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吊轴承装置及包括该吊轴承装置的螺旋输送机

吊轴承装置及包括该吊轴承装置的螺旋输送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输送机的吊轴承装置,包括吊座和通过滚动轴承设置于所述吊座的联接轴;所述联接轴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螺旋轴相连接的连接法兰,另一端设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的外圈的外周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轴套,所述第一齿轮轴套与第二螺旋轴相连接;所述连接法兰与关节轴承之间的所述联接轴的外周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轴套,所述第二齿轮轴套与所述第一齿轮轴套相啮合。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螺旋输送机的吊轴承装置,其能够有效避免因联接轴与螺旋轴的轴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而导致联接轴与螺旋轴的连接失效或轴头断裂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吊轴承装置的螺旋输送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449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72212.6

  • 发明设计人 陈英;盛军;

    申请日2013-03-07

  • 分类号B65G33/32;

  • 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魏晓波

  • 地址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高新区栗雨工业园E区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23: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3-30

    授权

    授权

  • 2013-07-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G33/32 申请日:201303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吊轴承装置及包括该吊轴 承装置的螺旋输送机。

背景技术

螺旋输送机是一种通过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物料推移而进行螺旋输送的输 送装置。

吊轴承装置是一种螺旋轴中间连接支撑装置,主要应用于超长螺旋输送 机上各段螺旋轴之间的连接和支撑。通常情况下,吊轴承座都由吊座、联接 轴、轴承等构成,联接轴与两端的螺旋轴采用法兰连接或插销连接等刚性连 接,联接轴通过两端的连接将两段螺旋轴连成一个整体。因联接轴与两端的 螺旋轴轴头安装存在误差,会导致联接轴与螺旋轴的轴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采用刚性连接会导致联接轴与螺旋轴产生内应力变形,在螺旋轴旋转过程中 会产生交变应力,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造成早期连接失效、轴承损坏或轴 头断裂,使用寿命短。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联接轴与螺旋轴的轴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而导致联接轴与螺旋轴的连接失效或轴头断裂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 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输送机的吊轴承装置, 其能够有效避免因联接轴与螺旋轴的轴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而导致联接轴 与螺旋轴的早期连接失效或轴头断裂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 吊轴承装置的螺旋输送机。

本发明提供的螺旋输送机的吊轴承装置,包括吊座和通过滚动轴承设置 于所述吊座的联接轴;所述联接轴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螺旋轴相连接的连接法 兰,另一端设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的外圈的外周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 轴套,所述第一齿轮轴套与第二螺旋轴相连接;所述连接法兰与关节轴承之 间的所述联接轴的外周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轴套,所述第二齿轮轴套与所述 第一齿轮轴套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轮轴套包括小径部和大径部,所述小径部固定套接 于所述联接轴的外周,所述大径部的内壁设有内齿,所述第一齿轮轴套伸入 于所述大径部,且所述第一齿轮轴套设有与所述内齿相啮合的外齿。

优选地,所述外齿为鼓形齿,且其齿顶面为球形面。

优选地,所述齿顶面的球心点与所述关节轴承的中心点相重合。

优选地,所述联接轴设有阻止所述关节轴承的外圈轴向位移的挡圈。

优选地,所述联接轴的端部设有阻止所述关节轴承的内圈轴向位移的端 盖。

优选地,所述滚动轴承为调心滚子轴承。

优选地,所述调心滚子轴承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压盖,且两端的所述轴承 压盖通过螺栓与所述吊座固定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吊轴承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螺旋输送机的吊轴承装置,包括吊座和通过滚动轴承设置 于所述吊座的联接轴;所述联接轴的一端设计成连接法兰结构,并通过该连 接法兰与第一螺旋轴相连接,另一端设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的外圈的 外周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轴套,所述第一齿轮轴套与第二螺旋轴相连接;所 述连接法兰与关节轴承之间的所述联接轴的外周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轴套, 所述第二齿轮轴套与所述第一齿轮轴套相啮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螺旋轴 通过连接法兰与联接轴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螺旋轴与第一齿轮轴套相连接﹢, 第一齿轮轴套与固定设置于联接轴的第二齿轮轴套相啮合,通过上述连接关 系,第一螺旋轴可带动联接轴转动,联接轴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轴 套转动,第二齿轮轴套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齿轮轴套转动,进而带动与第 一齿轮轴相连接的第二螺旋轴转动。当第二螺旋轴的轴心线与联接轴的轴心 线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第二螺旋轴带动第一齿轮轴套发生偏斜,由于第一齿 轮轴套套接于关节轴承的外圈上,且关节轴承的内圈套接于联接轴上,故此 时关节轴承的外圈与内圈会产生相对的转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联接轴与螺 旋轴的刚性应力接触,进而避免了联接轴与螺旋轴之间的连接失效或轴头断 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吊轴承装置。如此设 置,本发明提供的螺旋输送机,其能够有效避免因其联接轴与螺旋轴的轴心 线不在同一直线上,而导致联接轴与螺旋轴的连接失效或轴头断裂的问题。 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吊轴承装置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 类似,故本文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吊轴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当第二螺旋轴的轴心线与联接轴的轴心线 不在同一条直线时,吊轴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齿轮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鼓形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图4中:

吊座—11、滚动轴承—12、联接轴—13、第一螺旋轴—14、连接法兰—15、 关节轴承—16、第一齿轮轴套—17、第二螺旋轴—18、第二齿轮轴套—19、 挡圈—20、端盖—21、轴承压盖—2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螺旋输送机的吊轴承装置,其能够有效避免 因联接轴与螺旋轴的轴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而导致联接轴与螺旋轴的连接 失效或轴头断裂的问题。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吊轴承装置 的螺旋输送机。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吊轴承装置结构示意图。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螺旋输送机的吊轴承装置,包括吊座11和通过 滚动轴承12设置于吊座11的联接轴13。

其中,联接轴13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螺旋轴14相连接的连接法兰15,该 连接法兰15可以与联接轴13为一体式结构;另一端设有关节轴承16,关节 轴承16的外圈的外周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轴套17,第一齿轮轴套17与第二 螺旋轴18相连接;联接轴13的非法兰端的轴的外周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轴 套19,第二齿轮轴套19与第一齿轮轴套17相啮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齿轮轴套19与第一齿轮轴套17相啮合,可以 通过在第二齿轮轴套19上设有内齿,并在第一齿轮轴套17上设有外齿,通 过内齿和外齿相啮合的方式实现齿轮传动。当然,也可在第二齿轮轴套19上 设有外齿,第一齿轮轴套17上设有内齿。

第一螺旋轴14通过连接法兰15与联接轴13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螺旋轴 18与第一齿轮轴套17相连接,第一齿轮轴套17与固定设置于联接轴13的第 二齿轮轴套19相啮合,通过上述连接关系,第一螺旋轴14可带动联接轴13 转动,联接轴13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轴套19转动,第二齿轮轴套 19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齿轮轴套17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一齿轮轴套相连接 的第二螺旋轴18转动。

为了螺旋轴在工作中传递轴向力,联接轴的一端设置有关节轴承16,第 一螺旋轴14将轴向力传递给联接轴13,再传递给关节轴承16,再通过关节 轴承传递给第一齿轮轴套17,再通过第一齿轮轴套17传递给第二螺旋轴18。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当第二螺旋轴的轴心线与联接 轴的轴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时,吊轴承装置结构示意图。当第二螺旋轴18的 轴心线与联接轴13的轴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第二螺旋轴18带动第一齿 轮轴套17发生偏斜,由于第一齿轮轴套17套接于关节轴承16的外圈上,且 关节轴承16的内圈套接于联接轴13上,故此时关节轴承16的外圈与内圈会 产生相对的转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联接轴13与第二螺旋轴18的刚性应 力接触,进而避免了联接轴13与第二螺旋轴18之间的连接失效或轴头断裂。

下面内容,本文将对第二齿轮轴套19与第一齿轮轴套17的具体啮合方 式进行详细介绍。

第二齿轮轴套19的套内包括小径部和大径部,小径部固定套接于联接轴 13的外周,大径部的内壁设有内齿,第一齿轮轴套17伸入于大径部,且第一 齿轮轴套17设有与内齿相啮合的外齿。

如此设置,第二齿轮轴套19随联接轴13一起转动,第二齿轮轴套19可 带动第一齿轮轴套17转动,第一齿轮轴套17带动第二螺旋轴18转动;或者 第二螺旋轴18带动第一齿轮轴套17转动,第一齿轮轴套17通过上述啮合关 系带动第二齿轮轴套19转动,进而带动联接轴13转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第一齿轮轴套17的外齿为鼓形齿,且其 齿顶面为球形面。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鼓形齿系指如图4所示的,其横截面 轮廓的两对相对边中,其中一对为直线边,另一对为弧形边。

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齿轮轴套17结构 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鼓形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如此设置,当第一齿轮轴套17随第二螺旋轴18发生偏斜时,由于第一 齿轮轴套17与第二齿轮轴套19的啮合部位为球面接触,可补偿因第一齿轮 轴套17随第二螺旋轴18发生偏斜时内、外齿二者之间发生的相对位移,避 免啮合时产生干涉或点接触对二者啮合部位造成损伤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球形面的球心点与所述关节轴承16的中心点相重合,如 此设置,可保证第一齿轮轴套17与第二齿轮轴套19发生相对转动时内齿和 外齿的相对位移最小,保证内外齿更好的啮合。

为了阻止关节轴承16的外圈发生轴向移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联接轴 13可设有阻止关节轴承16的外圈轴向位移的挡圈20。

同样,为了阻止关节轴承16的内圈沿联接轴13产生轴向移动,联接轴 13的端部设有阻止关节轴承16的内圈轴向位移的端盖21。

上述联接轴13通过滚动轴承12设置于吊座11,优选地,该滚动轴承12 为调心滚子轴承。

如此设置,当第一螺旋轴14的轴心线与吊座11内孔的轴心线不在同一 条直线上时,调心滚子轴承可自动调心,保证轴承的正常工作,进而避免了 滚动轴承损坏,致使二者连接失效或轴头断裂的问题。

为了阻止调心滚子轴承的轴向窜动,调心滚子轴承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压 盖22,且两端的轴承压盖22通过螺栓与吊座11固定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如上任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吊轴承装置。

如此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螺旋输送机,其能够有效避免因其 联接轴与螺旋轴的轴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而导致联接轴与螺旋轴的连接失 效或轴头断裂的问题。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吊轴承装置所带来的有 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螺旋输送机及其吊轴承装置进行了详细介 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 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 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