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短时间间隔大气环境温度预测方法

一种短时间间隔大气环境温度预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时间间隔大气环境温度预测方法,首先,在大气环境中定义一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球形控制体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每隔设定时间步长,测量控制体的太阳辐射能、大气温度等参数,当采样记录持续时间大于12小时时,开始执行大气环境温度预测程序,且每经过一个预测时长时间间隔执行一次;在执行中,对于第k个预测时间段,根据当前采样获得的大气温度等参数,计算确定C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772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210387375.9

  • 发明设计人 张兄文;李国君;

    申请日2012-10-12

  • 分类号G06F19/00;

  • 代理机构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何会侠

  • 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路2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43: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1-25

    授权

    授权

  • 2013-06-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9/00 申请日:201210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5-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短时间 间隔大气环境温度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HVAC)是建筑能耗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目前建筑 节能技术开发的主要领域之一。目前大多数建筑HVAC系统的运行控制只考 虑满负荷工况,而对于运行期间热负荷变化时,多数情况下系统的控制参 数并非运行在最优条件下。HVAC能效管理通过提前对热负荷进行计算和预 测,并对HVAC系统运行参数(如制冷(热)量、流量、温度等)的控制值 进行优化,在满足负荷需求前提下,保证HVAC系统运行在最小能耗状态, 从而使HVAC系统的控制参数在运行过程中一直保持在最优工作条件下,达 到节能的目的。大气环境温度是影响HVAC热负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HVAC 能效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室外大气环境温度进行预测。HVAC能效管理的优化 频率一般为10-15分钟,高精度短时间间隔(sub-hourly)大气环境温度 预测技术是开发HVAC能效管理的核心技术之一。

目前有关大气环境温度预测方法主要有早期参数化分析模型[1-4] 和近些年常用的神经网络模型[5-10],但是这些不同方法都是针对于特定 应用,对于短时间间隔环境温度预测在精度和适用性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 限性,如文献[1-3]提出的参数化分析模型是针对于农业大棚应用,用于预 测近地表空气温度,分析空气与地面土壤之间的热交换关系和影响。影响 大气环境温度变化的因素有太阳辐射能、当地地形、大气湿度、云层覆盖 情况和风速等[4],这些因素的变化具有随机性特征,因此参数化分析模型 难以应用于短时间间隔的温度预测。而人工神经网络(ANN)适合于对随机 变量的特征辨识、分类和预测,并在大气环境温度预测方面受到了广泛研 究[5-10],但ANN方法对于短时间间隔大气环境预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ANN模型建立是基于对历史数据的训练,在预测过程中需要如湿度、风速和 太阳辐射能等气候条件作为输入参数[7],建立的ANN预测模型与特定地 点相关,不具备通用性特点,且建立预测模型需要的训练时间长,需要大 量历史数据,对于气候变化频繁的地方不一定能获得有效的ANN预测模型。

参考文献:

[1]J.W.Deardorff,Efficient prediction of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with inclusion of a layer of vegetation,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83(1978):1889-1903.

[2]C.M.Bhumralkar,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the computation of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an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J. Appl.Meteorol.,14(1975):1246-1258.

[3]A.K.Blackada,Modeling the nocturnal boundary layer,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Symposium on Atmospheric Turbulence,Diffusion and Air Quality,pp.46-49,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Boston,Mass.,1976.

[4]H.Swaid,M.E.Hoffman,Prediction of urban air temperature variations using the analytical CTTC model,Energy and Building,14(1990): 313-224.

[5]L.Bodri,V.Cermak,Prediction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 by neural network,example based on three-year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t Sporilov station,Stud.Geophys.Geod.,47(2003):173-184.

[6]A.Jain,RW.McClendon,G.Hoogenboom,Freeze prediction for specific locations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49(6):1955-1962.

[7]B.A.Smith,R.W.McClendon,G.Hoogenboom,Improving air temperature prediction wit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Int.J.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3(2006):179-186.

[8]R.F.Chevalier,G.Hoogenboom,R.W.McClendon,J.A.Paz,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with reduced training sets for air temperature prediction:a comparison wit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Neural Comput.&Applic.,20 (2011):151-159.

[9]A.L.Labajo,J.L.Labajo,Analysis of temporal behavior of climate variables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 application to mean monthly maximum temperatures on the Spanish Central Plateau,Atmosfera,24 (2011):267-285.

[10]M.Afzali,A.Afzali,G.Zahedi,The potential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in daily and monthly ambient air temperature prediction, Int.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Development,3(2012):33-38.

[11]G.A.F.Seber,C.J.Wild,Nonlinear Regression,John Wiley&Sons, Inc.,1989,p.254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时 间间隔大气环境温度预测方法,本发明方法适用于任何地点和任何天气类 型的情况,精度高,计算量小,实际应用中可在线实时执行。

本发明方法的设计思想为:

首先,在大气环境中定义一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球形控制体作为研究 对象,该控制体温度的变化即代表了大气环境温度变化。控制体温度变化 主要依赖于空气热容及接收到的热量,其中空气热容的变化和空气湿度和 温度有关,控制体与控制体之外的热量交换主要通过辐射和对流实现的, 考虑到预测时间间隔较短,可以假设控制体和周围空气在预测时段内温度 相同,因此可以忽略控制体与外界的对流换热。辐射热有多个组成部分, 包括来自于(1)太阳的直接辐射热;(2)云层和地面反射;(3)云层和地 面辐射热。其中(1)和(2)直接依赖于当地太阳辐射能,而(3)和云层、 地面温度有关,与太阳辐射能有间接依赖关系,其变化与太阳辐射能在时 间上有一个滞后效应。因此大气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归结为只和当地太阳 辐射能相关,本发明的重点内容是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来确定大气环境温度 与太阳辐射能之间的依赖关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短时间间隔大气环境温度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在大气环境中定义一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球形控制体 作为研究对象,设定控制体环境变量的采样时间步长,设定预测时长;

步骤2:每隔一个设定的时间步长,测量太阳辐射能、大气温度、压强 和相对湿度,当采样记录持续的时间长度大于12小时时,则开始执行大气 环境温度预测程序,且每经过一个预测时长的时间间隔执行一次大气环境 温度预测;

步骤3:在大气环境温度预测执行过程中,对于第k个预测时间段,首 先根据当前采样获得的大气温度、压强和相对湿度,通过方程(1)~(5) 计算确定Cth值,若k等于1,则在区间[0.001,0.01]范围内为空气辐射热 吸收系数f设定一个值(如0.0025),若预测时间段索引k大于等于2,采 用方程(6)更新空气辐射热吸收系数f的值:

ln(ps)=

54.842763-6763.22T-4.21ln(T)+0.000367T+tanh[0.0415(T-218.8)][53.878-

1331.22T-9.44523ln(T)+0.014025T]---(2)

ρ=p(1-x)287.058T+px461.495T---(3)

Cth=34πρcpr3---(5)

f=A(T0k-T0k-1)Cthk[t0k-12t0kfbl(t)q·rad(t)dt-t0k-1-12t0k-1fbl(t)q·rad(t)dt]---(6)

式中:——空气绝对湿度,

x——空气相对湿度,

p——空气压强,

ps——空气中水蒸气饱和压力,

T——控制体温度,

ρ——控制体空气密度,

cp——控制体空气比热,

r——控制体半径

f——控制体辐射热的吸收系数,

T0——当前温度,

t0——当前时刻,单位:小时

fbi(t)——Box Lucas函数,表达式为:式 中参数a1,a2默认值可取为0.5和3.8,对于不同地区这两个参数值可以做一 定的调整。

A——Box Lucas函数在区间[0,12]的积分,表达式为: A=012fbl(t)dt

区间[t0-12,t0]的qrad——过去12小时的太阳辐射能;

步骤4:利用太阳辐射能预测模块预测未来一个预测时长内太阳辐射能 分布,从而根据方程(10)获得未来一个预测时长内温度分布,之后程序 等待直至下一个预测时刻,具体如下:

控制体的热平衡方程为(7):

43πρcpr3dTdt=fq·---(7)

对该方程两边进行积分得方程(8):

(8)

式中:T是控制体温度,ρ为空气密度,cp为空气比热,r为控制体半 径,为总辐射热强度,f为控制体辐射热的吸收系数;

与太阳直接辐射和反射相比,云层及地球表面本身产生的热辐射在时 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考虑到云层和地球表面本身热辐射是太阳辐射能 在时间上的滞后效应,方程(7)中的辐射热的计算可以看作是过去一段 时间太阳辐射能热效应的累积,设太阳辐射的热效应时间滞后时长为12 小时,并且太阳辐射能热效应的时间滞后特征遵循Box Lucas模型[11], 并定义为方程(9):

fdecay(t)=fbl(t)A---(9)

式中:fbl(t)=a1(e-a2t-e-a1t)a1-a2,A=012fbl(t)dt

由方程(5)、(8)和(9)得到tp时刻大气环境温度的预测表达式(10)。

Tp=T0+CthfA[tp-12tpfbl(t)q·rad(t)dt-t0-12t0fbl(t)q·rad(t)dt]---(10)

所述预测时长小于1小时。

所述采样时间步长为1~5分钟。

本发明方法适用于任何地点和任何天气类型的情况,精度高,计算量小, 实际应用中可在线实时执行。在预测时长小于1小时的情况下,预测值和 实际观测值符合良好,其中当预测时长为30分钟时绝对误差小于1K,当预 测时长为1小时时绝对误差小于3K。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Box Lucas模型的太阳辐射能热效应时间滞后特征曲线。

图2为对新加坡2012年4月1日-8日期间的大气环境温度的预测值与 观测值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通过对新加坡2012年4月1日-8日期间的大气环境温度进行 预测,来说明本发明一种短时间间隔大气环境温度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1:首先,在大气环境中定义一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球形控制体 作为研究对象,设定控制体环境变量的采样时间步长为3分钟;

步骤2:每隔一个设定的时间步长,测量控制体的太阳辐射能、大气温 度、压强和相对湿度,当采样记录持续的时间长度大于12小时时,则开始 执行大气环境温度预测程序,且每经过一个预测时长的时间间隔执行一次 大气环境温度预测;

步骤3:在大气环境温度预测执行过程中,对于第k个预测时间段,首 先根据当前采样获得的大气温度、压强、相对湿度、空气密度和空气比热, 通过方程(1)~(5)计算确定Cth值,当k等于1时,设f值为0.0025, 若预测时间段索引k大于等于2,采用方程(6)更新空气辐射热吸收系数 f的值;

ln(ps)=

54.842763-6763.22T-4.21ln(T)+0.000367T+tanh[0.0415(T-218.8)][53.878-

1331.22T-9.44523ln(T)+0.014025T]---(2)

ρ=p(1-x)287.058T+px461.495T---(3)

Cth=34πρcpr3---(5)

f=A(T0k-T0k-1)Cthk[t0k-12t0kfbl(t)q·rad(t)dt-t0k-1-12t0k-1fbl(t)q·rad(t)dt]---(6)

式中:——空气绝对湿度,

x——空气相对湿度,

p——空气压强,

ps——空气中水蒸气饱和压力,

T——控制体温度,

ρ——控制体空气密度,

cp——控制体空气比热,

r——控制体半径

f——控制体辐射热的吸收系数,

T0——当前温度,

t0——当前时刻,单位:小时

fbi(t)——Box Lucas函数,表达式为:式 中参数a1,a2默认值可取为0.5和3.8,对于不同地区这两个参数值可以做一 定的调整。

A——Box Lucas函数在区间[0,12]的积分,表达式为: A=012fbl(t)dt

区间[t0-12,t0]的qrad——过去12小时的太阳辐射能;

步骤4:利用太阳辐射能预测模块预测未来一个预测时长内太阳辐射能 分布,从而根据方程(10)获得未来一个预测时长内温度分布,之后程序 等待直至下一个预测时刻;具体如下:

控制体的热平衡方程为(7):

43πρcpr3dTdt=fq·---(7)

对该方程两边进行积分得方程(8):

T=Cth(t)fq·(t)dt---(8)

式中:T是控制体温度,ρ为空气密度,cp为空气比热,r为控制体半 径,为总辐射热强度,f为控制体辐射热的吸收系数;

与太阳直接辐射和反射相比,云层及地球表面本身产生的热辐射在时 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考虑到云层和地球表面本身热辐射是太阳辐射能 在时间上的滞后效应,方程(7)中的辐射热的计算可以看作是过去一段 时间太阳辐射能热效应的累积,设太阳辐射的热效应时间滞后时长为12 小时,并且太阳辐射能热效应的时间滞后特征遵循Box Lucas模型[11], 并定义为方程(9):

fdecay(t)=fbl(t)A---(9)

式中:fbl(t)=a1(e-a2t-e-a1t)a1-a2,A=012fbl(t)dt

由方程(5)、(8)和(9)得到tp时刻大气环境温度的预测表达式(10)。

Tp=T0+CthfA[tp-12tpfbl(t)q·rad(t)dt-t0-12t0fbl(t)q·rad(t)dt]---(10)

如图1所示,为基于Box Lucas模型的太阳辐射能热效应时间滞后特 征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能热效应在1小时左右达到峰值,之 后热效应逐渐减小,在12小时之后其热效应接近于0,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图2所示,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对对新加坡2012年4月1日-8日期 间的大气环境温度的预测值与观测值比较,可以看出,在预测时长小于1 小时的情况下,预测值和实际观测值符合良好,其中当预测时长为30分钟 时绝对误差小于1K,当预测时长为1小时时绝对误差小于3K。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