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述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胡黄连、火炭母、薯莨、千里光、水杨梅、辣蓼、水翁叶、五灵脂、朱砂根、盐霜柏、黄芪、当归、黄精、补骨脂、菟丝子、四叶参、飞来参叶、山茱萸、五味子、乌梅、石榴皮、锡叶藤茎叶、酢浆草、山竹子、马樱丹枝叶、吴茱萸、丁香、薄荷。本发明的优点是: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效果显著,无毒无副作用,无刺激,使用方便,有效率100%,治愈率96%。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2311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布焕景;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77921.0

  • 发明设计人 布焕景;

    申请日2013-04-30

  • 分类号A61K36/8969(20060101);A61P15/02(20060101);A61P17/04(20060101);A61P31/10(20060101);A61P33/02(20060101);A61K35/24(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52300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南环路318号4号楼5单元102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38: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0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8969 登记生效日:2017121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43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7-2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8969 登记生效日:2017070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43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7-21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896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430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8-06

    授权

    授权

  • 2014-07-2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896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430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7-23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8969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0702 申请日:2013043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08-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69 申请日:201304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31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纯中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外 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妇女外阴瘙痒现代医学认为主要由阴道滴虫,念珠菌感染,外阴湿疹, 外阴白斑症等引起。中医理论认为,妇女外阴瘙多由脾虚湿胜,湿热藴结; 或肝脾亏损,冲任不调,兼湿热下注、或肝火湿热下注;或血燥生热;或 洗涤不洁,以致感染虫邪,寄生阴道,侵扰阴部,或阴部肌肤失养所致阴 痒。主要症状:外阴部及阴道内奇痒难忍,坐立不安或疼痛,白带量多伴 有色呈淡黄色。并伴有口苦咽干,食少纳呆,苔薄、黄,便秘,外阴部皮 肤肥厚,色呈紫褐色或灰白色,心烦失眠,脉细数或脉滑数。目前,现代 医学主要内服甲硝唑;伊曲康唑;外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或 用克霉唑栓剂,虽然有效果,治愈慢,低,易复发;传统医学多用如用“龙 胆泻肝汤”《兰室秘藏》或用“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或外用 中药如:苦参、百部、地肤子、蛇床子、秦皮、枯矾、硫磺、龙胆草、紫 草、白鲜皮、土荆皮、土槿皮、冰片、山竹子等熏洗,或用“苦参汤”《疡 科心得集》治疗,其治疗效果不理想,具有治愈慢,低的缺点。本发明的 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效果显著,治疗迅速,无毒副作用, 无刺激,使用方便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效果显著,无毒无副作 用,无刺激,使用方便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外用中 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胡黄连 150克、火炭母150克、薯莨150克、千里光160克、水杨梅150克、辣 蓼120克、水翁叶200克、五灵脂100克、朱砂根120克、盐霜柏120克、 黄芪120克、当归120克、黄精120克、补骨脂120克、菟丝子120克、 四叶参120克、飞来参叶120克、山茱萸100克、五味子120克、乌梅120 克、石榴皮120克、锡叶藤茎叶200克、酢浆草120克、山竹子120克、 马樱丹枝叶200、吴茱萸120克、丁香120克、薄荷120克。

它的制备方法是:将胡黄连150克、火炭母150克、薯莨150克、千 里光160克、水杨梅150克、辣蓼120克、水翁叶200克、五灵脂100克、 朱砂根120克、盐霜柏120克、黄芪120克、当归120克、黄精120克、 补骨脂120克、菟丝子120克、四叶参120克、飞来参叶120克、山茱萸 100克、五味子120克、乌梅120克、石榴皮120克、锡叶藤茎叶200克、 酢浆草120克、山竹子120克、马樱丹枝叶200、吴茱萸120克、丁香120 克放在砂锅内,然后倒水过药面高3厘米浸泡20分钟把水倒掉,然后再向 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5厘米,盖上砂锅盖用武火熬开,再改用文火熬30 分钟,再把薄荷120克迅速倒进正在熬着的砂锅内,盖上砂锅盖,再熬15 分钟把药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3厘米,盖上砂锅盖用武 火熬开,再改用文火熬30分钟把熬的药液和第一次熬的药液一块倒进砂锅 内,用中火熬药液至稀糊时,改用文火熬成药膏倒出阴干或用烘箱烘干, 烘箱的温度在45-55℃之间,然后将干药膏粉碎过300目筛既得的药粉, 将药粉收瓶备用。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杀菌、消炎止痛,活血消肿,收敛润 燥,杀菌止痒的功效。

本发明药物适用于妇女外阴瘙痒症所致的外阴部及阴道内奇痒难忍, 坐立不安或疼痛,白带量多伴有色呈淡黄色。并伴有口苦咽干,食少纳呆, 苔薄、黄,便秘,外阴部皮肤肥厚,色呈紫褐色或灰白色,心烦失眠,脉 细数或脉滑数。

使用方法:首先用温开水冲洗阴道和洗净外阴部,然后取20克药粉, 加温开水3000毫升并摇晃使药粉充分化开,首先留取1000毫升药水,然 后取200毫升药水灌到阴道冲洗器里边,进行冲洗阴道并保留5分钟,再 用剩余的2000毫升药水用手洗外阴部30分钟,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

治疗疗程:5天为1个疗程,轻者1个疗程可治愈,重者,2-3个疗程 可治愈,治愈后不易复发。

治疗效果:有效率100%,治愈率96%。

说明:所述的取20克药粉,加温开水3000毫升化开的药水除去留取 的1000毫升药水外,剩余的2000毫升的药水可连续用1个疗程,每次用 都要把药水温热不凉即可。留取的1000毫升的药水可用1个疗程,每次用 200毫升药水,连用5次。阴道冲洗器每次用的200毫升的药水都要倒掉, 不再用第二次。

本发明药物机理如下:

胡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脾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消疳, 除阴分热。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参考《中药方药 学,广东中医学院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见137页》

火炭母:味微苦、微酸,性寒。具有清肺利咽,清热利湿,清热退翳膜 的功效。本品煎水外洗,治皮肤湿疹,霉菌性阴道炎皮炎,湿疹之类。(同 上,见142-143页)

薯莨:味微苦、涩,性微寒。具有止血,止痛的功效。(同上,见541 页)

千里光:味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抗钩端螺旋体, 清热止带的功效。本品外用治滴虫性阴道炎,有较好疗效。(同上,见 186-187页)

水杨梅:味苦、涩,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的功效。本品可 用于滴虫性阴道炎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本品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链球菌、滴虫的抑制作用更强。(同上,见197-198页)

辣蓼全草:味苦、辛,性微寒。具有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的功效。用治 皮炎、湿疹、皮癣。(同上,见202-203页)

水翁叶:味苦、涩,性寒。气芳香。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煎水外 洗用于皮肤瘙痒、皮炎、湿疹、脚癣。(同上,见206-207页)

五灵脂:味甘,性温。气燥。入肝经。具有散瘀止痛的功效。现代医 学研究对多种皮肤真菌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同上,见552页)

朱砂根:味苦、辛,性寒。具有活血祛瘀止痛,清热利咽的功效。对 细菌有抑制作用。(同上,见569-570页)

盐霜柏:味咸、酸,性微寒。具有祛瘀生新,续筋接骨,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的功效。(同上,见572页)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具有补脾益气,固表止汗,益气 升阳,利水退肿。托疮排脓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同上,见597-598页)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入肝、脾、心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 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同上,见611-612 页)

黄精:味甘,性平。入脾、肺经。具有补脾,益精,润肺的功效。现 代医学研究对细菌和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同上,见614页)

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入肾经。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外用可治 疗白癜风、牛皮癣。(同上,见623页)

菟丝子:味甘、微辛,性微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 功效。外用可治疗白癜风。(同上,见627页)

四叶参:味甘,性平。具有养阴润燥,排脓解毒的功效。用于痈疮肿 毒。(同上,见641页)

飞来参叶:味甘,性平。具有凉血消肿的功效。可用于疖肿。(同上, 见642页)

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入肝、肾经。具有固肾涩精,敛汗固脱 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对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同上,见665-666 页)

五味子:味酸,性温。入肺、肾经。具有敛肺止咳,涩,止泻,敛汗 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同上,见666-667 页)

乌梅:味酸、涩,性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止咳,涩 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对多种细菌和皮肤真 菌有抑制作用。(同上,见672页)

石榴皮:味酸、涩,性温。有毒。入肝、胃、大肠经。具有收敛止泻, 杀虫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对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同上,见677 页)

锡叶藤茎叶:味涩,性寒。具有涩肠止泻,消痞积的功效。可治皮肤 瘙痒。(同上,见679-680页)

酢浆草:味酸,性微寒。具有清心安神,清热解毒,降火清肝的功效。 可用于疮痈疥癣。(同上,见709页)

山竹子:味苦、涩,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的功效。对细菌 有抑制作用。(同上,见755-756页)

马樱丹枝叶:味苦、甘,性凉。有小毒。具有解毒止痒的功效。用于 皮疹、湿疹、皮肤瘙痒、疥癣等。(同上,见760-761页)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入肝、胃、脾、肾经。具有散寒止痛, 降逆止呕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本品对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 抑制作用。(同上,见238-239页)

丁香:味辛,性温。入肺、胃、肾经。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的 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本品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对皮肤真菌有抑制 作用。(同上,见240-241页)

薄荷:味辛、性凉。气清香。入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头目, 利咽喉,透疹,疏肝解郁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外用能使皮肤粘膜血管 收缩,并使局部发生清凉感,同时能麻痹神经末梢,故能有消炎止痛止痒 作用。(同上,见83-84页)

本发明的用胡黄连、火炭母、水杨梅、水翁叶、盐霜柏、酢浆草、山 竹子、千里光清热燥湿,解毒杀菌止痒为君;用薯莨、辣蓼、朱砂根、四 叶参、五灵脂、飞来参叶、马樱丹枝叶清热利湿,活血消肿止痛,杀菌止 痒为臣;用黄芪、当归、黄精、补骨脂、菟丝子、山茱萸、五味子、乌梅、 石榴皮、锡叶藤茎叶、吴茱萸、丁香收敛润燥,杀菌止痒为佐;用薄荷增 强胡黄连、火炭母、水杨梅、水翁叶、盐霜柏、酢浆草、山竹子、千里光 清热燥湿,解毒消炎止痛,杀菌止痒的作用为使。薄荷有一种清凉作用, 使皮肤有一种清凉和舒服感觉。诸药相合,相得益彰,具有清热燥湿,解 毒杀菌、消炎止痛,活血消肿,收敛润燥,杀菌止痒的作用,故能迅速治 愈妇女阴部瘙痒症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妇女外阴瘙痒症多由脾虚湿胜,湿热藴结;或肝脾亏损, 冲任不调,兼湿热下注、或肝火湿热下注;或血燥生热;或洗涤不洁,以 致感染虫邪,寄生阴道,侵扰阴部,或阴部肌肤失养所致阴痒。故症见: 外阴部及阴道内奇痒难忍,坐立不安或疼痛,白带量多伴有色呈淡黄色。 并伴有口苦咽干,食少纳呆,苔薄、黄,便秘,外阴部皮肤肥厚,色呈紫 褐色或灰白色,心烦失眠,脉细数或脉滑数。治宜清热燥湿,解毒杀菌、 消炎止痛,活血消肿,收敛润燥,杀菌止痒,方能迅速治愈妇女外阴瘙痒 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取胡黄连150克、火炭母150克、薯莨150克、千里光160 克、水杨梅150克、辣蓼120克、水翁叶200克、五灵脂100克、朱砂根 120克、盐霜柏120克、黄芪120克、当归120克、黄精120克、补骨脂 120克、菟丝子120克、四叶参120克、飞来参叶120克、山茱萸100克、 五味子120克、乌梅120克、石榴皮120克、锡叶藤茎叶200克、酢浆草 120克、山竹子120克、马樱丹枝叶200、吴茱萸120克、丁香120克、 薄荷120克。

它的制备方法是:将胡黄连150克、火炭母150克、薯莨150克、千 里光160克、水杨梅150克、辣蓼120克、水翁叶200克、五灵脂100克、 朱砂根120克、盐霜柏120克、黄芪120克、当归120克、黄精120克、 补骨脂120克、菟丝子120克、四叶参120克、飞来参叶120克、山茱萸 100克、五味子120克、乌梅120克、石榴皮120克、锡叶藤茎叶200克、 酢浆草120克、山竹子120克、马樱丹枝叶200、吴茱萸120克、丁香120 克放在砂锅内,然后倒水过药面高3厘米浸泡20分钟把水倒掉,然后再向 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5厘米,盖上砂锅盖用武火熬开,再改用文火熬30 分钟,再把薄荷120克迅速倒进正在熬着的砂锅内,盖上砂锅盖,再熬15 分钟把药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3厘米,盖上砂锅盖用武 火熬开,再改用文火熬30分钟把熬的药液和第一次熬的药液一块倒进砂锅 内,用中火熬药液至稀糊时,改用文火熬成药膏倒出阴干或用烘箱烘干, 烘箱的温度在45-55℃之间,然后将干药膏粉碎过300目筛既得的药粉, 将药粉收瓶备用。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杀菌、消炎止痛,活血消肿,收敛润 燥,杀菌止痒的功效。

本发明药物适用于妇女外阴瘙痒症所致的外阴部及阴道内奇痒难忍, 坐立不安或疼痛,白带量多伴有色呈淡黄色。并伴有口苦咽干,食少纳呆, 苔薄、黄,便秘,外阴部皮肤肥厚,色呈紫褐色或灰白色,心烦失眠,脉 细数或脉滑数。

使用方法:首先用温开水冲洗阴道和洗净外阴部,然后取20克药粉, 加温开水3000毫升并摇晃使药粉充分化开,首先留取1000毫升药水,然 后取200毫升药水灌到阴道冲洗器里边,进行冲洗阴道并保留5分钟,再 用剩余的2000毫升药水用手洗外阴部30分钟,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

治疗疗程:5天为1个疗程,轻者1个疗程可治愈,重者,2-3个疗程 可治愈,治愈后不易复发。

治疗效果:有效率100%,治愈率96%。

说明:所述的取20克药粉,加温开水3000毫升化开的药水除去留取 的1000毫升药水外,剩余的2000毫升的药水可连续用1个疗程,每次用 都要把药水温热不凉即可。留取的1000毫升的药水可用1个疗程,每次用 200毫升药水,连用5次。阴道冲洗器每次用的200毫升的药水都要倒掉, 不再用第二次。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将临床诊断为400例患妇女外阴瘙痒的患 者,年龄在32-70岁,经化验检验,其中的患湿疹的200例,患念珠菌的 80例,患滴虫的120例,其主要症状:外阴部及阴道内、阴道口奇痒难忍, 坐立不安或疼痛,白带量多伴有色呈淡黄色,外阴部皮肤肥厚,色呈紫褐 色或灰白色,心烦失眠,苔薄,脉细数或脉滑数。把这妇女外阴瘙痒症的 患者400例患者平均分给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分给200例,其中,其 中湿疹的100例,患念珠菌的40例,患滴虫的60例,试验组分给200例, 其中,其中湿疹的100例,患念珠菌的40例,患滴虫的60例,立档留查 和追踪调查加以统计对比。对照组用苦参汤《疡科心得集》煎洗,一日洗 一次,每次洗30分钟,5天为一个疗程,共治3个疗程;试验组用本发明 药物治疗方法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共治3个疗程;皆以经化验检查, 滴虫、患念珠菌均为阴性,症状:外阴部及阴道内奇痒难忍,坐立不安或 疼痛,白带量多伴有色呈淡黄色,外阴部皮肤肥厚,色呈紫褐色或灰白色, 心烦失眠,苔薄,脉细数或脉滑数减轻且为有效;皆以经化验检查,滴虫、 患念珠菌均为阴性,症状:外阴部及阴道内奇痒难忍,坐立不安或疼痛, 白带量多伴有色呈淡黄色,外阴部皮肤肥厚,色呈紫褐色或灰白色,心烦 失眠,苔薄,脉细数或脉滑数全部消失为痊愈。统计结果如下:

对照组疗效情况:用苦参汤《疡科心得集》治疗的患念珠菌的40例, 2天见效,5-15天治愈,有效36例,治愈32例,有效率90%,治愈率80%; 患湿疹的100例2天见效,5-15天治愈,有效86例,治愈75例,有效率 86%,治愈率75%;患滴虫的60例,2天见效,5-15天治愈,有效52例, 治愈42例,有效率86.6%,治愈率70%。总有效率87.5%,总治愈率75%。

试验组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的患念珠菌的40例,1天见效,3-12 天治愈,有效40例,治愈38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5%;患湿疹的100 例,1天见效,3-12天治愈,有效100例,治愈98例,有效率100%,治 愈率98%;患滴虫的60例,1天见效,3-12天治愈,有效60例,治愈58 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6.6%;总有效率100%,总治愈率96%。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效果优于苦参汤治 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效果。

典型病例:杨某某,女,53岁,干部,于2000年10月21日上午来诊, 自述,得外阴瘙痒症有十几年了,外阴及阴道内痒痒的坐不着,痒痒的心 烦,有时用手抓破疼痛,有时失眠,白带量多,外阴部皮肤增厚,经阳谷 县人民医院和聊城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外阴部湿疹,曾经用过肤轻松软膏、 用中药洗过,就是不好。症见:白带量多色呈淡黄色,外阴部皮肤肥厚, 大小阴唇肥厚,外阴皮肤色呈紫褐色,苔薄,脉滑数,经化验检查,无滴 虫和念珠菌感染,临床诊断为外阴瘙痒症,咐其停用一切药物,并买3个 新内裤,用完1剂药换一个新内裤,内裤不要和其它衣服在一块洗,洗内 裤时用开水煮10分钟或用碘伏、巴氏消毒液进行消毒10分钟,拿本发明 药物60克药粉,每次用20克药粉,每个疗程5天,按本发明药物使用方 法使用,治疗3个疗程后再来,3个疗程后又诊,自述,一切症状全部消 失,没有任何不适,症见:外阴部皮肤已恢复正常,为防复发,又拿本发 明药物20克药粉,仍按本发明药物使用方法使用,并治疗一个疗程,随访 至今未复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