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
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

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10-18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国际文化遗产研究所;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

会议文集: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故宫博物院现有的三种VR应用模式已经较为成熟。不可移动型剧场式三通道VR系统因其完备的超宽曲面显示、音响系统成为三种模式中效果最为震撼的。基于展览的单或多通道VR演播系统的灵活与便利性,加上VR作品本身的各种优秀特性使得故宫VR作品和实物展览的结合愈来愈紧密。而基于展览的单、多通道视频作品虽然效果不如VR作品,也无法进行交互,但对于机器的性能要求最低,其适用的范围最为广泛,因此弥补了VR作品对于设备的高要求所带来的局限性,是对前两种模式的一个有效补充。各具特色的三种模式适用更多不同的展示环境,面向更广泛的受众,逐渐满足博物馆可视化展示科研成果,以及提高展览效果的需求。从而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文化,吸引其到故宫实地参观。但仅有这三种模式,仍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下一步的研究重点除了继续发展这三种模式,还需探索新型的VR应用模式。上述的几种新的应用模式是对当前技术发展的一种展望,如何切实有效的实现是需要对技术的发展、文化的表达、观众的需求有一个更为深入、整体的研究和把握,真正有效地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服务,造福社会。
  • 摘要:敦煌研究院对壁画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的是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永久地、高保真地保存敦煌石窟文物的珍贵资料.在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作业中,实现高精度、色彩逼真的数字壁画采集、存储及处理,是"数字敦煌"的基础,也是所有数字壁画应用的基础.而将虚拟漫游技术及三维测量重建技术结合进来,实现了洞窟的逼真再现,还可用于引导浏览、查询详细的敦煌石窟文物资料.高保真数字影像将会全息地留住敦煌石窟的真颜,众望所归,一个全新的"数字敦煌"系统工程正在构筑.
  • 摘要:本文从国内遗址的基本特征出发,对现代遗产研究和复原的工作进行了梳理。结合古代木构建筑的文献“法式”研究和遗址的第一手调查资料,探讨了以“再现遗产”项目为代表的严谨复原所需各类资料的准确度体系的必要性和方法论。尝试以考古发掘报告、遗址现场勘查、样式房图档、相关文献、写景图和则例,综合各项分值比例加权建立起一个准确度评价体系。以此对“再现圆明园”项目中的上下天光景区进行逐项分析,初步印证了这一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文章也注意到各复原依据之间的冲突问题,并加以权衡和讨论。这些工作为日后更加深入和完善的评价体系打下了基础,也将是以木构建筑为特色的遗产复原理论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国际遗产复原的理念体系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 摘要:"再现遗产"科研平台建立于2009年,缘起子"再现·圆明园"项目的创新性实践.经过此后两年的实践检验和调整,"再现遗产"的理念更加趋于完善、技术更加综合和成熟,并引入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碰撞,以多种技术手段向不同受众进行更广泛的展示,同时拓展到了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考古和建筑遗产项目实践,形成了适用领域更为宽广的系统性科研平台.本文对"再现遗产"科研平台的理念、目标、技术原则和系统架构进行了总结,并对平台上所运行的郑州大河村遗址、北京故宫萃赏楼、北京圆明园遗址、洛阳隋唐富城遗址、新疆库车城市遗存等5个不同类型的实践案例进行了介绍.希望在未来能够对已开展的项目进行跟踪维护、更新和研究深化;拓展新的遗产类型,探索新的技术方案;深入研究大场景海量模型的高效动态调度和高仿真实时动态渲染技术,为公众提供更流畅、更逼真、更美观、更生动的移动漫游体验;并通过移动互联、位置服务、RFID射频技术、体感技术等在文化旅游业的应用和系统性集成,创新文化旅游休闲服务模式。与相似的遗产地(尤其是中国和东亚地区的同类遗产)共同进行遗产保护和传承问题的探讨与合作;在不同的遗产类型间,进行普适性的技术手段、创新应用的交流与沟通;对“消逝遗产的虚拟再现”和“数字遗产的公众分享”等方向的技术原则和标准进行探讨,推进体现文化多样性的遗产数字化国际准则的建立。
  • 摘要:在文物保护领域中的数字化应用研究是世界文化遗产传承的共同课题.无论是传承古人的技法,还是引进世界高端科技,决定于把握者,决定于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与理解.制造工艺是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历史发展中不断有新的形式出现,数字技术是当今的一种,它传承的是文化,提高的是效率和质量.每一种技术和设备都有其优势与局限,最需要的是扬长避短,整合利用,编制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最佳解决方案.此论文阐述了优化文物存档、修复、复制等过程链,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探索三维数字技术与传统造型技术的交叉,最佳的结合正逆向工程并在叠加制造系统中应用的实例,以及在文化创意领域中的发展前景.此研究的输出成果应证实对每个致力于数字化文物保护领域的人都有价值,特别是需要实物复制的工作,进而还适用于艺术造型等复杂曲面创作.
  • 摘要:北京旧城沙盘模型是现存最完整和最直观的能够反映老北京旧城的实物。研究针对北京旧城实体模型沙盘进行数字化抢救与利用,设计了一套针对北京旧城实体模型沙盘特点的数字化采集技术方案,以点云和数字影像的方式记录模型沙盘上建筑物、构筑物真实的高度、位置、距离、形状和毗邻之间的关系等空间信息内容;在后续三维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依照摄影测量与扫描点云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实现了准确、高效地建立北京旧城的数字三维模型。
  • 摘要:新疆克孜尔石窟安全防卫系统工程,于2010年12月8日竣工并顺利通过最终验收.经过专家和工程施工人员多年的摸索施工,根据克孜尔石窟的地形情况、各类洞窟内的实际情况和文物保护的特性,设计施工出了一系列确保克孜尔石窟文物安全的安全防卫措施,使其达到了三防合一的现代化安防标准.提出在石窟保护的工作中,只有严格规范运行、合理使用,尽量达到三防合一,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安防系统的作用并有效地避免漏洞的出现。不仅要有完善的工作规章制度来规范和控制安防系统的管理秩序,还应自觉规范地完成安防的各项日常工作。
  • 摘要: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进行古建筑几何信息的采集是目前古建筑测绘中正在尝试的新方法,具有快速、便捷、采集数字信息量大、人工干预少的优点.但是在应用中针对这一大尺度的对象,如何获取精度较高的几何信息模型以确保历史建筑信息的准确性,仍然是目前古建筑测绘领域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多种试验查找误差产生的原因和点云拼接精度控制的途径和方法,探索了利用标靶球控制网获得点云精度的途径与方法,希望对三维激光扫描测绘精度控制的提高有所帮助.关于扫描仪精度问题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提高扫描精度的方法,这也是制约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领域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优势己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同,相信随着硬件设备以及后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扫描精度问题不会再是一个问题,例如,现在己经有一些远程的脉冲式三维激光扫描仪自带有定向技术,这就可以极大地解决多站点云拼接的误差积累问题,大大提高拼站精度。总之,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日趋成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迟早会取代传统测绘方法成为古建筑测绘的主要方法。
  • 摘要:文物测绘与信息留存是文物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石质文物往往因不规则几何外形且构造复杂精细而必须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手段.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年来飞跃发展的一项高新测绘与信息技术,具有无损、精度高、速度快等突出优势,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世界遗产大足石刻宝项千手观音造像、重庆潼南大佛等保护修复工程为重点案例,总结分析了石质文物三维数字化及保护修复应用中的关键问题.相关成果亦可为文物数字展示、监测、科学研究等提供参考借鉴.
  • 摘要:论文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的应用.作者首先总结了空间信息技术的特点,概括为信息获取的客观性、信息定位的精确性、信息管理的灵活性、信息分析的空间性以及信息表达的直观性;然后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对技术方法的需求,涉及文化遗产调查与识别的需求、文化遗产规划与管理的需求、文化遗产展示与发布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将空间信息技术的特点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相结合,以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北京旧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南方丝绸之路邛崃段遗产廊道保护研究、党家山村传统文化保护研究为例,从文化景观保护研究、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遗产廊道保护研究、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最后,结合云计算、物联网、无线通信、移动终端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智慧颐和园"规划的总体框架为例,对未来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智慧化两个方面.
  • 摘要:为再现紫禁城宫殿庄严、肃穆、辉煌的盛世风貌,故宫博物院自2002年起开始古建大修工程,预计至2020年结束.整个修缮工程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时间,而且由于古建所承载历史信息的珍贵和不可再生性,都需要修缮工程谨慎开展.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古建筑进行"预修复"或"虚拟修复",为古建大修提供可视化的效果,辅助决策,为实际工程的开展给予了有益的支持.本文以太和殿的数字修复、北京清代皇城的数字还原以及倦勤斋通景画的三维立体化为例,详细阐述了十年来故宫博物院利用虚拟现实再现明清时期紫禁城的过程中,在古建筑数字修复和还原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实践,并对数字修复与还原技术未来的应用作一展望.
  • 摘要:随着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公众参与从传统的"宣教"向"交流"转型,通过权力让渡,权威正在从"专家"向"专家—公众"共同体转移,当下应该倡导一种以"遗产分享"为核心的传播策略和产品理念.在WEB2.0时代,社交网络(SNS)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交流、协作和知识传播、组织的模式,为开展遗产分享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遗产分享应抓住社交网络的特征,制定传播策略,进行产品设计.其尤为典型的遗产分享产品,如社交化策展和维基百科(Wikipedia)将众包式产品策略引入遗产保护领域.本文以"再现遗产"的公众分享实践为例,说明了社交化遗产分享的必要性,还展望了"遗产分享云平台"的可观前景及其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实施中的“再现圆明园”课题,通过严谨的建筑史研究,复原了圆明园焚毁前各时期的景象。研究成果涵盖了由建筑史、艺术史、园林史和宫廷史等组成的圆明园总体史,应用了文献学、人类学等多学科方法,吸收了信息技术、图形图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和精细测绘技术等多部门的成果,力图将这一废墟的文化内涵直观而严谨地呈现给专家和公众,让原本在象牙塔内的研究走得更远。
  •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需要不断修缮、更换构件,甚至落架大修,这就要求古建保护要以传统工艺保证其建造的真实性,从而赋予其完整性和生命力.有鉴于此,营造技艺的研究便成为保护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措施.以往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主要通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形式,侧重物质和静态的层面,而对营造技艺的保护重视不足.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先进的数字多媒体手段对建筑的构成、工序、营造做法等技艺信息进行研究和建档,选取代表性的传统建筑和民族建筑营造过程进行研究,用三维数字化手段记录并演示其建造方式和过程,可以有效地保存和展示营造技艺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摘要:园林创作是三维的空间艺术.然而,以往对于圆明园造园艺术的研究分析多数是基于平面图或者相关描述文字,缺少三维空间的支持.本文借助我院数字圆明园课题组近三年来对圆明园数字再现的三维空间成果进行圆明园九州景区造园艺术手法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山水基底、交通流线、空间意境、空间形态和组织、空间尺度、建筑风景点、景观轴线、借景等等,期望能够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和总结圆明园九州景区的造园手法,丰富圆明园研究成果,并借此将我国古典园林造园技法进一步发扬光大。
  • 摘要:2011年,故宫博物院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开启了对故宫内廷西侧延禧宫中灵沼轩的数字虚拟修复研究项目.灵沼轩建筑本身的独特样式和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使得这次科研实践活动意蕴深厚.而院内首次使用数字技术对大型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较为完整的三维虚拟修复,也使得这次研究实践在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保护修缮领域开创了学术研究与虚拟修复并行开展,相互促进的全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n 本文拟从灵沼轩虚拟修复工程的意义、目标、途径方法、实践过程、成果运用以及未来展望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阐述数字虚拟修复与学术研究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突出这一模式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过程中的有益作用.希望文中观点及结论可以为日后的文化遗产虚拟修复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操作意义的参考性意见.
  • 摘要:文章指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文化遗产的新认识已经形成,使人们能够进一步探索保护的手段、建立保护的主导思想,尊重保护意识和责任,并不断以新的类型丰富其内涵。今天,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己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保护的工作也必须二者兼顾。所有的文化都应以其平等的尊严和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得到尊重,其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惠及全球。将资料扫描或转化为能够在线阅览格式的数字化过程又为文化遗产带来了新的生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这一技术成就具有重要的文化、社会、经济和管理价值。
  • 摘要: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是故宫内仅存的室内未受当代人为干预的宫廷原状遗存,保留了大量原始而真实的历史信息.但是,受到时间、气候、病虫害等多方面影响的宁寿宫花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损害,花园内丰富的遗产信息正在逐渐流失.如今,宁寿宫花园修复保护工程已经启动,内容包括花园内所有建筑物的内檐装修及室内书法绘画作品、园林设施乃至保护工作可及的所有文物遗存.本文介绍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在保护工作展开同时,对花园遗产信息进行的分阶段记录工作.记录工作在保护工程开展前翔实、准确地记录和采集花园的历史现状信息,并将密切配合保护工程进展,追踪记录花园修复后的信息数据.而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数据库,以直观立体的形式全面再现花园各阶段历史信息层的数据,构建带有时间信息的多层次的宁寿宫花园"4D模型".
  • 摘要:文章指出东宫和月池是很重要的遗迹。通过发掘调查后复原护岸石筑和一部分建筑,能够管窥统一新罗宫阔文化之一斑。它们遗迹的3D影像复原是不毁损遗址的最尖端复原技术,是以平面的遗址表现出立体建筑的最效率的方法。现在进行东宫、月池和连接半月城、黄龙寺、芬皇寺、古坟公园等影像复原会成为了解新罗文化的重要资料。
  • 摘要:用数字化方式来保护文化遗产的做法在世界各国都有普遍的实践,其中包括采集(或者标示)历史建筑、考古遗址和风景名胜的物理特性.这项工作的成果对于保护这些遗产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主动去维护它们,还是为后代留下资料记录以防被毁坏;得到的这些记录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指导人们的决策过程,他们包括:遗产的业主、现场管理人员、政府官员和世界各地的遗产保护者们,并且这些记录可以呈现出这些资源的历史信息和价值.缜密的资料记录也有助于实现更大的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成为学者和公众理解那些已经彻底改变或者消失的文化遗产的主要手段.
  • 摘要:在故宫博物院180万件(套)的藏品中,书画类文物多达16万件(套),并且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利用数字技术不仅可以记录、保存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展示和文化传播,从而使得国内外观众足不出户便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分享到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之美.rn 为满足博物馆观众以及专家学者精细观赏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的需求,故宫博物院于2005年研发了单机版的"电子画廊",制定了高精度古代书画作品的数字采集规范,逐步建立起运行在院内局域网环境下的高清晰古代书画作品影像观赏系统.rn 2009年,随着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支持学术研究的新需求,故宫博物院在"电子画廊"的基础上继续研发了可以在国际互联网上运行的"高清晰数字影像浏览"和"图文结合的学术研究成果在线标注"两项独有技术,以"基于影像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系统"为平台对外发布.目前,在全球拥有注册用户5000多名,访问数十万次.rn 该项目拥有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如精细数字影像的采集和加工,大数据量的网络传输技术,以及图文结合的书画在线标注技术.rn 该项目具有如下功能:提供在线高清晰书画影像浏览欣赏功能,在线标注画面信息及其研究成果等学术功能.目前正在建设该系统的内容管理平台,使其适应跨单位的合作,并探索、完善一套便于跨部门、跨单位的古代书画研究工作者合作,进行内容标注、标注审核、标注成果利用的工作流程.增加系统易用性,以提高研究者的使用便利性和工作效率.
  • 摘要:由于上千年的腐蚀破坏以及近年的不当保护,沧州铁狮子已经开裂为20余块.2007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牵头开展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铁质文物综合保护技术研究"课题中"室外大型铁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以沧州铁狮子为例"的研究工作,尝试撤除其现有的支撑杆件,代之以更好的保护方法.研究以现代数字技术为主要手段,完成了三维激光扫描及数值模型建立、病害及铸造缺陷三维表达,铁狮子模型在静力与动力情况下的有限元分析,铁狮子结构安全性评定,内支架加固方案及建模,内支架施工安装程序的数字模拟以及通过数字模拟探讨沧州铁狮子完整面貌等多方面工作.
  • 摘要:近年来3D激光扫描技术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遗产的数字化记录、虚拟可视化展示和动态监测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认为该技术除了可以应用于我国单体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记录以外,在整体性的聚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针对以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1)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及其构件的尺寸测量缺乏准确、高效技术手段,(2)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缺乏基于准确现状支撑的有效修缮导则管控,(3)大面积且现状情况复杂历史街区的长期动态监测困难等问题,本文以Z+F激光扫描仪和Riegl手持式激光扫描仪在昆明市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项目中的应用为例,探讨并分析了3D激光扫描技术在保护规划编制、导则制定、整体风貌保护、历史建筑修复以及动态监测等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与模式,认为激光扫描技术有利于提高历史街区保护的真实性.
  • 摘要:古建筑作为历史文明的实物见证,记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具有不可争辩的说服力和不容置疑的真实性.如何采用新技术、新手段记录留存古建筑的真实历史信息,为古建筑的监测、保护和修复提供翔实依据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全球性问题.本课题通过激光相邻站点间同名标靶匹配和引入带绝对坐标的平面标靶进行整体坐标转换两种方式对佛香阁进行整体拼接,采用椭圆拟合方式描述佛香阁通天柱的点云断面,以椭圆圆心为基准监测佛香阁的倾斜方向及角度。实现了对佛香阁现存状态及历史信息全面、完整、精细的记录,为进一步研究和保护我国古建筑提供全面、系统的基础资料。
  • 摘要:随着高精度、快速、自动化、便携及功能齐全的三维扫描软硬件平台的不断推出,使得其在文物空间信息获取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文物尤其是大量不可移动文物长期暴露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掌握环境对其造成的几何形变情况,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形态较为复杂的文物对象形态及形变信息,是文物测绘工作者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内容.rn 本文结合文物对象形态及形变信息获取的需要,首先研究分析了文物形态与形变信息获取对三维激光扫描数据质量要求;进而在获取高质量激光扫描数据的基础上,对点云数据的拼接、去噪、分割、建模及纹理映射等数据处理流程进行文物形态信息获取方法与规范化流程;最后研究利用多次文物对象形态信息提取其形变信息的技术与方法.
  • 摘要:我国古代建筑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是抢救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保护项目,将工程模拟有限元软件ABAQUS用于典型砖砌塔体的结构稳定分析.基础数据来源于历史文献和现场工程地质勘查、测量、病害调查、砌体回弹和超声波检测,在考虑后续维修加强措施后将砖砌塔体当作连续体划分为三维实体单元,塔底崁固约束,并进行了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初步分析,得到了塔身的基本动力特性,并给出了在各种工况下典型砖塔的应力分布和稳定性评价.在此基础上,为塔林的保护和修缮方案提供了建议和技术支持.
  •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地区村落文化与古建筑遗产在自然状态下与人为干预状态下的保护与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常见村落文化活动中如庙会、集市及自发建筑翻新与有组织的、人为干预的项目如文化节、博物馆设置、民俗文化采集与旧建筑的系统规划保护之状况与优劣,试做出能将其自然发展状态与人工干预结合的策略整合,以达到村落文化活动与其生存场所,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建筑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目的.
  • 摘要:清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1776-1779),乾隆皇帝在承德西大街敕建热河文庙,建筑等级与规格仅次于北京孔庙.热河文庙是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古建筑损毁缺失,仅存遗址.本文结合清宫档案、历史照片和遗址考古结果,通过摄影测量与三维虚拟复原技术对热河文庙不存古建筑的原貌进行复原研究,提高复原设计的准确性,探索数字虚拟技术在古建筑的复原研究与保护领域的运用与推广.
  • 摘要:虚拟遗产作为文化遗产在现代技术背景下的一种有效保护形式,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逐步成为遗产保护研究与利用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数字手段对遗产进行研究和复建,实现了与遗产相关时空信息和各种文化传承资料的全面数字化归档,形成四维空间下的完整遗产呈现.构建移动展示平台的基础是完备的遗产数据,依托多种数据形式,在移动平台上全面展现虚拟遗产在不同时空下的状态;依托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的即时互联特点,实现对内容展示即时更新与分享;通过物联网、GPS定位、二维码等技术完成对移动设备的空间定位,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动态连接.最后以圆明园为例,通过复建成果的整合与提炼,实现基于移动平台的虚拟圆明园游览展现.
  • 摘要: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手段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的学者专家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遗产保护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门社会科学.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社交网络、移动终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公众参与发挥了巨大的驱动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新媒体驱动的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若干事件,试分析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与现状问题,并提出利用新媒体与IT技术优势,引导公众参与保护的理想途径: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手段对遗产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宣传,进而传递正确的保护价值观与技术方法,并发挥公众舆论力量参与具体的保护实践之中。
  • 摘要:文章指出天龙山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探索在数字时代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新途径,内容包括石窟现状扫描、流散残件模型重建以及虚拟复原和展示公布.结合《造像量度经》及其相关图样,可以初步了解古人在造像制度上原始标准化及数字化方面的探索和经验。本文所涉及之模型特征规划与重建拟合的方法,可以实现本体研究从逆向工程到正向设计的转化,或可为将来造像法式法度的进一步理解和实证提供一种思路。
  • 摘要:避暑山庄烟雨楼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外观模仿嘉兴烟雨楼形制,是乾隆宫苑写仿南国名胜的代表作品,在现存的古典园林中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按照文献记载,嘉庆二十二年(1817)在避暑山庄烟雨楼大修时对其进行了改建,今日所见烟雨楼与乾隆时期面貌大相径庭.本文结合清宫档案和绘画等第一手资料,运用三维虚拟复原的现代数字手段,重新解读乾隆时期烟雨楼初建的原始面貌,廓清建筑史学界对烟雨楼面貌的长期误读.“楼台烟雨”作为一种文学意向自唐代杜牧咏古发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早已深入人心,有着悠远的传播过程。经过历代文人的传承与发扬,到了明清之际,早已成为普遍的吟咏主题。嘉兴烟雨楼是对文学意向具体的形象化再现和定型。这和西湖十景发端于南宋画院,到康熙南巡题名勒碑定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南国嘉禾的烟雨楼作为名胜,对清代几朝帝王始终有着吸引力。乾隆帝仿建的烟雨楼正是此中翘楚,是18世纪末宫廷写仿江南抒写的一篇华章。烟雨楼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完工,己是乾隆朝皇家园林中写仿南国的收官之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