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巷道深部围岩注浆锚索及其注浆方法

巷道深部围岩注浆锚索及其注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深部围岩注浆锚索及其注浆方法,它的注浆芯管从孔口开始划分为三段;第一段的注浆芯管管体保留原状;第二段的注浆芯管管体周围间隔设有高压浆液流动孔;第三段的管体上间隔套有金属套管,金属套管将锚索钢绞线撑起,使锚索钢绞线与注浆芯管之间呈现间隔的缝隙段,缝隙段的注浆芯管管体周围设有低压浆液流动孔。注浆时,浆液从里到外逐步完成,先将围岩深部低压注浆区缝隙全部充满,而后再将高压注浆区缝隙充满,从而在巷道围岩深部形成一个浆液压力拱,实现由巷道围岩深部往浅部逐步注浆,提高巷道深部围岩注浆效率,保证深部围岩注浆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160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15866.5

  • 申请日2013-01-16

  • 分类号E21D2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7219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段毅凡

  • 地址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山东科技大学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13: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0-15

    授权

    授权

  • 2013-05-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D21/00 申请日:20130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技术,属于矿业工程领域,尤其是巷道深部围岩注浆 锚索。

背景技术

深部软岩巷道一般具有地应力大、围岩松软破碎以及围岩流变性大等特点。 如支护措施不适当,巷道围岩变形愈加剧烈,最终导致巷道破坏。国内外针对 这类巷道,通常采用U型钢可缩金属支架、封闭式碹体以及锚杆锚索加固和用 注浆锚索注浆加固等方式进行支护。与本申请有关的技术是用注浆锚索注浆加 固技术。

传统的注浆锚索结构是在钢绞线锚索的中心设有注浆芯管,孔底段为不设 注浆芯管的“锚固剂锚固段”,紧接锚固段设置1~3个“鸟笼”式的隆起作为 浆液的流动通道,孔口端设有锚固头;其不足是,当巷道深部围岩裂隙较发育, 巷道围岩设计注浆深度和注浆量较大时(大于8m),由于围岩注浆深度较大、传 统注浆锚索的浆液流动通道少,注浆阻力较大、效率较低、范围较小,注浆效 果不佳,无法满足支护强度要求,也不能满足巷道快速掘进成巷的要求,严重 影响巷道的掘进速度,不能很好的实现全孔段的密实注浆,进而影响巷道围岩 支护控制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巷道深部围岩注浆困难、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一种高效的 巷道深部围岩注浆锚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巷道深部围岩注浆锚索,它包括带有注浆芯管的注浆锚索体,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注浆芯管从孔口开始划分为三段;第一段的注浆芯管管体保留原 状;第二段的注浆芯管管体周围间隔设有高压浆液流动孔;第三段的管体上间 隔套有金属套管,金属套管将锚索钢绞线撑起,使锚索钢绞线与注浆芯管之间 呈现间隔的缝隙段,缝隙段的注浆芯管管体周围设有低压浆液流动孔。

上述结构使注浆锚索体从孔口端开始到孔底端分为四个区段,依次为浅部 封闭区、高压注浆区、低压注浆区和锚固剂锚固段。

本发明工作原理是,当使用注浆泵对巷道深部围岩进行注浆时,浆液从“低 压注浆区”的缝隙段流出进入围岩裂隙,由于缝隙段缝隙较大,浆液流动的阻 力小,所以一开始浆液压力较小,随着围岩深部裂隙的慢慢充满,浆液压力逐 渐升高;当围岩深部裂隙完全由浆液充满时,注浆压力达到一定高压值,此时, 浆液把高压注浆区的钢绞线撑开,由于浆液流动阻力较大,浆液以高压状态从 撑开的缝隙流出,只有注浆泵将注浆压力升到高压值时,浆液才能渗流到围岩 裂隙中,进而进入围岩较浅部裂隙,也就是说,浆液从里到外逐步完成,先将 围岩深部低压注浆区缝隙全部充满,而后再将高压注浆区缝隙充满,从而在巷 道围岩深部形成一个浆液压力拱,实现由巷道围岩深部往浅部逐步注浆。

本发明由于注浆锚索设置有高压注浆区和低压注浆区,且锚索除锚固区域 和浅部管注浆区外都设有浆液流动孔,能很好的实现浆液从围岩深部往外部逐 步渗流,进而完成全孔段密实注浆,提高巷道深部围岩注浆效率,保证深部围 岩注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注浆锚索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锚固头,2-锚索钢绞线,3-注浆芯管,4-高压浆液流动孔, 5-金属套管,6-缝隙段,7-低压浆液流动孔,8-浅部封闭区,9-高压注浆区, 10-低压注浆区,11-锚固剂锚固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巷道深部围岩注浆锚索包括中间设有注浆芯管3的 注浆锚索体,锚索体孔底段为不设注浆芯管的锚固剂锚固段11,锚索体孔口端 设有锚固头1;其中,所述的注浆芯管3从孔口开始划分为三段;第一段的注浆 芯管3管体保留原状;第二段的注浆芯管3管体周围每隔一定的间距设有高压 浆液流动孔4;第三段的注浆芯管3管体上每隔一定的间距套一个金属套管5, 金属套管5将锚索钢绞线2撑起,使锚索钢绞线2与注浆芯管3之间呈现间隔 的缝隙段6,缝隙段6的注浆芯管3管体周围设有低压浆液流动孔7。

上述结构使注浆锚索体从孔口端开始分为四个区段,依次为浅部封闭区8、 高压注浆区9、低压注浆区10和锚固剂锚固段11。

当使用注浆泵对巷道深部围岩进行注浆时,浆液从低压注浆区10的缝隙段 流出进入围岩裂隙,由于缝隙段6缝隙较大,浆液流动的阻力小,所以一开始 浆液压力较小,随着围岩深部裂隙的慢慢充满,浆液压力逐渐升高;当围岩深 部裂隙完全由浆液充满时,注浆压力达到一定高压值,此时,浆液把高压注浆 区9的钢绞线2撑开,由于浆液流动阻力较大,浆液以高压状态从撑开的缝隙 流出,只有注浆泵将注浆压力升到高压值时,浆液才能渗流到围岩裂隙中,进 而进入围岩较浅部裂隙,也就是说,浆液从里到外逐步完成,先将围岩深部低 压注浆区10缝隙全部充满,而后再将高压注浆区9缝隙充满,从而在巷道围岩 深部形成一个浆液压力拱,实现由巷道围岩深部往浅部逐步注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