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消除手动干预速度影响的精轧机前滑系数控制方法

消除手动干预速度影响的精轧机前滑系数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手动干预速度影响的精轧机前滑系数控制方法,修改过程控制模型参数,将第2架~第5架精轧机机架间活套学习目标角度值调低2°~3°,增加轧制过程中活套角度大时前滑系数的学习量;同时修改过程控制模型的前滑系数学习策略,当实际接收到的各机架间活套角度值在≥15°~<25°之间时,前滑系数不学习。本发明可有效消除手动干预速度对精轧机前滑系数的影响,显著改善活套控制情况,减少带钢穿带时造成的活套角度大的问题,提高轧制的稳定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286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93202.6

  • 申请日2011-09-30

  • 分类号B21B37/00;

  • 代理机构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赵长芳

  • 地址 114021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鞍钢厂区内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04: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1-05

    授权

    授权

  • 2013-05-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B37/00 申请日:201109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连轧带钢过程中消除手动干预速度影响的精轧机前滑系数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对热连轧带钢生产的大量实际轧制数据分析发现,在带钢头部穿带时活套角度控制过程中,存在一个受操作员手动干预速度影响,造成前滑学习系数持续恶化,影响轧制稳定性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操作员害怕起套,在后架精轧机咬钢之前,手动降低前一架精轧机轧制速度,造成带钢头部活套角度变小,通常在20°以下,低于过程控制模型中活套自学习的目标值(目标值为30°),从而造成过程控制模型自学习反向,学习的结果使各架精轧机的设定速度增加,而且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即操作员手动降低前一机架速度,使带钢处于拉钢状态,导致带钢头部活套角度变小,其前滑学习反向,进而造成前架轧机设定速度增大,拉速度量亦随之增大,最终结果导致前滑系数达到下限,设定速度不再增加了,拉速度量也不再增加了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只要操作员不手动调整速度,就容易出现带钢起大套和造成轧制状态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在前滑学习过程中,消除操作员手动干预速度影响的带钢精轧机前滑系数的控制方法,从而有效控制各机架间的活套角度,提高精轧轧制的稳定性。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消除手动干预速度影响的精轧机前滑系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修改过程控制模型参数,将第2架~第5架精轧机机架间活套学习目标角度值调低2°~3°,增加轧制过程中活套角度大时前滑系数的学习量;

2、修改过程控制模型的前滑系数学习策略,增加判断功能,设定前滑系数不学习角度值区间,当实际接收到的各机架间活套角度值在≥15°~<25°之间时,前滑系数不学习,维持前滑系数当前值不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实施本发明前,连续统计133块3.25×1260mm规格带钢,调整前不同的活套控制角度情况下第1到第6架精轧机之间出现活套的次数如表1所示。

表1 调整前不同活套控制角度下第1~第6架精轧机间出现活套次数统计表 

实际活套控制角度>30°>35°>40°>45°>50°>55°第1、2机架间出活套次数1700000第2、3机架间出活套次数50272016106第3、4机架间出活套次数46173310第4、5机架间出活套次数3100000第5、6机架间出活套次数800000

实施本发明后,连续统计157块3.25×1260mm规格带钢,在不同的活套控制角度情况下第1到第6架精轧机之间出现活套的次数如表2所示。

表2 本发明不同活套控制角度下第1~第6架精轧机间出现活套次数统计表 

实际活套控制角度>30°>35°>40°>45°>50°>55°第1、2机架间出活套次数2100000第2、3机架间出活套次数900000第3、4机架间出活套次数1610000第4、5机架间出活套次数2100000第5、6机架间出活套次数200000

由表1、表2中可见,当实际活套控制角度在30°~35°之间时,未实施本发明的各机架间出现活套的次数为152次,实施本发明后出现活套的次数仅有69次,减少了83次;而当实际活套控制角度在35°以上时,未实施本发明的各机架间出现活套的次数为103次,实施本发明后出现活套的次数仅有1次。尤其是第2、3机架间,未实施本发明前出现活套的次数高达129次,实施本发明后仅出现9次,且当实际活套控制角度在35°以上时,出现活套的次数仍为79次,而实施本发明后则为0次。由此可见,本发明可有效消除手动干预速度对精轧机前滑系数的影响,显著改善活套控制情况,减少带钢穿带时造成的活套角度大的问题,提高轧制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发明消除手动干预速度影响的精轧机前滑系数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修改过程控制模型参数,将第2架~第5架精轧机机架间活套学习目标角度值调低2°~3°,增加轧制过程中活套角度大时前滑系数的学习量。具体参数如表3所示。

表3过程控制模型参数表

活套位置L1    L2      L3L4L5活套标准角度(°)2830303028活套学习目标角度(°)2827282828

表3中,L1表示第1、2机架间活套;L2表示第2、3机架间活套;L3表示第3、4机架间活套;L4表示第4、5机架间活套;L5表示第5、6机架间活套。

2、修改过程控制模型的前滑系数学习策略,增加判断功能,设定前滑系数不学习角度值区间,当实际接收到的各机架间活套即L1~L5角度值在≥15°~<25°之间时,前滑系数不学习,前滑值不发生变化,仍维持当前值不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