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地铁火灾应急救援CO净化车

地铁火灾应急救援CO净化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地铁火灾应急救援CO净化车,包括:控制室、动力室、冷却室和反应室;控制室和动力室首尾相连;冷却室与反应室首尾相连,且之间通过带风机管路连通;冷却室外侧设置有连通内部并能够向外伸缩的伸缩软管,且伸缩软管上带有风机;反应室内设置有CO吸收液;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通过动力牵引系统,可以自行行驶到地铁火灾现场,然后利用风机将有毒烟气输送到冷却室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烟气通入反应室进行CO的吸收,净化后的烟气重新排入到地铁系统中;本发明结构简单,设备操作方便,不仅利于生产使用,而且便于广泛推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5872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交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91363.6

  • 申请日2013-03-20

  • 分类号B61D15/00;B01D53/18;B01D53/78;B01D53/62;

  • 代理机构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曲永祚

  • 地址 116028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794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23: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1D15/00 授权公告日:20151028 终止日期:20160320 申请日:2013032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10-28

    授权

    授权

  • 2013-07-24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B61D15/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320

    著录事项变更

  • 2013-07-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1D15/00 申请日:201303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火灾应急救援装置,尤其适用于地铁火灾中CO浓度较 高时,利用本装置进行CO有毒烟气消除的应急救援CO净化车。

背景技术

随着地铁的快速发展,地铁火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 来世界各地发生多起重大地铁火灾,仅我国就发生3起重大火灾,1起特大火灾。 地铁火灾往往伴随着重大的人员伤亡以及巨大的财产损失,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经调查研究发现,地铁火灾中80%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但 是目前消除地铁火灾中的一氧化碳常用的方法就是依靠排烟系统,一旦排烟系 统发生故障后果将更加严重,此时外部救援就显得尤为重要。外部应急救援常 用的方法是从地上利用风机进行排风送风,管道线路长,效果差,因此寻求快 速有效的方法消除地铁火灾中的一氧化碳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吸收净化CO的地铁火灾应急 救援CO净化车。

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地铁火灾应急救援CO净化车,包括:控制室、动力室、冷却室和反应室; 控制室和动力室首尾相连,且为同一节车厢;冷却室与反应室首尾相连,且之 间通过带风机管路连通;冷却室内部设置有冷却装置;冷却室外侧设置有连通 内部并能够向外伸缩的伸缩软管,且伸缩软管上带有风机;反应室内设置有CO 吸收液,且冷却室与反应室之间连通管路深入CO吸收液中(此处连通管路在风 机功率允许情况下,可采用总管路分为支管路的方式实现深入CO吸收液中,在 支路管上加工气孔,通过气孔排放CO实现高效的CO吸收;或者采用连通管路 出口位于反应室上方,由于含有CO烟气已经冷却,进而烟气会自然向下,将CO 吸收液设置于烟气下行方向,进而实现对CO的吸收);CO吸收液采用CuCl-MgCl2溶液;反应室设置有用于与外界空气连通的排气管路,(如地铁有单独排气系统, 此处排气管路可才有与地铁排气系统管路匹配接头的可伸缩管路,以适用于此 种地铁环境);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地铁火灾应急救援CO净化车动力和控制系 统,可以自行行驶到地铁火灾现场。利用冷却室的伸缩软管与风机配合,将有 毒烟气输送到冷却室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烟气通入反应室进行CO的吸收,净化 后的烟气重新排入到地铁系统中;在上述过程中冷却室内制冷装置将高温烟气 冷却至0°到30°之间,确保吸收液的稳定性以及吸收效果,冷却后的烟气通 入装有CuCl-MgCl2溶液的反应室内,CuCl-MgCl2溶液对CO的吸收率高达90%以 上,并且吸收速度快,被快速且高效净化后的烟气通过排气管路重新被排入地 铁系统中,提供了确保人员短时间生存的气体环境;整个反应过程都是在封闭 空间进行的,避免了反应液对人体的伤害;该CO净化车消除了火灾中对人体危 害最大的CO,能够减少地铁火灾中的群死群伤现象,对地铁火灾应急救援是一 次突破性的进步;

另外,反应室后端可连接有与反应室隔离开的乘客车厢,方便车内疏散乘 客;冷却室外侧设置有连通伸缩软管风机安装处的维修室Ⅰ,且维修室Ⅰ与冷 却室之间隔离,便于维修此处管路和风机;冷却室与反应室之间连通管路风机 安装处设置有维修室Ⅱ,且维修室Ⅱ与冷却室和反应室隔离,便于维修此处风 机和管路;综上本CO净化车的结构简单,设备操作方便,不仅利于生产使用, 而且便于广泛推广。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 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如下。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4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Ⅰ-Ⅰ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Ⅱ-Ⅱ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Ⅲ-Ⅲ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1、控制室,2、动力室,3、冷却室,4、反应室,5、伸缩软管,6乘客车 厢,7、维修室Ⅰ,8、维修室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地铁火灾应急救援CO净化车,包括:控制室1、 动力室2、冷却室3和反应室4;控制室1和动力室2首尾相连,且为同一节车 厢;冷却室3与反应室4首尾相连,且之间通过带风机管路连通;冷却室3内 部设置有冷却装置;冷却室3外侧设置有连通内部并能够向外伸缩的伸缩软管5, 且伸缩软管5上带有风机;反应室4内设置有CO吸收液,且冷却室3与反应室 4之间连通管路深入CO吸收液中(此处连通管路在风机功率允许情况下,可采 用总管路分为支管路的方式实现深入CO吸收液中,通过在支路管上加工气孔, 通过气孔排放CO实现高效的CO吸收;或者采用连通管路出口位于反应室上方, 由于含有CO烟气已经冷却,进而烟气会自然向下,将CO吸收液设置于烟气下 行方向,进而实现对CO的吸收);CO吸收液采用CuCl-MgCl2溶液;反应室4设 置有用于与外界空气连通的排气管路,(如地铁有单独排气系统,此处排气管路 可才有与地铁排气系统管路匹配接头的可伸缩管路,以适用于此种地铁环境);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地铁火灾应急救援CO净化车动力和控制系 统,可以自行行驶到地铁火灾现场。利用冷却室的伸缩软管5与风机配合,将 有毒烟气输送到冷却室3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烟气通入反应室进行CO的吸收, 净化后的烟气重新排入到地铁系统中;在上述过程中冷却室3内制冷装置将高 温烟气冷却0°到30°之间,确保吸收液的稳定性以及吸收效果,冷却后的烟 气通入装有CuCl-MgCl2溶液的反应室4内,CuCl-MgCl2溶液对CO的吸收率高达 90%以上,并且吸收速度快,被快速且高效净化后的烟气通过排气管路重新被排 入地铁系统中,提供了确保人员短时间生存的气体环境;整个反应过程都是在 封闭空间进行的,避免了反应液对人体的伤害;该CO净化车消除了火灾中对人 体危害最大的CO,能够减少地铁火灾中的群死群伤现象,对地铁火灾应急救援 是一次突破性的进步;

另外,反应室4后端可连接有与反应室隔离开的乘客车厢6,方便车内疏散 乘客;冷却室外侧设置有连通伸缩软管5风机安装处的维修室Ⅰ7,且维修室Ⅰ 7与冷却室4之间隔离,便于维修此处管路和风机;冷却室3与反应室之间连通 管路风机安装处设置有维修室Ⅱ8,且维修室Ⅱ8与冷却室3和反应室4隔离, 便于维修此处风机和管路;综上所述CO净化车的结构简单,设备操作方便,不 仅利于生产使用,而且便于广泛推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 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 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