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文OA文献 >從《個人的體驗》看存在主義文學
【2h】

從《個人的體驗》看存在主義文學

机译:从《个人的体验》看存在主义文学

摘要

隨著現代文明的不斷進步,社會仿佛一個堅固的牢獄,人類的自我逐漸喪失在社會的普遍性裡,存在主義哲學家與許多現代作家都看到這種人類的生存危機,於是大聲疾呼,企圖喚醒人類沉睡的靈魂。一九九四年度諾封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企圖把個人從時代的痛苦中恢復過來,並使人們心靈上的創傷得到醫治,這便是大江健三郎文學的永恆形式。《個人的體驗》是大江健三郎最膾炙人口的小說作品。他將自己的個人生活體驗滲透進小說之中。因為兒子是一個身體殘障弱智兒,所以他描寫小說主人公眼見親生骨肉有殘疾,終日酗酒,情緒低落,搞婚外情,甚至不堪精神重負而設計殺子,所幸最後能幡然覺悟,擔起為人父親的責任。正因為他自身深有體會,剖析人性黑暗更力透紙背,引起社會巨大的迴響。在這篇論文中,我要帶出的觀點是:存在主義並非消極的理念,而人類在面對困苦及面臨選擇時,必須勇敢地承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意識到自我的真實存在,以及存在的價值。
机译: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仿佛一个坚固的牢狱,人类的自我逐渐丧失在社会的普遍性里,存在主义哲学家与许多现代作家都看到这种人类的生存危机,于是大声疾呼,企图唤醒人类沉睡的灵魂。一九九四年度诺封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企图把个人从时代的痛苦中恢复过来,并使人们心灵上的创伤得到医治,这便是大江健三郎文学的永恒形式。 《个人的体验》是大江健三郎最脍炙人口的小说作品。他将自己的个人生活体验渗透进小说之中。因为儿子是一个身体残障弱智儿,所以他描写小说主人公眼见亲生骨肉有残疾,终日酗酒,情绪低落,搞婚外情,甚至不堪精神重负而设计杀子,所幸最后能幡然觉悟,担起为人父亲的责任。正因为他自身深有体会,剖析人性黑暗更力透纸背,引起社会巨大的回响。在这篇论文中,我要带出的观点是:存在主义并非消极的理念,而人类在面对困苦及面临选择时,必须勇敢地承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意识到自我的真实存在,以及存在的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SHI Zhiyong;

  • 作者单位
  • 年度 1999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 中图分类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