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信模式变更方法及利用其的移动通信终端

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信模式变更方法及利用其的移动通信终端

摘要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信模式变更方法及利用其的移动通信终端,其步骤包括:所述移动通信终端靠近外部无线电力传输模块时,进入充电准备模式的步骤;确认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收信模式是否为振动模式的步骤;及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收信模式为振动模式时,将其变更为非振动模式的步骤。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94808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翰林POSTECH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29274.8

  • 发明设计人 金珉成;

    申请日2011-06-13

  • 分类号H04B1/40(20060101);H02J1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郑青松

  • 地址 韩国京畿道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23: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3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B1/3827 登记生效日:2018031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61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8-19

    授权

    授权

  • 2013-06-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B1/40 申请日:201106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2-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时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信模式变更方法及利用 其的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如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的终端可以构成多种功能。这种多 种功能可以举例,数据及语音通信同能、通过摄像机拍摄照片或视频的功 能、录音功能、通过扬声器系统的音乐文档再生功能、图片或视频的显示 功能等。部分终端中还包括可以实行游戏的追加功能,其他部分终端还可 以实现为多媒体设备。此外,最近的终端还可以接收广播或多播(multicast) 信号来收看视频或电视节目。

一直在致力于终端的功能支持及扩展。上述努力不仅是在形成终端的 结构要素的变化及改良上,还包括软件或硬件的改良。

近年来,正在开发着无线充电方式,来替代通过有线端子来对电池进 行充电的方式。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信模式变更方法及利用 其的移动通信终端,无线充电时,变更移动通信终端的充电模式,从而使 无线充电更加有效地进行。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信模式变更方法,可 以包括:所述移动通信终端靠近外部无线电力输信模块时,进入充电准备 模式的步骤;确认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收信模式是否为振动模式的步骤; 及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收信模式为振动模式时,将其变更为非振动模式的 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方案,所述移动通信终端靠近电力传输模 块的步骤,可以包括: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直接接触于 所述电力传输模块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方案,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收信模式为振 动时,将其变更为非振动模式的步骤,可以包括:事先设定所述非振动模 式的步骤;及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收信模式为振动时,将其自动变更为已 设定的非振动模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方案,所述非振动模式可以为,静音模式、 铃声模式、静音后铃声模式中的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方案,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收信模式为振 动时,将其变更为非振动模式的步骤,可以包括:在显示部显示用于变更 所述非振动模式的模式变更菜单画面的步骤;及利用所述模式变更菜单画 面,将移动通信终端的收信模式变更为非振动模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方案,所述收信模式变更方法,还可以包 括:所述收信模式为振动模式时,实行通知功能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方案,所述收信模式变更方法,还可以包 括: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池充满电时,将所述收信模式重新设定为振 动模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无线充电接收模块, 用于通过外部无线电力传输模块接收无线电力信号;电池,根据通过所述 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接收的无线电力信号进行充电;振动模块,发生事件时, 用于向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施加振动;及控制部,在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 靠近所述外部无线电力传输模块时,确认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收信模式是 否为振动模式,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收信模式为振动模式时,将其变更为 非振动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方案,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还可以包括: 用户输入部,用于提前设定所述非振动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方案,所述非振动模式可以为,静音模 式、铃声模式、静音后铃声模式中的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方案,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显 示部,显示用于变更所述非振动模式的模式变更菜单画面,所述控制部, 在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靠近所述外部无线电力传输模块时,可以将所述 模式变更菜单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方案,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通 知部,所述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靠近所述外 部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并且所述收信模式为振动模式时,运行所述通知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方案,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移动通信终 端的电池充满电时,可以将所述收信模式重新设定为振动模式。

(发明的效果)

根据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无 线充电时,即使发生事件也可以有效地进行无线充电。

此外,在无线充电时,通过给予用户赋予变更收信模式的机会,从而 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地变更收信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相关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信模式 变更方法的目的。

图3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信模式 变更方法流程图。

图4及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信模 式变更方法中,应用第一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图。

图6至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信模 式变更方法中,应用第二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相关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详细地说明。下面 的说明中,对构件所使用的后缀词“模块”及“部”,仅仅是为了更容易 地制作本说明书而赋予的,其本身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或作用。因此, 应当注意,所述“模块”及“部”是可交替使用的。

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是可以以多种形态实施。例如,本说明书中记述的 移动通信终端,其概念包括:手机、智能手机(smart phone)、笔记本电 脑(notebook computer)、数字广播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MP(Portable Multimedia Player)、导航等形态。但是,本发明所属技术 领域的从业者应当可以容易理解,根据以下说明的结构,除了用于移动用 而特别构成的构件以外,是可以应用于所述固定终端中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相关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框图(block  diagram)。

所述移动通信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部110、A/V(Audio/Video) 输入部120、用户输入部130、传感部140、输出部150、存储部160、接 口部170、控制部180及电池190等。图1是表示具有多种构件的移动通 信终端。但是,所图示的构件不全是必要构件。可以通过比图示的构件还 多的构件来实施移动通信终端,也可以通过比其少的构件来实施移动通信 终端。

下面,对所述构件依次进行查看。

无线通信部110可以包括,进行移动通信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间 的无线通信或进行移动通信终端100与移动通信终端100所处的网络间的 无线通信的一个以上的构件。例如,无线通信部110可以包括:广播接收 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网络模块113、近距离通信模块114及 位置信息模块115等。

广播接收模块111是通过广播频道,从外部的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 播信号及/或者广播相关信息。所述广播频道可以包括卫星频道、地面频道。 所述广播管理服务器是指,生成广播信号及/或者广播相关信息来进行发信 的服务器或,接收已生成的广播信号及/或者广播相关信息来向终端发信的 服务器。所述广播相关信息是指,广播频道、广播节目或广播服务提供者 相关的信息。所述广播信号不仅包括:TV广播信号、电台广播信号、数 字广播信号,还可以包括:TV广播信号或电台广播信号上结合有数据广 播信号形态的广播信号。

另一方面,所述广播相关信号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提供,这种情 况下,可以通过所述移动通信模块112来接收。

所述广播相关信息可以以多种形态存在。例如,DMB(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的EPG(Electronic Program Guide)或DVB-H (Digital Video Broadcast-Handheld)的ESG(Electronic Service Guide)) 等形态存在。

所述广播接收模块111是利用各种广播系统来接收广播信号,特别是 可以利用DMB-T(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Terrestrial)、DMB-S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Satellite)、MediaFLO(Media Forward  Link Only)、DVB-H(Digital Video Broadcast-Handheld)、ISDB-T(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Terrestrial)等的数字广播系统来接收数字广播信 号。当然,所述广播接收模块111,其结构不仅应用于所述数字广播系统, 其结构还可以应用于所有提供广播信号的广播系统。

通过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的广播信号及/或者广播相关信息可以存 储于存储部160。

此外,移动通信模块112,在移动通信网络上的基站、外部的终端、 服务器中至少与其中一个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信。此处,所述无线信号可 以包括:根据语音呼叫信号、视频通话呼叫信号或根据文字/多媒体信息收 发信的多种形态的数据。

无线网络模块113是指用于连接无线网络的模块,无线网络模块可以 内置或外置。作为无线网络技术可以使用WLAN(Wireless LAN)(Wi-Fi)、 Wibro(Wireless broadband)、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等。

近距离通信模块114是指,用于近距离通信的模块。作为近距离通信 技术可以使用,蓝牙(Bluetooth)、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红外线通信(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UWB(Ultra Wideband)、 ZigBee等。

还有,位置信息模块115是指,用于确认或获得移动通信终端位置的 模块。所述位置信息模块的代表性例子有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 模块。

另外,A/V(Audio/Video)输入部120,用于输入音频信号或视频信 号,因此可以包括:摄像机121与麦克风122等。摄像机121对视频通话 模式或在拍摄模式中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得的图片或视频等的帧进行处理。 此外,处理过的帧会显示于显示模块151上。

摄像机121中处理的帧会存储于存储部160或通过无线通信部110传 输到外部。摄像机121可以根据终端的结构方案,具有两个以上。

麦克风122,在通话模式、录音模式或语音识别模式等中,通过麦克 风(Microphone)接收外部的声音信号,并处理为电气性声音数据。此外, 通话模式时,处理过的声音数据会通过移动通信模块112转换为可以向移 动通信基站传输的形态并输出。麦克风122为了消除在接收外部的声音信 号的过程中发生的杂音(noise),可以实施多种降噪算法。

用户输入部130为了用户对终端的动作控制,会发生输入数据。用户 输入部130可以由,键盘(key pad)、圆顶开关(dome switch)、触摸板(恒 定电压/恒定电流)、滚轮、动开关等构成。特别是,触摸板与后述的显示 模块151形成相互层次结构时,称之为触摸屏幕。

传感部140通过检测,移动通信终端100的开闭状态、移动通信终端 100的位置、用户接触与否、移动通信终端的方位、移动通信终端的加速/ 减速等,移动通信终端100的现状态,并发生传感信号来控制移动通信终 端100的动作。例如,移动通信终端100为滑盖手机形态时,可以传感滑 盖手机的开闭与否。此外,还负责进行电池190的电源供给与否、接口部 170上是否结合有外部设备等相关的传感功能。

输出部150是为了输出音频信号、视频信号或通知(alarm)信号,其 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51、音响输出模块(通知部)152及振动模块153。

显示模块151,显示输出在移动通信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 移动通信终端为通话模式时,显示与通话相关的UI(User Interface)或 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此外,移动通信终端100为视频通话模式 或拍摄模式时,显示拍摄或者/及接收的视频或UI、GUI。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显示模块151在与触摸板形成相互层次结构, 来构成触摸屏幕时,显示模块151除了可以用作输出装置以外,还可以用 作输入装置。显示模块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有机发 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柔性显示器(fiexible display)、 三维显示器(3D display)中的至少一个。此外,根据移动通信终端100 的实施形态,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显示模块151。

音响输出模块152输出,呼叫信号收信或通话模式、录音模式、语音 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中,从无线通信部110接收或存储于存储部160 的音频数据。此外,音响输出模块152还输出,与移动通信终端100中执 行的功能(例如,呼叫信号收信音、短信收信音等)相关的音响信号。这 样的音响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扬声器(speaker)、蜂鸣器(Buzzer) 等。

振动模块153是在移动通信终端发生振动事件时,通过接收控制部的 控制来使移动通信终端振动的构件。移动通信终端100中发生振动事件的 例子有,呼叫信号收信、信息收信、按键信号输入、触控输入等。呼叫信 号收信或信息收信时,可以运行振动模块153,来通知此。此外,输入按 键信号时,可以反馈按键信号的输入来运行振动模块153。当然,在发生 振动事件时,也可以一同通过显示模块151或语音输出模块152来输出。

存储部160中可以存储控制部180用于处理及控制的程序,也可以执 行输出/入数据(例如,电话薄、信息、图片、视频等)的临时存储功能。 此外,所述存储部160中可以存储,在所述触摸屏幕上触控输入时,输出 的多种模式的振动、发生呼叫信号或事件时,输出的多种模式的振动相关 的数据。

存储部160可以包括:闪存式(flash memory type)、硬盘类型(hard disk  type)、微型多媒体卡类型(multimedia card micro type)、卡类型的存储器 (例如,SD或XD存储器等)、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只 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 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中的至少一种类型的存 储介质。此外,移动通信终端100可以在互联网(internet)上运营用于执 行所述存储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部(web storage)。

接口部170,起到与连接于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所有外部设备的接口 作用。例如,可以包括:有/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充电器端口、有/ 无线数据端口、记忆卡(memory card)端口、连接具备识别模块的装置的 端口、音频I/O(Input/Output)端口、视频I/O(Input/Output)端口、耳 机端口等。

此外,控制部180通常是控制移动通信终端的整体性动作。例如,执 行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相关控制及处理。此外,控制部180 可以具备有多媒体模块181,来进行多媒体再生。多媒体模块181可以实 施于控制部180的内部,或与控制部180独立地实施。

电池190通过控制部180的控制,接收外部的电源、内部的电源,来 向各个构件供给工作所需的电源。这样的电池,可以从外部充电器接收无 线电力信号。即,可以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侧设置 的接收线圈(无线电力接收部),接收从外部充电器中设置的发信线圈发 生的磁场,再将其转换为电能,对所述电池190进行充电。此外,通过磁 共振方式,在与充电器隔离的距离上也可以进行无线充电。

此处说明的多种实施例,例如,可以利用软件、硬件或将其组合,来 在电脑或可以用与此类似装置读取的记录介质内实施。

通过硬件实施时,此处说明的实施例可以利用,ASICs(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DSPs(digital signal processors)、DSPDs(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s)、PLDs(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FPGAs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处理器(processors)、控制器 (controllers)、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s)、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s)、 用于执行功能的电气性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来实施。部分情况下,这种实施 例可以通过控制部180来实施。

通过软件实施时,如步骤或功能的实施例可以与用于执行至少一个功 能或运作的个别的软件模块一起实施。软件代码可以通过由适当的编程语 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来实施。此外,软件代码存储于存储部160,并可 以通过控制部180来执行。

下面,参照图2至图5对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收 信模式变更方法及应用其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更加详细地说明。

图2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信模式 变更方法的目的。如图所示,通过无线充电方式对移动通信终端100的内 部电池进行充电时,将移动通信终端100放置于外部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200上。此时,移动通信终端100中设置的无线电力接收部可以接收,从 外部无线电力传输模块200中设置的无线电力传输部发生的无线电力信 号。所述无线电力接收部,利用所述无线电力信号向电池进行充电。所述 充电方式可以利用电磁感应方式、磁共振方式等。

特别是,通过电磁感应方式时,移动通信终端100需要正确地放置于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模块200的充电位置上。但是,在移动通信终端100的 收信模式为振动模式时,在充电中接收呼叫信号、文字信息、通知等事件 而导致移动通信终端振动时,移动通信终端100可能会从充电位置脱离。 之后,电池的充电状态会恶化,最终导致无法充分地进行充电。

此外,通过磁共振方式无线充电时,在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收信模式 为振动模式时,也存在着移动通信终端100脱离无线充电临界距离(即, 可以无线充电的距离)的顾虑。

通过图3至图5,对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收信模 式变更方法及应用其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说明。

图3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信模式 变更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所示,首先,将所述移动通信终端靠近外部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S1)。即,将移动通信终端接触地放置于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的充电位置, 或将移动通信终端放置于可以从无线电力传输模块进行充电的距离内。之 后,移动通信终端的无线电力接收部,会识别此外部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并根据控制部,将移动通信终端进入到充电准备模式(S3)。此处,充电 准备模式,其概念包括:对电池进行充电准备的步骤或充电开始的步骤。

之后,控制部会确认是否存在无线充电时已设定的收信模式(S5)。 即,用户在充电前,在终端设定菜单中对无线充电时的收信模式进行提前 设定时,控制部会将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收信模式变更为已设定的收信模 式(S7)。

另一方面,在无线充电时,不存在已设定的收信模式时,控制部会确 认当前的收信模式是否为振动模式(S9)。此处,振动模式包括:振动-铃 声模式、振动后铃声模式、铃声后振动模式等,在发生事件时,运行振动 模块的模式。在当前的收信模式为振动模式时,自动地将振动模式变更为 非振动模式。此外,如图所示,控制部可以在显示部显示模式变更菜单 (S11)。此时,控制部通过运行音响输出模块或振动模块,可以向用户通 知当前的收信模式为振动模式。此处,所述模式变更菜单中会显示除了振 动模式以外的,剩余的所有收信模式图标。即,可以显示静音模式、铃声 模式等。用户通过所述模式变更菜单选择特定非振动模式时,控制部会将 移动通信终端的收信模式变更为非振动模式(S13)。此外,也可以在经过 一定时间后,自动变更为非振动模式。此时,可以构成为通过通知部,通 知已变更为非振动模式的结构。

另一方面,当前的收信模式不是振动模式时,控制部会维持当前的收 信模式(S15)。如上所述,在非振动状态下,对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池进行 充电。

完成充电时,可以将变更为所述非振动模式的收信模式重新设定为原 来的振动模式。

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移动通信终端在无线充电时, 即使发生事件也可以有效地执行无线充电。

此外,在无线充电时,通过给予用户变更收信模式的机会,由此可以 根据用户的需要来快速地变更收信模式。

下面,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收信模式变更方法的移动通 信终端的形象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地说明。

图4及图5是表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 信模式变更方法中的第一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形象图,图6至图8是表示 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信模式变更方法中的 第二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形象图。

[第一例]

图4及图5是表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 信模式变更方法中的第一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形象图。图4及图5中是, 提前设定无线充电时的收信模式的情况。图4中图示有,移动通信终端100 放置于无线电力传输模块200的充电位置时,为了将收信模式自动变更为 已设定的收信模式(此处为铃声模式)的信息211显示于显示部151的例 子。即,当用户将移动通信终端100放置于无线电力传输模块200时,控 制部会检测到此,并在显示部显示为了变更为已设定的收信模式的信息 211。此状态下,用户选择取消(No)图标212时,收信模式将不会变更, 并维持为当前的收信模式。另一方面,当在规定时间内不发生任何输入信 号时,如图5所示,在显示部151显示收信模式变更的信息220,与此同 时,控制部会将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收信模式变更为非振动模式的铃声模 式。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虽然是例举了,尊重用户的选择权来显示为了变 更收信模式的信息的例子,除此之外,在立即变更为已设定的收信模式之 后,将通知其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部151。此外,所述信息也可以通过通知 部输出。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即使在充电中,接收到呼叫信号、 或运行通知功能时,也不会运行振动模块,由此可以稳定地进行电池充电。

[第二例]

图6至图8是表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 信模式变更方法中的第二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形象图。即,第二例是未提 前设定无线充电时的收信模式的情况。图6中是图示,移动通信终端100 放置于无线电力传输模块200的充电位置时,为了自动变更收信模式的画 面(模式变更菜单画面)300。如图6所示,模式变更菜单画面300包括: 询问信息301、确认(Yes)图标302及取消(No)图标303。此处,用户 选择取消(No)图标303时,会继续维持当前的收信模式。另一方面,用 户选择确认(Yes)图标302时,如图7所示,会在显示部151显示收信 模式列表310。所述收信模式列表310包括:除了振动模式以外的,静音 模式图标311、铃声模式图标312、静音后铃声模式图标313。此处,所述 用户在所述列表310的图标中选择一个时(此处例举选择静音模式图标 311),控制部会根据此,将收信模式变更为静音模式,并在显示部显示通 知其的收信模式变更确认信息320(参照图8)。由此,即使在充电中,接 收到呼叫信号、或运行通知功能时,也不会运行振动模块,由此可以稳定 地进行电池充电。

所述说明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收信模式变更方法及利用其的移动通 信终端,并不限定于所述说明的实施例的结构与方法,而是可以通过选择 性地组合各个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结构来实现所述实施例的多种变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