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高速公路分岔变宽处正交斜放预制箱梁的制备方法及模板

高速公路分岔变宽处正交斜放预制箱梁的制备方法及模板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分岔变宽处正交斜放预制箱梁的制备方法,先在预制台座上建立坐标系,在箱梁侧向模板上标出定位准线;箱梁预制时,按该预制箱梁的斜放角度,通过原点弹出该箱梁的预制梁端线,纵向移动两侧的箱梁侧向模板使定位准线与梁端线对齐,移动的距离等于L×tanα,L为箱梁底宽一半,α为设计斜放角度;调整端横梁、中横梁侧向模板与预制梁端线平行;根据预制箱梁的长短,调整内模伸缩长度;按预制梁端线安装堵头板,完成该箱梁预制。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的专用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箱梁角度和内模长度进行调整,达到了利用正交模板预制各种角度梁的目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314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民焕;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49526.1

  • 发明设计人 王民焕;华珍宝;田晓钟;

    申请日2013-04-26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朱源

  • 地址 030045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双塔北路11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48: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28B7/22 授权公告日:20150527 终止日期:20170426 申请日:201304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5-27

    授权

    授权

  • 2013-09-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8B7/22 申请日:201304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8-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箱梁模板,具体而言,是一种高速公路分岔变宽处正交斜放预制箱梁的制备方法及专用模板。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以桥梁形式进出服务区和互通立交桥分岔处桥面宽度变化较大,从缓和曲线开始,到分岔处达到最大值。设计一般采用预制小箱梁,通过调整纵向湿接缝的宽度来满足桥面宽度变化的需要。这样就出现箱梁正交斜放的情况,使得每榀箱梁梁端线与盖梁的中心线有了交角、长短各不相同。

由于设计、施工单位对此都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施工单位通常按设计图纸的正交箱梁预制、摆放,导致箱梁端横梁、中横梁现浇段施工起来相当麻烦,尤其是纵向湿接缝较小时只有加宽横梁尺寸勉强连接上,且不在一条直线上;使箱梁横向传力不直接,整体刚度大大削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箱梁端横梁、中横梁施工困难且箱梁整体刚度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高速公路分岔变宽处正交斜放预制箱梁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速公路分岔变宽处正交斜放预制箱梁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     在预制台座上建立坐标系,弹出台座纵向中心线,与台座纵向中心线正交弹出梁端线,其交点为坐标系原点,以该坐标系作为预制箱梁的基准坐标系,在箱梁侧向模板上标出定位准线;

(2)     箱梁预制时,按该预制箱梁的斜放角度,通过原点弹出该箱梁的预制梁端线,纵向移动两侧的箱梁侧向模板使定位准线与梁端线对齐,移动的距离等于L ×tanα,L为箱梁底宽一半,α为设计斜放角度;

(3)     调整端横梁、中横梁侧向模板与预制梁端线平行;

(4)     根据预制箱梁的长短,调整内模伸缩长度;

(5)     按预制梁端线安装堵头板,完成该箱梁预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正交和斜交箱梁的特点:(1)正交和斜交的梁身模板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模板的纵向摆放位置有错动。(2)对于梁端线,正交的梁端线垂直于梁的中心线,斜交的梁端线与梁的中心线不是正交。(3)正交的梁端线、端横梁、中横梁垂直于梁的中心线;斜交的梁端线,端横梁、中横梁与箱梁中心线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正好等于箱梁中心线在盖梁上的摆放角度。(4)箱梁长短,对于连续梁来说,连续端的侧向模板没有变化,梁的长短只要移动堵头板就可以实现;内模设计要求箱梁端头变截面加厚部分的断面不能改变,改变梁长就得在内模中间部分加一伸缩节。本发明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适用于高速公路分岔变宽处正交斜放预制箱梁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速公路分岔变宽处正交斜放预制箱梁的专用模板。所述的专用模板包括箱梁端横梁、中横梁角度调整模板和箱梁内模长度调整模板,

所述的箱梁端横梁、中横梁角度调整模板,用于调整端横梁、中横梁的侧模与梁端线平行,包括箱梁侧模大龙骨、侧模面板、端横梁、中横梁侧模加劲肋和调整角度丝杠,箱梁侧模大龙骨与端横梁、中横梁侧模加劲肋表面固定侧模面板,调整角度丝杠的两端分别与箱梁侧模大龙骨和端横梁、中横梁侧模加劲肋铰接;

所述的箱梁内模长度调整模板,用于调整内模长度,包括内模加劲肋、调整丝杠、箱梁内模面板和伸缩节面板,箱梁内模面板底部设置内模加劲肋,两头箱梁内模面板通过设置于内模加劲肋上的调整丝杠进行连接,伸缩节面板置于两个箱梁内模面板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箱梁角度和长度进行调整,达到了利用正交模板预制各种角度箱梁的目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使箱梁端横梁、中横梁现浇段施工更为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2)箱梁横向传力更直接,箱梁的横向刚度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步骤(1)建立基准坐标系的示意图。

图2是步骤(2)纵向移动侧向模板的示意图。

图3是步骤(3)调整端横梁、中横梁侧向模板使其与梁端线平行的示意图。

图4是箱梁端横梁、中横梁角度调整模板。

图5是箱梁内模长度调整模板未伸长时的示意图。

图6是箱梁内模长度调整模板伸长时的示意图。

图中,1-台座纵向中心线,2-1-梁端线,2-2-预制梁端线,3-1-箱梁侧向模板,3-2-端横梁侧向模板,4-定位准线,5-箱梁侧模大龙骨,6-侧模面板,7-端横梁、中横梁侧模加劲肋,8-调整角度丝杠,9-内模加劲肋,10-调整丝杠,11-箱梁内模面板,12-伸缩节面板,13-伸缩节模板加劲肋,14-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分岔变宽处正交斜放预制箱梁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 如图1所示,在预制台座上建立坐标系,弹出台座纵向中心线1,与台座纵向中心线1正交弹出梁端线2-1,其交点为坐标系原点,以该坐标系作为预制箱梁的基准坐标系,在箱梁侧向模板3-1上标出定位准线4。

(2) 如图2所示,箱梁预制时,按该预制箱梁的斜放角度,通过原点弹出该箱梁的预制梁端线2-2,纵向移动两侧的箱梁侧向模板3-1使定位准线4与预制梁端线2-2对齐,移动的距离等于L ×tanα,L为箱梁底宽一半,α为设计箱梁斜放角度;两侧的侧向模板3-1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实现预制梁端线2-2与设计相符。

(3) 如图3所示,调整端横梁、中横梁侧向模板3-2与预制梁端线2-2平行。

(4) 根据预制箱梁的长短,调整内模伸缩长度。对于连续梁来说,连续端的侧向模板没有变化,梁的长短只要移动堵头板就可以了。但设计要求箱梁端头变截面加厚部分的断面不能改变,改变梁长就得在内模中间部分加减调整节,解决方案是内模设计一个活动的伸缩节。

(5) 按预制梁端线2-2安装堵头板,完成该箱梁预制。

适用于上述的方法专用模板,包括箱梁端横梁、中横梁角度调整模板和箱梁内模长度调整模板,

如图4所示, 所述的箱梁端横梁、中横梁角度调整模板,用于步骤(3),调整端横梁、中横梁侧向模板3-2与预制梁端线2-2平行,包括箱梁侧模大龙骨5、侧模面板6、端横梁、中横梁侧模加劲肋7和调整角度丝杠8,箱梁侧模大龙骨5与端横梁、中横梁侧模加劲肋7表面固定侧模面板6,调整角度丝杠8的两端分别与箱梁侧模大龙骨5和端横梁、中横梁侧模加劲肋7铰接。

在箱梁侧模与端横梁、中横梁的侧模连接部位,取消模板加劲肋,利用面板6钢板的柔韧性形成铰结,连接形式由原来的固结改为铰结,达到用丝杠调整角度的目的。

如图5、6所示,所述的箱梁内模长度调整模板,用于步骤(4),包括内模加劲肋9、调整丝杠10、箱梁内模面板11和伸缩节面板12,箱梁内模面板11底部设置内模加劲肋9,两头箱梁内模面板11通过设置于内模加劲肋9上的调整丝杠10进行连接,伸缩节面板12置于两个箱梁内模面板11的外表面。

具体做法是:在箱梁断面不发生变化的内模分节处,两头300mm的内模比别的地方小5mm,再做一个600mm长的伸缩节面板12叠放于箱梁内模面板11上,伸缩节面板12底部支撑有伸缩节模板加劲肋13,伸缩节模板加劲肋13设置于两个相邻内模加劲肋9的中间并与调整丝杠10套接,在伸缩节模板加劲肋13两侧设置与调整丝杠10固定的挡块14,保证两端的伸缩距离相等。箱梁内模板不加长时是重叠的(图5),加长时把重叠部分伸展开(图6),为了保证伸出部分相等,在加劲龙骨上增加调整丝杠1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