11为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薄钢片夹持拉紧装置,包括左、右夹持器,所述右夹持器包括U形气囊槽1、L形移动夹紧条2、大气囊3、上顶压紧条4、T形底座5、扁圆小气囊6、小盖板7和钩形张紧条8;在T形底座5的左边安装有U形气囊槽1,U形气囊槽1内设有大气囊3,在大气囊3的上方、U形气囊槽1内设有上顶压紧条4,在U形气囊槽1的右端设有L形移动夹紧条2,L形移动夹紧条2的一端紧贴U形气囊槽1的右端、另一端在U形气囊槽1的上方并与U形气囊槽1形成狭槽,所述狭槽用于容纳薄钢片9;在T形底座5的右边安装有钩形张紧条8,扁圆小气囊6设置于钩形张紧条8和T形底座5之间形成的凹槽内,在扁圆小气囊6上设有小盖板7。在所述钩形张紧条8上设有小钩,在所述T形底座5的中间隔断上相应设有孔,在所述U形气囊槽1上设有与所述小钩配合的钩槽;所述的小钩通过所述的孔与所述的钩槽配合,当所述钩形张紧条8向外移动时,带动所述U形气囊槽1也向外移动移动。

左夹持器与右夹持器机构相同,左右夹持器分别夹住薄钢片9的两端,通过大气囊3和扁圆小气囊6的配合将薄钢片9夹紧和拉紧。在左右夹持器之间设有薄钢片托板10,用于临时承托薄钢片9,薄钢片托板10端面设有拉手11,当夹紧和拉紧薄钢片9后,用拉手11将薄钢片托板10从左右夹持器之间拉出。

安装时先将T形底座5固定在激光加工设备机台上,再依次在T形底座5上安装钩形张紧条8、U形气囊槽1、大气囊3、上顶压紧条4、L形移动夹紧条2、扁圆小气囊6和小盖板7。

工作时先将薄钢片9放在薄钢片托板10上,再一起轻轻推入预定的位置,按一下通气开关,大气囊3就会通气涨大,但圆弧部分因为与外面的钢质U形气囊槽相切而不能涨大,也就只有平面部分向上涨大,迫使上顶压紧条4上移将薄钢片9夹紧。接着自动延时通气的扁圆小气囊6导通涨大,而小盖板7固定在T形底座5上,其间形成腔体的上下距离不能变化,也就只有右侧平面向外涨大,迫使钩形张紧条8向外移动,如图所示,钩形张紧条8将带动U形气囊槽1、L形移动夹紧条2、大气囊3、上顶压紧条4和薄钢片9一起向外移动将薄钢片9张紧。最后抓住拉手11将薄钢片托板10拉出即可。然后开始对薄钢片9进行切割。

一种夹持拉紧薄钢片的方法,用上述的薄钢片夹持拉紧装置夹持拉紧薄钢片。将T形底座固定在激光加工设备机台上,再依次安装钩形张紧条,U形气囊槽,大气囊,上顶压紧条,L形移动夹紧条,扁圆小气囊和小盖板。将薄钢片放在薄钢片托板上,再一起轻轻推入预定的位置,往大气囊内通气,大气囊就会通气涨大迫使上顶压紧条上移将薄钢片夹紧;接着往扁圆小气囊通气,扁圆小气囊通气涨大迫使钩形张紧条向外移动,钩形张紧条将带动U形气囊槽、L形移动夹紧条、大气囊、上顶压紧条和薄钢片一起向外移动将薄钢片张紧;最后用拉手将薄钢片托板拉出。

以上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发明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