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整体自动顶升廻转式多吊机集成运行平台

整体自动顶升廻转式多吊机集成运行平台

摘要

一种整体自动顶升廻转式多吊机集成运行平台,包括设置在核心筒剪力墙上的爬墙式自动顶升系统、环绕在核心筒剪力墙四周并且连接在爬墙式自动顶升系统上的环形托架、以及环绕在核心筒剪力墙四周并且支撑在环形托架上的环形廻转平台;所述环形托架包括支撑桁架组、环形支撑平台和主动系统,所述环形廻转平台包括环形基座、吊机和从动系统,所述吊机包括一台大型动臂式塔吊和至少一台中小型吊机。本运行平台优化了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吊机配置,减少了大型动臂式塔吊的数量,减少了垂直运输设备的费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450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88685.5

  • 发明设计人 张琨;

    申请日2013-03-20

  • 分类号B66C23/20;

  • 代理机构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刘湘舟

  • 地址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6号新时代商务中心45楼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28: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1-12

    授权

    授权

  • 2013-07-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6C23/20 申请日:201303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廻转式多吊机集成的运行平台。

背景技术

当今超高层建筑多设计为外框钢结构+核心筒+伸臂桁架的结构形式,在施工中,外框钢结构中各构件分节后的数量、重量及平面位置已成为塔吊配备的主要依据。虽然外框钢结构在分节后大量为水平钢梁等轻型构件,但为数不多的巨型钢柱作为最大构件,因其分布广——均匀的环绕在核心筒筒的周边,却影响了塔吊的选型,因此通常需配置多台价值昂贵的大型动臂式塔吊安装在核心筒内或周边墙体上,以满足外框钢结构各构件的吊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整体自动顶升廻转式多吊机集成运行平台,要解决超高层建筑施工时、大型动臂式塔吊设置太多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整体自动顶升廻转式多吊机集成运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核心筒剪力墙上的爬墙式自动顶升系统、环绕在核心筒剪力墙四周并且连接在爬墙式自动顶升系统上的环形托架、以及环绕在核心筒剪力墙四周并且支撑在环形托架上的环形廻转平台。

所述环形托架包括支撑桁架组、环形支撑平台和主动系统,所述支撑桁架组固定连接在爬墙式自动顶升系统上,所述环形支撑平台固定放置在支撑桁架组上,并且环形支撑平台的上表面设有环形轨道和环形堆载平台,所述主动系统设置在环形支撑平台上。

所述环形廻转平台包括环形基座、吊机和从动系统,所述环形基座设置在环形轨道上,所述吊机设置在环形基座上,所述从动系统与环形基座固定连接、同时还与主动系统配合连接,所述吊机包括一台大型动臂式塔吊和至少一台中小型吊机。

所述爬墙式自动顶升系统包括爬墙式承力结构、下支撑架、上支撑架和顶升油缸,其中爬墙式承力结构固定连接在核心筒剪力墙上,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连接在爬墙式承力结构上,顶升油缸连接在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

所述支撑桁架组的下端连接在上支撑架上,支撑桁架组的上端与环形支撑平台连接。

所述支撑桁架组呈倒三角形。

所述环形轨道位于外圈、环形堆载平台位于内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本发明通过环形廻转平台的廻转,实现了吊机在超高层建筑平面上的移位,从而增大了吊机在施工场地内的运载半径,提高了吊机的运载能力并最大限度的发挥吊机的运载功能。所以,在整个建筑结构建造过程中,仅需配置一台大型动臂式塔吊、同时搭配多台中小型吊机(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设置所需型号、类型和数量)就可解决分布在核心筒周边外框钢结构的吊运问题,也就是说,本发明优化了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吊机配置,减少了大型动臂式塔吊的数量,减少了垂直运输设备的费用。

本发明通过爬墙式承力结构支撑在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剪力墙上,并通过顶升油缸的顶升和回缩完成环形托架和环形廻转平台的自动顶升。本发明中的环形托架上设置有主动系统,环形廻转平台设置有从动系统,并且配备有多台所需型号的吊机,当环形托架上的主动系统运转时,通过带动环形廻转平台上的从动系统,实现环形廻转平台的廻转,进而带动安装在环形廻转平台上的吊机在超高层建筑平面上的廻转移位。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爬墙式自动顶升系统、1.1-爬墙式承力结构、1.2-下支撑架、1.3-上支撑架、1.4-顶升油缸;2-环形托架、2.1-支撑桁架组、2.2-环形支撑平台、2.3-主动系统、2.2.1-环形轨道、2.2.2-环形堆场;3-环形廻转平台、3.1-环形基座、3.2-吊机、3.3-从动系统、3.2.1-大型动臂式塔吊、3.2.2-中小型吊机;4-核心筒剪力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这种整体自动顶升廻转式多吊机集成运行平台,包括设置在核心筒剪力墙4上的爬墙式自动顶升系统1、环绕在核心筒剪力墙4四周并且连接在爬墙式自动顶升系统1上的环形托架2、以及环绕在核心筒剪力墙4四周并且支撑在环形托架2上的集成有多台吊机的环形廻转平台3。

所述环形托架2包括支撑桁架组2.1、环形支撑平台2.2和主动系统2.3,所述支撑桁架组2.1呈倒三角形并且固定连接在爬墙式自动顶升系统1上,所述环形支撑平台2.2固定放置在支撑桁架组2.1上,支撑桁架组2.1和环形支撑平台2.2形成了类似碗状的结构形式,所述环形支撑平台2.2的上表面设有环形轨道2.2.1和环形堆载平台2.2.2。本实施例中,环形轨道2.2.1位于外圈、环形堆载平台2.2.2位于内圈。

所述主动系统2.3设置在环形支撑平台2.2上,主动系统设置在环形轨道旁,用来给环形廻转平台提供旋转的传动力;所述环形堆载平台可作为吊机吊运物资的周转堆场。

本实施例中,支撑桁架组2.1成倒直角三角形,支撑桁架组2.1的下端连接在爬墙式自动顶升系统1的上支撑架上,支撑桁架组2.1的上端连接环形支撑平台2.2。

所述环形廻转平台3包括环形基座3.1、吊机3.2和从动系统3.3,所述环形基座3.1设置在环形轨道2.2.1上,所述吊机3.2设置在环形基座3.1上,所述从动系统3.3与环形基座3.1固定连接、同时还与主动系统2.3配合连接。当环形托架2上设置的主动系统运转时,可带动从动系统运转,进而带动环形廻转平台3廻转,从而改变吊机3.2的平面位置。

所述吊机3.2包括一台大型动臂式塔吊3.2.1(一般是指起重力矩大于等于1000吨.米的动臂式塔吊)和至少一台中小型吊机3.2.2(中小型吊机的型号、类型和数量可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设置)组成。

所述爬墙式自动顶升系统1包括爬墙式承力结构1.1、下支撑架1.2、上支撑架1.3和顶升油缸1.4,其中爬墙式承力结构1.1固定在核心筒剪力墙4上,上支撑架1.3和下支撑架1.2连接在爬墙式承力结构1.1上,顶升油缸1.4连接在上支撑架1.3与下支撑架1.2之间。

所述支撑桁架组2.1的下端连接在上支撑架1.3上,支撑桁架组2.1的上端与环形支撑平台2.2连接。

爬墙式承力结构1.1固定在核心筒剪力墙4并作为整个平台的承力结构,上支撑架、下支撑架连接在爬墙式承力结构上,通过顶升油缸的顶升和回缩,实现整个爬墙式自动顶升系统1的自动顶升。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启动爬墙式自动顶升系统1中的顶升油缸1.4,上支撑架1.3脱离爬墙式承力结构1.1,上支撑架顶升到位后,上支撑架再连接爬墙式承力结构。

步骤二,顶升油缸1.4回缩,下支撑架1.2脱离爬墙式承力结构1.1,开始回缩,到位后,下支撑架再连接爬墙式承力结构1.1,完成运行本发明的自动顶升。

步骤三,启动环形托架2上的主动系统2.3,环形廻转平台3的环形基座3.1开始廻转。

步骤四:环形基座3.1廻转至合适位置,关闭主动系统2.3。

步骤五:环形基座3.1上的吊机3.2开始调运构件,并将构件放置至合理位置或环形堆场2.2.2上以供周转。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