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整形机

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整形机

摘要

本发明涉及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整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区、淬火区、整形区和下料区,加热区依次和淬火区、整形区、下料区相连接;所述加热区包括装钢机、入炉辊道、加热炉和出炉辊道;所述淬火区包括光电开关一、机前辊道、夹持装置和喷水管路;所述整形区包括机前辊道、机前夹送辊、七辊整形机和机后辊道;所述下料区包括运输辊道、光电开关二、固定挡板和链式移钢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修复损坏程度小的U形钢支架,先经热处理,再经过整形机整形,使修复后的U形钢支架达到不低于新品性能,满足重复利用的要求,解决煤矿堆积如山的废弃U形钢支架处理问题,能为企业节省成本,具有推广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289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99854.0

  • 申请日2011-09-30

  • 分类号B23P17/00;B21D3/02;C21D8/00;

  • 代理机构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张群

  • 地址 114000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建国东路40甲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04: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1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23P17/00 专利号:ZL2011102998540 登记生效日:20220803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鞍钢重型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114000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建国东路40甲 变更后权利人:114000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建国东路40甲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8-31

    授权

    授权

  • 2014-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3P17/00 申请日:201109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U形钢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整形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巷道支护中使用的U形钢普遍为热轧状态,未经热处理直接压制成型,热轧 状态的U形钢支架强度低、钢材的性能潜力未能发挥出来,U形钢在使用中受巷道内各种 载荷的作用,使部分支架出现失稳破坏的现象,表现为:弯曲、断裂、局部起褶等。

日积月累,变形的U形钢支架堆积如山,煤矿生产成本很高。其中有些支架损坏程度 不大,如果能通过一些办法,消除其局部缺陷,可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国内部分煤矿尝 试采用模压原理对U形钢支架进行成型修复,该方法修复精度低,效率低,受模具形状的 局限性、还会使U形钢出现不可控的缺陷,而且无法解决截面尺寸变化而产生的危险断面 及应力集中等难题,修复后的U形钢支架达不到新品标准,不能满足重复利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整形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损 坏程度小的U形钢支架先经过热处理,再经过整形机整形修复,使修复后的U形钢支架达 到不低于新品的性能,满足重复利用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整形机,包括加热区、淬火区、整形区和下料区,加热区依次 和淬火区、整形区、下料区相连接,U形钢支架在通过加热区和淬火区后实现热处理;

所述加热区包括装钢机、入炉辊道、加热炉和出炉辊道,入炉辊道、加热炉和出炉辊 道依次相连,入炉辊道旁设有装钢机;

所述淬火区包括光电开关一、淬火辊道、夹持装置和喷水管路,光电开关一成对设置 在淬火区的出钢侧,夹持装置设置在淬火辊道之间,喷水管路在U形钢支架两侧分别设有 三个以上的喷嘴;

所述整形区包括机前辊道、机前夹送辊、七辊整形机和机后辊道,机前辊道依次与机 前夹送辊、七辊整形机、机后辊道相连接;

所述下料区包括运输辊道、光电开关二、固定挡板和链式移钢机,运输辊道尾端设有 固定挡板,链式移钢机设在运输辊道旁侧,运输辊道与链式移钢机连接处成对设有光电开 关二。

所述七辊整形机包括整形机底座、外弧辊座、内弧辊座、外弧辊、内弧辊、U形钢支 架、外弧压轮和内弧压轮,整形机底座上对应整形弧线外侧设有外弧辊座、内侧设有内弧 辊座,外弧辊座上弧形排列四个外弧辊,四个外弧辊中心线所在弧段与整形弧线同心,相 邻外弧辊夹角为20°,内弧辊座上弧形排列三个内弧辊,三个内弧辊中心线所在弧段也与 整形弧线同心,相邻内弧辊夹角也为20°,外弧辊与内弧辊交错设置,外弧辊上设有外弧 压轮,内弧辊上设有内弧压轮,外弧压轮与内弧压轮之间缝隙与U形钢支架截面轮廓相一 致,外弧辊和内弧辊顶部均设有液压马达。

所述内弧辊包括内弧压轮、压轮轴、上压轮套、圆锥滚子轴承、调心轴承和下压轮套, 内弧压轮设于压轮轴中段,压轮轴上端与上压轮套之间设有圆锥滚子轴承,压轮轴下端与 下压轮套之间设有调心轴承,上压轮套与下压轮套分别与内弧辊座相连接。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滑座支架一、滑座支架二、固定支架一、固定支架二、液压缸一、 液压缸二、滑座一、滑座二、外弧顶板和内弧顶板,滑座支架一和滑座支架二分别设置在 淬火辊道两侧;

滑座支架一上设有滑座一,固定支架一设于滑座支架一的外侧,固定支架一上设有液 压缸一,液压缸一的活塞杆端与滑座一相连,滑座一和外弧顶板相连接;

滑座支架二上设有滑座二,固定支架二设于滑座支架二的外侧,固定支架二上设有液 压缸二,液压缸二的活塞杆端与滑座二相连,滑座二和内弧顶板相连接,外弧顶板和内弧 顶板之间缝隙与U形钢支架截面轮廓相一致,外弧顶板和内弧顶板沿U形钢支架全长设置 不少于5对。

所述机前夹送辊包括夹送座一、夹送座二、夹送液压缸、夹送辊支架一、夹送辊从动 轴、夹送从动轮、夹送辊支架二、夹送辊主动轴和夹送主动轮,夹送座一和夹送座二分别 径向设置在U形钢支架两侧,夹送座一连接在整形机底座的进料侧,夹送座一上设有夹送 辊支架一,夹送辊支架一上设有夹送辊主动轴,夹送辊主动轴通过平键与夹送主动轮相连, 夹送辊主动轴与夹送主动轮之间设有轴承,夹送辊主动轴端部与夹送油马达相连接;

夹送座二的尾部设有支座,支座上设有夹送液压缸,夹送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夹送辊支 架二相连,夹送辊支架二与夹送座二头部滑动连接,夹送辊支架二上设有夹送辊从动轴, 夹送辊从动轴上设有夹送从动轮,夹送辊从动轴与夹送从动轮之间设有球轴承。

所述热处理的方法是采用淬火、自回火方式,工件在加热炉内停留1~1.5小时后,温 度达到900℃±10℃后离开加热区,在淬火区对工件表面喷水10~30秒,工件进入整形区 时温度应不低于5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修复损坏程度小的U形钢支架,先经 热处理,再经过整形机整形,使修复后的U形钢支架达到不低于新品性能,满足重复利用 的要求,解决煤矿堆积如山的废弃U形钢支架处理问题,能为企业节省成本,具有推广价 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整形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七辊整形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夹持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沿B-B线剖视图;

图6是图1中沿C-C线机前夹送辊剖视图。

图中:1-加热区 2-淬火区 3-整形区 4-下料区 5-装钢机 6-入炉辊道 7-加热 炉 8-光电开关一 9-出炉辊道 10-夹持装置 11-喷水管路 12-机前辊道 13-机前 夹送辊 14-七辊整形机 15-机后辊道 16-运输辊道 17-固定挡板 18-链式移钢机 19-光电开关二 20-整形机底座 21-外弧辊座 22-内弧辊座 23-外弧辊 24-内弧辊 25-整形弧线 26-U形钢支架 27-外弧压轮 28-内弧压轮 29-压轮轴 30-上压轮套 31-圆锥滚子轴承 32-调心轴承 33-液压马达 34-下压轮套 35-滑座支架一 36-滑 座支架二 37-固定支架一 38-固定支架二  39-液压缸一  40-液压缸二  41-滑座一 42-滑座二  43-外弧顶板  44-内弧顶板  45-淬火辊道  46-夹送座一  47-夹送座二 48-支座  49-夹送液压缸  50-夹送辊支架一  51-夹送辊从动轴  52-夹送从动轮  53- 球轴承  54-夹送辊支架二  55-夹送油马达  56-夹送辊主动轴  57-轴承  58-夹送主动 轮  59-平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发明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整形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加热区1、 淬火区2、整形区3和下料区4,加热区1依次和淬火区2、整形区3、下料区4相连接;

加热区1包括装钢机5、入炉辊道6、加热炉7和出炉辊道9,入炉辊道6、加热炉7 和出炉辊道9依次相连,入炉辊道6旁设有装钢机5;

淬火区2包括光电开关一8、淬火辊道45、夹持装置10和喷水管路11,光电开关一 8成对设置在淬火区的出钢侧,夹持装置10设置在淬火辊道45之间,喷水管路11在U形 钢支架两侧分别设有三个以上的喷嘴,实施例中两侧各设置七个喷嘴,光电开关一8用于 U形钢支架夹持前定位;

整形区3包括机前辊道12、机前夹送辊13、七辊整形机14和机后辊道15,机前辊道 12依次与机前夹送辊13、七辊整形机14、机后辊道15相连接;

下料区4包括运输辊道16、光电开关二19、固定挡板17和链式移钢机18,运输辊道 16尾端设有固定挡板17,链式移钢机18设在运输辊道16旁侧,运输辊道16与链式移钢 机18连接处成对设有光电开关二19,光电开关二19用于下料等待,避免链式移钢机18 没有将工件取下,引起堆料;

见图2、图3,七辊整形机14包括整形机底座20、外弧辊座21、内弧辊座22、外弧 辊23、内弧辊24、U形钢支架26、外弧压轮27和内弧压轮28,整形机底座20上对应整 形弧线25外侧设有外弧辊座21、内侧设有内弧辊座22,外弧辊座21上弧形排列四个外 弧辊23,四个外弧辊23中心线所在弧段与整形弧线25同心,相邻外弧辊夹角为20°, 内弧辊座22上弧形排列三个内弧辊24,三个内弧辊24中心线所在弧段也与整形弧线25 同心,相邻内弧辊夹角也为20°,外弧辊23与内弧辊24交错设置,外弧辊23上设有外 弧压轮27,内弧辊24上设有内弧压轮28,外弧压轮27与内弧压轮28之间缝隙与U形钢 支架26截面轮廓相一致,外弧辊23和内弧辊24顶部均设有液压马达33。

内弧辊24包括内弧压轮28、压轮轴29、上压轮套30、圆锥滚子轴承31、调心轴承 32和下压轮套34,内弧压轮28设于压轮轴29中段,压轮轴29上端与上压轮套30之间 设有圆锥滚子轴承31,压轮轴29下端与下压轮套34之间设有调心轴承32,上压轮套30 与下压轮套34分别与内弧辊座22相连接。

见图4、图5,夹持装置包括滑座支架一35、滑座支架二36、固定支架一37、固定支 架二38、液压缸一39、液压缸二40、滑座一41、滑座二42、外弧顶板43和内弧顶板44, 滑座支架一35和滑座支架二36分别设置在淬火辊道45两侧;

滑座支架一35上设有滑座一41,固定支架一37设于滑座支架一35的外侧,固定支 架一37上设有液压缸一39,液压缸一39的活塞杆端与滑座一41相连,滑座一41和外弧 顶板43相连接;

滑座支架二36上设有滑座二42,固定支架二38设于滑座支架二36的外侧,固定支 架二38上设有液压缸二40,液压缸二40的活塞杆端与滑座二42相连,滑座二42和内弧 顶板44相连接,外弧顶板43和内弧顶板44之间缝隙与U形钢支架26截面轮廓相一致, 外弧顶板43和内弧顶板44沿U形钢支架26全长均匀设置不少于五对,实施例中为六对, 以限制淬火时U形钢支架26的变形量。

见图6,机前夹送辊包括夹送座一46、夹送座二47、夹送液压缸49、夹送辊支架一 50、夹送辊从动轴51、夹送从动轮52、夹送辊支架二54、夹送辊主动轴56和夹送主动轮 58,夹送座一46和夹送座二47分别径向设置在U形钢支架26两侧,夹送座一46连接在 整形机底座20的进料侧,夹送座一46上设有夹送辊支架一50,夹送辊支架一50上设有 夹送辊主动轴56,夹送辊主动轴56通过平键59与夹送主动轮58相连,夹送辊主动轴56 与夹送主动轮58之间设有轴承57,夹送辊主动轴56端部与夹送油马达55相连接;

夹送座二47的尾部设有支座48,支座48上设有夹送液压缸49,夹送液压缸49的活 塞杆与夹送辊支架二54相连,夹送辊支架二54与夹送座二47头部滑动连接,夹送辊支 架二54上设有夹送辊从动轴51,夹送辊从动轴51上设有夹送从动轮52,夹送辊从动轴 51与夹送从动轮52之间设有球轴承53。夹送液压缸49可使夹送从动轮52和夹送主动轮 58的距离增大,当U形钢支架26头部进入夹送从动轮52和夹送主动轮58之间时再夹紧, 并将U形钢支架26送入七辊整形机14中。

本发明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的热处理方法,是采用淬火、自回火方式,使工件在加 热炉内停留1~1.5小时后,温度达到900℃±10℃后离开加热区,在淬火区对工件表面喷 水10~30秒,工件进入整形区时温度应不低于500℃。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1)U形钢支架通过入炉辊道6上到装钢机5前辊道上,当允许装料信号到达,加热炉 7炉门打开,装钢机5将U形钢支架推入加热炉7中后返回,加热炉7关闭炉门,装料结 束;

2)U形钢支架在加热炉7内停留1~1.5小时后,温度达到900℃±10℃后经出炉辊道 9离开加热区1;

3)U形钢支架运至淬火区2后,夹持装置10将U形钢支架夹持稳定,喷水管路11喷 水10~30秒,淬火结束后,淬火辊道45将U形钢支架运至机前辊道12上,此时U形钢 支架温度在500℃以上;

4)淬火后的U形钢支架不能自动咬入七辊整形机14内,机前夹送辊13将U形钢支 架送入七辊整形机14的孔型中,待七辊整形机的前三辊咬入后,机前夹送辊13松开退回;

5)整形后的U形钢支架在截面形状及弧度均接近新品尺寸经下料区4的运输辊道16, 运输到链式移钢机18上下线存放;

6)对热处理后U形钢支架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试验,力学性能对 比见表1。

表1

分析表明,经过热处理后,U形钢支架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均有提高,最高提高 35.7%,热处理效果明显,完全可以达到不低于新品性能,满足重复利用的要求,并且可 提高现有U形钢支护强度。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