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配网电缆现场维护终端及相应的管理系统

一种配网电缆现场维护终端及相应的管理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网电缆现场维护管理系统,包括:现场维护终端以及后台维护数据库系统,以及设置于现场的工井标识装置和电缆标识装置;其中,通过现场维护终端,对所述工井标识装置上工井标识的和所述电缆标识装置上的电缆标识进行识别,从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查询对应的工井属性信息和电缆属性信息;以及根据现场的情形将更新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更新的电缆属性信息上传给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本发明,创新性地解决了电缆工井状态属性、电缆状态属性无信息化管理、无法与地理信息系统关联的问题,提高了电缆管理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具有使用方便、功能全面、准确定位的特点,适合电力企业开展电缆工井及电缆的系统管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4982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73866.2

  • 申请日2012-12-26

  • 分类号G06Q10/06(20120101);G06Q50/06(20120101);G06K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4020号电力调度通信大楼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33: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9-21

    授权

    授权

  • 2013-05-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Q10/06 申请日:2012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网电缆的管理,特别是涉及配网电缆现场维护终端及相应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配网电缆的管理是当前电网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随着城市的不断的发展,配网中的电缆工井(电缆沟)和电缆数量也越来越多,配网电缆工井和电缆的管理便成为了电网企业的重要工作,而电缆工井环境的维护和电缆线路的识别是配网电缆管理的两项重要内容,维护的好坏和识别的速率直接影响着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因此,电缆工井和电缆的管理成为各个电网公司的重点工作。

目前,我国电网企业虽然重视电缆工井和电缆的管理,但是由于缺乏有效合理的手段,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电缆工井环境恶劣,大部分城市中电缆沟存有大量积水,并且电缆沟超容率高。目前,电网企业针对电缆沟的运行环境很难掌握,造成了电缆工井无法管理的局面;2)电缆从属关系不明确,多数电缆在现场无标识,无法识别是哪一条电缆,给电缆识别造成很大苦难;3)电缆挂牌准确率低,由于无法得知旧电缆段挂牌具体位置,就不会更换原有电缆牌。一段电缆多个不同电缆牌情况时常发生,判断电缆工作加大难度;4)电缆信息缺乏信息化系统支撑,在现有的模式下,电缆切断后如何查询原有电缆信息、电缆接头信息、电缆试验和故障记录都没有统一系统录入。目前都是分开储存,难以进行有效关联造成电缆管理效率低下,难以实现电缆全生命周期管理。

因此,发明一种管理电缆工井及电缆的系统,能够实现电缆沟环境的掌控、电缆从属关系明确、电缆挂牌准确和电缆在信息化系统中的实现,是当前电网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配网电缆现场维护终端及相应的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管理配网电缆的信息以及更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配网电缆现场维护管理系统,包括: 现场维护终端以及后台维护数据库系统,以及设置于现场的电缆工井上的工井标识装置和设置于所述电缆工井中每根电缆上的电缆标识装置;其中,

所述现场维护终端,用于根据所述工井标识装置上工井标识的和所述电缆标识装置上的电缆标识,从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查询对应的工井属性信息和电缆属性信息;以及根据现场的情形将更新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更新的电缆属性信息上传给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

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预先存储有工井属性信息及电缆属性信息,用于向现场维护终端返回查询结果,并接收所述现场维护终端上传的更新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更新的电缆属性信息并进行更新。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缆工井标识装置为设置于所述工井的工井盖或所述工井内壁上的金属牌,所述金属牌上嵌刻有工井识别号以及工井名称或/及设置有射频模块;

所述电缆标识装置为缠绕在所述电缆上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上嵌刻有电缆识别号或/及设置有射频模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现场维护终端进一步包括:

标识获取单元,通过输入、扫描或射频接收的方式获得所述工井标识和电缆标识;

属性查询请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工井标识和电缆标识向后台维护数据库查询相应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电缆属性信息;

显示单元,用于至少显示从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返回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电缆属性信息;

属性修改单元,用于根据现场的情形,接收更新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更新的电缆属性信息;

更新信息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更新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更新的电缆属性信息上传给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

更进一步地,所述标识获取单元包括射频识别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工井标识装置或所述电缆标识装置上的射频模块发送的射频信息。

更进一步地,所述现场维护终端中进一步包括:

移动地理信息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现场维护终端所处的位置;

地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地理信息单元所识别的位置,在地图上显示所述维护现场的工井的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工井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工井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工井内部的环境模拟图片;

所述电缆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电缆在所述工井内部的位置信息。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有工井属性信息和电缆属性信息;

属性查询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现场维护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并根据所述查询请求中包含的工井标识和电缆标识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进行查询,向所述现场维护终端返回相应的工井属性信息及电缆属性信息;

更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现场维护终端上传的更新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更新的电缆属性信息并进行更新所述存储单元中相应的信息。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配网电缆现场维护终端,其与一后台维护数据库进行通信,包括: 

标识获取单元,通过输入、扫描或射频接收的方式获得维护现场的工井标识和电缆标识;

属性请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工井标识和电缆标识向后台维护数据库请求相应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电缆属性信息;

显示单元,用于至少显示从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返回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电缆属性信息;

属性修改单元,用于根据现场的情形,接收更新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更新的电缆属性信息;

更新信息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更新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更新的电缆属性信息上传给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

更进一步的,所述标识获取单元包括射频识别模块,用于接收维护现场的包含有工井标识或所述电缆标识的射频信息;

更进一步的,所述工井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工井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工井内部的环境模拟图片;

所述电缆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电缆在所述工井内部的位置信息。

更进一步的,所述现场维护终端中进一步包括:

移动地理信息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现场维护终端所处的位置;

地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地理信息单元所识别的位置,在地图上显示所述维护现场的工井的位置。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现场维护终端,可以根据工井标识和电缆标识实时从后台维护数据库获得其对应的属性,且能采用地图及图片显示的方式来核对该工井及电缆是否出现状况,并且能及时向后台维护数据库更新工井属性信息和电缆属性信息;

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识别准确的特点,创新性地解决了目前电缆沟环境管理、电缆从属关系不明确、电缆挂牌不准确及电缆管理无信息化支撑的缺点,提升了电缆管理的水平,填补了电缆系统化管理的空白;

本发明将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嵌入到现场维护终端中,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灵活的特点;

在操作现场,工作人员只需要将现场维护终端靠近电缆工井标识装置和电缆标识装置,即可以采集到其相关信息到,并且在移动地理信息系统中显示测量的设备的属性信息,从而实现电缆标识准确、电缆信息完整保存的目的,提高了电缆运维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配网电缆现场维护管理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电缆工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电缆工井标识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电缆标识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现场维护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现场维护终端显示的一种工井属性信息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后台维护数据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本发明的配网电缆现场维护管理系统。从中可以看出,该管理系统包括:

现场维护终端2以及能过网络和其通信的后台维护数据库系统2,以及设置于现场的电缆工井3上的工井标识装置30和设置于所述电缆工井3中每根电缆4上的电缆标识装置40,其中电缆工井3可以是诸如10kV配网电缆的工井;其中,

所述现场维护终端1,用于根据所述工井标识装置30上工井标识的和所述电缆标识装置40上的电缆标识,从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2查询对应的工井属性信息和电缆属性信息;以及根据现场的情形将更新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更新的电缆属性信息上传给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2;

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2,预先存储有工井属性信息及电缆属性信息,用于向现场维护终端1返回查询结果,并接收所述现场维护终端1上传的更新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更新的电缆属性信息并进行更新。

其中,所述电缆工井标识装置30为设置于所述工井的盖或所述工井内壁上的金属牌,所述金属牌上嵌刻有工井识别号以及工井名称或/及设置有射频模块(未示出),其中所述工井名称可以是由路名和一个编号组成;

所述电缆标识装置40为缠绕在所述电缆4上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上嵌刻有电缆识别号或/及设置有射频模块400,该射频模块400可以使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感应距离为1米。

其中,所述工井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工井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工井内部的环境环境模拟图片或照片,以及进一步包括诸如电缆井的尺寸、途径电缆的数量;所述电缆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电缆在所述工井内部的位置信息,以及电缆名称、投运时间、长度、试验数据等等。

请参照图5至图7所示,所述现场维护终端1进一步包括:

标识获取单元10,通过输入、扫描或射频接收的方式获得所述工井标识和电缆标识;

属性查询请求单元11,用于根据所述工井标识和电缆标识向后台维护数据库2查询相应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电缆属性信息;

显示单元12,用于至少显示从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返回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电缆属性信息及其他信息;其中,所述工井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工井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工井内部的环境环境模拟图片或照片,以及进一步包括诸如电缆井的尺寸、途径电缆的数量;所述电缆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电缆在所述工井内部的位置信息,以及电缆名称、投运时间、长度、试验数据等等;图6就示出了一种工井内部的环境环境模拟图片的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在该工井内部,各电缆4所处的位置及其他信息;

属性修改单元13,用于根据现场的情形,接收更新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更新的电缆属性信息,例如工井的途径电缆的数量发生了变化,电缆的工作状态发生了变化等;

更新信息上传单元14,用于将所述更新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更新的电缆属性信息上传给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2。

其中,所述标识获取单元11可以包括射频识别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工井标识装置30或所述电缆标识装置40上的射频模块发送的射频信息,在其他的例子中,在该标识获取单元11中可以包括扫描装置,例如拍照及识别上面识别号,也可以获得工井标识装置30或所述电缆标识装置40上的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现场维护终端1中还包括:

移动地理信息单元15,用于识别所述现场维护终端所处的位置;

地图单元16,用于根据所述移动地理信息单元15所识别的位置,在地图上显示所述维护现场的工井3的位置。

所述后台维护数据库2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20,用于存储所有工井属性信息和电缆属性信息;

属性查询处理单元21,用于接收现场维护终端1发送的查询请求,并根据所述查询请求中包含的工井标识和电缆标识从所述存储单元20中进行查询,向所述现场维护终端1返回相应的工井属性信息及电缆属性信息;

更新处理单元22,用于接收所述现场维护终端1上传的更新的工井属性信息或/及更新的电缆属性信息并进行更新所述存储单元20中相应的信息。

例如,在现场维护过程中,可以根据得出电缆工井以及电缆的状态,可以对其中的电缆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或评级,然后将该些信息上传给后台维护数据库2。另外,当电缆被切断后,只需要在将该电缆的识别号上传给后台维护数据库2,就可以实现电缆现场与后台维护数据库2中的信息一一对应,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现场维护终端,可以根据工井标识和电缆标识实时从后台维护数据库获得其对应的属性,且能采用地图及图片显示的方式来核对该工井及电缆是否出现状况,并且能及时向后台维护数据库更新工井属性信息和电缆属性信息;

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识别准确的特点,创新性地解决了目前电缆沟环境管理、电缆从属关系不明确、电缆挂牌不准确及电缆管理无信息化支撑的缺点,提升了电缆管理的水平,填补了电缆系统化管理的空白;

本发明将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嵌入到现场维护终端中,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灵活的特点;

在操作现场,工作人员只需要将现场维护终端靠近电缆工井标识装置和电缆标识装置,即可以采集到其相关信息到,并且在移动地理信息系统中显示测量的设备的属性信息,从而实现电缆标识准确、电缆信息完整保存的目的,提高了电缆运维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