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潮汐式进水池压差诱导上升流的增殖人工鱼礁系统

潮汐式进水池压差诱导上升流的增殖人工鱼礁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汐式进水池压差诱导上升流的增殖人工鱼礁系统,在朝向潮汐来向一侧的水池的墙体上方设有进水格栅,涨潮时,海水通过进水格栅的空隙向水池进水;出水管掩埋设置在水池墙体靠近的底泥层中,所述出水管上方设有多个位于底泥表层之下的喷孔;出水管与水池之间装有压力开关,当水池内外海水液面重力压差达到一定范围时压力开关打开,水池内水体流出,水柱由喷孔向上喷涌,将底层的营养物质带到上层水面,在人工鱼礁周围形成上升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需利用水泵进行水池的水体更换,避免了长期的水泵设备维护工作,节约人力物力,有利于近岸海域增殖和生态保护,在近海娱乐设施和海洋生态保护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224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51434.7

  • 发明设计人 尤学一;张春雪;

    申请日2013-04-27

  • 分类号A01K61/00;

  • 代理机构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李素兰

  • 地址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28: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9-17

    授权

    授权

  • 2013-08-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3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人工鱼礁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涨潮实现水池自动进 水、落潮时的池内外水位压差实现自动出水、水池与人工鱼礁耦合营造上升流的技术。

背景技术

本专利所涉及的水池可以是游泳池、近岸娱乐设施等。此处以游泳池为例。

海边游泳池是重要的近海娱乐设施,吸引众多游客聚集在这里悠闲地消暑嬉戏, 是很好的健身、娱乐场所。目前,大多数游泳池都需要人工调节进出水,耗费了人力; 此外,为了保障水质健康,利用水泵进行换水的过程,消耗了能源。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水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营造水生物 栖息的良好环境,其需利用上升流运动为鱼类等提供索饵的设备,达到增殖和提高渔 获量的目的。即,上升流是从表层以下沿直上升的海流,可以把深水区大量的海水营 养盐(磷酸盐、硝酸盐等)带到表层,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鱼群前来觅食。

但是,上述提到的海水游泳池等近岸海域由于海水运动缓慢,因而只能产生较弱 的上升流运动。

本技术领域的现状是在近岸水域或者游泳池环境中不利于人工鱼礁发挥作用和 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潮汐式进水池压差诱导上升流的增 殖人工鱼礁系统,利用潮汐水位变化实现水池自动进水、利用水位落差实现自动出水、 水池与人工鱼礁耦合营造上升流的技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潮汐式进水池压差诱导上升流的增殖人工鱼礁系统,该系统包 括水池10和人工鱼礁2,所述水池建在近岸海域,其中:

人工鱼礁2位于底泥层1上层;

在朝向潮汐来向一侧的水池墙体8上方设有进水格栅3,涨潮时,海水通过进水 格栅3的空隙向水池进水,进水格栅3拦截水中颗粒污染物;

出水管6掩埋设置在水池墙体8靠近的底泥层1中,所述出水管6上方设有多个 喷孔,这些喷孔位于底泥表层之下;出水管6与水池10之间装有压力开关7,当水 池内外海水液面重力压差达到一定范围时,压力开关7自动打开,水池内水体流出, 水柱由喷孔向上喷涌,将底层的营养物质带到上层水面,在人工鱼礁2周围形成上升 流;

所述水池底部设计为斜坡式池底,包含一底部斜坡9。

所述底部斜坡9两端的高度由出水和清淤需要决定,斜坡长度L*等于池体总长 度L减去出水管6直径D,斜坡宽度和水池宽度B大小相同。

所述出水管6采用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需利用水泵进行水池的水体更换,避免了长期的水泵 设备维护工作,节约人力物力;利用水池的出水过程,在人工鱼礁附近形成上升流, 有利于近岸海域增殖和生态保护。因此,该技术在近海娱乐设施和海洋生态保护领域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水池(游泳池)和人工鱼礁耦合技术进水过程示意图;

图2为水池(游泳池)和人工鱼礁耦合技术形成上升流过程示意图;

图3为水池(游泳池)装置的正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底泥层;2、人工鱼礁;3、进水格栅;4、第一喷孔;5、第二喷孔;6、出水 管;7、压力开关;8、水池(游泳池)墙体;9、底部斜坡;10、水池(游泳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

参照图1和图3,本发明的水池(以游泳池为例)10和人工鱼礁耦合技术通常应 用于近岸海域,水池底部用混凝土砌筑成斜坡,底部斜坡9的高度h1、h2由出水和 清淤需要决定,斜坡长度L*等于池体总长度L减去出水管6直径D,斜坡宽度和水 池宽度B大小相同。建好底部斜坡9之后,再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水池墙体8,墙体 8高度H由涨落潮位差值确定,水池宽度B和长度L由水池的池容需求确定,池容 由水池功能(游泳需求)、所有喷孔流量和喷泉时间确定。

图3为水池(游泳池)装置的正剖面示意图。在朝向潮汐来向一侧的水池墙体上 方设有进水格栅3,涨潮时,海水通过进水格栅3的空隙向水池10进水,格栅3能 拦截水中颗粒污染物。在潮位低于格栅3高度时,停止池内、外水流交换。

如图1所示,为水池(游泳池)和人工鱼礁耦合系统进水过程示意图。如图2 所示,为水池(游泳池)和人工鱼礁耦合技术形成上升流过程示意图。

出水管6掩埋在底泥层1中,喷孔4、5位于底泥层1之下。当水池10内外海水 液面重力压差达到一定范围时,压力开关7打开,水池内水体流出,通过喷孔4、5 向上喷出,将底层的营养物质带到上层水体,在人工鱼礁2周围形成人工上升流,有 助于鱼类繁衍增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