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日城市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
中日城市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

中日城市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重庆
  • 出版时间: 2011-10-14

主办单位:重庆大学;神户大学

会议文集:中日城市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面对当前西南山地城市所遇的更为复杂的灾害问题,本文从现代山地城市设计的视角,分析了西南山地城市灾害问题的瓶颈所在,提出通过SWOTs分析梳理相关复杂因子,借鉴生态学分析方法进行多因子关联整合,建构"重点控制"与"局部引导"相结合的分级控制策略,综合多角度的城市设计途径和多平台架构的全程设计评价与管理,尝试探究西南山地防灾城市设计的相关研究方法,以期推动西南山地城市防灾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rn 城市防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西南山地城市受特殊自然环境条件和快速城市化的影响,城市防灾保障较平原城市面临更为复杂、紧迫的局面。因此,笔者从现代山地城市设计的视角,分析了西南山地城市灾害问题的瓶颈所在,探讨通过SWOTs分析梳理相关复杂因子,借鉴生态学分析方法进行多因子关联整合,建构“重点控制”与“局部引导”相结合的分级控制策略,并综合多角度的城市设计途径、多平台架构的全程设计评价与管理,探究西南山地防灾城市设计的相关技术方法,更好地实现西南山地城市防灾规划与建筑防灾设计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从而推动西南山地城市防灾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以满足日益紧迫的西南山地城市防灾建设要求。rn 同时,笔者在研究中也发现,目前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相对详尽的城市灾害数据信息,实证研究受到很大的制约。为了能使多学科参与到西南山地城市防灾问题的研究中来,城市灾害数据信息的公开与科学管理有待改善。此外,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为保障和实现城市空间环境安全品质优化、促进城市管理等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但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西南山地城市信息化水平还相对较低,特别是中小城市被“边缘化”,出现信息化的“循环累积效应”,“数字鸿沟”的出现将大大影响西南山地城市的防灾建设。因此,进一步深化、完善和拓展西南山地防灾城市设计的相关内容,继续创新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是西南山地城市防灾研究的现实需要。
  • 摘要:从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规划方法和关键技术细节及难点三方面出发,系统地探讨了此类规划的编制体系与方法,并以攀枝花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实践为例,从体现渐进性和针对性建设规划目标的制定,结合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结构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适应山地城市路网的防灾避难通道选择,以及针对复杂地形场地特征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配建导引四个方面,探讨了山地城市在此类规划编制中的特点及对策.
  • 摘要:列车脱轨事故及影响因素从1964年10月日本建成世界第一条现代化高速铁路——东海新干线至今,高速列车脱轨引发的事故层出不穷.高速列车的脱轨因素非常复杂,主要原因有:(1)气候环境因素,如地震、横风、雨雪、泥石流和滑坡;(2)轨道几何不平顺;(3)车辆/轨道部件性能状态;(4)车速.由于高速列车脱轨因素众多,脱轨机理研究未臻完善,实验研究、数值模型的建立均存在较大难度,从而造成了列车脱轨的不可预测性.rn 高铁高速穿过城市,特别是不停靠的正线列车,其脱轨后对城市所造成的后果,称之为脱轨次生灾害。rn 高速过站列车由于高质量、高速度而具有巨大的动能,需要撞毁多根柱构件后方能停止。将列车一次撞毁的多个柱构件定义为一个破坏子结构,通过能量方法估算破坏子结构所包括的柱构件数量。rn 结构抗列车冲击优化方案:从整体结构出发,研究各种结构布置方案对列车撞击的适宜性;从局部出发,研究构件增强方式,以提高结构局部抗冲击能力。
  •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空间从个体结构的自我更新完善到城市与城市之间有机的空间联系,是在经济、交通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区域综合体.城市综合防灾也应该适应城市空间的区域化发展趋势,从单个城市的防灾逐步发展到考虑区域范围内的综合防灾,并产生新的方法和策略.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城市在区域范畴内的空间结构为主要考量方式,探索区域综合防灾的理论和对策,并以武汉"1+8"城市群为例,探讨适合该区域的综合防灾模式.rn 基于武汉市空间结构的综合防灾对策:rn 对于武汉市内部的综合防灾而言,既要充分利用远城区的城镇化资源,结合其布设防灾、救灾场地和避难所,同时也要防止由于城镇发展,主要对外联系道路可能在大型灾难中存在单点故障的危机。因此在城市防灾规划中,要对主城区对外联系道路进行“冗余设计”,在原有的“三环十线”的基础上增设偏离“簇群”轴向的对外联系途径,降低大灾难来临时的损失风险。rn 基于“1+8”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综合防灾对策:rn 协调城市群防灾功能.城市群防灾功能协调,不仅指在应对某一种首要的或者长期面对的灾害防御,还指在面对某一种灾害时各个城市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和其他城市相互配合、相互援助、相互解决灾害的减少和损失。例如洪涝灾害,沿长江分布的城市有仙桃、武汉、鄂州、黄冈和黄石五个市,在暴雨时节应该不以行政区划来单独抗灾,而是综合考虑沿江形式布置抗洪基础设施,联合抗洪。当武汉市发生水灾时,整个长江流域泛洪严重,可以将受灾人员转移疏散至远离长江水道的潜江、天门、孝感、咸宁等城市。rn 建立城市群防灾规划体系.武汉城市群是“8+1”城市群,由九个城市紧密联系、相互协作组成。对于武汉城市群这个区域来说,综合防灾是建立区域内群体城市防灾空间组织框架,包括区域防灾功能的协调以及灾害期间区域内城市之间的联系保障。城市群空间体系强调利用城市群的功能组织以及各种不同的开放空间对城市群形成总体防护,建立有利于防灾的良好城市群形态和格局。rn 组织合理的线性设施网络.线性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水系、基础设施官网等。通畅的道路和灾时可用的基础设施将会对抗灾rn救灾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尤其是道路系统至关重要。构建非单点放射状的城市群路网,将周边八个城市的环状道路网系统完善是当前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rn 建立防灾等级体系.rn 确定防灾职能分工.每个城市在灾害来临时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这样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责。武汉城市群有9个城市,在城市群防灾空间体系中具有不同防灾功能和防灾效力,每个城市的防灾工作系统应该包括通道系统、避难系统、医疗系统、指挥系统、消防系统、生命线系统等。由于不同城市在灾害风险、防御条件方面有所区别,应有不同的物质、技术配置。组织最适宜的防灾系统需要结合城市自身及周边环境,分析和确定潜在灾害在备灾、应急、救灾、灾后重建各阶段所需条件,同时考虑各城市和系统间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确定系统的最优组成。明确自身的分工,这样可以在灾害面前团结一致,一致对灾。rn 规划防灾空间结构.城市群中城市之间的空间结构也是会影响城市与区域良好防灾减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前文提到,武汉城市群中各个城市在行政空间上将是互相接壤的,可以算作是基地连续型的区域空间。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又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其分布又具有廖氏景观的描述特点。但是在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的城区、郊区及远城区的分布,以及9个城市内部的各个经济区散列在区域空间当中,并未形成明确的规律性;加之城市群的形成更多是基于自上而下的愿景而非经过长期经济社会合作自下而上的形成的稳定状态,故而城市群本身尚处于年轻化的生长状态,其主体人口、城市建设、经济生活等重要城市支撑要素的现状分布又呈现出基地非连续型空间中的点点型韦伯结构特点。武汉城市群目前呈现的形态是间隙式点状分布空间结构,是在保持城市空间高密度集约用地的同时,保留一些非建设的空间,在区域范围内表现为串珠式的跳跃型空间发展,在城市内部体现为建成区与农田、森林、绿地等生态绿地或开敞空间间隔相嵌的空间肌理,其实是非常利于防灾减灾的。rn 协调城市群防灾物力.重大自然灾难的发生多为突发性且难以预测,会造成大规模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与影响。虽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害无可避免.但若灾害发生后能迅速搜集灾区信息,实时、有效地将救灾物资送达灾区,进行灾后救助。便能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防灾物力涉及各种灾害防治需要的物品和基础设施等。如何有效地分配与调度物资以避免浪费或堆置无用,将是决定防灾效果的关键。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不过度浪费的情况下,高效地运用不同的运输方式将各种救灾物资,从不同的供应端{物资储备中心)配送到一个或多个需求端(灾区}。天然灾害发生时,一般都由点的破坏扩大为面的破坏,若未于点的破坏期间紧急调派抢险器材与物资遏止灾情的扩大,则达到全面破坏后的损失将严重得难以估计。当抢险状况发生时,时间很急迫,一旦抢险物资发生错派,增加抢险成本事小,让灾害损失扩大才是严重的问题。所以本文抛砖引玉,将立足于使灾害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并考虑到灾后抢险物资器材的稀少性及物资运送的急迫性,在后续的更深入的研究中,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帮助决策者在最短时间内决定最有效率的抢险物资配送方案。rn 完善城市内部防灾规划体系.城市级防灾空间体系确保城市自身具有完整的防灾空间格局,如中心区与组团或卫星城间的防灾关系,外部空间的整体防灾布局。这一级空间体系强调利用城市的功能组织以及内外部开放空间对城市形成总体防护,建立有利于防灾的良好城市形态和格局。相对于区域来说,这也是建立区域内群体城市防灾空间组织框架,包括区域防灾功能的协调以及灾害期间区域内城市之间的联系保障。区级防灾空间体系是城市防灾空间系统中的实体环境,可在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划设,表现为区内是独立的防灾管理单元,规划有相应规模的灾害防御空间及应急救灾空间,各区重要据点之间又有充分的联系。这一级空间体系中多利用城市空间及设施资源建立实质性空间体系,为城市防灾活动提供可靠保证。社区级防灾空间体系是指以相近社区、街道为范围所划设的空间体系。
  • 摘要: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重建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抗震强度,同时要坚持科学重建,减少污染、降低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需要一系列规划保障措施,通过对映秀灾后重建中新材料新技术运用的分析、总结,形成普适性的灾后重建经验,以期为灾后重建提供理论指导.rn 在建筑安全上,广泛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实现抗震功能性空间的生活化。建筑结构方面,采取了钢架结构、轻钢结构、木质结构、框架结构等多种建筑结构;建筑技术方面。大量采用阻尼器、隔振垫、耗能支撑等先进的防震技术与公共建筑商,对于道路、桥梁等市政工程,则全面采用了柔性连接技术,确保生命线畅通。这里主要列举居住区、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及道路管线中新技术的具体应用。rn 居住区新技术应用:对于川西民居风格的安居房社区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对藏、羌民居形式的安居房采用砖混结构;中滩堡社区采用三、四层钢筋混凝土四柱三跨框架结构体系,填充墙拟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枫香树社区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使用三柱双跨框架;秀坪社区中,对川西民居风格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对藏、羌民居形式的采用砖混结构,对5层住宅楼建议采用砖混结构体系,并基础采用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对于渔子溪村的建筑设计,考虑采用钢结构,建议采用轻型焊接H型钢框架结构,为提高抗震性能,可局部加交叉支撑,楼盖与屋面建议采用轻钢模条加纤维水泥板,墙板采用轻型保温墙板,与钢结构为柔性连接。rn 公共服务设施新技术应用:rn 地震纪念地设计。地震纪念地属于纪念体系中新建的纪念项目,主要采用钢结构、大跨度网架、网壳空间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整体性好、自重轻、强度高,有很好的控阵性能,并采取消能减振支撑新技术,有效吸收地震能量,提高建筑物在大震下的抗震能力。rn 抗震减灾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抗震减灾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采用钢框架结构,钢结构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采取消能减振支撑新技术,可有效吸收地震能量,提高建筑物在大震下的rn抗震能力。rn 道路管线新技术应用:市政管线:采用柔性连接的方式,可有效减弱地震管线造成的破坏;二台山变电站:采取线缆地埋处理手段;桥梁:采用柔性隔震技术。
  • 摘要:本文选取计入和不计入楼梯的框架结构,共计18种模型,进行分析对比。对于地震作用下,实际上已成为斜撑构件的斜置楼梯的受力状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又对计入楼梯的框架结构模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其结果显示,地震中应当发挥疏散、救援作用的楼梯却首先屈服,成为整体结构中第一根耗能构件,充当着第一道防线,与之相连的框架柱也较早进入屈服。为了满足抗震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将楼梯与整体结构脱离的构造方案。rn 地震作用下楼梯所起作用:楼梯方向对结构抗侧刚度的贡献有明显差异,楼梯能够使与其平行方向的框架结构抗侧刚度明显增大,垂直方向作用小,可以忽略;楼梯平面布置会改变结构刚度中心,布置不当将引起结构不规则性;楼梯间框架柱的内力与不考虑楼梯参与整体工作情况下的内力相比,显著增大。框架柱由于平台存在而形成短柱,平台处的弯矩值增幅最大;除楼梯间外的其余框架的内力均有所减小,如果简单取用该内力值进行设计,则将降低抗震安全度;斜置楼梯板在框架结构中起着支撑作用,楼梯板轴向拉压力明显增大,所需配筋增多;梯梁承受双向剪力,在上下梯板之间形成的极短梁段出现应力集中,发生剪切破坏,且裂缝延伸进平台板。rn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屈服机制:梯板首先受拉屈服一梯梁在上下梯板之间位置受剪破坏一梯柱屈服一与楼梯相连的框架柱屈服一框架柱丧失承载能力。作为疏散通道的楼梯首先屈服,成为整体结构的耗能构件,充当第一道防线;与楼梯相连的框架柱成为结构中的薄弱部位。结构的这种屈服机制不能达到预期设防目标,不能满足抗震要求。所以,有必要设法避免楼梯的作用。rn 采取构造措施,将楼梯与主体结构脱离,使楼梯不与整体结构共同工作,可有效避免地震作用时楼梯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并避免其自身遭遇破坏;以保证竖向承重构件框架柱的安全,和作为重要通道的楼梯的自身抗震安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