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

摘要

本发明属于油液润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包括润滑油瓶以及用于对其进行安装固定的安装座,安装座包括位于其上端的螺纹套管,且润滑油瓶与螺纹套管连接;安装座底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导油插针和进气插针,导油插针与进气插针固定连接,且凹槽的顶面设有与导油插针和进气插针上端对应的开口,导油插针与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下侧的润滑油泵的输入端连接,进气插针与设置在凹槽外侧的进气帽连接,且导油插针还通过传动机构与转动旋钮连接;润滑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供油管路。优点在于:本发明不仅可减小设备的占用空间,方便设备的清理及维护的过程,同时还可避免更换润滑油瓶时发生漏油事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1402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化工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711116588.7

  • 发明设计人 李永力;唐秀丽;

    申请日2017-11-1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皮皮云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师杰

  • 地址 132022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承德街45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07:32: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5-01

    授权

    授权

  • 2019-01-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N7/38 申请日:201711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1-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液润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底盘集中润滑装置利用车辆直流电源驱动润滑泵,通过分配孔对底盘各润滑点实现定时定量、状态监测、集中控制、自动润滑等功能,以替代人工分散式润滑,可有效提高润滑可靠性及行驶安全性,节省人工,节油减排和延长车辆寿命。目前,传统的底盘集中润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便之处,其中就是当油箱内的润滑油消耗完毕后,虽然有油位指示灯,但是并不能停止供油,这时润滑油泵也会持续工作,就会将空气泵入到润滑点,造成原有的润滑油分离,破坏润滑油膜,影响润滑效果,再有就是在进行加油时基本都是将桶装的润滑油倾倒在油箱内,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还容易造成油液飞溅,造成浪费的同时还会形成设备污染,增加了使用成本。现有技术中虽然有采用润滑油瓶直接与油箱连接的方式进行供油,但该种供油系统由于润滑油瓶和油箱都需要占用较大的车内空间,给其安装及后期维护的过程带来很大的不便,且润滑油瓶在与油箱安装的过程中,润滑油瓶瓶口的铝箔纸会被戳破,难免会造成润滑油的泄漏;此外,现有的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在油箱内润滑油用尽后,润滑油泵仍然在工作,机器长时间空转后磨损加重,容易烧毁,增加设备维护的成本。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可方便维护,同时又可防止漏油的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包括润滑油瓶以及用于对其进行安装固定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位于其上端的螺纹套管,且润滑油瓶与螺纹套管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安装座底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导油插针和进气插针,所述导油插针与进气插针固定连接,且凹槽的顶面设有与导油插针和进气插针上端对应的开口,所述导油插针与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下侧的润滑油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进气插针与设置在凹槽外侧的进气帽连接,且导油插针还通过传动机构与设置在安装座外壁上的转动旋钮连接;所述润滑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供油管路。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中,所述润滑油瓶的外侧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用于压紧润滑油瓶底部的压板,所述压板的下端边缘处均布有多根螺纹杆,且在安装座上设有与螺纹杆位置对应的开孔,且螺纹杆的下端贯穿开孔并与螺纹旋钮连接。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中,所述导油插针和进气插针的上端侧壁上均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圆孔,且在导油插针和进气插针的外侧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端设有密封垫圈。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中,所述导油插针的侧壁上设有进气插针固定座,所述进气插针固定座上设有上下连通的螺纹孔,且进气插针的下端与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纹孔下端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软管接头,所述第一软管接头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一硬管连接,且第一硬管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座并与进气帽连接。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中,所述导油插针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软管接头,所述第二软管接头通过第二软管与设置在润滑油泵输入端的第二硬管连接。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中,所述第二硬管的上连接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两个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报警器和继电开关,所述继电开关安装在润滑油泵与蓄电池连接的导线上。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中,所述导油插针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滑块,且在凹槽的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滑块匹配连接的限位滑槽。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导油插针的侧壁上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一侧设有与之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的轴一端与凹槽的侧壁转动连接,且齿轮的轮轴另一端同轴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贯穿凹槽的侧壁并与转动旋钮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中,所述供油管路包括与汽车底盘各润滑点连接的供油支管,所述供油支管均可拆卸式连接同一根供油主管上,且供油主管与润滑油泵的输出端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在安装座上设置螺纹套管,并将润滑油瓶直接与安装座连接,避免设置额外的油箱来存储润滑油,不仅减小设备的占用空间,同时方便设备的清理及维护的过程;通过在安装座的底部设置凹槽,并在凹槽内设置可上下移动的导油插针和进气插针,可避免在润滑油瓶安装固定的过程中将其瓶口处的铝箔纸戳破,进而避免了发生漏油的情况;通过在润滑油瓶的出油管路上设置流量传感器,将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并将控制器分别与润滑油泵和报警器连接,当润滑油瓶内润滑油耗尽时,控制器控制润滑油泵停止工作,避免其空转过热后损坏,同时控制器还控制报警器工作,提醒用户及时更换润滑油瓶,以保证汽车底盘正常的润滑油供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的透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1润滑油瓶、2安装座、3螺纹套管、4凹槽、5导油插针、6进气插针、7润滑油泵、8进气帽、9转动旋钮、10供油管路、11固定支架、12压板、13螺纹杆、14螺纹旋钮、15固定环、16密封垫圈、17进气插针固定座、18第一软管接头、19第一软管、20第二软管接头、21第二软管、22流量传感器、23控制器、24报警器、25继电开关、26蓄电池、27限位滑块、28齿条、29齿轮、30供油支管、31传动杆、32供油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包括润滑油瓶1以及用于对其进行安装固定的安装座2,安装座2包括位于其上端的螺纹套管3,且润滑油瓶1与螺纹套管3螺纹配合连接,润滑油瓶1内润滑油耗尽时,方便更换;安装座2底面设有凹槽4,凹槽4内设有导油插针5和进气插针6,导油插针5与进气插针6固定连接,且凹槽4的顶面设有与导油插针5和进气插针6上端对应的开口,导油插针5与固定安装在安装座2下侧的润滑油泵7的输入端连接,进气插针6与设置在凹槽4外侧的进气帽8连接,进气帽8可保证润滑油瓶1的内外气压平衡,进而保证润滑油的正常输出;导油插针5还通过传动机构与设置在安装座2外壁上的转动旋钮9连接;润滑油泵7的输出端连接有供油管路10。

其中,润滑油瓶1的外侧设有固定支架11,固定支架11包括用于压紧润滑油瓶1底部的压板12,压板12的下端边缘处均布有多根螺纹杆13,且在安装座2上设有与螺纹杆13位置对应的开孔,且螺纹杆13的下端贯穿开孔并与螺纹旋钮14连接,更换润滑油瓶1时,可先转动螺纹旋钮14,将固定支架11卸下,在将润滑油瓶1取出,安装好新的润滑油瓶1后,在将固定支架11与安装座2安装固定,固定支架11可抵住润滑油瓶1的底部,防止润滑油瓶1长期晃动后导致其与螺纹套管3的连接松动,降低漏油的概率。

其中,导油插针5和进气插针6的上端侧壁上均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圆孔,且在导油插针5和进气插针6的外侧设有固定环15,固定环15的上端设有密封垫圈16。

其中,导油插针5的侧壁上设有进气插针固定座17,进气插针固定座17上设有上下连通的螺纹孔,且进气插针6的下端与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螺纹孔下端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软管接头18,第一软管接头18通过第一软管19与第一硬管连接,且第一硬管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座2并与进气帽8连接。

进一步的,导油插针5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软管接头20,第二软管接头20通过第二软管21与设置在润滑油泵7输入端的第二硬管连接,此处设置为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对润滑油泵7进行拆卸维护或更换,同时方便导油插针5内部的清堵作业。

更进一步的,第二硬管的上连接有流量传感器22,流量传感器22用于检测第二硬管内是否有润滑油流向润滑油泵7,流量传感器22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2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23的两个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报警器24和继电开关25,继电开关25安装在润滑油泵7与蓄电池26连接的导线上;值得一提的是,控制器23以AT89S51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利用其自带的可编程串行界面可进行功能性编程。

其中,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导油插针5的侧壁上的齿条28,齿条28的一侧设有与之啮合的齿轮29,齿轮29轮的轴一端与凹槽4的侧壁转动连接,且齿轮29的轮轴另一端同轴连接有传动杆31,且传动杆31贯穿凹槽4的侧壁并与转动旋钮9固定连接,转动传动杆31可带动导油插针5和进气插针6同时上下移动,在更换润滑油瓶1时,可先旋转转动旋钮9使得导油插针5和进气插针6同时撤下,避免润滑油瓶1与螺纹套管3连接时,导油插针5和进气插针6将润滑油瓶1瓶口的铝箔纸戳破,当润滑油瓶1与螺纹套管3密封连接后,再反向转动,利用导油插针5和进气插针6主动将润滑油瓶1瓶口的铝箔纸戳破,开始正常的供油。

需要说明的是,导油插针5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滑块27,且在凹槽4的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滑块27匹配连接的限位滑槽,限位滑块27与限位滑槽配合可避免导油插针5随意转动,以保证齿条28始终与齿轮29啮合。

其中,供油管路10包括与汽车底盘各润滑点连接的供油支管30,供油支管30均可拆卸式连接同一根供油主管32上,值得一提的是供油支管30采用软质橡胶管,其堵塞时方便导通,老化后方便更换;供油主管32与润滑油泵7的输出端连接,可将泵出的润滑油分配至各根供油支管30内。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润滑油瓶1、安装座2、螺纹套管3、凹槽4、导油插针5、进气插针6、润滑油泵7、进气帽8、转动旋钮9、供油管路10、固定支架11、压板12、螺纹杆13、螺纹旋钮14、固定环15、密封垫圈16、进气插针固定座17、第一软管接头18、第一软管19、第二软管接头20、第二软管21、流量传感器22、控制器23、报警器24、继电开关25、蓄电池26、限位滑块27、齿条28、齿轮29、供油支管30、传动杆31和供油主管3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