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文OA文献 >解开“债的标的”之历史纠缠
【2h】

解开“债的标的”之历史纠缠

机译:解开“债的标的”之历史纠缠

摘要

在西方学说史上,并没有“债的客体“与“债的标的“的区分,只有关于什么是“ObJECT Of OblIgATIOn“的诸多学说。为了逻辑对应以及名实相符,我国民国时期学者区分了二者,将“债的客体“(债务人)与物权客体(物)对应,而将“债的标的“(给付)在债的内容或目的意义上使用。然而,理论上关注的重点却并不是立法所关心的,在立法史上,分歧仅局限在“债的标的“是物还是给付。总之,理论上的分歧不应带到立法中去,而从当前民法典立法趋势来看,债的标的、客体、内容和标的物等有争议的概念完全可不出现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之中,同时只需突显“履行“的概念,保留“给付“的概念即可解决实际问题。
机译:在西方学说史上,并没有“债的客体“与“债的标的“的区分,只有关于什么是“ObJECT Of OblIgATIOn“的诸多学说。为了逻辑对应以及名实相符,我国民国时期学者区分了二者,将“债的客体“(债务人)与物权客体(物)对应,而将“债的标的“(给付)在债的内容或目的意义上使用。然而,理论上关注的重点却并不是立法所关心的,在立法史上,分歧仅局限在“债的标的“是物还是给付。总之,理论上的分歧不应带到立法中去,而从当前民法典立法趋势来看,债的标的、客体、内容和标的物等有争议的概念完全可不出现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之中,同时只需突显“履行“的概念,保留“给付“的概念即可解决实际问题。

著录项

  • 作者

    齐云;

  • 作者单位
  • 年度 2009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zh_CN
  • 中图分类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