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消除设施栽培蔬菜连作障碍的方法及应用

一种消除设施栽培蔬菜连作障碍的方法及应用

摘要

一种消除设施栽培蔬菜连作障碍的方法及应用,该消除蔬菜连作障碍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在设施栽培蔬菜收获后,利用田间短暂休闲期,在春夏秋季在设施蔬菜栽培地块灌水,同时添加适量硫酸亚铁,堆置作物秸秆浸泡水中并添加少量生石灰进行发酵,四周覆盖薄膜或密封大棚,高温灌水闷棚和发酵农作物秸秆7-14天,揭开薄膜,排干大棚等蔬菜地积水,在堆置发酵的作物秸秆上接种草菇、香菇等食用菌,大约20-30天后即可收获食用菌。该产品主要应用在辣椒、黄瓜、番茄等瓜果类蔬菜种植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044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71386.2

  • 发明设计人 吴洪生;

    申请日2012-12-26

  • 分类号A01G1/04(20060101);A01G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00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唐循文

  • 地址 210044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6:29: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2-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4 授权公告日:20141022 终止日期:20171226 申请日:201212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0-22

    授权

    授权

  • 2013-05-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4 申请日:2012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消除设施栽培瓜果蔬菜连作障碍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瓜果类蔬菜中,辣椒、青椒、西瓜、番茄和黄瓜在我国的蔬菜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每年种植面积在1500-3000万亩次,由于经济效益高,土地资源紧张,因而番茄、黄瓜、西瓜、辣椒连作十分严重,土地得不到恢复,地力衰竭,土壤理化性状变坏,土壤残留大量影响作物生长的化感物质和自毒物质,微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连作西瓜、番茄、辣椒、黄瓜生长受阻,容易发病,造成大量减产、品质下降,果农、菜农经济效益下降;同时由于蔬菜生长不旺,呈现病态,菜农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造成环境污染和瓜果蔬菜中农药残留,影响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设施栽培瓜果蔬菜类连作障碍频发的问题,开发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提供一种消除设施栽培蔬菜连作障碍的方法及应用,这种是在设施(大棚)栽培蔬菜瓜果收获期,利用短暂的休闲期,在田间灌水高温闷棚,同时将农作物秸秆泡水沤制,利用高温发酵,大量杀死连作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分解连作土壤中的植物分泌的化感物质和自毒物质,改良和提高土壤生产力,促进作物生长,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连作障碍的发生,恢复设施栽培土壤中的微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效益。

技术方案:一种消除设施栽培蔬菜连作障碍的方法,生产步骤为:在设施栽培蔬菜收获后,在田间四周筑梗灌水,使得田间地表水层深10cm以上;在淹水的栽培设施地表施用50-1000g/亩的硫酸亚铁,并均匀分布;将农作物秸秆切成20~25cm长秸秆段,平铺堆置在水中,在堆置过程中每1000千克秸秆撒施3.5-5千克生石灰促进作物秸秆发酵;为栽培设施盖上塑料薄膜密封,春秋季经过15-25天或夏季7-14天后,作物秸秆堆置发酵完成,揭开薄膜通风透气,排水;将发酵后的作物秸秆重新堆置成草堆,每个草堆长2.5-5米、宽1-4米、高1-2米,在堆置时每1000千克草堆撒施1-5千克尿素,接种食用菌菌种,保持草堆湿度30-60%;接种后20-40天,即可采菇收获,连续收获2-3茬后可以继续种植蔬菜,或者将作物秸秆堆置在田头种植食用菌,而设施内的地面在风干5-10天后即可直接种植蔬菜。

所述方法中须在作物秸秆堆置发酵结束后立即将田间积水排去,并自由通风5-10天。

所述农作物秸秆为小麦或水稻秸秆。

上述消除设施栽培蔬菜连作障碍的方法在种植辣椒、黄瓜、西瓜、番茄、西葫芦或芦蒿上的应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能杀死设施栽培瓜果类蔬菜连作障碍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分解土壤中植物分泌的化感物质和自毒物质;能将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转化再生利用生产食用菌。

本发明能大量抑制或杀死土壤中的有害菌群,例如好氧真菌中的镰刀菌属、曲霉属、腐霉属、疫霉属等,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减少设施栽培瓜果类蔬菜病害的发生,对作物因长期连作重茬和其它病害引起的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枯黄,落叶,落花、落果等生理病害和虫害有防治效果。

本发明中利用设施栽培瓜果类蔬菜收获的休闲期,主要在夏秋季节,外界气温高,同时设施四周覆膜,在灌水后密封,既造成厌氧杀灭有害微生物,同时由于高温夏日大棚内水温达75℃以上)升高造成的持续高温灭菌,既能杀死活菌体,又能杀死休眠的孢子,同时创造高度厌氧和高温的环境,具有双重杀菌效果。另外持续高温灌水闷棚,还活化了土壤中的无机养分,促进土壤难溶养分的分解转化。

本发明利用农作物秸秆发酵生产食用菌,及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的污染问题,又缓解了设施栽培土壤连作障碍,提高土壤有机肥和土壤肥力,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现了生态农业循环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的,有利于土壤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采用的高温灌水闷棚技术能抑制土传病害,改善和维护设施栽培农田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土壤中难溶养分的分解转化。

2)发明采用的高温灌水闷棚技术能分解连作障碍土壤中植物分泌残留的化感物质和自毒物质,减少化感物质和自毒物质对连作蔬菜生长的不利影响,促进作物生长。

3)本发明采用农作物秸秆堆置发酵生产食用菌,除了能解决农作物秸秆的环境污染外,还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肥力和有机质,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增加农民收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技术处理连作障碍土壤后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1)在大棚栽培番茄收获后的6月份,清除田内番茄残株,在地表堆置长5米、宽3米、高1米的麦秸或稻草堆,稻草或麦秸切成20厘米长;在堆置草堆过程中每1000千克秸秆拌入5千克生石灰;

2)在大棚四周筑坝,坝高20厘米,灌水,使棚内地表水面高出地表10厘米,并维持水面基本不变,地表施用50克/亩的硫酸亚铁,同时将草堆浸泡水中,四周扣棚,密封,在太阳下暴晒10天;

3)10天后,揭开大棚,通风透气,排干田间积水,7天后将草堆翻堆,每1000千克草堆均匀拌入2千克尿素,保持草堆湿度在50%,接种草菇;

4)10天后有白色/灰色菇蕾出现,25天后结菇,可以采收;种植草菇后地块可以直接继续连作番茄。

 

实施例2:

1)在大棚栽培黄瓜收获后的5月份,清除田内黄瓜残株,在地表堆置长3米、宽4米、高1.2米的稻草堆,稻草切成25厘米长;在堆置草堆过程中每1000千克秸秆拌入3.5千克生石灰;

2)在大棚四周筑坝,坝高20厘米,灌水,使棚内地表水面高出地表10厘米,并经常维持水面基本不变,地表施用500克/亩的硫酸亚铁,同时将草堆浸泡水中,四周扣棚,密封,在太阳下暴晒14天;

3)14天后,揭开大棚,通风透气,排干田间积水,10天后将草堆翻堆,每1000千克草堆均匀拌入5千克尿素,保持草堆湿度在40%,接种草菇;

4)10天后有白色菇蕾出现,25天后结菇,可以采收;种植草菇后地块可以直接继续连作黄瓜。

 

实施例3

1)在大棚栽培西瓜收获后的8月下旬,清除田内西瓜瓜残株,在地表堆置长2.5米、宽3.5米、高1.5米的稻草堆,稻草秸秆切成25厘米长;在堆置草堆过程中每1000千克秸秆拌入5千克生石灰;

2)在大棚四周筑坝,坝高20厘米,灌水,使棚内地表水面高出地表10厘米,并经常维持水面基本不变,地表施用1000克/亩的硫酸亚铁,同时将草堆浸泡水中,四周扣棚,密封,在太阳下暴晒12天;

3)12天后,揭开大棚,通风透气,排干田间积水,14天后将草堆翻堆,每1000千克草堆均匀拌入3千克尿素,保持草堆湿度在60%,接种草菇;

4)12天后有白色菇蕾出现,28天后结菇,可以采收;种植草菇后地块可以直接继续连作西瓜。

 

本发明的应用实例:

将本发明技术用于大棚番茄、黄瓜。

1、在连作5年以上的番茄大棚中种植番茄,在大棚番茄收获后的6月份,采用本发明技术处理连作障碍土壤常规方法种植番茄,可比没有采用本发明技术处理的连作田块对照提高番茄苗成活率10-30%以上,株高增加10%,增产30-65%,青枯病发病率下降70%左右;

2、在室内盆栽试验条件下,采集连作5年以上的黄瓜大棚土壤,室内采用本发明技术处理连作障碍土壤,种植黄瓜,移栽50天后,植株株高比没有采用该发明处理的土壤对照增加20-35%,生物量(植株全株鲜重)比对照增加35-45%不等,镰刀菌属、腐霉属、疫霉属菌等数量比对照下降80-90%(图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