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跟骨骨折的跟骨解剖型塑形复位接骨板

用于跟骨骨折的跟骨解剖型塑形复位接骨板

摘要

本发明用于跟骨骨折的跟骨解剖型塑形复位接骨板,包括用于固定跟骨位于足跟一侧的后肢板和用于固定跟骨位于足背一侧的前肢板,所述钢板厚度为1.5~2.2mm,所述后肢板具有折弯结构,长度为24~30mm,其上部为沿中部向左呈5~15度弯折的折弯;所述接骨板还包括有上肢板和下肢板,所述上肢板和下肢板分别与后肢板的上部和下部固定连接,所述上肢板长度为24~28mm,下肢板长度为48~52mm,所述下肢板前端还与前肢板底端固定连接,二者之间呈90~110度夹角,所述前肢板长度为18~22mm;所述前肢板上端、上肢板前端、后肢板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用于定位跟骨特定点的定位孔,所述后肢板、前肢板、上肢板和下肢板上开设有螺孔,所述定位孔和固定钉装配孔为圆形孔或椭圆形孔。本发明对各种类型的跟骨骨折均起到最佳的复位与内固定作用,具有损伤小,操作方便,固定牢固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856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杨益;朱勤芬;

    申请/专利号CN201210433777.8

  • 发明设计人 杨益;朱勤芬;

    申请日2012-11-05

  • 分类号A61B17/8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华园东路30号五邑中医院手足骨科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6:02: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2-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B17/80 授权公告日:20160629 终止日期:20161105 申请日:2012110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6-29

    授权

    授权

  • 2013-03-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80 申请日:201211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1-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跟骨骨折的跟骨解剖型塑形复位接骨 板。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的跟骨接骨板种类众多,应用比较多的一般为解剖适形跟骨钢板,有钛质也 有合金钢板,所述接骨板上均匀开设有固定钉装配孔。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为结构类似逆时 针旋转90度的“p”形的跟骨钢板。如图1所示,右侧为末端分叉的直形板或“口”形板, 左侧为不规则环状结构板,其上均匀开设有固定钉装配孔。所述左侧不规则环状结构板上还 可以设置纵向的加强梁。该钢板形状与跟骨外轮廓形状类似,其最右侧上下两端、左侧不规 则环的左侧边上下两端点及最左边端点处的固定钉装配孔是用于和跟骨特定点匹配的。在使 用时,将跟骨特定点找到,并移至与上述固定钉装配孔重合,打固定钉固定后,便可完成跟 骨的复位与固定。因此,右侧的前肢板与左侧的后肢板是上述钢板的主要结构;右侧的前肢 板为上下两侧开孔的平直板,左侧的后肢板为折弯板,两侧与左端均开孔。

上述跟骨钢板与现有所有的跟骨钢板一样,左部为封闭环状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将跟骨 中部表面所有肌肉和跟腱全部切除,否则钢板根本无法安装到跟骨上。同样,在拆卸钢板时, 也需要将跟骨中部表面的所有肌肉和跟腱全部切除,否则钢板无法取出。这样一来,在使用 跟骨钢板的过程中,对病人会产生极大的伤害。

同时,现有跟骨钢板均为平板,需要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塑形,然后才能使用,不但会延 长手术时间、增加病人痛苦;同时,塑形过程中出现细小的偏差便会导致特定的固定钉装配 孔无法与跟骨特定点匹配的问题,造成跟骨复位出现偏差,严重的话会使病人残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跟骨解剖型塑形复位钢板,能够用于各种跟骨 骨折的内固定,同时固定和取出均较为便捷、对病人伤害小、固定牢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跟骨骨折的跟骨解剖型塑形复位接骨板, 包括用于固定跟骨位于足跟一侧的后肢板和用于固定跟骨位于足背一侧的前肢板,所述钢板 厚度为1.5~2.2mm,所述后肢板具有折弯结构,长度为24~30mm,其上部为沿中部向左呈5~15 度弯折的折弯;所述接骨板还包括有上肢板和下肢板,所述上肢板和下肢板分别与后肢板的 上部和下部固定连接,所述上肢板长度为24~28mm,下肢板长度为48~52mm,所述下肢板 前端还与前肢板底端固定连接,二者之间呈90~110度夹角,所述前肢板长度为18~22mm; 所述前肢板上端、上肢板前端、后肢板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用于定位跟骨特定点的定位孔, 所述后肢板、前肢板、上肢板和下肢板上开设有螺孔,所述定位孔和固定钉装配孔为圆形孔 或椭圆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后肢板上上而下开设有定位孔一、螺孔二和定位孔三,后肢板的上部 和下部相对于螺孔二对称,上肢板与后肢板上部呈85~90度夹角,下肢板与后肢板下部呈 85~90度夹角;所述前肢板自下而上均匀开设有螺孔十一和定位孔十二两个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肢板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下托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肢板上自后向前均匀开设有螺孔四、螺孔五和定位孔六三个孔;所述 下肢板上自后向前均匀开设有螺孔七、螺孔八、螺孔九、螺孔十和螺孔十一五个孔。

进一步地,所述后下托板设置有两个,分别为位于螺孔八和螺孔九之间的后下托板及位 于螺孔九和螺孔十之间的前下托板;后下托板的长度为10~12mm,与下肢板呈75~80度夹角, 前下托板的长度为10~12mm,与下肢板呈80~85度夹角;后下托板和前下托板下端分别开设 有定位孔十三和定位孔十四,所述定位孔十三和定位孔十四为圆形孔或椭圆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跟骨解剖型塑形复位钢板采用不锈钢、钛质或钛合金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后肢板、前肢板、上肢板和下肢板均具有向跟骨一侧弯曲的折弯,折弯 弧度与人体正常跟骨体外侧面的生理曲度相适配。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托板具有向跟骨一侧弯曲的折弯,折弯弧度与人体正常跟骨体外侧 面的生理曲度相适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采用上肢板和下肢板分离并开口的结构,而且保留并优化了 现有跟骨钢板定位孔的设置位置,因此其对各种跟骨骨折均有较好的固定效果,适应症广, 同时复位操作十分便捷;其次,由于采用上肢板和下肢板分离并开口的结构,因此无需对跟 骨中部组织切除便能完成固定操作,固定和取出均较为便捷,对病人伤害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跟骨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后肢板、B-上肢板、C-下肢板、D-前肢板、E-后下托板、F-前下托板、1-定位 孔一、2-螺孔二、3-定位孔三、4-螺孔四、5-螺孔五、6-定位孔六、7-螺孔七、8-螺孔八、9- 螺孔九、10-螺孔十、11-螺孔十一、12-定位孔十二、13-定位孔十三、14-定位孔十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用于跟骨骨折的跟骨解剖型塑形复位接骨板,包括用于固定跟骨 位于足跟一侧的后肢板A和用于固定跟骨位于足背一侧的前肢板D,所述钢板厚度为 1.5~2.2mm,以保证钢板具有一定承载能力,同时又使病人具有较低的不适感。所述后肢板A 具有折弯结构,长度为24~30mm,其上部为沿中部向左呈5~15度弯折的折弯。所述接骨板 还包括有上肢板B和下肢板C,所述上肢板B和下肢板C分别与后肢板A的上部和下部固定 连接,所述上肢板B长度为24~28mm,下肢板C长度为48~52mm,所述下肢板C前端还与 前肢板D底端固定连接,二者之间呈90~110度夹角,所述前肢板D长度为18~22mm。所述 前肢板D上端、上肢板B前端、后肢板A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用于定位跟骨特定点的定位 孔,所述后肢板A、前肢板D、上肢板B和下肢板C上开设有螺孔,所述定位孔和螺孔为圆 形孔或椭圆形孔。所述后肢板A长度优选28mm,前肢板D长度优选20mm,上肢板B长度 优选26mm,下肢板C长度优选50mm;所述后肢板A的折弯角度优选10度,前肢板D与 下肢板C之间的夹角优选95度。

根据发明人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目前亚洲人的跟骨大小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围内,虽然 受身高和脚长的影响,但影响较小,因此上述尺寸的钢板能够适合绝大多数亚洲人使用。由 于采用了左侧板和右侧板分离并开口的结构,因此无需对跟骨中部组织切除便能完成固定操 作,固定和取出均较为便捷,对病人伤害小。发明人根据多年的临床病例的积累和研究,发 现跟骨骨折病例无论骨折呈何种形状,跟骨前、后侧底部及顶部两侧四点均难以发生损伤, 而依据这四点便能对跟骨进行复位。所述前肢板D上端、上肢板B前端、后肢板A上、下两 端分别开设有用于定位跟骨特定点的定位孔,正好能够与上述四点对位匹配,因此在手术过 程中,将上述四点找到,并且与对应的定位孔匹配,然后打钉固定,便能完成跟骨的复位, 操作十分便捷,极大缩短了手术时间。

为了进一步方便操作,同时降低塑形不正对手术的影响,所述后肢板A、前肢板D、上 肢板B和下肢板C均具有向跟骨一侧弯曲的折弯,折弯弧度与人体正常跟骨体外侧面的生理 曲度相适配。只需在制造过程中,取一个中等身材的人体跟骨模型作为模具,在制造过程中 便对钢板进行塑形即可。这样一来,手术中便无需进行塑形,极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消 除了塑形不正对手术的影响。为保证塑形后的钢板能够适合绝大多数人群使用,所述定位孔 可设计为椭圆形孔。

为减小钢板与跟骨的接触面,所述后肢板A、前肢板D、上肢板B和下肢板C均可设计 为波浪形板。

所述定位孔和螺孔为锁定孔或非锁定孔,其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孔径为5~7mm。厚度 优选1.7mm。经发明人多年临床总结得出,1.7mm的不锈钢板完全能够保证足够的承载力, 完全能够适应病人跟骨恢复期的需求,同时其厚度也能够保证病人的不适感最低。

为了应对跟骨由人体正面向人体反面的纵向劈裂骨折等特殊的适应症,所述下肢板C上 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下托板。所述上肢板B上可自后向前均匀开设有螺孔四4、螺孔五5和定 位孔六6三个孔;所述下肢板C上可自后向前均匀开设有螺孔七7、螺孔八8、螺孔九9、螺 孔十10和螺孔十一11五个孔。

所述后下托板可设置有两个,分别为位于螺孔八8和螺孔九9之间的后下托板E及位于 螺孔九9和螺孔十10之间的前下托板F;后下托板E的长度为10~12mm,与下肢板C呈75~80 度夹角,前下托板F的长度为10~12mm,与下肢板C呈80~85度夹角;后下托板E和前下 托板F下端分别开设有定位孔十三13和定位孔十四14,所述定位孔十三13和定位孔十四14 为圆形孔或椭圆形孔。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通过上肢板B和下肢板C的开口结构,以及定位孔的设置,使整个跟 骨钢板能够针对各种跟骨骨折进行内固定,固定和取出时均无需对跟骨中部的韧带或肌腱止 点进行剥离,对患者损伤极小;同时能够利用定位孔对跟骨进行塑形复位,操作便捷、且固 定牢固。所以,其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 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 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