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虚拟现实应用录制视频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基于虚拟现实应用录制视频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应用录制视频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用于录制虚拟角色在虚拟现实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该方法包括:配置第三人称视角,其中所述第三人称视角是配置为虚拟现实应用的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虚拟控制器的拍摄视角;获取虚拟角色在虚拟现实应用中的位置信息;获取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和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获取当前虚拟角色所在的虚拟现实应用对应的场景数据;根据场景数据、方位信息和虚拟角色的姿态数据,录制虚拟角色当前在虚拟现实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不受物理硬件的限制,可以全方位的进行第三人称视角的画面拍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9527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80054182.2

  • 发明设计人 陈阳;黄雨川;沈晓斌;麦伟强;

    申请日2017-08-2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仲凯

  •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科技中一路腾讯大厦35层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2:13: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05

    授权

    授权

  • 2019-07-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N5/232 申请日:201708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6-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虚拟现实应用录制视频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个人电脑(英文全称:personal computer,英文简称:PC)VR(英文全称:virtual reality,英文简称:VR)市场与用户的快速增长,用户对于VR录制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用户想要拍摄到自身玩VR游戏的场景。为了拍摄到用户玩VR游戏的场景,目前主要采用第三人称视角的拍摄方式对用户的真人姿态进行拍摄,然后结合拍摄的用户真人姿态画面,VR头盔拍摄的第一人称视角画面以及用户在每个姿态时在VR游戏中的游戏场景,合成得到最终的视频。

但是,目前的第三人称视角拍摄只能依赖于物理手柄,并且物理手柄由于人为操控原因会出现不稳定现象,最终会导致合成的视频出现晃动,视频质量较差。其次,第三人称视角的拍摄也受限于物理手柄,无法在更大范围的拍摄到想要的画面。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基于虚拟现实应用录制视频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第三人称视角拍摄受到硬件限制的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基于虚拟现实应用录制视频的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录制虚拟角色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所述虚拟角色是指与所述虚拟现实应用进行交互的对象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角色,所述基于虚拟现实应用录制视频的方法包括:

配置第三人称视角,其中所述第三人称视角是配置为所述虚拟现实应用的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虚拟控制器的拍摄视角;

获取虚拟角色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位置信息;

获取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是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在虚拟现实应用中的方位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获取当前虚拟角 色所在的所述虚拟现实应用对应的场景数据;

根据所述场景数据、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和所述虚拟角色的姿态数据,录制所述虚拟角色当前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用于录制虚拟角色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所述虚拟角色是指与所述虚拟现实应用进行交互的对象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角色,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配置器、输入输出单元和虚拟控制器;

所述配置器用于配置第三人称视角,其中所述第三人称视角是配置为所述虚拟现实应用的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虚拟控制器的拍摄视角;

所述虚拟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输入输出单元获取虚拟角色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位置信息,以及获取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所述第三人称视角是指所述虚拟控制器的拍摄视角,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是指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在虚拟现实应用中的方位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获取当前虚拟角色所在的所述虚拟现实应用对应的场景数据;

根据所述场景数据、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和所述虚拟角色的姿态数据,录制所述虚拟角色当前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

本申请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本申请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本申请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用于拍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的虚拟控制器先获取所述位置信息以及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获取上述场景数据,然后根据所述场景数据、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和所述虚拟角色的姿态数据拍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可见,采用本方案后,一方面中,不需要另外配备手持控制器就能通过虚拟控制器实现第三人称视角画面的拍摄,并且不需要额外的人力和设备,也不受物理硬件的限制,可以全方位的进行第三人称视角画面的拍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使用虚拟现实系统与VR应用交互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虚拟现实应用录制视频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置器中的自动检测配置部分的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视角控制器中的预览拍摄控制部分的界面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虚拟现实应用录制视频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VR应用的应用界面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VR应用的应用界面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VR应用的应用界面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e为本发明实施例中VR应用的应用界面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调整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的视角位置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team VR平台加载虚拟控制器使用的接口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启动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拍摄第三人称画面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本申请中所出现的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实际应用中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成或集成在另一个装置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的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类似的形式,本申请中均不作限定。并且,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上的分离,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或者可以分布到多个电路模块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应用录制视频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虚拟现实技术领域。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整个虚拟现实系统包括VR头盔、安装有VR资源(例如VR游戏)和/或VR应用、软件、App等的终端设备、以及两个手持控制器。在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为增加整个虚拟现实系统配置的便捷与通用性,所述手持控制器可以是标配的手持控制器。所述终端设备并不限于传统使用的个人电脑、笔记本,还可以是具有VR资源、应用、软件等承载运行功能的类似电子终端、装置或设备。用户在参与VR应用时穿戴VR头盔,VR头盔为头戴式显示器,VR头盔与安装了VR游戏的计算机通过人机交互接口通信连接。用户可通过VR头盔以第一人称视角去参与VR应用,并在VR应用中操控VR应用里的道具。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中的VR应用可以基于Steam VR平台运行,为摆脱物理硬件的限制,可在终端设备的VR资源中加载一个应用插件,从而 实现第三人称视角的录制功能。具体来说,可通过配置VR应用,在VR应用中加载该应用插件,使得该应用插件可以模拟VR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当用户穿戴VR头盔玩VR应用时,用户可以在计算机上启动该应用插件中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第三人称视角录制功能。这样,用户在玩VR应用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该应用插件对该用户代入VR应用的虚拟角色在VR应用中的姿态和场景进行录制。

其中,VR应用是指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交互式应用。其中,计算机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成为虚拟环境(英文全称:Virtual Environment,英文简称VE)。该VR应用可为用户提供人机接口,使得用户能够命令安装了VR应用的VR装置,以及VR装置如何向用户提供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虚拟角色是指用户在与VR应用交互时,用户需要代入VR应用中的虚拟角色。第一人称视角是指操纵VR应用的用户无法看见自身所代入的虚拟角色,但可以看到自身所代入的虚拟角色所处的场景,使得用户可以身临其境的用户视角。第三人称视角是指能够看到用户所代入的虚拟角色和该虚拟角色所处的交互场景的视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可包括输入输出单元、虚拟控制器、视角控制器和配置器。其中,虚拟控制器、视角控制器和配置器则为上述应用插件的一部分,虚拟控制器、视角控制器和配置器均是计算机程序产品,不受物理硬件限制。

配置器可用于检测和配置Steam VR平台,使Steam VR平台识别并加载虚拟控制器,使得虚拟控制器模拟一个VR物理手柄,其用于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位置与视角方向的调整,以及用于在VR应用中以第三人称视角进行视频录制。

配置器还用于配置VR应用,使其接受虚拟控制器为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其中,Steam VR平台是指基于OpenVR标准的开放式VR技术平台。

视角控制器提供用户界面(英文全称:user interface,英文简称:UI),使得用户可以实时便捷调整虚拟控制器的视角方位和视角位置。

参照图2,以下对本申请中的虚拟现实应用视频录制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所述方法可用于录制虚拟角色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其中,其中,虚拟现实应用是指交互式应用,例如虚拟现实游戏,用户通过带上VR头盔即可实现进入真实的游戏场景,并得到游戏场景中的感官、触感等交互式体验。

所述虚拟角色是指与所述虚拟现实应用进行交互的对象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角色。例如虚拟角色可以是指参与VR游戏的用户,该用户在参与VR游戏时,其需要代入该VR游戏中的角色,VR游戏可包括多个游戏场景,每个游戏场景都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虚拟对象,虚拟对象可以是房间、道路、树木、建筑物和车等,可以将这些游戏场景称为素材。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包括:

201、终端设备配置第三人称视角。

其中,所述第三人称视角是配置为所述虚拟现实应用的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虚拟控制器的拍摄视角。

202、终端设备接收对象输入的第三人称视角录制操作。

其中,对象是指与所述虚拟现实应用进行交互的用户,例如对象可以是指图1中戴VR头盔与终端设备中的VR应用交互的用户。

203、终端设备响应于第三人称视角录制操作,获取虚拟角色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位置信息以及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

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可以是指该用户代入VR游戏中的角色在VR游戏中所处的位置,例如该位置信息可以是VR游戏中的某个房间、某条道路等。

所述第三人称视角是指配置为所述虚拟现实应用的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虚拟控制器的拍摄视角。

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是指当前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在虚拟现实应用中的方位信息。可以是初始配置的方位信息,也可以是在录制第三人称视角画面的过程中调整后的方位信息,若是调整后的方位信息,那么当前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拍摄的就是以调整后的方位信息拍摄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的获取时序本申请均不作限定。在终端设备响应第三人称视角录制操作之前,终端设备还需要配置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使得所述虚拟现实应用将所述虚拟控制器作为所述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例如,用户在玩VR游戏时,在PC上点击 第三人称视角录制操作,PC即可开启虚拟控制器作为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功能,从而可以通过该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去拍摄该用户在VR游戏中的虚拟角色玩VR游戏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该第三人称视角画面包括该虚拟角色的姿态,进而记录该用户玩VR游戏的场景。

204、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获取当前虚拟角色所在的所述虚拟现实应用对应的场景数据。

其中,场景数据可以是指所述虚拟现实应用当前呈现的画面素材,例如场景数据可以是VR游戏中的某个游戏场景。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虚拟角色在VR游戏中的位置确定该虚拟角色当前在VR游戏中的游戏场景a。

205、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场景数据、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和所述虚拟角色的姿态数据,录制所述虚拟角色当前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

其中,所述虚拟角色的姿态数据是指上述用户在虚拟现实应用交互时的体现的姿态数据。例如姿态数据可以是用户在玩VR游戏时,通过晃动物理手柄时输入终端设备的数据,该姿态数据可通过传感器获取,具体获取的方式本申请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以及所述虚拟角色的姿态数据的获取时序本申请均不作限定,只要保证所述虚拟角色的姿态数据在录制所述虚拟角色当前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之前获取即可。

具体来说,由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去拍摄所述虚拟角色当前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实际操作时,根据所述场景数据和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就可以得到以该方位信息拍摄的场景数据,然后将以该方位信息拍摄的场景数据、姿态数据进行合成,即可得到最终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配置:所述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方位信息跟随所述虚拟角色的位置变化而变化。这样可以实现,当所述虚拟角色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位置信息变化时,第三人称视角摄像机可以跟随该虚拟角色移动,以便对在虚拟现实应用中的虚拟角色进行跟拍,这样可以便于上述对象可以欣赏自身代入虚拟现实应用中的交互场景,或者,也可以提 供给其他用户观看。

与现有机制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用于拍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的虚拟控制器先获取所述位置信息以及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获取上述场景数据,然后根据所述场景数据、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和所述虚拟角色的姿态数据拍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可见,采用本方案后,一方面中,不需要另外配备手持控制器就能通过虚拟控制器实现第三人称视角画面的拍摄,并且不需要额外的人力和设备,也不受物理硬件的限制,可以全方位的进行第三人称视角画面的拍摄。

另一方面中,在拍摄VR游戏时,不需要有拍摄混合现实经验的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依据游戏进程和玩家位置,不断地调整拍摄方位,普通玩家就能够独立完成整个操作。更不需要玩家同步设定绿幕环境和视频同步,以及拍摄完后还要进行视频的叠加处理,由此可见,本申请的方案能够降低玩家的门槛,也能简化整个获取拍摄视频的时间。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录制所述虚拟角色当前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调整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操作输入的第一方位参数调整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方位信息,以控制所述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位移和旋转。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调整操作,第二调整操作是针对第三人称视角的视场角(英文全称:Field of View,英文简称:FOV)的调整操作;

根据所述第二调整操作输入的第一指令调整所述虚拟控制器的视场角,所述视场角是指所述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拍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的视角范围。可见本申请在调整该视场角时,不会受到物理硬件的限制,可以任意的调大或调小视场角,以获得合适的视野效果。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调整操作;

根据所述第三人称视角配置操作,将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方位信息设置为固定值,以抑制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画面抖动。通过这种固定设置,能够实现第三人称视角的静止拍摄,对于不适合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虚拟现实应用,或者是拍摄出的效果因晃动而引起观看者的眼睛不适的情况,都可以选择静止的第三人称视角来拍摄。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位信息包括视角位置和视角方位,虚拟角色所对应的对象可以戴虚拟现实头盔,基于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可以拍摄第一人称视角画面。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第三人称视角配置操作,将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与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绑定,使得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跟随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变化而变化,以获取第一人称视角画面,所述第一人称视角画面是指所述虚拟角色在所述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时,所述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拍摄的视场角内的画面。可见,本申请通过绑定,能够实现通过第三人称视角充当第一人称视角的功能。

具体来说,通过将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绑定位置,就能够实现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跟随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保持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与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一致。这样,由虚拟现实头盔所拍摄的画面则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第一人称视角画面,这样就可以实现通过控制第三人称视角的拍摄来实现对第一人称视角的拍摄。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第三人称视角的FOV来实现更广阔的视野,比在同样视角方位的头盔所拍摄到的画面视野更广。比如原来穿戴该虚拟现实头盔的用户可以看到130°的画面,而虚拟现实头盔只能拍摄到该用户眼前看到的110°的画面,在将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与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绑定后,就能够拍摄到130°或者130°以上的画面。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绑定后,由于虚拟现实头盔可能会由于穿戴其的用户姿态的改变而受到一些剧烈晃动,可能会导致第三人称视角拍摄的画面也相应出现晃动。为解决该问题,本申请还可以在该基础上对第三人称视角的旋转进行算法 处理,以减轻由于头盔晃动所引起的画面晃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包括横滚角,可将该横滚角设置为固定值,从而控制第三人称视角的横滚动作。可为该固定值设置一个阈值范围,取该阈值范围内的横滚角都可以减轻画面晃动的现象。例如可以设为0或者设为较小的值,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这样当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横滚角为固定值时,所述虚拟控制器至少可执行以下项之一来调整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信息:

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左右旋转和前后旋转。可见,通过该机制,能够使得第三人称视角所拍摄的画面不会在横滚角的方向上晃动,从而减少画面在横滚角方向上的晃动对用户的眩晕感。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第三人称视角的控制,除了通过上述方位参数的更新来控制之外,还可以通过人工控制,以实现根据VR应用的实际交互场景迅速的、自主的进行位移和旋转的调整操作,也能实现自当导演式的拍摄方式。例如,用于可通过对虚拟控制器输入操作指令来控制第三人称视角在整个虚拟现实应用中的位移或旋转。具体来说,

上述对象向终端设备输入第四调整操作,然后终端设备可响应于所述第四调整操作,根据所述第四调整操作调整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方位参数。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虚拟控制器调整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时,调整以下项时的调整边界为无穷大:

左右移动、前后移动、上下移动、左右旋转、前后旋转和上下旋转。

可见,通过不限定调整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的调整边界,能够实现不受物理硬件的束缚,可以无限制的、自由的进行视角方位的调整,进而获取类似广角镜头的超大视野的拍摄效果,也为用户提供VR应用视频拍摄的多样性选择。

请参照图3a,以下对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进行举例说明,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输入输出单元、配置器和虚拟控制器。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视角控制器,如图3b所示。配置器、虚拟控制器和视角控制器可以是独立或者集成的,三者可以是安装于终端设备上的应用插件,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所述终端设备用于录制虚拟角色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所 述虚拟角色是指与所述虚拟现实应用进行交互的对象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角色。下面分别对配置器、虚拟控制器和视角控制器的功能进行说明:

所述配置器,用于配置虚拟现实应用,使得所述虚拟现实应用将所述虚拟控制器作为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

所述配置器还用于将所述虚拟控制器配置为所述虚拟现实应用的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以及配置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其中所述第三人称视角是配置为所述虚拟现实应用的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虚拟控制器的拍摄视角。具体的,当虚拟现实应用基于Steam VR平台运行时,所述配置器可以在Steam VR平台上配置加载所述虚拟控制器的驱动。

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用于接收第三人称视角录制操作。

所述虚拟控制器用于获取虚拟角色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位置信息,以及获取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方位信息是指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在虚拟现实应用中的方位信息。

所述虚拟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获取当前虚拟角色所在的所述虚拟现实应用对应的场景数据。

所述虚拟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场景数据、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和所述虚拟角色的姿态数据,录制所述虚拟角色当前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方位信息跟随所述虚拟角色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用于拍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的虚拟控制器先获取所述位置信息以及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方位信息获取上述场景数据,然后根据所述场景数据、所述第三人称视角当前的方位信息和所述虚拟角色的姿态数据拍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可见,采用本方案后,一方面中,不需要另外配备手持控制器就能通过虚拟控制器实现第三人称视角画面的拍摄,并且不需要额外的人力和设备,也不受物理硬件的限制,可以全方位的进行第三人称视角画面的拍摄。

另一方面中,在拍摄VR游戏时,不需要有拍摄混合现实经验的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依据游戏进程和玩家位置,不断地调整拍摄方位,普通玩家就能够 独立完成整个操作。更不需要玩家同步设定绿幕环境和视频同步,以及拍摄完后还要进行视频的叠加处理,由此可见,本申请的方案能够降低玩家的门槛,也能简化整个获取拍摄视频的时间。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在所述虚拟控制器拍摄所述虚拟角色当前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之后,还用于接收第一调整操作。

所述虚拟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入输出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调整操作输入的所述第一方位参数,调整第三人称视角的方位信息,以控制所述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在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位移和旋转。其中,所述第一方位参数可由用户通过如图3b所示的视角控制器输入虚拟控制器。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输出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调整操作;

所述虚拟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入输出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调整操作输入的第一指令,调整所述虚拟控制器的视场角,所述视场角是指所述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拍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的视角范围。可见本申请在调整该视场角时,不会受到物理硬件的限制,可以任意的调大或调小视场角,以获得合适的视野效果。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虚拟控制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输入输出单元接收第三调整操作;

将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方位信息设置为固定值。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位信息包括视角位置和视角方位,基于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该摄像机可以拍摄第一人称视角的画面。所述配置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输入输出单元接收第三人称视角配置操作;

将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绑定,使得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跟随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变化而变化,以获取第一人称视角画面,所述第一人称视角画面是指所述虚拟角色在所述位置信息时,所述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拍摄的视场角内的画面。进而实现充当第一人称视角的功能。

具体来说,通过将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绑定位置,就能够实现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跟随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保持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与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一致。这样,由虚拟现实头盔所拍摄的画面则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第一人称视角画面,这样就可以实现通过控制第三人称视角的拍摄来实现对第一人称视角的拍摄。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与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绑定后,由于虚拟现实头盔可能会由于穿戴其的用户姿态的改变而受到一些剧烈晃动,可能会导致第三人称视角拍摄的画面也相应出现晃动。为解决该问题,本申请还可以在该基础上对第三人称视角的旋转进行算法处理,以减轻由于头盔晃动所引起的画面晃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视角方位包括横滚角,可将该横滚角设置为固定值,从而控制第三人称视角的横滚动作。可为该固定值设置一个阈值范围,取该阈值范围内的横滚角都可以减轻画面晃动的现象。例如可以设为0或者设为较小的值,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这样当所述虚拟现实头盔的横滚角为固定值时,所述虚拟控制器至少可执行以下项之一来调整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信息:

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左右旋转和前后旋转。可见,通过该机制,能够使得第三人称视角所拍摄的画面不会在横滚角的方向上晃动,从而减少画面在横滚角方向上的晃动对用户的眩晕感。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第三人称视角的控制,除了通过上述方位参数的更新来控制之外,还可以通过人工控制,以实现根据VR应用的实际交互场景迅速的、自主的进行位移和旋转的调整操作,也能实现自当导演式的拍摄方式。例如,用于可通过对虚拟控制器输入操作指令来控制第三人称视角在整个虚拟现实应用中的位移或旋转。具体来说,

上述对象向终端设备输入第四调整操作,然后终端设备可响应于所述第四调整操作,根据所述第四调整操作调整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方位参数。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虚拟控制器调整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时,调整以下项时的调整边界为无穷大:

左右移动、前后移动、上下移动、左右旋转、前后旋转和上下旋转。

可见,通过不限定调整所述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的调整边界,能够实现不受物理硬件的束缚,可以无限制的、自由的进行视角方位的调整,进而获取类似广角镜头的超大视野的拍摄效果,也为用户提供VR应用视频拍摄的多样性选择。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虚拟现实应用基于Steam VR平台实现为例,Steam VR平台安装于终端设备,例如Steam VR平台安装于计算机端的VR客户端。本申请不对所述虚拟现实应用可运行的平台进行限定。本申请中的配置器、虚拟控制器和视角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所述虚拟现实应用中的应用插件。下面针对配置器、虚拟控制器和视角控制器的功能进行说明:

上述配置器主要用于配置Steam VR平台以及配置VR应用。

1、在配置Steam VR平台时,通过修改Steam VR平台的配置,使其允许加载第三方的设备驱动,从而使得Steam VR识别加载虚拟控制器。另外,按照Steam VR平台的路径要求,为实现成功加载虚拟控制器,还需要将虚拟控制器的驱动模块放置在Steam VR平台中的指定目录,使得虚拟控制器能够被成功调用。

2、在配置VR应用时,可以通过配置使得VR应用接受虚拟控制器为第三人称视角的虚拟摄像机。由于目前开发VR应用的主流工具为Unity,Steam VR平台为Unity开发者提供一套开发工具包,开发工具包中包括一个自动添加虚拟摄像机的脚本。要成功调用Unity则需要在VR应用的根目录下设置一个符合调用该Unity的格式的配置文件,基于Steam VR平台拍摄第三人称视角需要配备额外的第三只手柄(其用于拍摄第三人称视角的画面),将该第三只手柄的方位作为虚拟摄像机在VR应用中的方位。而本申请中的配置器可自动配置VR应用,不需要额外的第三只手柄,而是通过配置器配置使得Steam VR平台将虚拟控制器作为虚拟的第三只手柄,以及将该虚拟控制器的方位作为虚拟摄像机在VR应用中的方位,这样就使得该虚拟控制器能够实现该第三只物理手柄作为虚拟摄像机的功能,因此能够使得VR应用满足虚拟控制器的拍摄要求。

3、用于配置虚拟控制器的FOV,也就是配置第三人称视角的FOV,FOV 的取值越大,那么第三人称视角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拍摄范围也越大。这样,即使在第一人称视角下,因为受硬件的限制而无法调整FOV,在第三人称视角下则无需受到硬件的限制,只需要根据需求调大FOV,就能实现拍摄更广视野的效果。还可配置虚拟控制器与视角控制器之间的关联关系,使得视角控制器可以向虚拟控制器提供用于控制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方位参数。

上述虚拟控制器可模拟一个VR手持手柄,也能模拟VR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虚拟控制器可用于第三人称视角位置的移动和方向的旋转。虚拟控制器可以是一个遵循OpenVR驱动接口标准的动态链接库(英文全称:dynamic link library,英文简称:DLL)文件,DLL文件位于Steam VR平台的根目录,DLL文件用于驱动Steam VR平台模拟的第三只物理手柄(即虚拟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配置器中的自动检测配置部分配置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拍摄功能,以及在视角控制器中的预览拍摄控制部分配置控制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拍摄功能。

其中配置器的自动检测配置部分可参考图4所示的界面,自动检测配置部分包括第一人称视角视频GIF与第三人称视角视频GIF的效果对比区域,第一人称视角视频GIF与第三人称视角视频GIF能够直观的向用户呈现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所拍摄的区别。该自动检测配置部分还包括信息提示区,以提醒用户即将自动或需要手动进行的动作,例如左右移动、上下移动、上下旋转等操作。

其中视角控制器的预览拍摄控制部分可参考图5所示的界面,图5的左侧为预览窗口,图5的右侧为控制区域。例如,控制区域中包括方位控制区域和旋转控制区域。方位控制区域主要可以调整上下、左右以及前后这3个维度。例如可通过拖拽滑块实现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移移动,本申请不对位移变化的边界进行限制。

旋转控制区域主要可以调整上下以及左右这2个维度的旋转。例如可通过拖拽滑块实现左右旋转180°,上下旋转90°,本申请不对旋转的角度进行限制。

视角控制器可向用户提供用户界面(英文全称:user interface,英文简称:UI),用户可以通过该UI实时、便捷的调整虚拟控制器的方位参数,也就是调整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方位参数。视角控制器的具体样式可参考如图5所示的预览拍摄控制部分的示意图。其中,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在三维空间的位移可由视角控制器实时地上下、左右、前后来不断调整,且不设可调整的边界,以供用户随意调整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方位。用户在调整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方位时,可通过图5所示的预览拍摄控制部分界面来实现。

视角控制器、虚拟控制器及配置器三者可共同配合完成对第三人称视角画面的拍摄,以及对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和视角位置的调整功能,具体流程如图6a所示。图6a的流程包括:

601、配置器配置VR应用、虚拟控制器和视角控制器。

具体来说,配置VR应用,使VR应用接受将虚拟控制器作为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还可以配置虚拟控制器的FOV,以及配置虚拟控制器与视角控制器之间的关联关系。

602、配置器启动第三人称视角录制功能。

即启动虚拟控制器作为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功能。

603、虚拟控制器以第三人称视角录制第三人称视角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步骤中,用户正在通过终端设备与VR应用交互,在其交互过程中,如图6b所示,用户可随时点击终端设备的VR应用界面上的应用图标“虚拟控制器”,并选择该应用图标“虚拟控制器”的下拉菜单中的“启动第三人称视角录制”,这样就可以启动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去以第三人称视角录制第三人称视角画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用户在与VR应用交互时,若想以新的角度去拍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可以通过点击如图6b中的应用图标“视角控制器”,并选择该应用图标“视角控制器”的下拉菜单中的“调整方位参数”,进入如图5所示的视角控制器面板的界面示意图。用户可以在如图5所示的应用界面中的方位控制区域或者旋转控制区域对范围给参数进行调整,同时调整的数值会传递到虚拟控制器,使得虚拟控制器可以实时的跟随视角控制器的方位参数变化 来实时控制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方位信息,进而调整第三人称视角的拍摄方位,从而得到多样化的画面。具体步骤如下:

604、视角控制器向虚拟控制器发送第一方位参数。

605、虚拟控制器接收第一方位参数,根据第一方位参数调整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方位信息,以控制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在VR应用中的位移和旋转。

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也可以不通过视角控制器去调整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也可以直接在VR应用界面上进行拖拽、触摸、点击、滑动等操作,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的、灵活的去调整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如图6c所示,用户可用手指直接在如图6c所示的VR应用界面中的“摄像机图标”进行拖拽,拖拽后,可看到当前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拍摄视角变化了,其所拍摄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变为如图6d所示的场景。

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用户在与VR应用交互时,若想以更广的视野拍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可以通过点击如图6d中的应用图标“视角控制器”,并选择该应用图标“视角控制器”的下拉菜单中的“调整视场角”,例如将视场角调大20°,使得在VR应用中的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拍摄的视野扩大,扩大后的VR应用的应用界面如何6e所示。

一些实施方式中,视角控制器、虚拟控制器及Steam VR平台相关联,三者可共同配合完成对第三人称视角的视角方位和视角位置的调整功能,具体流程如图7a所示。

图7a中,配置器将虚拟控制器放置在Steam VR平台的特定目录后,Steam VR平台就可以加载驱动虚拟控制器的DLL文件,进而加载虚拟控制器作为虚拟手柄,该虚拟手柄用于实现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功能。这样,当用户使用虚拟控制器拍摄第三人称视角画面时,可以调用该虚拟控制器以实现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功能,然后由虚拟控制器以第三人称视角对用户所在的VR应用的交互场景进行拍摄。

具体来说,在对配置器正确配置的前提下,Steam VR平台将会加载虚拟控制器。Steam VR平台可通过如图7b所示的接口(包括IServerTrackedDevi ceProvider、IServerDriverHost、ITrackedDeviceServerDriver、IVRControllerCo  mponent)实现对虚拟控制器的加载。Steam VR平台可定时调用服务驱动(ServerDriver)类中的函数RunFrame去加载虚拟控制器,并由接口IServerDri verHost初始化虚拟控制器的方位参数。并且在调用RunFrame时,虚拟控制器还需要上报当前虚拟控制器的方位参数。此外,可由接口IServerDriverHost内的ITrackedDevicePoseUpdated实现虚拟控制器的方位参数的更新。下面对调整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方位参数进行详细说明:

701、视角控制器收到用户通过UI输入的调整方位的指令后,用户可在视角控制器的UI界面设置用于调整虚拟控制器的方位参数,并保存至共享内存中。

其中,共享内存中主要包括方位参数(例如用三轴坐标系中的x、y和z表示)和旋转参数(例如用三轴坐标系中的rx、ry和rz表示)。

702、虚拟控制器可从该共享内存中请求用户在视角控制器输入的方位参数。

703、虚拟控制器从共享内存获取方位参数。

704、虚拟控制器将获取到的方位参数发送给Steam VR平台。

705、Steam VR平台接收方位参数。

706、Steam VR平台根据接收到的方位参数更新该虚拟控制器当前的方位参数。

可见,通过同步更新方位参数,可以实现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位移调整或旋转操作。可选的,用户还可以直接在VR应用界面通过虚拟按键、键盘或者鼠标拖拽等方式来调整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视角方位和视角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启动第三人称视角拍摄视频时,配置器还需要判断是否完成了本次第三人称视角拍摄的配置,以及判断第三人称视角拍摄的配置是否正确。具体的判断流程可参考如图8所示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中,配置器首先判断Steam VR平台的指定目录中是否存在虚拟控制器,若不存在,则放置模块文件至Steam VR中的指令目录,并判断Steam VR配置是否允许第三方设备驱动;若存在,则判断Steam VR配置是否允许第三方设备驱动。

若Steam VR配置允许第三方设备驱动,则判断VR应用是否已配置第三人称视角配置。

若Steam VR配置不允许第三方设备驱动,则设置Steam VR配置,并自动重启Steam VR,以及在Steam VR中加载虚拟控制器。然后判断VR应用是否已配置第三人称视角配置。

若VR应用已配置第三人称视角配置,则进一步判断标配的两个物理控制器是否已准备好对VR应用进行画面的拍摄。

若VR应用未配置第三人称视角配置,则设置第三人称视角配置,并重启VR应用。然后进一步判断标配的两个物理控制器是否已准备好。

若确定标配的两个物理控制器已准备好,则向虚拟控制器发送开启指令,以开启虚拟控制器,从而开启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第三人称视角拍摄功能;若确定标配的两个物理控制器还未准备好对VR应用进行画面的拍摄,则引导用户先开启两个物理控制器,检测到这两个物理控制器准备好后,开启虚拟控制器,使得虚拟控制器被Steam VR平台识别,从而开启第三人称视角拍摄功能。

虚拟控制器开启后,即可开始进行第三人称视角画面的拍摄。在用户与VR应用交互过程中,当用户通过UI调整第三人称视角虚拟摄像机的方位参数后,视角控制器在共享内存中更新方位参数,然后将更新后的方位参数发给虚拟控制器,使得虚拟控制器在从视角控制器接收更新的方位参数后,更新方位参数至Steam VR平台,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以更新后的方位参数进行第三人称视角画面的拍摄。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位参数的更新可以是基于用户输入触发,也可以是基于用户与VR应用交互过程中用户的位置信息的变化而触发,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

上面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进行了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分别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进行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终端设备,如图9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终端设备可以为包括PC、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英文全称: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英文简称:PDA)、销售终端(英文全称: Point of Sales,英文简称:POS)、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终端设备为PC为例:

图9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相关的PC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9,PC包括:射频(英文全称:Radio Frequency,英文简称:RF)电路99、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无线保真(英文全称:wireless fidelity,英文简称:WiFi)模块970、处理器980、以及电源9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PC结构并不构成对PC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9对PC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99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9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99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英文全称:Low Noise Amplifier,英文简称: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99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英文全称: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英文简称: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英文全称: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英文简称:GPRS)、码分多址(英文全称: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英文简称:CDMA)、宽带码分多址(英文全称: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英文简称:WCDMA)、长期演进(英文全称:Long Term Evolution,英文简称: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英文全称:Short Messaging Service,英文简称:SMS)等。

存储器9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9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PC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9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PC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9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 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9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PC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输出单元930可包括触控面板931以及其他输入输出设备932。触控面板9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931上或在触控面板9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9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980,并能接收处理器9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931。除了触控面板931,输入单元9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9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9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9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PC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940可包括显示面板9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英文全称:Liquid Crystal Display,英文简称:LCD)、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全称: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英文简称: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931可覆盖显示面板941,当触控面板9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9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9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9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9中,触控面板931与显示面板9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PC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931与显示面板941集成而实现PC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PC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9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9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 PC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9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PC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PC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960、扬声器961,传声器962可提供用户与PC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9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961,由扬声器9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9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9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980处理后,经RF电路99以发送给比如另一PC,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9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PC通过WiFi模块9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9示出了WiFi模块9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PC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980是PC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PC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数据,执行PC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PC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9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9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80中。

PC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9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PC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PC所包括的处理器980还具有控制执行以上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 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通信设备、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申请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