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疽的中药

一种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疽的中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疽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黄芪12份、菟丝子8份、杜仲8份、蛤蚧10份、莪术6份、刘寄奴6份、天门冬12份、玉竹10份、牡丹皮14份、知母14份、白芍12份、阿胶10份、山药14份、金银花14份、夏枯草12份、何首乌10份、王不留行8份、石见穿6份、斑蝥6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711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顾燕君;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21203.4

  • 发明设计人 顾燕君;

    申请日2013-01-14

  • 分类号A61K36/9066(20060101);A61P1/16(20060101);A61K35/64(20060101);A61K35/5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518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横街东路50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28: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66 授权公告日:20140507 终止日期:20160114 申请日:201301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2-1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9066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1115 申请日:2013011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5-07

    授权

    授权

  • 2014-04-30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9066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0404 申请日:2013011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06-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6 申请日:20130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5-01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疽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胆汁淤积性黄疽,胆汁分泌是肝脏的重要功能,由于各种有害因素致使胆汁分泌和排泄发生障碍,形 成胆汁郁滞,病变在肝内者称为肝内胆汁淤积,在肝外者称为肝外性胆汁淤积。以梗阻性黄疸而无肉眼可 见的肝内外胆道阻塞为其特征。对于胆汁淤积性黄疽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本发明中药所涉及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

黄芪【来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功能主治】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菟丝子【来源】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等的种子。【功能主治】具有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之功效。

杜仲【来源】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功 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

蛤蚧【来源】该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身密被圆形或多角 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功能主治】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治疗肺虚咳嗽,肾虚 作喘,虚劳喘咳。

莪术【来源】莪术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功能主治】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燀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

刘寄奴【来源】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功能主治】疗伤止血,破血痛经,消食化积,醒脾开胃的功 效。它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牙痛,慢性气管炎,口腔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炎,疟疾;外用治眼 结膜炎,中耳炎,疮疡,湿疹,外伤出血。

天门冬【来源】百合科植物。又名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功 能主治】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

玉竹【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横走,肉质黄白色,密生多数须根。晒干,或蒸透后, 揉至半透明,晒干,切厚片或段用。【功能主治】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 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牡丹皮【来源】为毛莨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功 能主治】牡丹皮有降低血压、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性凉, 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知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含多种皂甙及皂甙之,此外还含有两种黄酮类成芒果甙等。 【功能主治】知母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潮热均有明显疗效。其 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适用于肺热咳喘或阴虚咳嗽,烦热消渴,骨蒸劳热,小便不 利,大便燥结等症。

白芍【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莨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已栽植3~4年的芍药根,除去根茎 及须根,洗净,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芍根发软,捞出晒干。【功能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 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山药【来源】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 色,雌雄异株。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 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金银花【来源】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含绿原酸,肌醇,黄酮类成分等。【功能主治】金 银花有抗炎和解热作用,对流感病毒和多种致病菌、皮肤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反映了金银花的清热解 毒功效。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疮、痈、疖肿等热毒壅盛之症。

夏枯草【来源】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内含三萜皂甙及其甙元齐墩果酸,挥发油 及维生素,氯化钾等。【功能主治】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肝火上炎 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泪、头痛、眩晕等;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疠,瘿瘤等。

何首乌【来源】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根细长,末端成肥大的块根,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植 物的块根、藤茎及叶均可供药用。【功能主治】解毒、润肠通便、消痈;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 肝肾。促进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

王不留行【来源】双子叶植物石竹科Caryophyllaceae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功能主治】行血调 经、消肿止痛、活血通乳、催生下乳、产后胸腺疏通。主治:血瘀经闭,痛经,难产;产后乳汁不下,乳 痈肿痛;热淋,血淋,石淋。

石见穿【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草的全草,开花期采割全草,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活血化 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便血;湿热黄疸;热热毒血痢;淋痛;带下; 风湿骨痛;瘰疬;疮肿;乳痈;带状疱疹;麻风;跌打伤肿。

斑蝥【来源】该品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大斑芫菁)或黄黑小斑蝥(眼斑芫青)的干燥体。【功 能主治】攻毒蚀疮;逐瘀散结。主痈疽;瘰疬;顽癣;经闭;症瘕;癌肿。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 疬,赘疣,痈疽不渍,恶疮死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疽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黄芪12份、菟丝 子8份、杜仲8份、蛤蚧10份、莪术6份、刘寄奴6份、天门冬12份、玉竹10份、牡丹皮14份、知母 14份、白芍12份、山药14份、金银花14份、夏枯草12份、何首乌10份、王不留行8份、石见穿6份、 斑蝥6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09年11月-2011年9月间共收集85例胆汁淤积性黄疽的门诊患者,年龄12-52岁,病程 0.5-7年。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空白组25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试验方法

2.1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30天。

2.2空白组口服安慰剂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30天。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实验室检查改善 或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胆汁淤积性黄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称取:黄芪12克、菟丝子8克、杜仲8克、蛤蚧10克、莪术6克、刘寄奴6克、天门冬12克、玉 竹10克、牡丹皮14克、知母14克、白芍12克、山药14克、金银花14克、夏枯草12克、何首乌10克、 王不留行8克、石见穿6克、斑蝥6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 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疽。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2

称取:黄芪12克、菟丝子8克、杜仲8克、蛤蚧10克、莪术6克、刘寄奴6克、天门冬12克、玉 竹10克、牡丹皮14克、知母14克、白芍12克、山药14克、金银花14克、夏枯草12克、何首乌10克、 王不留行8克、石见穿6克、斑蝥6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 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粉碎,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散剂。

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疽。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3

称取:黄芪12克、菟丝子8克、杜仲8克、蛤蚧10克、莪术6克、刘寄奴6克、天门冬12克、玉 竹10克、牡丹皮14克、知母14克、白芍12克、山药14克、金银花14克、夏枯草12克、何首乌10克、 王不留行8克、石见穿6克、斑蝥6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 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再加入适量糊精和矫味剂,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可制 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颗粒剂。

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疽。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