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支持点对点连接的成像设备及其管理地址簿的方法

支持点对点连接的成像设备及其管理地址簿的方法

摘要

公开支持点对点连接的成像设备及其管理地址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以点对点(P2P)连接方法将成像设备连接到外部无线装置;操作成像设备的软接入点(AP)模块以使成像设备作为AP操作;通过驱动成像设备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单元(DHCP服务器)将互联网协议(IP)地址分配给无线装置;在地址簿中注册连接到成像设备的无线装置以及分配的IP地址,其中,所述地址簿存储可连接到成像设备的无线装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9841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210321655.X

  • 发明设计人 朴贤旭;

    申请日2012-09-03

  • 分类号H04L29/08(20060101);H04L29/1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86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兆赓

  • 地址 韩国京畿道水原市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08: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29/08 专利号:ZL201210321655X 申请日:20120903 授权公告日:201709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12-1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L29/08 登记生效日:2019112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90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8-3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H04L29/0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90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7-09-12

    授权

    授权

  • 2017-03-15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L29/08 登记生效日:2017022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90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08 申请日:2012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3-20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9月2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1-008924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益,其公开通过引用完整地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支持点对点(P2P)连接的成像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将连接到支持P2P连接的成像设备的无线装置注册到成像设备的地址簿中并管理地址簿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无线装置可彼此直接连接而无需另外的无线连接设备的点对点(P2P)通信技术已经普及并被广泛利用。例如,蓝牙技术使P2P通信变得可能。虽然在蓝牙的传输速度和传输范围方面存在限制,但是正在开发新版本的蓝牙以补偿所述限制。

此外,作为由Wi-Fi联盟制定的基于IEEE 802.11的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的Wi-Fi是通过访问连接到基础设施网络的接入点(AP)来利用超高速互联网的基本技术;然而,Wi-Fi可通过使用ad-hoc(无线自组织)功能来提供P2P通信。然而,当使用ad-hoc功能时,安全性变弱,传输速度降低,并且不易于执行设置方法。因此,Wi-Fi联盟已经提出使P2P通信变得可能的Wi-Fi直连(Wi-Fi Direct)技术。Wi-Fi直连允许不使用AP的无线装置之间的P2P连接,支持最大250Mbps的传输速度,并且通过使用Wi-Fi保护接入2(WPA2)执行安全性设置,以解决ad-hoc功能的问题。此外,Wi-Fi直连支持最大200m的传输范围,因此Wi-Fi直连被考虑为用于P2P通信的替代方法。

如上所述,随着Wi-Fi直连的出现,考虑到P2P通信的利用将日渐增多。此外,P2P通信技术还可应用于成像设备(诸如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和多功能打印机)。因此,为了安全和方便地使用支持P2P连接的成像设备,需要用于用户认证、控制连接、控制权限和管理安全的技术。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在支持点对点(P2P)连接的成像设备的地址簿中自动注册和管理连接到所述成像设备的无线装置的方法。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管理支持点对点(P2P)连接的成像设备的地址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以P2P连接方法将成像设备连接到外部无线装置;操作成像设备的软接入点(AP)模块以使成像设备作为AP操作;通过驱动成像设备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单元将互联网协议(IP)地址分配给无线装置;在地址簿中注册连接到成像设备的无线装置以及分配的IP地址,其中,地址簿存储关于可连接到成像设备的无线装置的信息。

成像设备可作为允许WLAN中的客户机彼此连接的AP或者可作为WLAN中的客户机,并且当成像设备作为AP时,可执行分配IP地址的步骤。

在地址簿中注册无线装置的步骤可包括:接收连接的无线装置的装置信息;通过使用装置信息产生注册无线装置的地址名。

所述方法还可包括:确定无线装置与成像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被保持;当确定无线装置断开时,更新地址簿。

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扫描无线装置的网络端口;作为扫描结果,确定无线装置支持的协议;激活地址簿中无线装置支持的协议。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点对点(P2P)连接的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通信接口单元,当成像设备通过驱动软AP单元作为AP执行时,以P2P连接方法连接到外部无线装置;通信控制单元,通过驱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单元将互联网协议(IP)地址分配给通过通信接口单元连接到成像设备的无线装置;地址簿管理单元,将连接到成像设备的无线装置连同分配的IP地址一起注册在地址簿中,在所述地址簿中注册可连接到成像设备的无线装置;地址簿存储单元,存储地址簿。

成像设备可作为允许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客户机彼此连接的AP或者可作为WLAN中的客户机,并且当成像设备作为AP时,通信控制单元可将IP地址分配给无线装置。

通信控制单元可接收连接到成像设备的无线装置的装置信息,将装置信息发送到地址簿管理单元,地址簿管理单元可通过使用装置信息产生地址簿,其中,无线装置被注册在所述地址簿中。

当无线装置与成像设备断开时,通信控制单元可向地址簿管理单元通知所述断开,并且地址簿管理单元可更新存储在地址簿存储单元中的地址簿。

地址簿管理单元可扫描无线装置的网络端口以搜索无线装置支持的协议,并可激活搜索到的协议。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至少一个存储有用于实现实施例的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以上和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彼此无线连接以形成无线网络的支持Wi-Fi直连的装置和传统无线局域网(WLAN)装置的示图;

图2是示出将支持Wi-Fi直连的装置彼此无线连接的处理的示图;

图3是示出显示在由支持Wi-Fi直连的装置执行装置发现处理之后发现的Wi-Fi直连装置的列表的示例的示图;

图4是示出在将Wi-Fi直连支持装置彼此连接的处理中的组形成处理的示图;

图5是示出用于执行WPS的显示屏幕的示图;

图6是示出支持Wi-Fi直连的装置的列表的示图,所述列表的信息根据配置文件存储功能被存储;

图7是示出同时彼此连接的Wi-Fi直连支持装置的示图;

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支持Wi-Fi直连的多功能打印机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图9是示出图8的支持Wi-Fi直连的多功能打印机的软件配置的框图;

图10是图8中示出的支持Wi-Fi直连的多功能打印机的详细硬件配置的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管理支持Wi-Fi直连的多功能打印机的地址簿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包括在将无线装置的信息连同图11的分配的IP地址一起存储在地址簿存储单元的操作中的详细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管理支持Wi-Fi直连的多功能打印机的地址簿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管理支持Wi-Fi直连的多功能打印机的地址簿的方法中,当多功能打印机和无线装置之间的点对点(P2P)连接断开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支持Wi-Fi直连的多功能打印机中的地址簿的用户界面屏幕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说明性的实施例。然而,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被实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将本公开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以下,支持Wi-Fi直连的多功能打印机(MFP)将作为支持点对点(P2P)连接的成像设备的示例被描述。然而,将被保护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

在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之前,将参照附图描述支持Wi-Fi直连的MFP的基本连接和操作。

图1是示出彼此无线连接以形成无线网络的支持Wi-Fi直连的无线局域网(WLAN)装置和传统WLAN装置的示图。参照图1,支持Wi-Fi直连的MFP110无线连接到支持Wi-Fi直连的智能电话120、支持Wi-Fi直连的便携式计算机130和传统WLAN便携式计算机140。这里,传统WLAN便携式计算机140表示采用WLAN技术且不支持Wi-Fi直连的传统便携式计算机。

与支持Wi-Fi的传统装置不同,支持Wi-Fi直连的WLAN装置(以下称为“Wi-Fi直连装置”)可执行P2P连接,而不使用基础设施网络。更详细地讲,根据传统Wi-Fi技术,Wi-Fi装置无线连接到路由器(即接入点(AP)),而AP连接到预先配置以形成无线网络的基础设施网络。这里,无线连接到AP的Wi-Fi装置具有站的功能。然而,根据Wi-Fi直连技术,形成无线网络的Wi-Fi直连装置之一作为AP操作,并且其他Wi-Fi直连装置无线连接到作为AP操作的Wi-Fi直连装置,以作为站操作。因此,可在不需要连接到基础设施网络的AP的情况下在Wi-Fi直连装置之间形成无线网络。此外,当在Wi-Fi直连装置之间形成无线网络时,诸如Wi-Fi装置的传统WLAN装置可将作为AP操作的Wi-Fi直连装置识别为AP,并可无线连接到该Wi-Fi直连装置。

参照图1,作为Wi-Fi直连装置的Wi-Fi直连MFP 110、Wi-Fi直连智能电话120和Wi-Fi直连便携式计算机130在不需要连接到基础设施网络的AP的情况下形成无线网络。如上所述,Wi-Fi直连装置可彼此无线连接以形成P2P组,而不需要连接到基础设施网络的AP。这里,Wi-Fi直连MFP 110作为AP操作,并且在Wi-Fi直连装置中作为AP操作的装置被称为P2P组的组所有者(GO)。此外,Wi-Fi直连智能电话120和Wi-Fi直连便携式计算机130无线连接到GO(即,Wi-Fi直连MFP 110),以作为站操作,它们被称为客户机。另一方面,不支持Wi-Fi直连的传统WLAN便携式计算机140将GO(即,Wi-Fi直连MFP 110)识别为AP,并且无线连接到GO,以连接到由Wi-Fi直连装置形成的无线网络。

在图1中,Wi-Fi直连MFP 110作为GO操作;然而,其他Wi-Fi直连装置(即,智能电话120和便携式计算机130)中的任何一个可作为GO操作并且MFP 110可作为客户机操作。通过Wi-Fi直连连接处理中的协商处理来确定哪个Wi-Fi直连装置作为GO,稍后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此外,在连接之前未经任何协商的情况下,任何Wi-Fi直连装置可以是GO,在这种情况下的Wi-Fi直连装置被称为自主的组所有者(AGO)。此外,基于AGO形成的无线网络被称为自主的P2P组。当形成自主的P2P组,传统WLAN装置可将AGO识别为连接到基础设施网络的AP,并可连接到AGO。

虽然图1示出Wi-Fi直连装置在不需要连接到基础设施网络的AP的情况下形成P2P组的示例,但是如果AP连接到基础设施网络,则Wi-Fi直连装置可通过连接到AP而作为站操作。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Wi-Fi直连装置之间的无线连接处理和Wi-Fi直连技术的特性。为了便于描述,支持Wi-Fi直连的MFP(以下称为“Wi-Fi直连MFP”)将作为示例被描述;然而,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即,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应用于支持Wi-Fi直连的打印机、扫描仪或传真机。此外,Wi-Fi直连被用作P2P通信方法的示例;然而,可使用其他种类的P2P通信(诸如蓝牙和Zigbee)。

图2是示出将Wi-Fi直连装置彼此无线连接的处理的示图。更详细地讲,示出了在Wi-Fi直连MFP 210和Wi-Fi直连便携式计算机220之间的Wi-Fi直连连接的处理。Wi-Fi直连连接处理可划分为装置发现处理、组形成处理和安全连接处理。参照图2,Wi-Fi直连MFP 210从用户接收用于装置发现的请求(201),并搜索周围的Wi-Fi直连装置(202)。可通过MFP 210的用户接口(例如,在诸如MFP 210中形成的液晶显示器(LCD)的显示单元上实现的用户接口)输入装置发现请求。如果作为搜索结果,确定在MFP 210周围存在Wi-Fi直连装置,则MFP 210通过显示单元向用户显示搜索到的装置,并从用户接收连接请求203。连接请求203也可通过MFP 210的显示单元从用户输入,例如,用户可按下显示单元的按钮或触摸面板。如果存在多个Wi-Fi直连装置,则MFP 210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搜索到的Wi-Fi直连装置的列表,以使用户可选择Wi-Fi直连装置之一并请求连接到选择选择的Wi-Fi直连装置。

在接收到连接请求203之后,在将被连接的Wi-Fi直连装置之间执行组形成(204)。组形成处理确定将被彼此连接的Wi-Fi直连装置,并确定将在组中作为GO或客户机的Wi-Fi直连装置。通过Wi-Fi直连装置之间的协商来确定将作为GO的Wi-Fi直连装置,稍后将参照图4详细描述协商。

当组被形成时,包括在组中的装置将通过使用Wi-Fi保护设置(WPS)技术被安全地彼此连接。WPS表示在Wi-Fi支持装置之间执行简单安全连接的功能。WPS可被分为个人标识号(PIN)类型WPS和按钮配置(PBC)类型WPS。PIN类型WPS通过输入预先设置的PIN码来设置安全连接,PBC类型WPS通过按下设置在Wi-Fi直连装置上的WPS按钮来设置安全连接。

以下,PBC类型WPS将作为示例被描述。用户按下设置在MFP 210上的WPS按钮以请求安全连接(205)。此外,在预定时间段(通常为120秒)内,可通过按下形成在便携式计算机220上的WPS按钮或者按下在便携式计算机220中用于Wi-Fi直连连接的应用程序上实现的WPS按钮来实现安全连接。在便携式计算机220中用于Wi-Fi直连连接的应用程序上实现的WPS按钮可以是通过用于Wi-Fi直连连接的应用程序在便携式计算机220的显示单元上表现的对象。WPS按钮的详细示例被表现为图5中的标号510。用户通过使用例如鼠标点击在便携式计算机220的显示单元上表现的WPS按钮来请求安全连接。当通过按下WPS按钮来请求安全连接时,在组形成处理中被确定为GO的装置将安全信息发送到被确定为客户机的装置(206)。根据Wi-Fi直连,在以Wi-Fi保护接入2(WPA2)预共享密钥(PSK)方法加密之后执行安全连接,因此,与传统有线等效保密(WEP)或Wi-Fi保护接入方法相比,Wi-Fi直连可具有更高的安全功能。

当WPS被执行时,作为客户机的Wi-Fi直连装置连接到作为GO的Wi-Fi直连装置(207)。此时,作为GO的Wi-Fi直连装置通过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自动地将互联网协议(IP)地址分配给作为客户机的Wi-Fi直连装置(208),然后Wi-Fi直连装置之间的P2P连接完成。

迄今为止已经描述了用于连接Wi-Fi直连装置的基本处理,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Wi-Fi直连技术的详细处理和特性。

图3是示出在Wi-Fi直连装置中显示的装置发现处理中搜索到的Wi-Fi直连装置的列表的示例的示图。当通过Wi-Fi直连装置执行装置发现处理时,诸如装置的类型和装置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的装置信息通过作为WLAN包的探测请求和探测响应在装置之间被交换,并且执行装置发现处理的Wi-Fi直连装置显示收集的信息。如图3所示,搜索到的Wi-Fi直连装置的SSID和类型被表现为文本310或图标320。这里,在列表中可表现所有搜索到的装置;然而,可对装置进行过滤,从而在列表中仅显示期望类型的装置。根据Wi-Fi直连技术,Wi-Fi直连装置以种类为单位被定义。Wi-Fi直连装置可被分类为,例如计算机、输入装置、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和照相机的种类,并且每个种类被划分为子种类。例如,计算机可分为个人计算机(PC)、服务器、便携式计算机等。

图4是详细示出在Wi-Fi直连装置之间的连接处理中的组形成处理的示图。组形成处理是用于确定将组成网络的Wi-Fi直连装置以及将作为组所有者(GO)和客户机的Wi-Fi直连装置的处理。例如,当Wi-Fi直连MFP 410执行装置发现并在将被连接的发现的Wi-Fi直连装置中选择便携式计算机420时,MFP 410将GO协商请求发送到便携式计算机420(401)。接收到GO协商请求的便携式计算机420将其意图值与MFP 410的意图值比较,然后当MFP 410的意图值大于便携式计算机420的意图值时将MFP 410确定为GO,而当便携式计算机420的意图值大于MFP 410的意图值时将便携式计算机420确定为GO。这里,意图值是表现每个装置中的任务意图的程度的值,并且由制造商策略和用户设置来确定。始终被供电的装置的意图值可被设置为相对高。如上所述,在通过比较意图值确定将作为GO的Wi-Fi直连装置之后,便携式计算机420将确定结果作为GO协商的响应发送到MFP 410(402)。接收到确定结果的MFP 410将确认发送到便携式计算机420(403),以验证收到协商,然后组形成处理结束。当组形成处理完成时,作为GO的Wi-Fi直连装置管理包括在组中的其他Wi-Fi直连装置的安全信息和SSID。

当组被形成时,包括在组中的Wi-Fi直连装置通过WPS安全地彼此连接。图5是示出用于执行WPS的显示屏幕500的示图。图5的屏幕可显示在Wi-Fi直连MFP的显示单元上。参照图5,用户可选择WPS按钮510和PIN码520之一用于执行WPS。当通过WPS按钮510执行WPS时,在预定时间段内按下Wi-Fi直连MFP的WPS按钮510并且按下其他装置的WPS按钮,然后在装置之间自动交换安全信息并且进行安全连接。这里,作为GO的Wi-Fi直连装置将安全信息提供给作为客户机的Wi-Fi直连装置。此外,在以WPA2-PSK验证方法进行加密之后执行安全连接,从而可实现高安全性。

Wi-Fi直连装置具有用于存储曾经与其连接的Wi-Fi直连装置的信息的配置文件存储功能。图6是示出Wi-Fi直连装置的列表的示图,所述列表的信息根据配置文件存储功能被存储。图6的列表是显示在Wi-Fi直连MFP的显示单元上的屏幕。第一列表610的信息表示当前连接到Wi-Fi直连MFP的Wi-Fi直连装置,第二列表620至第四列表640的信息表示当前未连接到Wi-Fi直连MFP但包括在Wi-Fi直连MFP的装置发现范围中的Wi-Fi直连装置,第五列表650的信息表示虽然当前没有被发现但是曾经至少一次连接到Wi-Fi直连MFP的Wi-Fi直连装置。如果不需要第五列表650的信息,则用户可通过按下移除按钮651来删除第五列表650。因为Wi-Fi直连装置具有如上所述的配置文件存储功能,所以Wi-Fi直连装置存储至少与其连接过一次的其他Wi-Fi直连装置的信息,从而在同一装置尝试再次与其连接的情况下,可通过使用存储的信息快速连接,而无需执行WPS。

Wi-Fi直连装置可以P2P连接到另一Wi-Fi直连装置,并且同时可连接到基础设施网络,这被称为并发连接。图7是示出处于并发连接状态的Wi-Fi直连装置的示图。参照图7,Wi-Fi直连MFP 720P2P连接到作为另一Wi-Fi直连装置的智能电话710,并且同时,Wi-Fi直连MFP 720还连接到基础设施网络的AP 730。Wi-Fi直连MFP 720可将打印数据直接发送到智能电话710/从智能电话710直接接收打印数据,并且同时可通过基础设施网络的AP 730将打印数据发送到基础设施网络/从基础设施网络接收打印数据。

当如图7所示,当Wi-Fi直连装置并发连接到Wi-Fi直连装置和基础设施网络时,或者当Wi-Fi直连装置有线连接到基础设施网络并且P2P连接到另一Wi-Fi直连装置时,可使用关于连接(即,到基础设施网络的连接和到另一Wi-Fi直连装置的连接)的不同的IP地址和MAC地址。通过多归属技术,Wi-Fi直连装置可向装置提供彼此不同的服务。例如,Wi-Fi直连MFP可通过连接到基础设施网络的接口提供MFP的所有功能的服务;然而,Wi-Fi直连MFP可通过连接到另一Wi-Fi直连装置的接口提供MFP的部分功能的服务。

图8是示出Wi-Fi直连MFP的硬件配置的框图。参照图8,Wi-Fi直连MFP可包括WLAN接口单元810、以太网接口单元820、中央处理单元(CPU)830、存储器单元840、用户接口单元850、扫描仪模块860、传真模块870和打印引擎880。此外,存储器单元840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842和只读存储器(ROM)844。如果MFP仅支持WLAN,则MFP可不包括以太网接口单元820。此外,如果装置是打印机而非MFP,则不需要扫描仪模块860和传真模块870。

WLAN接口单元810是执行IEEE 802.11b/g/n功能的硬件,并且可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与安装有CPU 830的MFP的主板通信。以太网接口单元820是用于执行根据IEEE 802.3的有线以太网通信的硬件。CPU 830控制MFP的整体操作,存储器单元840存储用于控制MFP的信息以及当需要时将被读取的打印数据。用户接口单元850作为用户识别MFP的信息以及将命令输入到MFP的媒介。用户接口单元850可以根据产品被不同地修改,例如,用户接口单元850可被配置为显示在诸如LCD或发光二极管(LED)的显示单元上的两行或四行,或者可被实现为图形用户界面(UI)以表现各种图形。扫描仪模块860、传真模块870和打印引擎880是用于执行扫描仪、传真机和打印机的功能的硬件。

图9是示出Wi-Fi直连MFP的软件配置的框图。以下将参照图9描述Wi-Fi直连MFP中的软件的配置。

WLAN电子狗固件901是用于连接WLAN的固件,并且可以被存储在WLAN电子狗硬件中,或者当启动MFP时可以从MFP的主板被发送到WLAN电子狗硬件。总线驱动程序902和STA(站)主机驱动程序903是用于与WLAN硬件通信的低级总线驱动程序。WLAN控制通道904和WLAN数据通道905是用于与WLAN固件通信的通道。Wi-Fi直连模块907执行Wi-Fi直连连接并且将操作命令发送到WLAN固件。IEEE 802.11u通用公告服务(GAS)模块908执行根据IEEE 802.11u GAS的功能,CxAPI模块909是C应用程序接口,WPS模块910执行WPS功能。软AP模块911是允许MFP作为AP执行的软件模块。传输控制协议(TCP)/IP 913是用于网络传输的标准协议。Wi-Fi直连连接管理器912是用于控制Wi-Fi直连连接的模块。Wi-Fi直连用户接口915允许用户执行与Wi-Fi直连相关的设置,并且可包括在安装于嵌入式web服务器(EWS)中的用户接口914中。DHCP服务器916自动将IP分配给作为客户机连接的Wi-Fi直连装置。网络应用程序917执行与网络相关的各种应用操作。

上述Wi-Fi直连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Wi-Fi直连装置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连接到其他装置,因此具有最大的移动性和便携性。如果新的Wi-Fi直连装置被添加,则Wi-Fi直连装置可直接连接到新的Wi-Fi直连装置。此外,可在设置到其他装置的连接之前识别是否存在可用的装置或服务,从而可方便地使用Wi-Fi直连装置。此外,可通过简单操作(例如,按下WPS按钮)来简单和稳定地执行连接,并且可通过使用WPA2技术以高安全功能来执行连接。

此外,Wi-Fi直连技术可提供传统WLAN技术不可提供的各种功能。

例如,Wi-Fi直连技术可提供以下功能:用于以装置类型为单位搜索外围的Wi-Fi直连装置的装置发现功能,可搜索由外围的Wi-Fi直连装置提供的服务的服务发现功能,可有效地管理电源的电源管理功能,可在Wi-Fi直连装置之间形成P2P连接的同时连接到传统基础设施网络的并发连接功能,在基础设施网络连接和Wi-Fi直连连接之间分开安全域的功能,以及用于共享互联网连接的交叉连接功能。

此外,因为Wi-Fi直连技术基于传统WLAN技术(即,IEEE 802.11),所以Wi-Fi直连装置可以与传统WLAN装置兼容。

以下,将参照图10至图15详细描述根据实施例的Wi-Fi直连MFP和管理Wi-Fi直连MFP的地址簿的方法。

Wi-Fi直连MFP可产生并管理包括与其连接的WLAN装置的地址簿。可无线连接到Wi-Fi直连MFP的无线装置及其地址信息被注册在地址簿中。例如,支持Wi-Fi直连的智能电话的地址名被产生,并且智能电话可使用智能电话的地址信息以产生的地址名被注册在地址簿中。这里,地址信息可包括智能电话的IP地址、智能电话的服务器消息块(SMB)地址以及智能电话的文件传输协议(FTP)地址。地址簿可包括曾经连接到Wi-Fi直连MFP的WLAN装置以及当前连接的WLAN装置的地址信息,从而有效地管理WLAN装置的连接。根据以下实施例,以P2P连接类型连接到Wi-Fi直连MFP的无线装置使用分配给无线装置的IP地址被自动注册在Wi-Fi直连MFP的地址簿中,注册无线装置的地址名可通过使用无线装置的装置信息被自动产生。

图10是根据实施例的Wi-Fi直连MFP 10的框图。在假设图8中示出的Wi-Fi直连MFP的基本硬件配置被包括在Wi-Fi直连MFP 10中的条件下,图10中仅示出Wi-Fi直连MFP 10的执行管理地址簿的方法所必须的特定组件。例如,图10的通信接口单元(通信接口)11对应于图8的WLAN接口单元810,通信控制单元(通信控制器)12对应于在图8的CPU 830中用于控制通信的部分。图10的地址簿管理单元(地址簿管理器)13对应于在图8的CPU 830中执行地址簿的管理处理的部分,图10的地址簿存储单元14对应于在图8的存储器单元840中存储地址簿的空间,图10的用户接口单元(用户接口)15对应于图8的用户接口单元850。图8中示出的诸如打印引擎880、传真模块870和扫描仪模块860的MFP的基本组件没有在图10中示出。

参照图10,实施例的Wi-Fi直连MFP 10可包括通信接口单元(通信接口)11、通信控制单元(通信控制器)12、地址簿管理单元(地址簿管理器)13、地址簿存储单元14和用户接口单元(用户接口)15。虽然图10中没有示出,但是实施例的Wi-Fi直连MFP 10还可包括软AP单元和DHCP服务器单元(DHCP服务器)。此外,Wi-Fi直连MFP 10可通过通信接口单元(通信接口)11来P2P连接到外部无线装置20。以下将详细描述Wi-Fi直连MFP 10中的组件的功能和操作。

图1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管理图10中所示的Wi-Fi直连MFP的地址簿的方法的流程图。将参照图10和图11描述管理Wi-Fi直连MFP的地址簿的方法。Wi-Fi直连MFP 10通过通信接口单元11而P2P连接到外部无线装置20(S1101)。如果Wi-Fi直连MFP 10和无线装置20二者支持蓝牙技术,则Wi-Fi直连MFP 10和无线装置20可通过使用蓝牙而彼此P2P连接。否则,如果MFP 10和无线装置20二者支持Wi-Fi直连,则Wi-Fi直连MFP 10和无线装置20中的一个成为GO并驱动软AP单元(未示出)作为AP执行,然后,Wi-Fi直连MFP 10和无线装置20可以彼此P2P连接。例如,当Wi-Fi直连MFP 10和无线装置20二者支持Wi-Fi直连并且MFP 10是GO时,Wi-Fi直连MFP 10和无线装置20通过图2中示出的连接处理来彼此P2P连接。也就是说,Wi-Fi直连MFP 10搜索外围无线装置并在搜索到的无线装置中选择将被连接的无线装置20,然后发送连接请求。随后,通过图4中示出的组形成处理,确定Wi-Fi直连MFP 10作为GO操作,而无线装置20作为客户机操作。此外,设置在Wi-Fi直连MFP 10和无线装置20上的WPS按钮被按下以执行WPS,从而在Wi-Fi直连MFP 10和无线装置20之间设置安全连接。其后,Wi-Fi直连MFP 10的通信控制单元12驱动DHCP服务器(未示出)将IP地址分配给与其连接的无线装置20(S1103)。当IP地址被分配给无线装置20时,Wi-Fi直连MFP 10的地址簿管理单元13将无线装置20的信息连同分配的IP地址一起存储在地址簿存储单元14中(S1105)。这里,地址簿中的无线装置20的地址名可由用户直接输入,或者可由Wi-Fi直连MFP 10的地址簿管理单元13自动产生。图12和图13中示出由地址簿管理单元13自动产生地址名的示例。

当Wi-Fi直连MFP 10连接到另一无线装置20时,用户执行用于发送数据的应用程序并将MFP的数据发送到通过SMB、FTP、基于Web的分布式创作和版本控制(WebDAV)或无名网络技术(TWAIN)与其连接的无线装置20。此时,为了发送数据,需要诸如无线装置的服务器IP地址、登录信息或共享文件夹路径的信息。传统上,用户必须在MFP的地址簿中直接输入连接到MFP的无线装置的装置信息。此外,如上所述,作为客户机的连接到MFP的无线装置的IP地址由DHCP服务器自动产生和分配,并且IP地址是根据每个连接变化的临时地址。因此,用户必须检查无线装置中新产生的IP地址,并根据传统技术在MFP中直接输入IP地址。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管理Wi-Fi直连MFP的地址簿的方法,当无线装置连接到Wi-Fi直连MFP时,无线装置的IP地址被自动输入到Wi-Fi直连MFP的地址簿中。因此,用户无需在Wi-Fi直连MFP中输入IP地址。

图12是示出包括在图11的操作S1105中的子处理的流程图。图12示出产生当在Wi-Fi直连MFP 10的地址簿中注册无线装置20时使用的地址名的方法。当无线装置20连接到Wi-Fi直连MFP 10时,通信控制单元12接收无线装置20的装置信息(S1201),并将装置信息发送到地址簿管理单元13。地址簿管理单元13通过使用发送的无线装置20的装置信息产生用于在地址簿中注册无线装置20的地址名(S1203)。然后,地址簿管理单元13以产生的地址名注册无线装置20以及无线装置20的IP(S1205)。如上所述,因为通过使用无线装置20的装置信息产生地址名,所以用户不需要输入地址名,并且无线装置20可被自动地注册在地址簿中。

图1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管理Wi-Fi直连MFP的地址簿的方法的流程图。P2P连接到Wi-Fi直连MFP的无线装置可以是不支持Wi-Fi直连的传统WLAN装置。图13示出地址名产生处理可根据连接到Wi-Fi直连MFP的无线装置是否支持Wi-Fi直连而变化。

当无线装置20P2P连接到Wi-Fi直连MFP 10(S1301)时,通信控制单元12驱动DHCP服务器将IP地址分配给无线装置20(S1303)。确定连接到Wi-Fi直连MFP 10的无线装置20是否支持Wi-Fi直连(S1305)。然后,如果无线装置20支持Wi-Fi直连,则Wi-Fi直连MFP 10的通信控制单元12可通过图3中示出的装置发现处理来获得无线装置20的装置信息,例如,无线装置20的装置类型、制造商和装置名。当通信控制单元12将无线装置20的装置信息和IP地址发送到地址簿管理单元13(S1307)时,地址簿管理单元13可通过使用装置信息来产生地址名(S1309)。例如,如果地址名产生规则被设置为“[表示Wi-Fi装置的标识符]-[制造商]-[装置类型]-[装置名]”,则地址名可产生为例如“WiFi-SAMSUNG-NOTEPC-TEST”。

另一方面,如果无线装置20不支持Wi-Fi直连,则通信控制单元12将分配给无线装置20的IP地址发送到地址簿管理单元13(S1315),并且地址簿管理单元13通过使用IP地址获得无线装置20的主机名并通过使用主机名产生地址名(S1317)。例如,如果地址名产生规则被设置为“[表示Wi-Fi装置的标识符]-[主机名]”并且无线装置20的主机名是“myNotePC”,则无线装置20的地址名是“WiFi-myNotePC”。

当在操作S1309或操作S1317中完成将注册无线装置20的地址名的产生时,地址簿管理单元13以产生的地址名在地址簿中注册无线装置20和IP地址(S1311)。此外,地址簿管理单元13扫描关于无线装置20的IP地址的服务器网络端口,以激活地址簿中开放的协议(S1313)。可通过尝试形成到每个端口的TCP连接并检查连接是否被设置来执行扫描端口的方法。

图1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管理Wi-Fi直连MFP的地址簿的方法中,当Wi-Fi直连MFP 10与无线装置20之间的P2P连接断开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参照图14,当Wi-Fi直连MFP 10与无线装置20之间的P2P连接断开(S1401)时,识别在地址簿中是否存在注册的无线装置20(S1403),并且无线装置20可从地址簿中删除(S1405)。另外,地址簿可在不删除连接被断开的无线装置20的情况下表现该无线装置20。另一方面,当无线装置与Wi-Fi直连MFP 10断开时,通信控制单元12向地址簿管理单元13通知所述断开,并且地址簿管理单元13更新存储在地址簿存储单元14中的地址簿。因此,用户可通过仅适用地址簿来容易地识别Wi-Fi直连MFP当前连接的无线装置。

另一方面,当无线装置20被注册在地址簿中时,无线装置20的装置信息(诸如无线装置20的装置类型和连接状态)可通过用户界面使用图形图标被表现给用户。图15示出地址簿的用户界面屏幕的示例。参照图15,显示注册在地址簿中的无线装置的列表,诸如装置类型和制造商的信息以文本和图形图标的形式被显示,并且无线装置的连接状态以图形的形式被显示。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IP地址被分配给P2P连接到成像设备的无线装置,并且无线装置使用分配的IP地址被自动注册。因此,可使用IP地址,而不需要必须由用户执行的操作。

此外,在地址簿中的注册无线装置的地址名通过使用无线装置的装置信息被产生,从而地址簿可以被自动地产生。

实施例可被记录在包括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实现通过计算机实施的各种操作。所述介质还可包括单独的程序指令、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或者包括它们的组合。记录在介质上的程序指令可以是为了实施例的目的专门设计和构造的程序指令,或者可以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和可用的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介质(诸如硬盘、软盘和磁带)、光介质(诸如CD ROM盘和DVD)、磁光介质(诸如光盘)和专门配置以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的硬件装置(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等)。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是分布式网络,从而以分布方式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实施在执行(像处理器一样处理)程序指令的至少一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程序指令的示例包括诸如由编译器产生的机器代码和包含可由计算机使用解释器执行的高级代码的文件二者。上述装置可被配置为用作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操作,反之亦然。

虽然已经参照附图具体显示和描述了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上对其进行各种改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