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焙解二钼酸铵制备三氧化钼的方法

一种焙解二钼酸铵制备三氧化钼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焙解二钼酸铵制备三氧化钼的方法,该方法为:将二钼酸铵物料铺设于料舟或传送带上,采用料舟或传送带带动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进行焙解,焙解同时以0.10m/s~0.50m/s的流速向焙解炉炉腔内通入空气,出炉后自然冷却得到三氧化钼;所述焙解炉炉腔的温区分布为380℃~468℃;所述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的时间为55min~120min;所述空气的气流方向与二钼酸铵物料的运行方向相反。本发明的方法工艺参数控制精确,焙解温度低,焙解时间短,设备产能提高,加工成本低,制备的三氧化钼活性高,与磷酸反应速度快,满足钼系催化剂市场对三氧化钼品质的需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978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451912.1

  • 申请日2012-11-12

  • 分类号C01G39/02;

  • 代理机构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谭文琰

  • 地址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6:35: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1-21

    授权

    授权

  • 2013-03-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1G39/02 申请日:201211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1-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焙解二钼酸铵制备三氧化钼 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钼应用领域逐渐拓宽, 市场对钼化工产品种类需求越来越多,质量和规格要求日益提高。鉴于此, 钼化工生产技术紧随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研制出质量更好的产品,开发出 流程短、操作简便、稳定可靠的产品制备工艺符合市场的需求。

高活性三氧化钼是三氧化钼的一个新品种,是迫于环保压力要求制备 钼系催化剂原料转变的需要,同时伴随石油化工、煤化工领域需求的钼系 催化剂发展对三氧化钼提出的品质要求开发出来的。

高活性三氧化钼是采用钼酸铵为原料,利用钼酸铵在一定温度下可以 分解为氨气、水汽、三氧化钼特性进行制备的。高活性三氧化钼主要应用 于制备钼系催化剂,并在磷酸溶液中具有优良的反应活性,生成的钼溶液 呈现亮黄色或黄绿色、澄清、无沉淀。

焙解钼酸铵制备三氧化钼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生产的三氧化钼一 直作为加工钼粉的原料,因此焙解钼酸铵生产三氧化钼的工艺一直围绕粒 度分布、晶体形貌、杂质含量进行调节和控制。高活性三氧化钼应用在催 化剂领域,不仅对三氧化钼的杂质、粒度分布有具体要求,而且对三氧化 钼在溶液中的反应特性也有特定要求,因此需要对焙解钼酸铵制备三氧化 钼工艺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进而开发出制备高活性三氧化钼的工艺,来 满足催化剂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 焙解二钼酸铵制备三氧化钼的方法。该方法工艺参数控制精确,焙解温度 低,焙解时间短,设备产能提高,加工成本低。采用该方法制备的三氧化 钼活性高,与磷酸反应速度快,反应后溶液呈亮黄色或黄绿色、澄清、无 沉淀,满足钼系催化剂市场对三氧化钼品质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焙解二钼酸铵 制备三氧化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将二钼酸铵物料铺设于料 舟或传送带上,采用料舟或传送带带动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进行 焙解,焙解同时以0.10m/s~0.50m/s的流速向焙解炉炉腔内通入空气,出 炉后自然冷却得到三氧化钼;所述焙解炉炉腔的温区分布为380℃~468 ℃;所述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的时间为55min~120min;所述空 气的气流方向与二钼酸铵物料的运行方向相反。

上述的一种焙解二钼酸铵制备三氧化钼的方法,所述二钼酸铵物料的 铺设量为1.2g/cm2~2.5g/cm2

上述的一种焙解二钼酸铵制备三氧化钼的方法,所述焙解炉炉腔内空 气流量为8m3/h~16m3/h。

上述的一种焙解二钼酸铵制备三氧化钼的方法,所述焙解炉炉腔的温 区分布为五温区。

上述的一种焙解二钼酸铵制备三氧化钼的方法,所述五温区的温度依 次为380℃、430℃、436℃、468℃和460℃。

上述的一种焙解二钼酸铵制备三氧化钼的方法,所述五温区的温度依 次为380℃、380℃、430℃、460℃和460℃。

上述的一种焙解二钼酸铵制备三氧化钼的方法,所述焙解炉炉腔的长 度为700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方法工艺参数控制精确,焙解温度低,焙解时间短,设 备产能提高,加工成本低。

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三氧化钼活性高,与磷酸反应速度快, 反应后溶液呈亮黄色或黄绿色、澄清、无沉淀,满足钼系催化剂市场对三 氧化钼品质的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三氧化钼的SEM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三氧化钼的XRD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三氧化钼的SEM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三氧化钼的XRD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三氧化钼的SEM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三氧化钼的XRD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三氧化钼的SEM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三氧化钼的XRD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三氧化钼的SEM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三氧化钼的XRD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6制备的三氧化钼的SEM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6制备的三氧化钼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二钼酸铵物料按1.2g/cm2铺设于料舟上(即每平方厘米料舟上铺设 1.2g二钼酸铵物料),采用料舟带动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进行焙 解,焙解同时以0.15m/s的流速向焙解炉炉腔内通入气流方向与二钼酸铵 物料的运行方向相反的空气,并控制焙解炉炉腔内空气流量为12m3/h,出 炉后自然冷却得到三氧化钼;所述焙解炉炉腔的温区分布为五温区,五温 区的温度依次为380℃、430℃、436℃、468℃和460℃,焙解炉炉腔的长 度为7000mm;所述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的时间为83min。

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中M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6.55%,且该三氧 化钼与磷酸能够快速反应,生成的溶液澄清、呈现黄绿色,且无固体残留。

图1为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的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氧 化钼颗粒成不规则的块状,最大尺寸在250μm左右,许多小颗粒夹杂在大 颗粒之间;图2为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的XRD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衍射峰位置与三氧化钼标准衍射峰位置一致,但是衍射峰强度较弱。

实施例2

将二钼酸铵物料按1.4g/cm2铺设于传送带上(即每平方厘米传送带上 铺设1.4g二钼酸铵物料),采用传送带带动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 进行焙解,焙解同时以0.15m/s的流速向焙解炉炉腔内通入气流方向与二 钼酸铵物料的运行方向相反的空气,并控制焙解炉炉腔内空气流量为 12m3/h,出炉后自然冷却得到三氧化钼;所述焙解炉炉腔的温区分布为五 温区,五温区的温度依次为380℃、430℃、436℃、468℃和460℃,焙解 炉炉腔的长度为7000mm;所述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的时间为 83min。

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中M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6.55%,且该三氧 化钼与磷酸能够快速反应,生成的溶液澄清、呈现黄绿色,且无固体残留。

图3为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的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氧 化钼颗粒成不规则的块状,颗粒均匀,最大尺寸在300μm左右,大颗粒表 面粘附着细小颗粒;图4为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的XRD图,从图中 可以看出,衍射峰位置与三氧化钼标准衍射峰位置一致,但是衍射峰强度 较强。

实施例3

将二钼酸铵物料按1.2g/cm2铺设于料舟上(即每平方厘米料舟上铺设 1.2g二钼酸铵物料),采用料舟带动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进行焙 解,焙解同时以0.10m/s的流速向焙解炉炉腔内通入气流方向与二钼酸铵 物料的运行方向相反的空气,并控制焙解炉炉腔内空气流量为8m3/h,出 炉后自然冷却得到三氧化钼;所述焙解炉炉腔的温区分布为五温区,五温 区的温度依次为380℃、380℃、430℃、460℃和460℃,焙解炉炉腔的长 度为7000mm;所述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的时间为120min。

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中M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6.56%,且该三氧 化钼与磷酸能够快速反应,生成的溶液澄清、呈现亮黄色,且无固体残留。

图5为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的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氧 化钼颗粒为棱角分明的块状,颗粒均匀,最大尺寸在650μm左右,大颗粒 表面粗糙,几乎没有粘附细小颗粒;图6为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的 XRD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衍射峰位置与三氧化钼标准衍射峰位置一致, 但是衍射峰强度较强。

实施例4

将二钼酸铵物料按1.4g/cm2铺设于传送带上(即每平方厘米传送带上 铺设1.4g二钼酸铵物料),采用传送带带动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 进行焙解,焙解同时以0.10m/s的流速向焙解炉炉腔内通入气流方向与二 钼酸铵物料的运行方向相反的空气,并控制焙解炉炉腔内空气流量为 8m3/h,出炉后自然冷却得到三氧化钼;所述焙解炉炉腔的温区分布为五 温区,五温区的温度依次为380℃、380℃、430℃、460℃和460℃,焙解 炉炉腔的长度为7000mm;所述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的时间为 96min。

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中M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6.55%,且该三氧 化钼与磷酸能够快速反应,生成的溶液澄清、呈现亮黄色,且无固体残留。

图7为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的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氧 化钼颗粒为棱角分明的块状,颗粒均匀,最大尺寸在650μm左右,大颗粒 表面粗糙,几乎没有粘附细小颗粒,与实施例3基本一致;图8为本实施 例制备的三氧化钼的XRD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衍射峰位置与三氧化钼 标准衍射峰位置一致,衍射峰强度较实施例3强。

实施例5

将二钼酸铵物料按1.4g/cm2铺设于料舟上(即每平方厘米料舟上铺设 1.4g二钼酸铵物料),采用料舟带动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进行焙 解,焙解同时以0.19m/s的流速向焙解炉炉腔内通入气流方向与二钼酸铵 物料的运行方向相反的空气,并控制焙解炉炉腔内空气流量为16m3/h,出 炉后自然冷却得到三氧化钼;所述焙解炉炉腔的温区分布为五温区,五温 区的温度依次为380℃、430℃、436℃、468℃和460℃,焙解炉炉腔的长 度为7000mm;所述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的时间为55min。

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中M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6.62%,且该三氧 化钼与磷酸能够快速反应,生成的溶液澄清、呈现亮黄色,且无固体残留。

图9为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的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氧 化钼颗粒为棱角分明的块状,颗粒均匀,最大尺寸在500μm左右,大颗粒 表面粗糙;图10为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的XRD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衍射峰位置与三氧化钼标准衍射峰位置一致,衍射峰强度较实施例5强。

实施例6

将二钼酸铵物料按2.5g/cm2铺设于传送带上(即每平方厘米传送带上 铺设2.5g二钼酸铵物料),采用传送带带动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 进行焙解,焙解同时以0.50m/s的流速向焙解炉炉腔内通入气流方向与二 钼酸铵物料的运行方向相反的空气,并控制焙解炉炉腔内空气流量为 16m3/h,出炉后自然冷却得到三氧化钼;所述焙解炉炉腔的温区分布为五 温区,五温区的温度依次为380℃、430℃、436℃、468℃和460℃,焙解 炉炉腔的长度为7000mm;所述二钼酸铵物料通过焙解炉炉腔的时间为 83min。

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中M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6.60%,且该三氧 化钼与磷酸能够快速反应,生成的溶液澄清、呈现亮黄色,且无固体残留。

图11为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的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氧 化钼颗粒为棱角分明的块状,颗粒均匀,最大尺寸在500μm左右,大颗粒 表面粗糙;图12为本实施例制备的三氧化钼的XRD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衍射峰位置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不同,2θ角为13°附近出现一个明显 衍射峰,同时各个衍射峰强度是所有实施例中最强的。

对实施例1至实施例6制备的三氧化钼的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见下表:

表1实施例1至实施例6制备的三氧化钼的元素分析结果

  指标   单位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费氏粒度   μm   13.20   13.20   13.20   13.20   13.20   13.20   松装密度   g/cm3  1.43   1.43   1.43   1.43   1.43   1.43   Mo   %   66.55   66.55   66.56   66.55   66.62   66.60   Ca   %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Mg   %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Fe   %   0.0002   0.0002   0.0002   0.0002   0.0002   0.0002   K   %   0.0065   0.0065   0.0065   0.0066   0.0065   0.0066   Na   %   0.0006   0.0008   0.0008   0.0006   0.0007   0.0008   Cu   %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Cr   %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Ni   %   0.0002   0.0002   0.0002   0.0002   0.0002   0.0002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焙解制备的三氧化钼元素含量相 近,松装密度均为1.43g/cm3,费氏粒度为13.2μm,元素含量基本无差别。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制,凡 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 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