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生产工艺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生产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生产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的舞毒蛾人工饲料,其喂饲的舞毒蛾的体重、发育历期、存活率等均与天然饲料相当,由此可以提高舞毒蛾病毒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野外应用面积。由该人工饲料生产舞毒蛾病毒杀虫剂的工艺不受外界环境制约,可大规模生产,制备出的杀虫剂安全高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538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18830.5

  • 发明设计人 梁洪柱;陈倩;

    申请日2011-10-19

  • 分类号A23K1/18;A23K1/14;A23K1/16;A23K1/175;A01N63/02;A01P7/04;

  • 代理机构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尹振启

  • 地址 100093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普安店206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23: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6-10

    授权

    授权

  • 2013-05-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K1/18 申请日:201110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价格低廉的舞毒蛾人工饲料,其用于生产舞毒蛾病毒杀虫 剂,属于林木害虫——舞毒蛾生物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又名秋千毛虫、苹果毒蛾、柿毛虫,隶属于 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毒蛾属Lymantria,是世界性食叶害虫, 具有分布广、食性杂、危害重、幼虫随风迁移等特点。

由于舞毒蛾对农林业的危害严重,近百年来,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对舞毒蛾 进行防治。化学农药防治是应用最早也是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防治手段。因 其具有经济、有效、方法简便、不受地形限制等特点,当森林虫害发生时,能在 短期内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减少经济损失。但大量采用化学制剂防治,产生了 严重的“3R”问题,即抗药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和残留(Residue)。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使用和开发高效、低 毒、无公害的农药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昆虫病毒不仅具有寄主专一性、防治 效果好、不污染环境、对其它生物安全、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而且病毒 还能在环境中积累,通过外界因子的刺激或诱发等多种途径在害虫种群中形成流 行病而长期控制虫口密度,在害虫的可持续控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舞毒蛾防治中,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是最常用的一种。利用舞毒蛾核型 多角体病毒(LdNPV)防治舞毒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国外对LdNPV的应用研究 较早,60年代初就开始利用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林间防治,并取得了较 为理想的效果。实验证明,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是影响舞毒蛾种群动态的主要 因子之一,常引起舞毒蛾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是有效防治舞毒蛾、降低其危害 的有效方法。应用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防治舞毒蛾在世界各地均取得 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在各种化学合成杀虫剂严重污染环境以及害虫对化学合成杀 虫剂抗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应用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舞毒蛾显得尤为重 要和迫切。

目前,舞毒蛾病毒(优选核型多角体病毒)以在舞毒蛾幼虫体内复制最为经 济,虽然舞毒蛾人工饲养技术已成功解决,但由于饲养成本较高,严重抑制了舞 毒蛾病毒在野外的大量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的舞毒蛾人工饲料,其喂 饲的舞毒蛾的体重、发育历期、存活率等均与天然饲料相当,由此可以提高舞毒 蛾病毒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野外应用面积。由该人工饲料生产舞毒蛾病 毒杀虫剂的工艺不受外界环境制约,可大规模生产,制备出的杀虫剂安全高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人工饲料,其包括如下组分:韦氏盐、麦胚、干酪素、蔗糖、抗坏血酸、 氯化胆碱、肌醇和胆固醇。

优选地,所述饲料进一步包括琼脂和水。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饲料进一步包括山梨酸。

根据本发明,所述人工饲料包括:韦氏盐4-15重量份、麦胚80-180重量份、 干酪素30-90重量份、蔗糖5-15重量份、抗坏血酸4-15重量份、氯化胆碱0.3-6 重量份、肌醇0.3-6重量份、胆固醇0.5-6重量份。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琼脂8-25 重量份、水适量。更优选地,所述饲料还包括山梨酸0.3-6重量份。

更优选的,本发明的人工饲料包括:韦氏盐6-10重量份、麦胚100-140重 量份、干酪素35-70重量份、蔗糖8-13重量份、抗坏血酸6-10重量份、氯化胆 碱0.5-4重量份、肌醇0.5-4重量份、胆固醇1-5重量份。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琼 脂10-20重量份、水适量。更优选地,所述饲料还包括山梨酸0.5-4重量份。

特别优选的,本发明的人工饲料中的组分及其重量份为:韦氏盐8重量份、 麦胚120重量份、干酪素50重量份、蔗糖10重量份、抗坏血酸8重量份、氯化 胆碱2重量份、肌醇2重量份、胆固醇3重量份。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琼脂15 重量份、水780重量份。更优选地,所述饲料还包括山梨酸2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其中麦胚是饲料主体,为昆虫提供蛋白质、糖、脂肪酸、维生 素、无机盐等物质。干酪素,提供蛋白质。韦氏盐,提供无机盐。蔗糖,提供营 养,并用于合成昆虫脂肪。抗坏血酸、氯化胆碱、胆固醇、肌醇,为昆虫提供维 生素;而琼脂和水,用于保持饲料的物理性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人工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前述任一方案的上 述组分按一定重量比进行混合。

本发明还涉及人工饲料在制备舞毒蛾病毒(优选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中 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由人工饲料生产舞毒蛾病毒(优选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 剂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采自野外的卵经消毒后孵出幼虫,接入装有舞毒蛾幼 虫人工饲料的舞毒蛾幼虫饲养容器内,放入健康养虫间内饲养到4龄初;舞毒蛾 幼虫人工饲料装入舞毒蛾幼虫饲养容器中,饲料表面接上舞毒蛾病毒(优选核型 多角体病毒),每容器中接入健康养虫间饲养的幼虫,放入复制养虫间饲养感染 病毒后幼虫,粉碎、过滤,将滤液离心后收集沉淀。

特别优选的,舞毒蛾病毒(优选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生产工艺包括:

一、饲养室

昆虫饲养室(可控温、控湿、控光)要达到千级洁净水平,优选≥0.5μm的 灰尘≤35粒/L。室顶和四壁使用隔热彩钢板建造,顶部进风口安装空气净化装 置及送风机组,功率优选达循环60次/小时,加温采用空调机,顶及四壁安装日 光灯,光照强度优选要达到3000LX以上,顶部安装紫外灯,洁净室入口安装风 淋机。

二、卵的消毒

将野外采集到的舞毒蛾卵块用塑料纱(优选40目)包好放在次氯酸钠溶液 (优选2%)浸渍,优选5分钟,取出后用无菌水洗涤(优选3次),阴干后放入 的冰箱内(优选4℃)备用,但储存期超过6个月的虫卵不能再用。

三、健康虫的饲养

将卵放入健康虫饲养室(优选温度25℃-28℃;湿度40%-70%;光照16小时), 优选4-5天后1龄幼虫破壳而出,要及时将1龄幼虫用毛笔接入已装好人工饲料 的养虫瓶中,每瓶优选20头。将接入幼虫的养虫瓶倒立放入养虫筐,再将养虫 筐放在养虫架上。幼虫发育到4初时,送病毒增殖室用于复制病毒。

四、舞毒蛾病毒的复制增殖

将毒株(优选核型多角体病毒)加入适量蒸馏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接毒水, 倒入人工饲料表面,待其表面干燥无水滴便可以放入4龄初虫(优选6条)任其 自由取食。

五、感毒虫的收集、保存

发现感毒虫或死亡虫,要随时加以回收。将收集的病死虫尸加水稀释(优选 2~3倍),在高速组织捣碎机上,做间断匀浆(优选2-3分钟)后取出,用纱布 过滤;滤液再用筛子过滤(优选80目)并加水稀释(优选2-3倍),此滤液用离 心机离心(优选16000r/min),弃上清液,得沉淀,兑入等量甘油,零下10度 保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相对于传统的人工饲料,用本发明的饲料喂饲的舞毒蛾 各龄期幼虫以及蛹的体重较高,幼虫发育历期较短,存活率较高,用本发明的饲 料喂饲的舞毒蛾各龄期幼虫以及蛹的体重、幼虫发育历期、存活率等均与天然饲 料(如108杨)相当。并且,本发明的饲料成本以及饲养的舞毒蛾幼虫单头成本 均显著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实施 例。

一、人工饲料的制备及其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1、人工饲料的制备

本发明人工饲料由以下组分混合配制而成:韦氏盐8g、麦胚120g、干酪素 50g、蔗糖10g、山梨酸2g、抗坏血酸8g、氯化胆碱2g、肌醇2g、胆固醇3g、 琼脂15g、水780ml;

采用以下饲料作为对比例:

饲料①:干酪素35g、韦氏盐10g、蔗糖12g、果糖23g、麦胚60g、氯化胆 碱1g、对羟1.5g、琼脂25g、金霉素0.3g、抗坏血酸4g、4M KOH 5ml、38%甲 醛0.5ml、55%亚麻酸4.3ml、混合维生素10ml(烟酸100g、泛酸钙100g、核黄 素50g、盐酸硫胺素25g、盐酸吡哆醇25g、叶酸25g、生物素2g、B120.2g)、水 860ml(王延年等,1982);

饲料②:干酪素40g、蔗糖30g、韦氏盐10g、山梨酸2g、麦胚100g、琼脂 16g、对羟1g、混合维生素10g(抗坏血酸280g、氯化胆碱55g、叶酸250ml、 肌醇20g、烟酸1g、吡哆辛230mg、胆固醇50g、B121.5g)、水800ml;

CK:108杨Populus euramericana Guariento。

2、不同人工饲料对舞毒蛾(2010年4月采自内蒙古赤峰市乌兰察布林区) 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选取刚孵化的舞毒蛾1龄幼虫,单头放于盛有新鲜不同人工饲料的带盖透明 塑料养虫杯(底Φ=3.5cm,顶Φ=5.0cm,高(H)=5cm)内,每3天更新一次 人工饲料。将养虫杯倒置于T=25±1℃,RH=70%,L∶T=8∶16的人工气候箱 (SANYO MLR-351H)内,每24小时记录一次体重、蜕皮、死亡情况,直至完 全化蛹,以108杨喂饲的为CK,不同处理重复100次。统计分析不同人工饲料 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存活的影响。应用SAS8.0对上述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1不同饲料对舞毒蛾体重的影响

通过表1可以看出,利用人工饲料喂饲舞毒蛾,对不同龄期幼虫和蛹重存在 不同程度的影响。四种饲料喂饲的1龄幼虫,彼此间体重无显著差异。自2龄幼 虫至蛹期,本发明饲料喂饲的舞毒蛾体重同CK无显著差异,但自4龄开始至蛹 期,其体重同饲料①和②喂饲的舞毒蛾存在显著差异。饲料②喂饲的舞毒蛾幼虫 体重略高于饲料①,但相同龄期和蛹间体重无显著差异。因此,本发明饲料为最 适人工饲料,其次为饲料②,饲料①最差。

表1  不同饲料对舞毒蛾体重的影响(单位:头/g)

注:表中同列字母相同,表示5%水平上无显著差异,下表同。

2.2不同饲料对舞毒蛾发育历期的影响

利用不同饲料喂饲舞毒蛾,对其发育历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见表2)。 其中,取食108杨(CK)和本发明饲料的舞毒蛾各龄期幼虫发育历期最短,且 幼虫期仅为17.52和17.89d,明显低于其它人工饲料喂饲的结果,差异显著。以 饲料①和②喂饲的舞毒蛾各龄期幼虫以及幼虫期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幼虫期分别 为24.48和22.63d。就幼虫发育历期而言,本发明饲料喂饲结果最佳。

表2  不同饲料对舞毒蛾发育历期的影响(单位:d)

2.3不同饲料对舞毒蛾存活的影响

通过表3可知,不同饲料对舞毒蛾各龄期幼虫的存活率也存在一定影响。同 一种饲料喂饲的舞毒蛾,1龄幼虫存活率受其影响最大,存活率最低。根据舞毒 蛾幼虫总存活率,不同饲料由高到低排列为CK>本发明饲料>饲料②>饲料①。 综合3种人工饲料,本发明饲料对舞毒蛾各龄期幼虫以及总存活率的影响最小。

表3  不同饲料对舞毒蛾存活的影响(单位:%)

3、不同人工饲料的成本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饲料成本最低,为130元/1000g,比饲料①和②分 别低11.54%和6.15%;而用本发明饲料饲养的舞毒蛾幼虫单头饲养成本为0.10 元/头,分别比饲料①和②饲养的舞毒蛾低30%和40%,大大节约了幼虫的饲养 成本,因此,以本发明饲料饲养的舞毒蛾价格最为低廉。

表4  不同人工饲料成本分析(单位:元)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不同饲料对舞毒蛾幼虫和蛹体重、发育历期以及存活率 的影响,可以看出,本发明饲料为最适人工饲料,因为利用其饲养的舞毒蛾各龄 期幼虫以及蛹的体重均最高,且幼虫发育历期最短、存活率最高,同以108杨饲 养的舞毒蛾无显著差异。而以饲料①和②饲养的舞毒蛾幼虫和蛹体重、发育历期 和存活率均明显低于本发明饲料,彼此差异显著。其次,本发明饲料的成本以及 饲养的舞毒蛾幼虫单头成本均显著低于饲料①和②,可见,本发明饲料为最佳饲 养舞毒蛾的人工饲料。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