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温阳散寒、温经通络组合天灸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温阳散寒、温经通络组合天灸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温阳散寒、温经通络组合天灸药物,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组成:生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川芎、王不留行、干姜、肉桂、桂枝、冰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上药除冰片外,余药粉碎成细粉;冰片单独研细,等量加入以上细粉中,过100目筛,混匀,即得。用时取细粉5g,加陈醋5ml,混合制成膏状,做成厚约0.2-0.3㎝,直径约1cm大小药饼备用。本组药物功能:温阳散寒、温经通络。主治:因正气不足、阳气虚衰复感风寒湿邪导致的哮喘、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痹证、颈肩腰腿痛等冬天易发作,夏天易缓解的“冬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7113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万红棉;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45337.X

  • 申请日2013-02-05

  • 分类号A61K36/9068(20060101);A61P11/00(20060101);A61P19/00(20060101);A61P29/00(20060101);A61K31/045(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50012 山东省济南市共青团路76号济南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28: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68 授权公告日:20131106 终止日期:20170205 申请日:2013020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11-06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906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205

    著录事项变更

  • 2013-11-06

    授权

    授权

  • 2013-06-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8 申请日:201302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5-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组温阳散寒、温经通络组合天灸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主要由下列药物组成:生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川芎、王不留行、干姜、肉桂、桂枝、冰片。

背景技术

冬病夏治是以《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理论依据的一种治疗方法。哮喘、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痹证、颈肩腰腿痛等病,多因正气虚弱,感受风寒而诱发, 且好发于冬季,故称“冬病”; 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在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便于药物吸收的夏季三伏天,采用辛温开窍药物进行穴位敷贴,扶助正气,祛除机体内伏寒邪,起到“缓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故称“夏治”。

祖国医学认为伏天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人体皮毛开泄,这时如顺时就势摄取阳气进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可起到温阳散寒、温经通络的作用。在夏季“三伏”日行“天灸疗法”,是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治则,结合运气学说和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三伏”之时,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此时在疾病相关穴位组方上贴药,药物易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作用到达有关脏腑,借以调整机体功能,增强抗菌能力,旨在使“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以防冬春季发病。故扶正固本、温阳散寒、温经通络可作为本病的治疗原则。而用本组温阳散寒、温经通络组合天灸药物对相关穴位进行穴位贴敷就可达到这样的目的。从根本上调整人体阴阳,祛除体内沉疴之寒邪,以鼓舞正气,达阴平阳秘之效。本组药物功能:温阳散寒、温经通络。主治:因正气不足、阳气虚衰复感风寒湿邪导致的哮喘、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痹证、颈肩腰腿痛等冬天易发作,夏天易缓解的“冬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组温阳散寒、温经通络组合天灸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公知技术之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组温阳散寒、温经通络组合天灸药物。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生白芥子2-4份、延胡索2-4份、甘遂1-3份、细辛1-3份、川芎1-3份、王不留行1-3份、干姜1-3份、肉桂1-3份、桂枝1-2份、冰片1-2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该药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组成:生白芥子3份、延胡索3份、甘遂2份、细辛2份、川芎2份、王不留行2份、干姜2份、肉桂2份、桂枝1份、冰片1份。

上述温阳散寒、温经通络组合天灸药物的制备方法,分为以下步骤:

(1)、取生白芥子21g、延胡索21g、甘遂12g、细辛12g、川芎12g、王不留行12g、干姜12g、肉桂12g、桂枝6g、冰片6g;

(2)、上述药物除冰片外,余药粉碎成细粉;

(3)、冰片单独研细,等量加入以上细粉中,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即得。

作为上述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4)步骤:用时取细粉5g,加生姜汁5ml,混合制成膏状,做成厚0.2-0.3cm,直径1cm大小药饼备用。

生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经。有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芥子所含芥子挥发油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另外白芥子水提取物的大剂量组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炒白芥子石油醚提取物小剂量组具有平喘作用,炒白芥子醇提取物小剂量组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

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现代实验研究证明:延胡索的多种制剂均有明显镇痛作用及有肌肉松弛作用。

甘遂:味苦、甘,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之功效。

细辛:味辛,性温。归肺、肾经。有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之功效。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

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归肝、胃经。有活血通经之功效。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有温中回阳、温肺化饮之功效。

肉桂: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之功效。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之功效。

冰片:味辛、苦,微寒。心、肺经。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之功效。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之功效。

方解:其中生白芥子有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之效,性辛温,善走散,无论是胸膈或经络、皮肉等处的伏痰,皆可散之。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芥子所含芥子挥发油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另外白芥子水提取物的大剂量组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炒白芥子石油醚提取物小剂量组具有平喘作用,炒白芥子醇提取物小剂量组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细辛性温入肺、肾经,有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之效,可温化伏肺之寒饮而止咳平喘,与甘遂、延胡索同用加强逐痰平喘、利气止痛的作用。川芎性味辛温,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效。

王不留行善于通利血脉,行而不住,走而不守,故有活血通经之功效。干姜性味辛热,有温中回阳、温肺化饮之效。肉桂性温,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之效。桂枝性味辛甘温,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之功效。加冰片、生姜汁引经,冰片味辛气香,芳香走窜,有透皮作用,生姜辛温解表,温肺止咳。诸药辛温走窜,温阳散寒,温经通络,配合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调动经脉功能,发挥行气血、调阴阳作用。共用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驱散内伏之寒邪,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疾病的发作。诸药与诸穴合用,共奏扶正固本、温阳散寒、温经通络之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天灸疗法可以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所提高,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人体过敏状态,改善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抵抗力。天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的吸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射性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机体的康复。

制备方法:取生白芥子21g、延胡索21g、甘遂12g、细辛12g、川芎12g、王不留行12g、干姜12g、肉桂12g、桂枝6g、冰片6g。上药除冰片外,余药粉碎成细粉;冰片单独研细,等量加入以上细粉中,过100目筛,混匀,即得。

用量用法:用时(取上药加生姜汁)取细粉5g,加生姜汁5ml,混合制成膏状,做成厚约0.2-0.3㎝,直径约1cm大小药饼备用。贮存方式:密闭,避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说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取生白芥子21g、延胡索21g、甘遂12g、细辛12g、川芎12g、王不留行12g、干姜12g、肉桂12g、桂枝6g、冰片6g。上药除冰片外,余药粉碎成细粉;冰片单独研细,等量加入以上细粉中,过100目筛,混匀,即得。

用量用法:用时(取上药加生姜汁)取细粉5g,加生姜汁5ml,混合制成膏状,做成厚约0.2-0.3㎝,直径约1cm大小药饼备用。贮存方式:密闭,避光。

使用方法:令患者取坐位,取天突、膻中、中府、大椎、定喘、肺俞、膏肓俞、足三里,碘伏消毒后,将药饼放置在穴位上,外以无纺布敷贴固定,2-4小时后取下,小儿贴敷时间酌减,以皮肤红润、为度。分别以头伏、中伏、末伏各贴一次,若中伏为20天,则于第11天加贴一次,3-4次每年,3年为一疗程。

禁忌: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者、发热病人、妊娠期患者、支气管扩张症有咯血病史患者、皮肤过敏者及接触性皮炎等严重皮肤病患者、对贴敷药物成分及胶布过敏等患者禁用。贴敷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贴敷局部出现灼痛、刺痒等不适感即将药贴取下。如出现发泡、破溃,需保护创面,避免抓挠,不可洗浴,预防感染,可外搽黄连膏、红霉素软膏等抗感染药膏。如水泡体积过大,可碘伏局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液体,外用无菌纱纺加压固定。下次贴敷时注意减少贴敷时间。

周××,女,57岁,慢性哮喘10年,每年冬天感冒后喉中哮鸣,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白色粘痰,予本组温阳散寒、温经通络组合天灸药物贴敷天突、膻中、中府、大椎、定喘、肺俞、膏肓俞、心俞、足三里两个疗程,随访三年,患者各种症状消失,未再复发。

谢××,女,63岁,老慢支12年,每年冬天感冒后咳嗽,咳白色粘痰,予本组温阳散寒、温经通络组合天灸药物贴敷天突、膻中、中府、大椎、肺俞、膏肓俞、心俞、足三里两个疗程,随访三年,患者各种症状消失,未再复发。

王××,男,32岁,过敏性鼻炎3年,每年冬天感冒后鼻塞,流涕,打喷嚏,予本组温阳散寒、温经通络组合天灸药物贴敷迎香、天突、膻中、中府、大椎、风门、肺俞、膏肓俞、足三里一个疗程,随访三年,患者各种症状消失,未再复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