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LED广角球泡灯的二次光学透镜及LED广角球泡灯

用于LED广角球泡灯的二次光学透镜及LED广角球泡灯

摘要

一种LED广角球泡灯,其所用的二次光学透镜为回转体,包括底面的光线入射面和顶部及四周的四个光线出射面;第一光线出射面将光源中心部位具有较高能量的光线折射出射,以保证球泡灯正下方与中心轴夹角为0至α(15°≤α≤45°)区域内具有足够的光照,第二光线出射面将面光源距离中心部位较远区域发出的光折射出射,对灯泡正下方与中心轴夹角为α至β(α≤β≤75°)区域的光照进行补充,保证球泡灯照明的均匀性,同时,对于面光源中心及其周围部位发出的光进行全反射,被全反射的光线将在第三光线出射面和第四光线出射面折射出射,以保证与中心轴夹角大于γ(β≤γ≤180°)区域有足够的光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170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05285.5

  • 申请日2012-11-30

  • 分类号F21V5/04(20060101);F21V17/10(20060101);F21V29/00(20060101);F21Y101/02(20060101);

  • 代理机构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张少君

  • 地址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汽车城东风大道西侧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23: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0-12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F21V5/0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113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06-25

    授权

    授权

  • 2013-05-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1V5/04 申请日:2012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领域,尤其是实现广角度照明的LED广角球 泡灯。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以其节能、环保等优点,逐渐成为 新型绿色照明的首选。由于白炽灯及电子节能灯在日常使用中仍占据着 非常高的比例,为了减少浪费,利用现有接口,不需要更换原传统灯具 底座和线路的LED球泡灯就应运而生。对于室内照明用LED球泡灯, 对其光强分布和亮度的基本要求是:灯泡发光不仅要具备全方向性,而 且光强分布要尽量均匀,避免明暗不均,否则使用者就会感到心情压抑。 为了规范LED球泡灯生产,美国能源之星于2009年底发布了LED照明 的新标准,在标准中规定了全方向LED(也称为无方向灯)的光强分布。 在此规定中,灯泡正下方规定是0°的情况下,在其两侧各135°的范围 内,其光通量至少要达到灯总光通量的20%,在135°-180°范围内,其 光通量至少要达到灯总光通量的5%。也就是在灯泡侧下区270°范围内 发光强度大而且要分布均匀,顶部90°范围内光通量不能太小。

众所周知,LED光源由于封装的原因,其发光面最大为180°,半 强度角一般最大为140°左右。现有使用的LED球泡灯,大多是将板式 LED集成模块光源植入球泡内,发光面窄,无法实现全方位发光。专利 号为200920206369.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球泡灯”,虽能实现较大角 度发光,但是结构复杂,接触面多,不但制作困难,而且散热效果差, 使用寿命短,也不适合贴装大功率LED。申请号为201010146167.0的中 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提高光通性的LED球泡灯”,LED模组固定在 斜面上,虽然发光角度变大,但球泡灯尾端光通量少,达不到全方位发 光要求,同时也存在着结构复杂,制作困难,散热效果差,使用寿命短 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LED广角球泡灯的 二次光学透镜,实现对进入二次光学透镜的光线的出射方向控制,达到 320°以上的广角发光效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LED广角球泡灯,结构 简单,制造成本低,照射光线覆盖度高,实现光线均匀的广角大于等于 320°的发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LED广 角球泡灯的二次光学透镜,所述二次光学透镜为回转体,所述二次光学 透镜的底面中央设有向上凹面形成LED光线的入射面;所述二次光学透 镜的顶面中央设有向下的凹面,凹面的中心设有凸起形成第一光线出射 面;连接第一光线出射面和底面的依次为第二光线出射面、第三光线出 射面和第四光线出射面,所述第二光线出射面设置于二次光学透镜顶部 中央的凹面上,所述第四光线出射面设置于二次光学透镜的四周侧面; 第一光线出射面将光源中心部位具有较高能量的光线折射出射,以保证 球泡灯正下方与中心轴夹角为0至α区域内具有足够的光照,15°≤α ≤45°;第二光线出射面将面光源距离中心部位较远区域发出的光折射 出射,对灯泡正下方与中心轴夹角为α至β区域的光照进行补充,保证 球泡灯照明的均匀性,同时,对于面光源中心及其周围部位发出的光进 行全反射,α≤β≤75°;被全反射的光线将在第三光线出射面和第四 光线出射面折射出射,以保证与中心轴夹角大于γ区域有足够的光照, β≤γ≤180°。通过对这种蝴蝶翼型截面的二次光学透镜的不同部位的 参数的控制,来实现对进入透镜的光线的出射方向控制,达到320°以上 的广角发光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由PC、PMMA、PP、ABS、PVC或 玻璃材料制成。

作为改进,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的底面设有定位脚,安装时提供定位 的作用,确保光线能够精确进入二次光学透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广角球 泡灯,包括灯头、设置在灯头上的灯座、设置在灯座上的散热器以及灯 体,所述灯体包括透光罩及设于透光罩内部的LED光源组件,所述光源 组件包括LED光源和二次光学透镜;所述二次光学透镜为回转体,所述 二次光学透镜的底面中央设有向上凹面形成LED光线的入射面;所述二 次光学透镜的顶面中央设有向下的凹面,凹面的中心设有凸起形成第一 光线出射面;连接第一光线出射面和底面的依次为第二光线出射面、第 三光线出射面和第四光线出射面,所述第二光线出射面设置于二次光学 透镜顶部中央的凹面上,所述第四光线出射面设置于二次光学透镜的四 周侧面;第一光线出射面将光源中心部位具有较高能量的光线折射出射, 以保证球泡灯正下方与中心轴夹角为0至α区域内具有足够的光照,15 °≤α≤45°;第二光线出射面将面光源距离中心部位较远区域发出的 光折射出射,对灯泡正下方与中心轴夹角为α至β区域的光照进行补充, 保证球泡灯照明的均匀性,同时,对于面光源中心及其周围部位发出的 光进行全反射,α≤β≤75°;被全反射的光线将在第三光线出射面和 第四光线出射面折射出射,以保证与中心轴夹角大于γ区域有足够的光 照,β≤γ≤180°。

作为改进,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由PC、PMMA、PP、ABS、PVC或 玻璃材料制成。

作为改进,所述LED光源为大功率扩展面光源LED,发光面积大。

作为改进,所述LED光源安装固定在散热器顶面上,LED光源底面 与散热器顶面之间设有高导热材料层,使得光源发出的热量可以快速有 效的通过散热器导出,保证了整灯的良好散热性能。

作为改进,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的底面设有定位脚,所述散热器顶面 设有与二次光学透镜定位脚相对应的定位孔。通过二次光学透镜定位脚 插入定位孔来对透镜进行安装固定,确保光线能够精确进入二次光学透 镜。

作为改进,所述散热器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驱动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这种蝴蝶翼型截面的二次光学透镜的不同部位的参数的控 制,来实现对进入二次光学透镜的光线的出射方向控制,达到320°以上 的广角发光效果;

2、二次光学透镜和光源都直接与散热器基座连接,缩短传热路径, 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球泡灯就够示意图。

图2为二次光学透镜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光线在二次光学透镜内的折射图。

图4为二次光学透镜光线折射区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LED广角球泡灯,包括灯头5、设置在灯头5上 的灯座、设置在灯座上的散热器4以及灯体。

所述散热器4为空心结构,外部四周设有散热筋,散热器内部设有 用于驱动球泡灯的灯体发光驱动器,驱动器设置在散热器内不但可以节 省空间,使球泡灯体积更小,而且有利于驱动器的散热,驱动器的热量 可以通过散热器直接散发到外界。

所述灯体包括透光罩1及设于透光罩1内部的LED光源组件。所述 透光罩1直接安装固定在散热器顶部,其吸收的热量的可以通过散热器 进行快速散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LED光源3和二次光学透镜2。所述 LED光源3为大功率扩展面光源LED,其发光面积更大;所述LED光 源3安装固定在散热器4顶面上,LED光源3底面与散热器4顶面之间 设有高导热材料层,使得LED光源3发出的热量可以快速有效的通过散 热器4导出,保证了整灯的良好散热性能。如图1所示,所述二次光学 透镜2直接安装固定在散热器4顶部,其吸收的热量的可以通过散热器4 进行快速散热;如图2、3所示,所述二次光学透镜2为回转体,所述二 次光学透镜2由PC、PMMA、PP、ABS、PVC或玻璃材料制成;所述二 次光学透镜2的底面中央设有向上凹面形成LED光线的入射面26,光线 入射面26处于二次光学透镜2底部中央部位,所述LED光源3设于所 述光线入射面26下方,该光线入射面26作用是将光源折射入射进二次 光学透镜2的光线进行折射角扩展处理,避免了中心光强过高;底面外 围四周为平面25,在底面的该平面25上设有四个定位脚27,所述散热 器4顶面设有与二次光学透镜2定位脚27相对应的定位孔,通过二次光 学透镜2定位脚27插入定位孔来对透镜进行安装固定,确保光线能够精 确进入二次光学透镜2;所述二次光学透镜2的顶面中央设有向下的凹 面,凹面的中心设有凸起形成第一光线出射面21;连接第一光线出射面 21和底面的依次为第二光线出射面22、第三光线出射面23和第四光线 出射面24,所述第二光线出射面22设置于二次光学透镜2顶部中央的凹 面上,所述第四光线出射面24设置于二次光学透镜2的四周侧面;第三 光线出射面23用于连接第二光线出射面22和第四光线出射面24,最后 使二次光学透镜2的截面呈蝴蝶翼型。如图4所示,第一光线出射面21 将光源中心部位具有较高能量的光线折射出射,以保证球泡灯正下方与 中心轴夹角为0至α区域内具有足够的光照,15°≤α≤45°;第二光 线出射面22将面光源距离中心部位较远区域发出的光折射出射,对灯泡 正下方与中心轴夹角为α至β区域的光照进行补充,保证球泡灯照明的 均匀性,同时,对于面光源中心及其周围部位发出的光进行全反射,α ≤β≤75°;被全反射的光线将在第三光线出射面23和第四光线出射面 24折射出射,以保证与中心轴夹角大于γ区域有足够的光照,β≤γ≤ 180°。

本发明通过对这种蝴蝶翼型截面的二次光学透镜2的不同部位的参 数的控制,来实现对进入二次光学透镜2的光线的出射方向控制,达到 320°以上的广角发光效果;二次光学透镜2和光源都直接与散热器基座 连接,缩短传热路径,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