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碳原子发射光谱测定含碳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一种基于碳原子发射光谱测定含碳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摘要

一种基于碳原子发射光谱测定含碳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DBD装置作为含碳化合物中碳元素的原子化器和激发源,选择193.0 nm作为检测波长,使用电荷耦合器件定量检测,采用加热辅助的方法提高检测灵敏度。该方法对碳元素的检测具有高选择性、分析速度快、稳定性好等特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6622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210344012.7

  • 申请日2012-09-17

  • 分类号G01N30/88(20060101);

  • 代理机构51200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肖友发

  • 地址 610064 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6:25: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0-01

    授权

    授权

  • 2013-0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0/88 申请日:201209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1-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中气相色谱检测新技术,涉及一种对碳元素具有高选择性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气相色谱仪中,检测器是检测方法的重要组成部件。目前,已知的气相色谱检测器几十种,其中最常见的包括热导检测器(TC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氮磷检测器(NP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等。这些检测器因为其不同检测原理而被用作不同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TCD基于不同分析组分与载气有不同的热导率的原理,是一种通用的非破坏性浓度型检测器,理论上可应用于任何组分的检测,但灵敏度较低;FID基于检测目标物在氢焰中离子化,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形成离子流而被检测,其检测目标为可燃烧的有机物,但对于二氧化碳等不能燃烧的目标物则无响应;NPD用于测定含氮和含磷的有机化合物,ECD用于分析卤素化合物、多环芳烃等一些电负性大的化合物,FPD主要用于测定含硫、含磷化合物。目前,尚未有对碳元素具有选择性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报道。 

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是有绝缘介质插入放电空间的一种非平衡态气体放电。DBD有很多优点,包括工作温度低、能耗小、装置结构简单、可在大气压下工作等。目前,DBD在工业上广泛用于表面改性和污染物处理等。在分析化学中,DBD已被用作原子化器和离子源。如,Miclea等人将DBD作为原子化器,用于激光原子吸收光谱中(Miclea, M.; Kunze, K.; Musa, G.; Franzke, J.; Niemax, K. Spectrochim. Acta Part B, 2001, 56, 37-43);专利(ZL-200510086518.2)设计了一种基于DBD的原子化器,可用于能产生氢化物的砷、硒、锡、锑等元素的原子化;专利(ZL-200610011548.1)设计了一种基于DBD的化学离子化方法和质谱离子源,可与质谱检测器联用用于有机物检测。DBD用作气相色谱的检测方法在文献中也有报道,Kunze等人将基于DBD的激光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作气相色谱检测器,用于含卤素的气体分析物的检测(Kunze, K.; Miclea, M.; Franzke, J.; Niemax, K. Spectrochim. Acta Part B, 2003, 58, 1435-1443);Li等人发现DBD能够激发卤代烃的分子发射光谱,并将其用作气相色谱的检测器检测卤代烃(Li, W.; Zheng, C.; Fan, G.; Tang, L.; Xu, K.; Lv, Y.; Hou, X. Anal. Chem. 2011, 83, 5050-5055)。DBD装置作为原子化器仅用于易原子化的元素,如汞、砷、硒、锡、锑等元素;对于有机物则只能激发其能量需求较低的分子发射光谱,如卤代烃;目前未有将DBD用于激发碳元素原子发射光谱的报道。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加热辅助的DBD等离子体激发碳原子发射光谱,并将其发展成为对碳具有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和高灵敏度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用于含碳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检测。 

技术方案 

本发明以DBD装置作为含碳化合物中碳元素的原子化器和激发源,以电荷耦合器件作为碳原子发射光谱的检测器,在DBD装置的石英管上安装加热控温设备,以含碳化合物作为检测物,选择193.0 nm碳的特定原子发射线进行定量检测,其检测步骤为: 

(1)样品从气相色谱仪进样口进入,经分离后从放电气体进口进入到DBD装置中; 

(2)DBD装置内外电极电压控制在1.84 ~ 3.25 kV; 

(3)放电气体氩气经放电气体口以300 ~ 900 mL min-1进入; 

(4)通过控制电加热丝的电压,控制DBD装置温度为25 ~ 300 ℃; 

(5)样品进入加热的DBD装置后,在DBD等离子体中原子化产生碳元素的自由原子; 

(6)碳元素的自由原子经DBD等离子体激发,产生碳元素的193.0 nm的特征原子发射谱线,经电荷耦合器件检测,实现含碳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DBD的气相色谱检测器,其结构由DBD等离子体激发装置、加热控温装置、光学检测装置构成。如图1所示,DBD等离子体激发装置采用空心石英管作为绝缘介质,在石英管外面缠绕铜丝作为外电极,内部插入铜丝作为内电极,通入氩气作为放电气体,使用变压器调节内外电极的电压,控制等离子体激发的能力。 

本发明所述的含碳化合物,指的是在气相色谱中能气化的含碳化合物。DBD装置的最佳温度是200 ~ 300 ℃,DBD装置的内外最佳电极电压是2.54 ~ 3.25 kV,最佳的氩气流速为300 ~ 600 mL min-1。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与已有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优点:(1)采用DBD等离子体装置激发得到碳原子发射光谱;(2)对DBD等离子体装置进行加热辅助,提高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并增强其检测的灵敏度;(3)选择193.0 nm碳特定原子发射线,干扰少、灵敏度高;(4)分析快速、简便;(5)检测方法仅需要氩气作为放电气体,氩气消耗量小,绿色环保;(6)测定范围广,适合有机和无机含碳化合物。 

附图说明

图1 加热辅助-DBD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的气相色谱检测装置示意图。1:铜外电极;2:铜内电极;3:封口塞;4:石英管;5:放电气体进口;6:加热控温装置;7:电荷耦合 检测器;8:放电气体出口。其中,石英管4的长度为50 mm,内径为3.0 mm,外径为5.0 mm;石英管的外部用铜丝(直径为1.0 mm)紧密缠绕一段约25mm作为铜外电极1;在内部插入一条铜丝(直径为1.5 mm,长度为30mm)作为铜内电极2;在石英管的左侧用耐高温硅胶作为封口塞3;石英管左右两端7.5mm各有一个支脚分别作为放电气体入口5和出口8,同时也使用耐高温硅胶作为封口塞3;加热控温装置6,包括电阻丝加热器、温度控制器,通过调节电阻丝加热装置的电压控制加热温度;在石英管的右端为封口塞3,保证检测目标物的特征发射光谱顺利地被采集,同时石英管内物质不污染电荷耦合检测器7;检测目标物中碳的原子发射谱线被电荷耦合检测器7记录。 

图2 本方法对于含碳化合物及无碳化合物在193.0 nm处的原子发射谱图。图中,横坐标为波长,单位为nm;纵坐标为信号响应强度;15种物质分别为:1、空白,2、双氧水,3、水,4、氨水,5、二氧化碳,6、甲烷,7、甲醛,8、甲醇,9、乙醚,10、乙腈,11、丙酮,12、正丁醇,13、乙酸乙酯,14、正己烷,15、叔丁胺。 

图3 本方法中放电电压对7种含碳化合物灵敏度的影响。工作条件为:进样体积:1 μL,氩气流速:300 mL min-1,加热温度:300 °C。图中,横坐标为放电电压,单位为kV;纵坐标为峰面积;7种物质分别为:1、甲醛,2、乙酸乙酯,3、甲醇,4、乙醇,5、正丙醇,6、正丁醇,7、正戊醇。 

图4 本方法中氩气流速对7种含碳化合物灵敏度的影响。工作条件为:进样体积:1 μL,放电电压:2.95 kV,加热温度:300 °C。图中,横坐标为氩气流速,单位为mL min-1;纵坐标为峰面积;7种物质分别为:1、甲醛,2、乙酸乙酯,3、甲醇,4、乙醇,5、正丙醇,6、正丁醇,7、正戊醇。 

图5 本方法中加热温度对7种含碳化合物灵敏度的影响。工作条件为:进样体积:1 μL,放电电压:2.95 kV,氩气流速:300 mL min-1。图中,横坐标为温度,单位为℃;纵坐标为峰面积;7种物质分别为:1、甲醛,2、乙酸乙酯,3、甲醇,4、乙醇,5、正丙醇,6、正丁醇,7、正戊醇。 

图6 本方法测定啤酒中4种液体含碳组分的标准样品和啤酒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图中,横坐标为保留时间,单位为秒;纵坐标为信号响应强度;图中A为标准样品,图中B为啤酒样品;4种组分分别为:1,甲醛;2,乙酸乙酯;3,甲醇;4,乙醇。 

图7 本方法测定3种气体含碳组分标准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图中,横坐标为保留时间,单位为秒;纵坐标为信号响应强度;3种组分分别为:1,CO;2,CH4;3,CO2。 

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选择常见的各种易挥发有机和无机含碳化合物样品,检测其经过DBD后产生的位于193.0 nm处的碳元素特征原子发射谱线,并通过与氨水、水和双氧水等非含碳化合物样品进行对比,确认本发明对含碳化合物的检测能力。具体的操作步骤为:⑴ 样品从气相色谱仪进样口进入,经分离后从放电气体进口进入到DBD装置中;⑵ DBD装置内外电极电压控制在2.95 kV;⑶ 放电气体氩气经放电气体口以400 mL min-1进入;⑷ 通过控制电加热丝的电压,控制DBD装置温度为300 ℃;⑸ 样品进入加热的DBD装置后,在DBD等离子体中原子化产生碳元素的自由原子;⑹ 碳元素的自由原子经DBD等离子体激发,产生碳元素的193.0 nm的特征原子发射谱线,经电荷耦合器件检测,实现含碳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分析的各种含碳化合物包括叔丁胺、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腈、乙醚、甲醇、甲醛、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其在193.0 nm下的原子发射谱线见附图2。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考察DBD装置中内外电极电压对含碳化合物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参照实施例一的操作步骤,以甲醛、乙酸乙酯、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和正戊醇为测试对象,内外电极电压的测试范围为1.84 ~ 3.25 kV。本实施例的实验结果见附图3,由此确定本发明的最佳激发电压为2.54 ~ 3.25 kV。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考察DBD装置中放电气体氩气流速对含碳化合物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参照实施例一的操作步骤,以甲醛、乙酸乙酯、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和正戊醇为测试对象,氩气流速的测试范围为300 ~ 900 mL min-1。本实施例的实验结果见附图4,由此确定本发明的最佳氩气流速为300 ~ 600 mL min-1。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考察DBD装置中加热控温装置的温度对含碳化合物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参照实施例一的操作步骤,以甲醛、乙酸乙酯、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和正戊醇为测试对象,DBD装置温度的测试范围为25 ~ 300 ℃。本实施例的实验结果见附图5,由此确定本发明的最佳工作温度为200 ~ 300 ℃。 

实施例五: 

低碳醛类、酯类和醇类物质的含量是评价酒类样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本实施例对啤酒样品中含碳的液体组分进行分析,选择的分析物包括甲醛、乙酸乙酯、甲醇和乙醇。样品从气相色谱仪进样,进样体积为0.02 μL;内外电极的激发电压为2.95 kV,放电气体氩气的流速为400 mL min-1,调节加热装置的温度为300 ℃。本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啤酒类样品中甲醛、乙酸乙酯、甲醇和乙醇的测定,标准样品和啤酒样品的色谱图见附图6。其中4种含碳 化合物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和检出限(LOD)等指标见表1。 

表1 本方法测定4种含碳化合物的检出限 

实施例六: 

含碳气体的定量检测是分析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涉及到油气、垃圾处理、化学催化、有机合成等方面。本实施例对含碳的气体样品进行分析,选择的分析物包括CO2、CH4和CO。样品从气相色谱仪进样,进样体积为0.50 mL;内外电极的激发电压为2.95 kV,放电气体氩气的流速为400 mL min-1,调节加热装置的温度为300 ℃。本方法成功地应用于CO2、CH4和CO 3种混合气体的检测,其检测组分标准物质的色谱图见附图7。其中3种气体含碳化合物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和检出限(LOD)等指标见表2。 

表2 本方法测定3种含碳化合物的检出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