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转载机及包括该转载机的煤炭输送系统

转载机及包括该转载机的煤炭输送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转载机及包括该转载机的煤炭输送系统。公开的转载机用于煤炭输送作业,该所述转载机包括机体和与所述机体相连的挡板,还包括管线桥架,所述管线桥架的下部与所述挡板之间形成直线运动配合;所述管线桥架形成管线导向槽。利用该转载机时,可以使管线穿过所述管线导向槽;在与相应采煤设备或输送设备相连的管线穿过管线导向槽后可以引入到输送机的管线槽中;在该输送机相对于转载机移动时,管线桥架可以在挡板上滑动,进而可以使过渡管线相对于转载机的机体移动;由于过渡管线可以随输送机及管线桥架相对于转载机的机体移动,进而可以减小过渡管线受到拉力作用及挤压作用,减少过渡管线的损伤。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94367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444569.8

  • 发明设计人 李世旭;刘天舒;袁进南;

    申请日2012-11-08

  • 分类号E21C35/22;F16L3/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10027 辽宁省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燕塞湖街31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6:44: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7-08

    授权

    授权

  • 2013-04-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C35/22 申请日:201211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2-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炭输送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煤炭输送作业的转载 机,还涉及一种包括该转载机的煤炭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利用综合机械化开采的方式进行采煤已经成为煤矿开采作业的重 要方式。在以该方式进行采煤时,一般用采煤机进行割煤,再利用煤炭输送 系统将割落的煤炭运输到预定位置;煤炭输送系统一般包括输送机、转载机、 皮带输送机等输送设备。为了保证上述采煤设备及煤炭输送设备的正常运转, 相应巷道中还布置有多种管线。管线包括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及液压管路等 等。

一般来讲,输送机与转载机之间需要配合使用。如图1所示,该图是现 有技术中输送机与转载机之间的位置关系。输送机1在X方向上延伸,转载 机2在Y方向上延伸,且输送机1的机头部分与转载机2的机尾部分之间形 成为搭接关系。输送机1能够将割落的煤炭在X方向运动到输送机1的机头, 再将煤炭抛落到转载机2的溜槽中;转载机2再使煤炭在Y方向运动,并输 送到皮带输送机或其他预定的位置。当前,与采煤机、输送机或其他设备相 连的管线一般从单轨吊车引出,沿转载机2的挡板延伸到转载机2的机尾, 再绕到输送机1的机头,沿输送机1延伸布置。转载机2机头和输送机1机 头之间的过渡管线一般悬挂液压支柱或巷道的顶板上。

在采煤过程中,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在一个开采循环中,输送机1 需要在Y方向上相对于转载机2移动一次;在输送机1移动多次到达预定位 置(如图1的虚线部分)时,转载机2也需要移动一定的距离,以保持输送 机1与转载机2之间的搭接关系。因此,在采煤作业过程中,输送机1需要 频繁相对于转载机2移动。为了适应输送机1与转载机2之间的相对移动, 一般需要过渡管线具有适当的长度。由于过渡管线的存在,就很容易导致过 渡管线与转载机或/和输送机缠绕,进而容易导致过渡管线受到挤压作用;同 时,输送机1相对于转载机2的移动也很容易导致过渡管线受到拉力作用。 挤压作用及拉力作用均可能导致过渡管线的损伤,进而影响煤炭输送作业的 顺利进行,进而影响采煤作业进程,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事故。

因此,如何减少过渡管线的损伤成为煤炭输送系统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载机,用于煤炭输送作业,该转载 机可以减少转载机和输送机之间的过渡管线的损伤。

另外,在提供上述转载机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该转载机的 煤炭输送系统。

提供的转载机用于煤炭输送作业,该转载机包括机体和与所述机体相连 的挡板,还包括管线桥架,所述管线桥架的下部与所述挡板之间形成直线运 动配合;所述管线桥架形成管线导向槽。

可选的,所述挡板包括与所述机体相连的竖向板和与所述竖向板的上边 沿固定的横向板;所述管线桥架包括导向滑靴和安装在所述导向滑靴上方的 桥架体;所述桥架体形成所述管线导向槽;所述导向滑靴形成导向面和卡止 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横向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直线运动配合;所述卡止面 与所述横向板的下表面相对应。

可选的,所述桥架体通过一个竖向铰接轴安装在所述导向滑靴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导向滑靴还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所述滚轮的外周面与所述 导向面相切。

可选的,所述管线导向槽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管线导向槽。

可选的,所述管线导向槽还包括一个开口朝向所述转载机的头端的第二 管线导向槽;所述第一管线导向槽的接入端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管线导向槽 的内壁上。

可选的,所述管线桥架还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在所 述第一管线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延伸,将所述第一管线导向槽分为第一电缆子 槽和第一管路子槽;所述第二隔板从所述第二管线导向槽的开口处向所述第 二管线导向槽内延伸,并将所述第二管线导向槽分为第二电缆子槽和第二管 路子槽。

可选的,所述转载机还包括内端与所述挡板的尾端相连的安全限位板; 所述安全限位板的外端向外延伸,且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管线桥架的尾端的端 面相对。

提供的煤炭输送系统包括输送机和转载机,所述输送机的机头部分与转 载机的机尾部分之间形成为搭接关系,所述转载机为上述任一种转载机;所 述输送机包括沿输送机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管线槽;所述管线导向槽的引出端 的开口与所述管线槽的引入端的开口相对。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煤炭输送系统还包括可伸缩的拉杆,且所述拉杆的 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节与所述输送机和所述管线桥架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转载机中,还包括管线桥架,所述管线 桥架下部与所述挡板形成直线运动配合;所述管线桥架形成管线导向槽。利 用该转载机时,可以使管线穿过所述管线导向槽;又由于管线桥架下部与所 述挡板形成直线运动配合;这样,在与相应采煤设备或输送设备相连的管线 穿过管线导向槽后可以引入到输送机的管线槽中;在该输送机相对于转载机 移动时,管线桥架可以在挡板上滑动,进而可以使过渡管线相对于转载机的 机体移动;由于过渡管线可以随输送机及管线桥架相对于转载机的机体移动, 进而可以减小过渡管线受到拉力作用及挤压作用,减少过渡管线的损伤。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挡板包括与所述机体相连的竖向板和与所述竖 向板的上边沿固定的横向板;所述管线桥架包括导向滑靴和安装在所述导向 滑靴上方的桥架体;所述桥架体形成所述管线导向槽;所述导向滑靴形成导 向面和卡止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横向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直线运动配合; 所述卡止面与所述横向板的下表面相对。横向板上表面与所述导向滑靴导向 面之间形成的面与面的配合,这样可以提高管线桥架相对于转载机的机体移 动的稳定性;卡止面与横向板的下表面相对应,这样可以实现对管线桥架的 限位,避免管线桥架与挡板分离,或者保证管线桥架与挡板之间连接的可靠 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桥架体通过一个竖向铰接轴安装在所述导 向滑靴的上方,形成铰接结构的管线桥架;这样可以使桥架体能够相对于导 向滑靴旋转一定的角度,进而可以为输送机及转载机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提供 更大的范围空间;这样,铰接结构和直线运动配合的结合可以进一步地减少 转载机和输送机之间的过渡管线的损伤。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滑靴还包括至少两个滚轮;并使所述滚 轮的外周面与所述导向面相切;该技术方案中,导向滑靴与横向板的直线运 动配合具体为滚轮与横向板的滚动配合,这样可以减小导向滑靴与横向板之 间相对运动的阻力,提高管线桥架与挡板之间的相对移动的灵活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管线导向槽还包括开口朝向所述转载机的 头端的第二管线导向槽;所述第一管线导向槽的接入端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 管线导向槽的内壁上。这样,在管线从转载机一侧向输送机转弯布置时,就 可以使管线在管线导向槽内实现转向,减小管线磨损,提高管线可靠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转载机还包括与所述挡板的尾端相连的安全限 位板;所述安全限位板的外端向外延伸,且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管线桥架的尾 端的端面相对;这样,在管线桥架沿挡板移动到挡板尾端时,安全限位板可 以阻止管线桥架从转载机的机体110的尾部滑落,进而对管线桥架进行限定, 保证转载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提供上述转载机的基础上,提供上包括上述转载机的煤炭输送系统也 具有相对应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在输送机和管线桥架之间设置可伸缩的 拉杆,且使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万向节与所述输送机和管线桥架相 连。可伸缩的拉杆第一方面可以缓冲输送机和管线桥架的相对运动,提高管 线桥架运动的稳定性;第二方面可以保证管线桥架随输送机移动而移动,减 小过渡管线的受力;第三方面可以使输送机和管线桥架保持一定距离,进而 减少过渡管线可能受到的挤压作用,进而可以进一步减少转载机和输送机之 间的过渡管线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输送机与转载机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于煤炭输送作业的转载机的部分结 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管线桥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合示意图;

图4是图2中I-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炭输送系统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部分示出输送机和转载机的相对位置及轮廓;

图6是图5所示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 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 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 进行相应组合。

请参考图2,该图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煤炭输送作业的转载 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转载机包括机体110和与机体110相连的挡板120。 另外,还包括管线桥架200,管线桥架200的下部与挡板120之间形成直线 运动配合;管线桥架200形成管线导向槽。管线桥架200与挡板120之间的 直线运动配合可以使管线桥架200相对于挡板120在转载机的延伸方向移动。 管线导向槽可以为布置管线提供方便。这样,与相应采煤设备或输送设备相 连的管线可以在穿过管线导向槽后,被引入到与该转载机配合的输送机的管 线槽中;在输送机相对于该转载机移动时,管线桥架200可以在挡板120上 滑动,进而可以使过渡管线相对于转载机的机体110移动;由于过渡管线可 以随输送机及管线桥架200相对于转载机的机体110移动,进而可以减小过 渡管线受到拉力作用及挤压作用,减少过渡管线的损伤。

请结合图2,并参考图3和图4,图3是图2中管线桥架200的另一个角 度的立体结合示意图;图4是图2中I-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 挡板120包括竖向板121和横向板122。竖向板121与机体110相连,且从 机体110的溜槽的一侧向上延展。横向板122与竖向板121的上边沿固定; 横向板122上表面形成运动轨道。管线桥架200包括导向滑靴210和安装在 导向滑靴210上方的桥架体220。桥架体220形成管线导向槽,导向滑靴210 形成导向面和卡止面210a,导向面与横向板12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直线运动 配合;卡止面210a与横向板122的下表面相对应。本实施例中,横向板122 上表面与导向滑靴210导向面之间形成的面与面的配合,这样可以提高管线 桥架200相对于机体110移动的稳定性;卡止面210a与横向板122的下表面 相对应,使横向板122卡在导向滑靴210形成的滑槽中,这样可以实现对管 线桥架200的限位,避免管线桥架200与挡板120分离,或者保证管线桥架 200与挡板120之间直线运动配合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导向滑靴210包 括两个卡止板,两个卡止板先从横向板122两侧向下延伸,再分别从横向板 122两侧向横向板122中间水平延伸,水平延伸部分的上表面形成卡止面 210a。两个卡止板可以在横向板122的两侧对管线桥架200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导向滑靴210还可以包括两个滚轮211;两个滚轮211的 旋转中心线可以相互平行,并使滚轮211的外周面与导向面相切。这样,导 向滑靴210与横向板122的直线运动配合具体为滚轮211与横向板122的滚 动配合;这样可以减小导向滑靴210与横向板122之间相对运动的阻力,提 高管线桥架200与挡板120之间相对移动的灵活性。当然,导向滑靴210可 以包括更多个滚轮211,使滚轮211的旋转中心平行,并使滚轮211的周面 与预定的导向面相切;这样也可以实现向滑靴210与横向板122之间的滚动 配合。

结合图2和图3,桥架体220形成的管线导向槽包括第一管线导向槽201a 和第二管线导向槽201b。第一管线导向槽201a位于挡板120的上方,且其 延伸方向可以与转载机的延伸方向基本垂直;第二管线导向槽201b位于挡板 120的外侧,且其一个开口朝向转载机的头端;另外,第一管线导向槽201a 的接入端的开口位于第二管线导向槽201b的内壁上。这样,在预定的管线从 转载机的一侧向输送机进行转弯布置时,就可以使管线先在第二管线导向槽 201b延伸,再通过第一管线导向槽201a的接入端的开口进入第一管线导向 槽201a中,进而可以在管线导向槽内实现管线的转向,减小管线磨损,提高 管线安全性和可靠性。当然,管线导向槽具体布置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以其他方式进行设置。

该实施例中,桥架体220还可以包括第一隔板(图中未示出)和第二隔 板221;第一隔板在第一管线导向槽201a的延伸方向延伸,将第一管线导向 槽201a分为第一电缆子槽和第一管路子槽,第一电缆子槽用于布置电缆,第 一管路子槽用于布置液压管路。第二隔板221可以从第二管线导向槽201b 的开口处向第二管线导向槽201b内延伸,并将第二管线导向槽201b分为第 二电缆子槽和第二管路子槽。将电缆和液压管路分开布置,使二者之间用隔 板隔开;这样可以保证管线的安全,提高管线输送电力、电信号或液压油的 可靠性。

为了保证转载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中,转载机还可以包括内端与挡板120的尾端相连的安全限位板300;安全 限位板300的外端向外延伸,且至少一部分与管线桥架200的尾端的端面相 对。这样,在管线桥架200沿挡板移动到挡板120的尾端时,安全限位板300 可以阻止管线桥架200从转载机的机体110的尾部滑落,进而对管线桥架200 进行限定,可以提高或保证转载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使桥架体220 通过一个竖向铰接轴安装在导向滑靴210的上方,形成铰接结构的管线桥架 200;这样,桥架体220就可以绕该竖向铰接轴的轴线相对于导向滑靴220 旋转一定的角度;进而可以为输送机及转载机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提供更大的 范围空间;这样,铰接结构和直线运动配合的结合可以进一步地减少转载机 和输送机之间的过渡管线的损伤。在管线桥架为铰接结构,且设置上述第一 管线导向槽201a,可以使第一管线导向槽201a横向延伸。当然,铰接结构 还可以和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结构配合。

在提供上述转载机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煤炭输送 系统。请参考图5和图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炭输送系统的 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该部分示出输送机和转载机的相对位置及轮廓;图6 为图5所示部分的上视图。该实施例提供的煤炭输送系统包括输送机400和 转载机,输送机400的机头部分与转载机100的机尾部分之间形成为搭接关 系;其中,输送机400可以是刮板输送机,转载机100为上述任一种转载机。 输送机400可以包括沿输送机400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管线槽401;管线导向 槽201的引出端的开口与管线槽401的引入端的开口相对。这样,从管线导 向槽201引出的管线可以更方便地引入到管线槽401中。由于具有上述转载 机,包括该转载机的煤炭输送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炭输送系统中,还包括可伸缩的拉杆500, 且拉杆50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万向节与输送机400和管线桥架200相连。 可伸缩的拉杆500可以包括两节或更多节子拉杆,可以将子拉杆顺序通过滑 动套接的方式相连;还可以在相邻的两个子拉杆之间设置弹簧。可伸缩的拉 杆500第一方面可以缓冲输送机400和管线桥架200的相对运动,提高管线 桥架200运动的稳定性;第二方面可以保证管线桥架200随输送机400移动 而移动,减小过渡管线的受力;第三方面可以使输送机400和管线桥架200 保持一定距离,进而减少过渡管线可能受到的挤压作用,进而可以进一步减 少转载机100和输送机400之间的过渡管线的损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 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