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光引发聚合制备乙烯基醚类聚合物的方法

光引发聚合制备乙烯基醚类聚合物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引发聚合制备乙烯基醚类聚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乙烯基醚类单体在有机卤代烃与十羰基锰的作用下,在波长为365‑550nm的光照条件下于‑25℃至25℃下发生光引发聚合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到所述乙烯基醚类聚合物。该方法通过利用十羰基锰及有机卤代烃在可见光作用下对乙烯基醚类单体进行阳离子聚合,制备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较窄的乙烯基醚类聚合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00788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910368490.3

  • 申请日2019-05-05

  • 分类号C08F116/14(20060101);C08F2/48(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57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杨慧林

  • 地址 215137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镇济学路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1:46: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10

    授权

    授权

  • 2019-08-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F116/14 申请日:201905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8-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引发聚合制备乙烯基醚类聚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乙烯基醚类聚合物由于具有优良的柔韧性、可溶性与粘结性,而且无毒无害,所以主要用来制作粘合剂、涂料、油类粘度改性剂、增塑剂、喷发胶等。而利用“活性”聚合方法制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可控的聚合物一直是聚合方法学中的热点问题。自从1956年活性阴离子聚合报道以来,活性阳离子聚合以及活性自由基聚合都得到了巨大发展。而乙烯基醚类单体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即烷氧基中的氧原子与双键直接相连,导致该类聚合物只能通过阳离子聚合的方法实现。活性阳离子最早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首次报道,随后众多不同的活性阳离子聚合体系不断得到报道。这些方法大部分通过利用过渡金属配合物对卤代烃中的碳卤键进行活化从而产生增长阳离子种。后来,受到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中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的启发,一种阳离子型的RAFT试剂被合成了。在这种方法中,通过外加的路易斯酸引发聚合反应,通过阳离子型RAFT试剂对聚合进行调控,从而制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可控的聚乙烯基醚。在这些体系中,其实现活性聚合的关键在于利用卤代烃或阳离子型RAFT试剂抑制增长阳离子种的浓度,从而降低其副反应以达到制备可控聚合物的目的。尽管如此,这些体系对于体系中的杂志例如水仍然非常敏感。近年来,可见光作为一种绿色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活性聚合体系。该刺激手段不仅具有低能耗,价格低廉并且商业可得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控制,例如通过光照时间长短可以控制聚合反应进行的程度,或者通过光源的开关实现聚合反应的进行和停止。将光引发应用于可控阳离子聚合目前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已报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传统阳离子RAFT聚合中的路易斯酸引发剂换成一种光敏型的鎓盐引发剂,通过光照使鎓盐氧化阳离子型RAFT试剂产生初始阳离子引发种,其聚合过程与传统阳离子RAFT聚合类似;另一种是利用光敏剂十羰基锰与卤代烃在光照下生成碳自由基,再利用外加的鎓盐将其氧化为碳阳离子,从而引发聚合。这些方法组分复杂,有些还需要额外合成调控试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引发聚合制备乙烯基醚类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十羰基锰及有机卤代烃在可见光作用下对乙烯基醚类单体进行阳离子聚合,制备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较窄的乙烯基醚类聚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引发聚合制备乙烯基醚类聚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保护气氛中,将式(1)所示的乙烯基醚类单体在有机卤代烃与十羰基锰(Mn2(CO)10)的作用下,在波长为365-550nm的光照条件下于-25℃至25℃下发生光引发聚合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到所述乙烯基醚类聚合物:

其中,R为烷基或卤代烷基,所述烷基或卤代烷基中的碳原子数为1-10个。

优选地,烷基或卤代烷基中的碳原子数为2-5个。

优选地,乙烯基醚类单体的结构式为(IBVE)、(BVE)、(EVE)或其中,X为卤素。优选地,乙烯基醚类单体中的X为氯,简称为Cl-EVE。

进一步地,有机卤代烃的结构式为其中,X为卤素。

优选地,有机卤代烃中的X为溴。即有机卤代烃的结构式如下:

(EBP)、(EBIB)、(BB)或(EBPA)。

进一步地,乙烯基醚类单体、有机卤代烃与十羰基锰的摩尔比为100-500:1:0.01-0.5。

优选地,乙烯基醚类单体、有机卤代烃与十羰基锰的摩尔比为200-500:1:0.05-0.5。

更优选地,乙烯基醚类单体、有机卤代烃与十羰基锰的摩尔比为200:1:0.05-0.5或200-500:1:0.2。

进一步地,聚合时间为5min-5h。优选地,聚合时间为10min–60min;更优选地,聚合时间为20min-40min。

优选地,反应温度为0-25℃,更优选地,反应温度为0-10℃。

进一步地,反应过程中可以不使用有机溶剂,也可以在有机溶剂中进行。

进一步地,有机溶剂为甲苯、正己烷、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反应完全后还包括将所得聚合物在四氢呋喃中溶解,然后在甲醇中沉淀、过滤并烘干的步骤。

进一步地,保护气氛优选氮气气氛。

本发明的方法的原理如下:

十羰基锰与卤代烃在光照下可以同时生成碳自由基及五羰基溴化锰,而五羰基溴化锰可作为氧化剂将自由基直接氧化为碳阳离子,体系中的卤代烃通过该催化过程转变为碳阳离子从而引发聚合。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分简单的光引发可控阳离子聚合方法,在特定波长的光照下,利用原位生成的催化剂,为制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乙烯基醚类聚合物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所用试剂都是商业可得的,无需额外提纯,在可见光条件下反应,具有环境友好,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制备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异丁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类聚合物。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IBVE]:[EBP]:[Mn2(CO)10]的摩尔比为200:1:0.2条件下动力学曲线(A)、单体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以及所得聚合物的GPC流出曲线(C);

图2为单体选择IBVE时,所得聚合物的碳谱核磁(2A-2B),氢谱核磁(2C-2D)以及大分子质谱(2E-2F);

图3为选用不同卤代烃所得各聚合物的GPC流出曲线;

图4为在不同溶剂中所得各聚合物的GPC流出曲线;

图5为选用不同单体所得各聚合物的GPC流出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核磁氢谱(1H>3为溶剂,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溶解后进行测试;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使用Agilent>5g/mol,以THF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以PL-AS>

实施例1-4

各取4只5mL的安瓿瓶,向其中加入乙烯基醚类单体IBVE、引发剂卤代烃和十羰基锰,每只安瓿瓶分别加入一种卤代烃,其中,[IBVE]0:[卤代烃]0:[十羰基锰]0的摩尔比为200:1:0.2,单体IBVE的体积为0.5mL。经液氮冷冻-抽真空-充氮循环3次,然后在真空状态下封管。将安瓿瓶放入预先定好温度(0℃)的蓝色LED灯下反应。经过预定时间破管,向产物中加少量四氢呋喃溶解并将得到的溶液滴加到大量甲醇中沉淀,沉淀结束倒掉上层清液,抽滤后将所得聚合物用真空烘箱烘干。表一是选用不同卤代烃在上述条件下反应不同时间的聚合结果,表1中,Mn,th的计算公式如下:[M]0/[卤代烃]0×转化率×M+M>EBP)。

表一 选用不同卤代烃聚合不同时间的聚合结果

实施例5-14

做多组平行实验,按照实施例1-4中的方法制备乙烯基醚类聚合物,不同之处在于:其中单体均选择IBVE,引发剂均选择EBP和十羰基锰,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摩尔比下进行聚合,聚合结果如表二所示。表二中,摩尔比指的是[IBVE]/[EBP]/[Mn2(CO)10]。

表二 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摩尔比不同条件下的聚合结果

表二中,实施例5-11中,反应温度为0℃;实施例12的反应温度为25℃,实施例13的反应温度为-25℃。

图1是[IBVE]:[EBP]:[Mn2(CO)10]的摩尔比为200:1:0.2条件下动力学曲线(A)、单体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以及所得聚合物的GPC流出曲线(C),图C中,自右向左,曲线所对应的反应时间依次增大。

图2为单体选择IBVE时,所得聚合物的碳谱核磁(2A-2B),氢谱核磁(2C-2D)以及大分子质谱(2E-2F),其中,图2B为2A的部分放大图;图2D为2C的部分放大图;图2F为2E中方框a处的放大图。

实施例14-18

做多组平行实验,按照实施例1-4中的方法制备乙烯基醚类聚合物,不同之处在于:单体均选择IBVE,引发剂均选择EBP和十羰基锰,[IBVE]0:[EBP]0:[十羰基锰]0的摩尔比为200:1:0.2,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有机溶剂,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聚合不同时间,聚合结果如表三所示。

表三 不同溶剂中的聚合结果

实施例19-21

做多组平行实验,按照实施例1-4中的方法制备乙烯基醚类聚合物,不同之处在于:选择不同的单体,引发剂均选择EBP和十羰基锰,[单体]0:[EBP]0:[十羰基锰]0的摩尔比为200:1:0.2,聚合不同时间后的结果如表四所示。

表四 不同单体的聚合结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