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异构系统区域供电模式的构建方法

一种异构系统区域供电模式的构建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网信息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构系统区域供电模式的构建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甄别异构系统指标;(2)采用异构数据抽取点位法对指标量化和采用区域供电模式定流法对指标筛选;(3)结合指标量化和区域供电模式定位确定最优供电模式工程模型。本发明解决管理层在农网工程管控中,用户层在农网工程设计实施的问题,从而简化各级操作方式与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异构数据抽取的点位法解决了异构系统同步指标的关系。区域供电模式定流法实现了自动对应典型供电模式的智能选型,有效解决了目前典型供电模式非智能化的操作模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0-08

    授权

    授权

  • 2013-06-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Q10/06 申请日:20121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网信息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构系统区域供电模式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对电力信息化的逐步完善,各类信息化系统的需求重点已经开始向“开放、互联、集 成”转移,对跨平台、WEB技术、应用集成等新技术投入更大的关注。而日趋成熟的J2EE技 术真正体现了这些特点,成为目前构建企业级应用的主流方案。

尤其J2EE体系结构提供中间层集成框架用来满足无需太多费用而又需要高可用性、高可 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的应用的需求。同时提供对现有应用程序集成强有力支持。

随着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大力开展,农网工程管理进一步精细化管理需求越来越 严;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的高级应用,促进了农网工程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 加快了农网工程管理的步伐,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兼容现有工程管控系统,合理化的结 合特有地理形势,智能自动划分典型供电模式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农网工程管理与应用过程中存在异构系统不统一,典型供电模式种类变化,地 理区域形势复杂等问题,本发明应用信息开发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开发,针对跨区域、异 构系统、典型供电模式的关系进行深入挖掘,提供一种更适用于农网工程管控的异构智能同 步区域典型供电模式的信息交互方法,通过异构系统区域供电模式的构建方法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异构系统区域供电模式的构建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甄别异构系统指标;

(2)采用异构数据抽取点位法对指标量化和采用区域供电模式定流法对指标筛选;

(3)结合指标量化和区域供电模式定位确定最优供电模式工程模型。

其中,所述步骤(1)中将异构系统指标与典型供电模式指标从指标定义、指标周期、指 标运算多维度进行比对,甄别异构系统指标是否进行抽取;

所述异构系统指标包括工程数据指标、定位指标和环境指标;

所述工程数据指标包括工程管控系统指标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指标;

所述定位指标包括区域的96种典型供电模式指标;

所述环境指标包括地理环境指标。

其中,所述步骤(2)中,采用异构数据抽取点位法对指标量化包括下述步骤:

①对异构系统指标构建接口抽取IIE;

②采用所述接口抽取IIE抽取指标;

③抽取指标转移校验;

④与供电模式库中工程数据指标进行校核比对;

⑤将比对结果平行对齐;

⑥对抽取接口建立指标坐标矩阵,并对矩阵中的数据跟踪对应。

其中,所述步骤④中,与供电模式库中工程数据指标进行校核比对包括:将抽取的指标 同供电模式库中的工程数据指标进行相关度比对,确立一对多的指标数据关系,然后根据异 构系统优先、指标计算校验方法,将指标数据唯一化。

其中,所述步骤(2)中,采用区域供电模式定流法对指标筛选包括下述步骤:

<1>针对供电模式区域特征指标,引入供电可靠性约束条件设计,建立供电可靠性非线型 网络流;

<2>针对分支界定,引入成功模型设计网络流,建立供电可靠性分支网络流;所述成功模 型设计网络流,指的是网络流算法模型;

<3>将所述供电可靠性非线型网络流和供电可靠性分支网络流定流组合;

<4>对区域供电模式进行选型;

<5>区域供电模式定位。

其中,所述步骤<3>中,将所述供电可靠性非线型网络流和供电可靠性分支网络流定流组 合包括:供电可靠性非线型网络流建立高中低压模式的跟踪,供电可靠性分支网络流构建 A/B/C模型选型,定流组合是将高中低压模式和A/B/C模型进行最优化排列组合排序筛选, 确定最优组合,为最终供电模式选型提供方案。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以很好的解决管理层在农网工程管控中,用户层在农网工程设计实施的问题, 从而简化各级操作方式与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异构数据抽取的点位法解决了异构系统同步指标的关系。

3、本发明提供的区域供电模式定流法实现了自动对应典型供电模式的智能选型,有效解 决了目前典型供电模式非智能化的操作模式。

4、对用户层来讲,本发明方法的使用,解决了用户在工作管理/实施过程中难以选择适 合当地供电模式的优化路线的现状,并保障了异构系统原有指标数据层的交互,保障了用户 建设工程的快捷。

5、对管理层来讲,本发明方法的使用,解决了工程定制过程下发管理时,对工程统一的 管控,与区域典型供电模式的校验,保障工程进展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异构系统区域供电模式的构建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异构数据抽取的点位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区域供电模式定流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采用J2EE作为技术核心,对异构系统指标进行智能甄别,再通过典型模式库点位 法进行指标量化,结合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特点进行定流法自适应,完成“A\B\C\高压\中 压\低压”等96种典型供电模式的筛选,结合指标应用,构建适用于当地的最优供电模式工 程模型。

本发明提供的异构系统区域供电模式的构建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下述步骤:

(1)甄别异构系统指标:将异构系统指标与典型供电模式指标从指标定义、指标周期、 指标运算多维度进行比对,甄别异构系统指标是否进行抽取;

异构系统指标包括工程数据指标、定位指标和环境指标;

所述工程数据指标包括工程管控系统指标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指标;

所述定位指标包括区域的96种供电模式指标;96种典型供电模式指标根据中国电力出 版社ISBN:9787508372976《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出版时间:2008-05-01确定。

所述环境指标包括地理环境指标。

(2)采用异构数据抽取点位法对指标量化和采用区域供电模式定流法对指标筛选;

一、采用异构数据抽取点位法对指标量化:基于点位法的数据转移平行对齐方法,对重 复的数据基点进行跟踪接口对应,实现指标坐标矩阵,共同实现异构系统指标与工程数据的 一一对应。

点位法的实现构建了多层异构系统数据之间定位的交互,其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多级异构系统工程指标构建接口抽取IIE(Index interface extraction),抽取指标进行转移 校验,完成与典型供电模式库中工程关键指标的校核比对,将比对结果平行对齐,对抽取接 口建立数据跟踪对应,确保实现工程数据指标的准确性与唯一性。

异构数据抽取点位法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①对异构系统指标构建接口抽取IIE;

②采用所述接口抽取IIE抽取指标;

③抽取指标转移校验;

④与供电模式库中工程数据指标进行校核比对:与供电模式库中工程数据指标进行校核 比对包括:将抽取的指标同供电模式库中的工程数据指标进行相关度比对,确立一对多的指 标数据关系,然后根据异构系统优先、指标计算校验方法,将指标数据唯一化。

⑤将比对结果平行对齐;

⑥对抽取接口建立指标坐标矩阵,并对矩阵中的数据跟踪对应。

IIE为用于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外围接口。

二、采用区域供电模式定流法对指标筛选:基于定流法的界限,结合地域形势,通过引 入供电可靠性约束条件设计,针对典型供电模式区域特征指标,建立非线型网络模型,并通 过分支界定引入成功模型设计网络流,将分支流与非线性网络流相结合,解决区域供电模式 的智能选型。

定流法的实现构建了96种典型供电模式的交互定位,其主要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我们地理形式东中西部各不统一,环境因素对农网工程制约条件相对约束,定流法构建 环境因素的关键指标,将指标与典型供电模式库核心定位指标进行地域定位,供电可靠性非 线型网络流建立高中低压模式的跟踪,分支模型网络流构建A/B/C模型选型,通过定流优化 组合完成区域供电模式的定位。

区域供电模式定流法流程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针对供电模式区域特征指标,引入供电可靠性约束条件设计,建立供电可靠性非线型 网络流;供电可靠性约束条件根据中国电力出版社ISBN:9787508348438《农网供电可靠性 培训教材》,出版时间:2007-06-01确定。

<2>针对分支界定,引入成功模型设计网络流,建立供电可靠性分支网络流;成功模型设 计网络流,指的是目前已经设计完成并成功应用的网络流算法模型,即供电可靠性的合理优 化算法;

<3>将所述供电可靠性非线型网络流和供电可靠性分支网络流定流组合:供电可靠性非线 型网络流建立高中低压模式的跟踪,供电可靠性分支网络流构建A/B/C模型选型,定流组合 是将高中低压模式和A/B/C模型进行最优化排列组合排序筛选,确定最优组合,为最终供电 模式选型提供方案。

<4>对区域供电模式进行选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供电模式进行选型;由于不同区域典 型供电式不同,而且是从大类开始对对供电模式定位识别,所以从整体性先判定典型供电模 式属性进行选择;

<5>区域供电模式定位。

(3)结合指标量化和区域供电模式定位确定最优供电模式工程模型。

本发明提供的异构系统区域供电模式的构建方法,解决管理层在农网工程管控中,用户 层在农网工程设计实施的问题,从而简化各级操作方式与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异构数据抽 取的点位法解决了异构系统同步指标的关系。区域供电模式定流法实现了自动对应典型供电 模式的智能选型,有效解决了目前典型供电模式非智能化的操作模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 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 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