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减小输电塔线体系不平衡张力的保护装置

一种减小输电塔线体系不平衡张力的保护装置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小输电塔线体系不平衡张力的保护装置。减小输电塔线体系不平衡张力的保护装置,其包括支架、缓冲器、连接件和断裂装置;包括两个缓冲器,两个缓冲器相互垂直设置,缓冲器的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连接;缓冲器包括缓冲器本体和伸缩件,伸缩件与缓冲器本体滑动配合,伸缩件与缓冲器本体之间通过断裂装置,或者缓冲器通过断裂装置与连接或支架连接,当断裂装置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时,伸缩件相对于缓冲器本体滑动,并从缓冲器本体内伸出。当输电线发生断裂时,断裂装置发生断裂,伸缩件从缓冲器本体内伸缩,减小了不平衡张力对输电塔的影响,防止输电塔因不平衡张力发生倒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7871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910172703.5

  • 发明设计人 李嘉祥;王彪;王述红;孙健;

    申请日2019-03-0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韩国胜

  • 地址 11016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195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1:18: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14

    授权

    授权

  • 2019-06-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G7/04 申请日:201903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5-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小输电塔线体系不平衡张力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天气寒冷等原因附着在输电导线上的覆冰在气温上升时会发生融化脱落。在脱落过程中,导线积累的弹性势能会转化为动能,从而导致脱冰导线的跳跃,不但能够引起导线之间的碰撞,而且由此产生的冲击作用将放大导线、金具LA及杆塔的应力,有可能导致这些构件的损坏。此外,由于所有导线的覆冰脱落不可能是完全同步的,这将导致输电塔会受到由于不均匀覆冰引起的纵向不平衡张力的作用,而纵向不平衡张力是输电塔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覆冰脱落会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输电塔发生断线现象,尤其是在覆冰荷载作用时,档距较大的线路发生断线,线路中会产生巨大的不平衡张力,对输电塔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存在的不平衡张力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小输电塔线体系不平衡张力的保护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减小输电塔线体系不平衡张力的保护装置,其包括支架、缓冲器、连接件和断裂装置;

包括两个缓冲器,两个缓冲器相互垂直设置,缓冲器的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连接;

缓冲器包括缓冲器本体和伸缩件,伸缩件与缓冲器本体滑动配合,伸缩件与缓冲器本体之间通过断裂装置,或者缓冲器通过断裂装置与连接或支架连接,当断裂装置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时,伸缩件相对于缓冲器本体滑动,并从缓冲器本体内伸出。

优选的,所述缓冲器包括箱体、绳体和阻塞装置,

其中,箱体包括容纳腔,箱体的第一端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穿出孔,绳体的第一端经过穿出孔后与连接件连接,第二端位于容纳腔内,绳体的第二端与位于容纳腔内的阻塞装置连接,阻塞装置的尺寸大于穿出孔的尺寸;

箱体的第二端与支架铰接,箱体的第一端通过断裂装置与连接件连接。

优选的,箱体的第一端与断裂装置之间还固定设置摩擦环;

断裂装置和摩擦环上设置有通孔,绳体的第一端穿过两者上的通孔后与连接件连接。

优选的,容纳腔内设置有隔断棒,隔断棒与容纳腔靠近箱体第二端的侧壁连接,当绳体位于容纳腔内时,绳体缠绕在隔断棒上。

优选的,阻塞装置为球形结构,阻塞装置的直径大于穿出孔的直径。

优选的,缓冲器包括活塞箱体和活塞,活塞箱体包括容纳腔,活塞箱体的第一端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伸出口;

活塞包括活塞杆和限位件,活塞杆的第一端位于容纳腔内,第二端穿出伸出口后与支架连接,活塞杆的第一端与限位件连接,限位件的尺寸大于伸出口的尺寸;

限位件通过断裂装置和容纳腔的安装面连接,安装面是容纳腔内与伸出口相对设置的面;

活塞箱体的第二端与连接件连接,活塞杆的第二端与支架铰接。

优选的,限位件的横截面呈圆形,且横截面与活塞杆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支架为L型结构,该支架包括水平杆和竖直杆,两个缓冲器中的一个与水平杆连接,另一个与竖直杆连接。

优选的,伸缩件的结构强度大于断裂装置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断裂装置中间位置的直径小于其两端的直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保护装置,当输电线发生断裂时,断裂装置在输电线不平衡张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伸缩件从缓冲器本体内伸缩,增大了绝缘子与输电塔之间的距离,减小了不平衡张力对输电塔的影响,防止输电塔因不平衡张力发生倒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减小输电塔线体系不平衡张力的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本发明提供的输电塔线体系不平衡张力的保护装置的断裂装置断裂示意图;

图3示两档导线示意图;

图4示断线的相邻档导线的残余张力与绝缘子长度的关系图;

图5示不同覆冰厚度对应的残余张力随绝缘子长度的变化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2:缓冲器;3:连接件;4:断裂装置;5:箱体;6:绳体;7:阻塞装置;8:摩擦环;9:隔断棒;10:活塞箱体;11:活塞;12:绝缘子;13:输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输电塔线体系不平衡张力的保护装置,其包括支架1、缓冲器2、连接件3和断裂装置4;

包括两个缓冲器2,两个缓冲器2相互垂直设置,缓冲器2的一端与支架1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3连接;

缓冲器2包括缓冲器本体和伸缩件,伸缩件与缓冲器本体滑动配合,伸缩件与缓冲器本体之间通过断裂装置4,或者缓冲器通过断裂装置与连接或支架1连接,当断裂装置4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时,伸缩件相对于缓冲器本体滑动,并从缓冲器本体内伸出。

本实施方式中的保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保护装置与输电塔连接,绝缘子12与连接件连接。当输电线13发生断裂时,断裂装置在输电线不平衡张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伸缩件从缓冲器本体内伸缩,增大了绝缘子与输电塔之间的距离,减小了不平衡张力对输电塔的影响,防止输电塔因不平衡张力发生倒塌。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保护装置的结构形式,具体的如以下所述:缓冲器2包括箱体5、绳体6和阻塞装置7,其中,箱体5为以上所述的缓冲器本体,绳体6为以上所述的伸缩件。

其中,箱体5包括容纳腔,箱体5的第一端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穿出孔,绳体6的第一端经过穿出孔后与连接件3连接,第二端位于容纳腔内,绳体6的第二端与位于容纳腔内的阻塞装置7连接,阻塞装置7的尺寸大于穿出孔的尺寸。

箱体5的第二端与支架1铰接,箱体5的第一端通过断裂装置4与连接件3连接。

箱体5的第一端与断裂装置4之间还固定设置摩擦环8,具体的,摩擦环8的一端与箱体5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断裂装置4连接。

断裂装置4和摩擦环8上设置有通孔,绳体6的第一端穿过两者上的通孔后与连接件3连接。

容纳腔内设置有隔断棒9,隔断棒9与容纳腔靠近箱体5第二端的侧壁连接,当绳体6位于容纳腔内时,绳体6缠绕在隔断棒9上。通过将绳体6缠绕在隔断棒9上,便于绳体6的收纳,以及绳体6从容纳腔内滑出,防止绳体6出现打结的问题。

阻塞装置7为球形结构,阻塞装置7的直径大于穿出孔的直径。

此种结构的缓冲器在使用过程中,当输电线发生断裂时,在张力的作用下,断裂装置发生断裂,绳体从容纳腔那脱出,增加了绝缘端子与输线塔之间的间距,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防止绳体断裂的张力对输线塔的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另外一种缓冲器的结构形式,具体的如以下所述:

缓冲器包括活塞箱体10和活塞11,活塞箱体10包括容纳腔,活塞箱体10的第一端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伸出口,其中活塞箱体10为以上所述的缓冲器本体,活塞11为以上所述的伸出件。

活塞11包括活塞杆和限位件,活塞杆的第一端位于容纳腔内,第二端穿出伸出口后与支架连接,活塞杆的第一端与限位件连接,限位件的尺寸大于伸出口的尺寸。

限位件通过断裂装置4和容纳腔的安装面连接,安装面是容纳腔内与伸出口相对设置的面。

活塞箱体10的第二端与连接件连接,活塞杆的第二端与支架铰接。

其中,限位件的横截面呈圆形,且横截面与活塞杆为一体式结构。

此种结构的缓冲器,在使用过程中,当输电线发生断裂时,在张力的作用下,断裂装置4发生断裂,活塞杆相相对于活塞箱体滑动,活塞杆伸出活塞箱体,增加了绝缘端子与输线塔之间的间距,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防止绳体断裂的张力对输线塔的影响。

支架1为L型结构,该支架1包括水平杆和竖直杆,两个缓冲器中的一个与水平杆连接,另一个与竖直杆连接。

伸缩件的结构强度大于断裂装置的结构强度。此种设置方式可以确保,当输电线发生断裂时,可以确保断裂装置发生断裂,但是伸缩件不发生断裂。

断裂装置4中间位置的直径小于其两端的直径。采用此种结构的断裂装置,可以确保在输电线发生断裂时,断裂装置能够断裂。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