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实现ICN与TCP/IP网络互通的融合网络及方法

实现ICN与TCP/IP网络互通的融合网络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ICN与TCP/IP网络互通的融合网络及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融合网络的网络架构为:以现有应用中的TCP/IP网络为骨干网络,在边缘网中部署了一些ICN网络,相较于现有的以ICN网络为骨干网络的融合网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融合网络,对现有应用中的TCP/IP网络架构的改动要小的多,因此,可以利用现有应用中的TCP/IP网络架构,较大规模的实现ICN网络与TCP/IP网络融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3478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邮电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1307659.6

  • 申请日2018-11-05

  • 分类号H04L29/06(20060101);H04L29/1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13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丁芸;项京

  • 地址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07:36: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24

    授权

    授权

  • 2019-03-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06 申请日:201811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2-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CN网络与TCP/IP网络融合互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ICN与TCP/IP网络互通的融合网络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实现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Network,ICN)与TCP/IP 网络融合互通的网络架构,通常是以ICN网络为骨干网络,以TCP/IP网络为边缘网络,即IP-ICN-IP的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下仅支持一种通信模式:IP-ICN-IP。其中,ICN网络为基于用户所关心的内容进行数据传输的互联网体系架构,TCP/IP网络为基于IP地址进行数据传输的互联网体系架构。

然而,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ICN网络是一种还处于研究阶段的未来网络架构,而TCP/IP网络是成熟的已投入使用的现有网络架构,用处于研究阶段的未来网络替代成熟的现有网络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以ICN网络为骨干网络,在大规模实现ICN 网络与TCP/IP网络融合互通时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ICN与TCP/IP网络互通的融合网络及方法,以实现解决大规模实现ICN网络与TCP/IP网络融合互通难度大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ICN与TCP/IP 网络互通的融合网络,该融合网络包括:一个TCP/IP骨干网络、多个边缘ICN 网络及多个第一边界网关;每个边缘ICN网络通过一个第一边界网关与TCP/IP 骨干网络通信连接;

所述各个边缘ICN网络中的源边缘ICN网络,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包含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源边缘ICN网络发送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根据预设的内容名前缀与第一边界网关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 TCP/IP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接收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的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从所述数据请求中获得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保存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目的边缘ICN网络;

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获得与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对应的数据内容;将包含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和所述数据内容的请求结果,以ICN协议格式返回给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返回的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获得所述请求结果中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按保存的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并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TCP/IP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包含的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源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返回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边缘ICN网络;

所述源边缘ICN网络,进一步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 ICN协议格式的请求结果;并将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

可选的,该融合网络,还包括多个TCP/IP边缘网络和多个第二边界网关;每个边缘TCP/IP网络通过一个第二边界网关与TCP/IP骨干网络通信连接;

所述各个边缘ICN网络中的源边缘ICN网络,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包含目标数据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边缘ICN网络发送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URL,通过域名解析,确定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TCP/IP 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接收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的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确定目的第二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目的第二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目的边缘TCP/IP网络;

所述目的边缘TCP/IP网络,接收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从所述目的服务器获得与所述URL对应的数据内容;将包含所述URL和所述数据内容的请求结果,以TCP/IP协议格式返回给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边缘TCP/IP网络返回的 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TCP/IP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所述源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源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返回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边缘ICN网络;

所述源边缘ICN网络,进一步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 ICN协议格式的请求结果;并将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

可选的,所述各个边缘TCP/IP网络中的源边缘TCP/IP网络,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包含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第二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边缘TCP/IP网络发送的TCP/IP 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根据预设的内容名前缀与第一边界网关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发出用户请求的客户端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所述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TCP/IP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接收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的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从所述数据请求中获得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保存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目的边缘ICN网络;

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获得与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对应的数据内容;将包含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和所述数据内容的请求结果,以ICN协议格式返回给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返回的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获得所述请求结果中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按保存的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并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TCP/IP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包含的客户端的IP地址,确定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包含的客户端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边缘TCP/IP网络;

所述源边缘TCP/IP网络,进一步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二边界网关返回的 TCP/IP协议格式的请求结果;根据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

可选的,该融合网络,还包括一个电子设备,与所述TCP/IP骨干网络通信连接;

在每一边缘ICN网络加入所述融合网络时,会自带一个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边界网关加入所述融合网络,并通过该第一边界网关与所述融合网络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电子设备,在每一边缘ICN网络加入所述融合网络时,为其分配对应的命名前缀;

所述边缘ICN网络将其分配得到的命名前缀和其自带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 地址,发送给所述融合网络中所有的第一边界网关和第二边界网关;

所述融合网络中的每一第一边界网关和第二边界网关,接收所述边缘ICN 网络发送的消息,并将接收到的命名前缀和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在自身的集中管理器表中;

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或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根据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查询自身的集中管理器表;将与所述数据请求的内容名的前缀最长匹配的命名前缀对应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确定为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

可选的,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在接收到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数据请求时,将从所述数据请求中获得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和源第一边界网关的 IP地址,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在自身的临时映射表中;

或,将从所述数据请求中获得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客户端的IP地址,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在自身的临时映射表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融合网络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所述各个边缘ICN网络中的源边缘ICN网络,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包含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边缘ICN网络发送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根据预设的内容名前缀与第一边界网关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 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 TCP/IP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接收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的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从所述数据请求中获得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保存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目的边缘ICN网络;

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获得与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对应的数据内容;将包含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和所述数据内容的请求结果,以ICN协议格式返回给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返回的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获得所述请求结果中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按保存的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并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TCP/IP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包含的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源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返回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边缘ICN网络;

所述源边缘ICN网络,进一步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 ICN协议格式的请求结果;并将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

可选的,所述融合网络还包括:多个边缘TCP/IP网络和多个第二边界网关;每个边缘TCP/IP网络通过一个第二边界网关与所述TCP/IP骨干网络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各个边缘ICN网络中的源边缘ICN网络,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包含目标数据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边缘ICN网络发送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URL,通过域名解析,确定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TCP/IP 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接收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的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确定目的第二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目的第二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目的边缘TCP/IP网络;

所述目的边缘TCP/IP网络,接收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从所述目的服务器获得与所述URL对应的数据内容;将包含所述URL和所述数据内容的请求结果,以TCP/IP协议格式返回给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边缘TCP/IP网络返回的 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TCP/IP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所述源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源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返回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边缘ICN网络;

所述源边缘ICN网络,进一步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 ICN协议格式的请求结果;并将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各个边缘TCP/IP网络中的源边缘TCP/IP网络,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包含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第二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边缘TCP/IP网络发送的TCP/IP 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根据预设的内容名前缀与第一边界网关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发出用户请求的客户端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所述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TCP/IP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接收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的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从所述数据请求中获得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保存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目的边缘ICN网络;

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获得与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对应的数据内容;将包含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和所述数据内容的请求结果,以ICN协议格式返回给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返回的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获得所述请求结果中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按保存的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并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TCP/IP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包含的客户端的IP地址,确定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包含的客户端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边缘TCP/IP网络;

所述源边缘TCP/IP网络,进一步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二边界网关返回的 TCP/IP协议格式的请求结果;根据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

可选的,所述融合网络,还包括一个电子设备,与所述TCP/IP骨干网络通信连接;

在每一边缘ICN网络加入所述融合网络时,会自带一个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边界网关加入所述融合网络,并通过该第一边界网关与所述融合网络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电子设备,在每一边缘ICN网络加入所述融合网络时,为其分配对应的命名前缀;

所述边缘ICN网络将其分配得到的命名前缀和其自带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 地址,发送给所述融合网络中所有的第一边界网关和第二边界网关;

所述网络中的每一第一边界网关和第二边界网关,接收所述边缘ICN网络发送的消息,并将接收到的命名前缀和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在自身的集中管理器表中;

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或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根据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确定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的步骤,包括:

根据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查询自身的集中管理器表;

将与所述数据请求的内容名的前缀最长匹配的命名前缀对应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确定为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

可选的,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保存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数据请求时,将从所述数据请求中获得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和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在自身的临时映射表中;

或,将从所述数据请求中获得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客户端的IP地址,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在自身的临时映射表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ICN与TCP/IP网络互通的融合网络及方法,可以实现各个边缘ICN网络中的源边缘ICN网络,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包含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第一边界网关;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边缘ICN网络发送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根据预设的内容名前缀与第一边界网关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 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 TCP/IP骨干网络;所述TCP/IP骨干网络,接收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 TCP/IP协议格式的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 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目的第一边界网关,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从所述数据请求中获得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保存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目的边缘ICN网络;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ICN 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获得与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对应的数据内容,将包含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和所述数据内容的请求结果,以ICN 协议格式返回给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返回的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获得所述请求结果中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按保存的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并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TCP/IP骨干网络;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TCP/IP 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包含的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源第一边界网关,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 TCP/IP骨干网络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ICN 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返回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边缘ICN网络;所述源边缘ICN网络,进一步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ICN协议格式的请求结果,并将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骨干网络仍是现有应用中的TCP/IP网络,只是在边缘网中部署了一些ICN网络,因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相较于现有的ICN与TCP/IP网络融合的网络架构,对现有应用中的TCP/IP网络架构的改动要小的多,因此,可以利用现有应用中的TCP/IP网络架构,较大规模的实现ICN网络与TCP/IP网络融合。进一步的,同样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对现有应用中的TCP/IP网络架构的改动较小,因而,相较于现有的ICN与TCP/IP网络融合的网络架构能较好的实现ICN网与TCP/IP网的融合。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ICN与TCP/IP网络互通的融合网络的一种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所示融合网络中源边缘ICN网络和目的边缘ICN网络之间的交互流程图;

图2b为图2a所示实施例的一种交互原理示意图;

图3为内容名的编码以ENPT数据结构存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1所示融合网络源边缘ICN网络和目的边缘TCP/IP网络之间的交互流程图;

图4b为图4a所示实施例的一种交互原理示意图;

图5a为图1所示融合网络源边缘TCP/IP网络和目的边缘ICN网络之间的交互流程图;

图5b为图5a所示实施例的一种交互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以ICN网络为骨干网络,在大规模实现ICN网络与 TCP/IP网络融合互通时比较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ICN与 TCP/IP网络互通的融合网络。

参见图1,该融合网络,包括:一个TCP/IP骨干网络、多个边缘ICN网络及多个第一边界网关;每个边缘ICN网络通过一个第一边界网关与TCP/IP骨干网络通信连接;

其中,TCP/IP骨干网络中可以只包含路由器,各个边缘网络中可以包含主机和路由器。

参见图2a和图2b,该融合网络中源边缘ICN网络和目的边缘ICN网络之间的交互过程为:

S201:所述各个边缘ICN网络中的源边缘ICN网络,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包含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第一边界网关。

比如,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包含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兴趣包形式的数据请求,例如,一个兴趣包形式的数据请求可以为: ccnx:/global/Beijing/bupt/telecom/vedio/06,其中,该数据请求中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为:ccnx:global Beijingbupt telecom vedio 06。

S202: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源边缘ICN网络发送的 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根据预设的内容名前缀与第一边界网关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在该融合网络中,设立一个电子设备,与TCP/IP骨干网络通信连接;该电子设备用于在每一边缘ICN网络加入该融合网络时,为其分配对应的命名前缀。当然也可以设立多个电子设备,用于在每一边缘ICN 网络加入该融合网络时,为其分配对应的命名前缀。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设立电子设备的个数。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为TCP/IP骨干网络中的路由器或其他设备增加新的功能,用于在每一边缘ICN网络加入该融合网络时,为其分配对应的命名前缀。

边缘ICN网络将其分配得到的命名前缀和其自带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发送给该融合网络中所有的边界网关。该融合网络中的每一边界网关,在接收到该边缘ICN网络发送的消息时,可以将接收到的命名前缀和第一边界网关的 IP地址,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在自身的集中管理器表中。这样,源第一边界网关,根据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确定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的方法可以为:查询自身的集中管理器表,匹配时从根节点开始匹配,将与数据请求的内容名的前缀最长匹配的命名前缀对应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 地址,确定为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

具体的,为了在查询集中管理器表时,提高查询速度,可以采用CCT (ComponentCharacter Trie)的结构,对于内容名的每一部分进行编码,具体如表一所示。可以再采用ENPT(Encoded Name Prefix Trie)的数据结构,将上述编码以树的结构组织起来进行存储。参见图3,图中每一个圆圈可以称为一个节点,每一条箭头上的数字表示内容名的某一部分对应的编码,每一个节点内的数字表示该编码对应的状态码,匹配时由根节点开始,其中,一个节点状态码用于标记由根节点开始,检索到该节点时的检索路径。状态码可以避免不同层级的编码冲突。采用上述数据结构,构造的存储表,在表项的查找和增删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性能。其中,该存储表的查询时间复杂度为:O (knlogm+klogM),添加或删除表项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m+klogM)。其中,k表示每个内容名含有的层级数的平均值、n表示每一个层级平均含有的内容名的部分数数、m表示在利CCT对内容名编码时每个内容名可拆分的部分数的平均值、M表示在利用ENPT对已编码的内容名进行存储时每个内容名可拆分的部分数的平均值,N表示每个内容名的平均长度。

表一

内容名编码边界网关IP/global/1XXX.XXX.XXX.XXX/global/Beijing/1/1XXX.XXX.XXX.XXX/global/Beijing/bupt/1/1/1XXX.XXX.XXX.XXX/com/google/2/4XXX.XXX.XXX.XXX/com/google/maps/2/4/3XXX.XXX.XXX.XXX/cn/google/maps/3/4/3XXX.XXX.XXX.XXX/cn/sina/3/3XXX.XXX.XXX.XXX

以下列举一个例子,说明根据内容名的前缀确定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的过程:

比如,数据请求中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为:ccnx:global Beijing bupt telecomvedio 06,将该内容名以分隔符“/”为界拆解成多个部分,例如,拆解成: ccnx:/global/Beijing/bupt/telecom/vedio/06,再依次从根节点ccnx:/global出发对每一个部分查询其对应编码及其所属于的状态码,一旦某一个部分查询不到编码或查询到的编码所对应的状态码与所需不符,则说明该部分匹配失败,那么,返回前面已经完成匹配的最长的部分所对应的表项。例如,telecom这一部分匹配失败,那么,返回的是ccnx:/global/Beijing/bupt所对应的边界网关的IP地址。在得到边界网关的IP地址后可以将转换成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 TCP/IP骨干网络,比如,请求方法可以为GET形式,转换成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可以为:GET/ccnx:/global/Beijing/bupt/telecom/vedio/06/HTTP/1.1,其中,“HTTP/1.1”为TCP/IP的协议版本。

其中,集中管理器表中存储的内容不会有频繁的改动操作,只有当某个边缘网退出该融合网络,且该融合网络中的边界网关,在接收到该边缘网络退出的消息后,才从自身的集中管理器表中删除该边缘网络对应的表项。

S203: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 IP地址为源IP地址,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TCP/IP骨干网络。

S204:所述TCP/IP骨干网络,接收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的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S205: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从所述数据请求中获得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保存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目的第一边界网关,在接收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数据请求时,将从该数据请求中获得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和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在自身的临时映射表中。在第一边界网关处设立临时映射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请求结果的正确返回。

在实际应用中,临时映射表可以与上述集中管理器表类似,采用CCT的结构,对于内容名的每一部分进行编码,再采用ENPT的数据结构,将上述编码以树的结构组织起来进行存储。与集中管理器表不同的是:临时映射表中存储的内容会有频繁的改动操作,比如,当接收到新的数据请求时,可以将临时映射表中请求结果已正确返回的数据请求对应的表项删除,将新的数据请求添加进该临时映射表中。

S206: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目的边缘ICN网络。

S207: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获得与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对应的数据内容。

S208: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将包含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和所述数据内容的请求结果,以ICN协议格式返回给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S209: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返回的 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获得所述请求结果中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按保存的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

其中,与上述源第一边界网关,根据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确定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不同的是,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获得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的方法可以为:查询自身的临时映射表,匹配时从根节点开始匹配,将与数据请求的内容名的完全匹配的命名对应的第一边界网关的 IP地址,确定为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如果在查询过程中发现,内容名的某一个部分查询不到编码或查询到的编码所对应的状态码与所需不符,则说明不存在完全匹配的表项,与上述查询集中管理器表,在内容名的某一部分匹配失败时,返回前面已经完成匹配的最长的部分所对应的表项。不同的是,查询临时映射表,在内容名的某一部分匹配失败时,返回的是查找失败提醒。

S210: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并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TCP/IP骨干网络。

S211: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包含的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源第一边界网关。

S212: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返回的 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返回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边缘ICN网络。

S213:所述源边缘ICN网络,进一步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ICN协议格式的请求结果;并将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

其中,在源边缘ICN网络内可以根据PIT(Pending Interest Table)表中记录的数据请求的转发路线,沿路将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本发明中并不限定在源边缘ICN网络内,将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的方法,只要能完成在源边缘ICN网络内,将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的方法,都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ICN与TCP/IP网络互通的融合网络,该融合网络的网络架构为:以现有应用中的TCP/IP网络为骨干网络,在边缘网中部署了一些ICN网络,相较于现有的以ICN网络为骨干网络的融合网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融合网络,对现有应用中的TCP/IP网络架构的改动要小的多,因此,可以利用现有应用中的TCP/IP网络架构,较大规模的实现ICN网络与TCP/IP网络融合。

可选的,如图1所示,该融合网络,还可以包括多个TCP/IP边缘网络和多个第二边界网关;每个边缘TCP/IP网络通过一个第二边界网关与TCP/IP骨干网络通信连接;

参见图4a和图4b,该融合网络中源边缘ICN网络和目的边缘TCP/IP网络之间的交互过程为:

S401:所述各个边缘ICN网络中的源边缘ICN网络,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包含目标数据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第一边界网关。

比如,用户所请求资源的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 为http://www.bupt.edu.cn/vedio1,可以将兴趣包命名为ccnx:/www/bupt/edu/cn/vedio1,其中该兴趣包的内容名为:ccnx:www bupt edu cn vedio1。

S402: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边缘ICN网络发送的ICN 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URL,通过域名解析,确定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

具体的,根据数据请求中包含的URL,通过域名解析,可以直接确定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因而,无需查询管理器映射表获得目的第二边界网关的地址。

S403: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 IP地址为源IP地址,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TCP/IP骨干网络。

具体的,可以是源第一边界网关在接收到上述兴趣包时,从该兴趣包中获得URL,可以将其转换为TCP/IP协议格式中的HTTP报文的格式:GET http://www/bupt/edu/cn/vedio1/HTTP/1.1

S404:所述TCP/IP骨干网络,接收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的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确定目的第二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目的第二边界网关。

S405: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目的边缘TCP/IP网络。

由于目的边缘网络为TCP/IP网络,而TCP/IP网络中的数据请求在转发的中,该数据请求对应的数据包中是包含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的,因而,在第二边界网关处不需要设立临时映射表。

S406:所述目的边缘TCP/IP网络,接收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发送的 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从所述目的服务器获得与所述 URL对应的数据内容。

S407:所述目的边缘TCP/IP网络,将包含所述URL和所述数据内容的请求结果,以TCP/IP协议格式返回给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

S408: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边缘TCP/IP网络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TCP/IP骨干网络。

S409: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返回的 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所述源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源第一边界网关。

S410: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返回的 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返回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边缘ICN网络。

S411:所述源边缘ICN网络,进一步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ICN协议格式的请求结果;并将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

可选的,参见图5a和图5b,该融合网络中,源边缘TCP/IP网络和目的边缘 ICN网络之间的交互过程为:

S501:所述各个边缘TCP/IP网络中的源边缘TCP/IP网络,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包含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第二边界网关。

S502: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边缘TCP/IP网络发送的 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根据预设的内容名前缀与第一边界网关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

S503: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将发出用户请求的客户端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所述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TCP/IP骨干网络。

再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发起数据请求的客户端在边缘TCP/IP网络内,请求结果在边缘ICN网络内,因此,数据请求的格式为HTTP报文的格式,但需要在该报文的URL字段包含请求的内容。比如,请求的内容名是:ccnx:global Beijing bupt telecom vedio 06,发起的数据请求为:GET /ccnx:/global/Beijing/bupt/telecom/vedio/06/HTTP/1.1。

S504:所述TCP/IP骨干网络,接收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的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S505: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从所述数据请求中获得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保存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S506: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目的边缘ICN网络。

S507: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获得与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对应的数据内容。

S508: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将包含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和所述数据内容的请求结果,以ICN协议格式返回给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S509: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返回的 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获得所述请求结果中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按保存的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

S510: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并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TCP/IP骨干网络。

具体的,由于在该实施例中发起数据请求的客户端在边缘TCP/IP网络内,因而,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临时映射表中,保存的是该数据请求中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对应的客户端的IP地址。

S511: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 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包含的客户端的IP地址,确定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

S512: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返回的 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包含的客户端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边缘TCP/IP网络。

S513:所述源边缘TCP/IP网络,进一步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二边界网关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的请求结果;根据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

当然,该融合网络中,还可以包括源边缘TCP/IP网络和目的边缘TCP/IP网络之间的交互。本发明实施例中边缘TCP/IP网络和目的边缘TCP/IP网络之间的交互过程,与现有应用中TCP/IP网络架构中边缘TCP/IP网络和目的边缘TCP/IP 网络之间的交互过程相类似,此处不在进行赘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下,只要能完成边缘TCP/IP网络通过骨干TCP/IP网络与边缘TCP/IP网络之间进行交互的方法,都落入到本发明实施例所保护的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ICN与TCP/IP网络互通的融合网络,该融合网络的网络架构为:以现有应用中的TCP/IP网络为骨干网络,在边缘网中部署了一些ICN网络,相较于现有的以ICN网络为骨干网络的融合网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融合网络,对现有应用中的TCP/IP网络架构的改动要小的多,因此,可以利用现有应用中的TCP/IP网络架构,较大规模的实现ICN网络与TCP/IP网络融合。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ICN与TCP/IP网络互通的融合网络,通过在第一边界网关设立临时映射表,用于存储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对应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或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对应客户端的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保证了边缘ICN网络中的客户端发起的数据请求的请求结果,能够正确的返回。及在第一边界网关和第二边界网关设立集中管理映射表,用于存储边缘 ICN网络的网络前缀与对应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保证了能够根据数据请求中的内容名,正确快速的找到目的边缘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融合网络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所述各个边缘ICN网络中的源边缘ICN网络,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包含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边缘ICN网络发送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根据预设的内容名前缀与第一边界网关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 TCP/IP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接收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的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从所述数据请求中获得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保存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目的边缘ICN网络;

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获得与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对应的数据内容;将包含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和所述数据内容的请求结果,以ICN协议格式返回给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返回的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获得所述请求结果中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按保存的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并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TCP/IP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包含的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源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返回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边缘ICN网络;

所述源边缘ICN网络,进一步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 ICN协议格式的请求结果;并将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

可选的,所述融合网络还包括:多个边缘TCP/IP网络和多个第二边界网关;每个边缘TCP/IP网络通过一个第二边界网关与所述TCP/IP骨干网络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各个边缘ICN网络中的源边缘ICN网络,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包含目标数据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边缘ICN网络发送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URL,通过域名解析,确定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TCP/IP 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接收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的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确定目的第二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目的第二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目的边缘TCP/IP网络;

所述目的边缘TCP/IP网络,接收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从所述目的服务器获得与所述URL对应的数据内容;将包含所述URL和所述数据内容的请求结果,以TCP/IP协议格式返回给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边缘TCP/IP网络返回的 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TCP/IP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第二边界网关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所述源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源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返回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边缘ICN网络;

所述源边缘ICN网络,进一步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 ICN协议格式的请求结果;并将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各个边缘TCP/IP网络中的源边缘TCP/IP网络,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包含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第二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边缘TCP/IP网络发送的TCP/IP 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根据预设的内容名前缀与第一边界网关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发出用户请求的客户端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所述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发送至TCP/IP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接收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的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TCP/IP协议格式数据请求;从所述数据请求中获得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保存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并将所述数据请求发送至与其通信连接的目的边缘ICN网络;

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发送的ICN协议格式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获得与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对应的数据内容;将包含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和所述数据内容的请求结果,以ICN协议格式返回给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

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边缘ICN网络返回的ICN协议格式请求结果;获得所述请求结果中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按保存的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转换为以本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的TCP/IP协议格式;并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TCP/IP骨干网络;

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进一步接收所述目的第一边界网关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包含的客户端的IP地址,确定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

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进一步接收所述TCP/IP骨干网络返回的TCP/IP协议格式请求结果;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包含的客户端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返回至与其通信连接的源边缘TCP/IP网络;

所述源边缘TCP/IP网络,进一步接收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二边界网关返回的 TCP/IP协议格式的请求结果;根据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将所述请求结果中的数据内容,输出给用户。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融合网络,还包括一个电子设备,与所述 TCP/IP骨干网络通信连接。在每一边缘ICN网络加入所述融合网络时,会自带一个与其通信连接的第一边界网关加入所述融合网络,并通过该第一边界网关与所述融合网络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在每一边缘ICN网络加入所述融合网络时,为其分配对应的命名前缀。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为TCP/IP骨干网络中的路由器或其他设备增加新的功能,用于在每一边缘ICN网络加入该融合网络时,为其分配对应的命名前缀。

所述边缘ICN网络将其分配得到的命名前缀和其自带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 地址,发送给所述融合网络中所有的第一边界网关和第二边界网关。所述网络中的每一第一边界网关和第二边界网关,接收所述边缘ICN网络发送的消息,并将接收到的命名前缀和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在自身的集中管理器表中。这样,所述源第一边界网关,或所述源第二边界网关,根据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确定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的步骤,可以为:

根据数据请求中包含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的前缀,查询自身的集中管理器表;将与所述数据请求的内容名的前缀最长匹配的命名前缀对应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确定为目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

可选的,目的第一边界网关,保存所述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步骤,可以为:

在接收到所述TCP/IP骨干网络,发送的数据请求时,将从所述数据请求中获得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和源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在自身的临时映射表中;

或,将从所述数据请求中获得的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客户端的IP地址,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在自身的临时映射表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上述融合网络的通信方法,可以实现上述融合网络中各个边缘网络之间的交互。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应用于上述融合网络的通信方法,通过在第一边界网关设立临时映射表,用于存储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对应源第一边界网关的 IP地址或目标数据的内容名与对应客户端的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保证了边缘ICN网络中的客户端发起的数据请求的请求结果,能够正确的返回。及在第一边界网关和第二边界网关设立集中管理映射表,用于存储边缘ICN网络的网络前缀与对应的第一边界网关的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保证了能够根据数据请求中的内容名,正确快速的找到目的边缘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网络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网络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