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从含金废弃炭末中回收金的方法

从含金废弃炭末中回收金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金冶炼行业含金废弃炭末焙烧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含金废弃炭末的金回收,具体是从含金废弃炭末中回收金的方法,通过一次性焙烧后的炉料含残炭率小于0.2%,形成海绵状多孔隙的焙砂结构,完全可以满足后续氰化浸出的工艺要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605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金山黄金冶炼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83200.5

  • 申请日2012-12-27

  • 分类号C22B7/00(20060101);C22B1/02(20060101);C22B1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5204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周晖

  • 地址 364200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工业开发区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38: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22B7/00 授权公告日:20150114 终止日期:20151227 申请日:201212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1-14

    授权

    授权

  • 2013-05-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2B7/00 申请日:20121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金冶炼行业含金废弃炭末焙烧的方法,主要应 用于含金废弃炭末的金回收。

二.背景技术

黄金选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粉炭及报废炭,由于吸附解 析性能差,不能再返回氰化炭吸附系统提取金,这些废弃炭末中含有 贵金属,必须将其提取回收,目前含金废弃炭末主要是采用“焙烧— 熔炼”工艺提取其中的贵金属,由于火法熔炼存在工艺流程长、成本 高、回收率不高的问题,开发“焙烧—氰化”工艺就成为采用炭浸工 艺的黄金冶炼企业共同的课题。

目前焙烧废弃炭末的方法主要是直接将废弃炭末放置在固定床 焙烧炉内燃烧,使其灰化。但焙烧后的炉料,含炭率均不理想,返料 率高,含炭率高于3%以上,仅能进行火法熔炼。焙烧技术已成为湿 法处理含金废弃炭末工艺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金废弃炭末焙烧的方法,它能解决炭 末固定床直接焙烧中存在的残炭率高的问题,使炭末焙砂适合湿法浸 出。

基本原理:可知黄土和碳酸钠可生成低熔点化合物,而在焙烧炭 末时可达到900℃左右的温度,为该渣型反应提供了条件,同时反应 CO2+C→CO又推动了该反应的发生,且使炭末焙烧进行的更彻底,最 终形成了焙砂的骨架结构;面粉主要由碳水化合物组成,面粉在焙砂 骨架凝固前起到膨化作用,不断释放气体,同时反应后灰分很少,在 焙砂骨架中留下空隙,焙砂中海绵状组织结构的形成确保了供风的顺 畅,降低了残炭率,同时保证了金浸出时金颗粒与浸出液的充分接触。

本发明从含金废弃炭末中回收金的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炭末焙烧前,将废弃含金炭末与适量的黄泥、适量的面粉、纯 碱,按照1:1:0.5:40(面粉:黄泥:纯碱:报废载金炭末)的比 例进行混匀配料。

2、在焙烧过程中,黄泥与纯碱在焙烧时熔结成低熔点骨架结构, 在面粉的膨化作用下,骨架结构中形成海绵状空隙结构,使炭末焙烧 后形成多孔隙的焙砂,在采用固定床焙烧炉焙烧时空气能够顺畅通过 以上配料方式形成的多孔隙焙砂层达到燃烧层与炭末充分接触助燃, 达到了炭末焙砂含碳量低、焙砂多孔不包裹金的理想效果,为炭末焙 烧后湿法处理回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中,炭末配料的基本情况:

①黄泥为普通的黄土,其X-荧光光谱半定量检测成份(%)如下:

SiO2Al2O3Fe2O3K2O TiO248.31 21.31 7.35 0.88 0.56 MgO P2O5SO2MnO Zr 0.37 0.19 0.10 0.079 0.038 Ba Ce Na2O CaO Rb

0.033 0.027 0.022 0.020 0.013 Pb Zn Sr Nb   0.010 0.006 0.004 0.004  

②面粉为普通的小麦粉,基本成份组成(%)如下:

③纯碱是普通的工业纯碱。

④炭末为普通的椰壳活性炭,质地坚硬,由于在黄金冶炼过程中 钙化、粉化活性降低从生产系统中淘汰出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从含金废弃炭末中回收金的方法,一次性焙烧后的炉料含 残炭率小于0.2%,形成海绵状多孔隙的焙砂结构,完全可以满足后 续氰化浸出的工艺要求。

本发明在紫金矿业集团福建金山黄金冶炼有限公司已得到成功 应用,“焙烧→氰化”工艺完全取代了原有的“焙烧→熔炼”的火法 回收工艺,应用本技术后,焙烧残炭率由3%以上降至0.2%以下,以 3000g/t的炭末焙砂为例,直接氰化浸出率由94%左右提高到99.6% 左右,本发明解决了含金废弃炭末湿法处理回收率低的技术难题。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涉及的从含金废弃炭末中回收金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 是:

(1)炭末焙烧前,将炭末与适量的黄泥、适量的面粉、适量的 纯碱,按照1:1:0.5:40(面粉:黄泥:纯碱:报废载金炭末)的 比例使用堆锥法混匀配料。

(2)配料结束后,将炉料少量多次投入炉内,每次投料将炉料 覆盖住燃烧明火处5~7cm为准进行焙烧。

(3)炉内焙烧满后,停止投料,持续鼓风,待炉料冷却后出炉。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