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外壳及检测器

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外壳及检测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外壳及检测器,其中外壳包括底座和套于底座上的外罩,底座与外罩通过螺栓连接,其中底座由底板和与底板连接、周向封闭的侧板构成,底板的边缘突出于侧板的外壁面,所述外罩由顶面和与顶面连接、周向封闭的侧壁构成。本发明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557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申请/专利号CN201210328111.6

  • 发明设计人 张彭;郭继孚;邓小勇;姚青;张溪;

    申请日2012-09-06

  • 分类号G08G1/042(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100055 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南路甲9号(首发大厦)A座503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08: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0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G08G1/04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90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11-12

    授权

    授权

  • 2013-0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8G1/042 申请日:201209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1-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车辆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无线地 磁车辆检测器外壳及检测器。

背景技术

为及时了解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以及各种等级道路上的车辆通行 情况,以便对道路建设、交通规划等等提供必要的信息,常常需要在 道路上埋设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以便检测车辆通行速度、通行量等 信息。现有的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电路板。 现有的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外壳由具有空腔的本体和本体顶部的盖体 构成。由于检测器埋设于地下,车辆碾压的频率较高,现有外壳的构 造容易损坏,进而造成整个检测器损坏。缩短了检测器的使用寿命, 增加了成本。

鉴于上述现有的车辆检测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发 明人依靠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和创新,最 终研发出一种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外壳及检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 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地 磁车辆检测器外壳,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外壳,包括底座和套于底座上的外罩,底座 与外罩通过螺栓连接,其中底座由底板和与底板连接、周向封闭的侧 板构成,底板的边缘突出于侧板的外壁面,所述外罩由顶面和与顶面 连接、周向封闭的侧壁构成。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板和侧板顶部分别对外罩形成支撑。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侧板顶面与外罩的顶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板与外罩的侧壁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 圈。

进一步,所述外罩的顶面为中间高周边低的弧面。

进一步,外罩的顶面上还具有环形凸棱,所述环形凸棱与侧壁之 间形成容置底座的侧板的环形槽,底座的侧板的上部插入所述环形槽 内。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侧板的外壁面形成有承托台肩,所述外罩的 侧壁的内壁面形成有与承托台肩相对应的施压台肩,所述底座通过相 配合的承托台肩和施压台肩对外罩形成支撑。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侧板的内壁面形成有容置电路板的凸台。

进一步,所述外壳由高冲击性聚碳酸酯制成。

进一步,所述外罩的侧壁的底面开有螺孔,底座的底板上具有与 螺孔对应的通孔,螺栓穿过通孔与螺孔配合将外罩与底座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板与外罩的侧壁之间涂抹有固态油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具有结构稳固, 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实现该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其中所 述外壳为上述任一种外壳。

进一步,所述电路板的边缘套有弹性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外壳采用套筒式结构,外罩套扣在 底座上。该结构首先可以保证车辆经过的纵向压力和横向剪切力直接 通过外壳传递给地面,不会产生传统的顶盖式设计产生的顶盖和四壁 分离破损的现象;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而且由于外罩为整体安装 后内部有空气压力,可以起到防水的效果,传统的顶盖式设计经常因 为顶盖和四壁密封问题导致渗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外壳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 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的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外壳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 本发明的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 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外壳,包括底座1和套于底座上的外罩2,底座1 与外罩2通过螺栓连接,其中底座1由底板11和与底板11连接、周 向封闭的侧板12构成,底板11的边缘突出于侧板12的外壁面,外罩 2由顶面21和与顶面21连接、周向封闭的侧壁22构成。

图中的实施例显示的底座1的侧板12具有四个面,相应的外罩2 的侧壁22也具有四个面,即底座1和外罩2的横截面基本呈矩形。当 然,底座和外罩的横截面也可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等任意适合的 形状。外罩的顶面的内表面(侧壁围成的空间内的部分)具有网格形 的加强筋。以增强其强度。外罩2由顶面21和侧壁22一体成型;底 座1也是由底板11和侧板12一体成型。外罩2套扣在底座1上。该 结构首先可以保证车辆经过的纵向压力和横向剪切力直接通过外壳传 递给地面,不会产生传统的顶盖式设计产生的顶盖和四壁分离破损的 现象;而且由于外罩为整体安装后内部有空气压力,可以起到防水的 效果,传统的顶盖式设计经常因为顶盖和四壁密封问题导致渗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底座1的底板11 和侧板顶部分别对外罩2形成支撑。底座1与外罩2之间通过这两处 支撑使两者之间结合更加稳固,改善了现有的外壳在车辆碾压下易损 的情况。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底座1的侧板顶 面与外罩的顶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3。底座1的底板11与外罩2的 侧壁22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4。底板11上沿侧板外围开有环形 密封槽,第二密封圈4设于密封槽内,避免其受挤压移位影响密封效 果。采用两道密封防水,密封效果更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外罩2的顶面21 为中间高周边低的弧面。该种构造可有效将压力分散到四周,增加整 体的稳固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外罩2的顶面21 上还具有环形凸棱23,环形凸棱23与侧壁22之间形成容置底座1的 侧板12的环形槽,底座1的侧板12的上部插入环形槽内。该构造可 以对第一密封圈3进行定位,同时将外罩2和底座1相对定位,结构 稳固。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底座1的侧板12 的外壁面形成有承托台肩13,外罩2的侧壁22的内壁面形成有与承托 台肩相对应的施压台肩24,底座1通过相配合的承托台肩13和施压台 肩24对外罩2形成支撑。增加外罩2与底座1之间的支撑点,增加整 体结构的稳固性。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底座1的侧板12 的内壁面形成有容置电路板的凸台14。利于电路板的稳定,降低损坏 率。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外壳由高冲击性 聚碳酸酯制成。高冲击性聚碳酸酯(Bayer high impact  polycarbonate),也即高分子PC。可以保证对无线电信号无影响,对 磁场无影响,同时具有较高的承压耐磨性。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外罩2的侧壁22 的底面开有螺孔25,底座1的底板11上具有与螺孔25对应的通孔15, 螺栓9穿过通孔15与螺孔25配合将外罩2与底座1连接。这样当外 车辆经过,外壳受纵向压力或车辆在外壳上刹车形成横向剪切力时, 螺丝均不受力。免除了传统顶盖设计中螺孔在顶面,开裂导致的壳体 破损。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底座的底板与外 罩的侧壁之间涂抹有固态油脂,如膏状石蜡油、膏状防漏油、膏状工 业润滑油等。进一步增强了防水性能。

本发明中提到每一技术特征均可单独或任意组合后与实施例1组 成新的技术方案。因组合方式众多,不一一列举,仅以上述10个实施 例做示例性说明。如实施例3就是将两个新的技术特征组合后与实施 例1相结合。又如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在底座1的侧板12的内壁面 上具有与环形凸楞23相对应的承托凸台。承托凸台对环形凸楞23支 撑,增加了底座1与外罩2之间的支撑点。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发明的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进行说明。

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包括外壳和电路板6,其中所述外壳为上述 任一种外壳。电路板的边缘套有弹性垫片7。外壳内还设有为电路板6 供电的电源8。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 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 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