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河南省地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河南省地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河南省地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河南洛阳
  • 出版时间: 2018-11

主办单位:河南省地理学会

会议文集:河南省地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再设计”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发现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再设计”存在着学校和教师两大方面的问题.学校教学资源不充分、管理理念滞后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的相对单一,限制了教师进行教学案例“再设计”的实施;同样,教师的教研意识薄弱、教研能力有限以及教研时间缺乏保障等也同样影响了其教学案例“再设计”的施行.在对这两大方面问题深度剖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案例设计原则及策略等理论的研究,从学校和教师这两大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再设计”的实施改进建议.学校应提高对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教师教研能力的培训力度,以提升教师教学案例“再设计”的意识及能力;也应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以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案例“再设计”的积极性;还应积极倡导建立优质案例数据库,为教师提供案例资源的共享平台.除此以外,教师也应不断从教研意识和能力上不断提升自我,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教学案例“再设计”的质与量.
  • 摘要:作业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现有的单一作业模式并不能满足初中地理教学.地理探究性作业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关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初中地理探究性作业的实施有着能够调动学生自主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作业模式,促进学生评价因子多元化、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力,培养学生必要的学科素养积极意义.通过对作业、探究性作业、地理探究性作业三者的概念界定,为探究性作业在地理学科中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并依据地理探究性作业实施四大原则:作业探究生活化、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设计分层化、评价及时有效化.设计地理探究性作业的案例,为一线教师提供真实初中教学中的探究性作业案例参考.
  • 摘要:针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相干斑抑制时难以兼顾保持结陶、极化信息这个难题,本文结合精极化Lee滤波和不动点迭代矩阵估计方法,提出一种抑制极化SAR图像相干斑的混合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极化白化滤波变换后的变差系数计算极化SAR图像的异质度指数,通过确定异质程度的阈值,将极化SAR图像分为均质像元和异质像元,对于均质像元采用精制极化Lee滤波算法,对于异质像元则利用不动点迭代矩阵估计方法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相干斑噪声,同时对细节信息和极化信息有良好的保持能力.
  • 摘要:以河南省176个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对象,采用2015年产业集聚区的截面数据,测算产业集聚区土地经济密度,并利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①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不高,75.6%的产业集聚区的土地经济密度处于低水平;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高土地经济密度的产业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以郑州市为中心的圈层区域.较高土地经济密度的产业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沿线地级城市,中等土地经济密度和低土地经济密度主要分布在陇海铁路线以南地区.产业集聚区土地经济密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向对应关系.②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土地经济密度的总体差异为0.1212,该差异主要是由市内差异引起的,其贡献率达到了91.19%.③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土地经济密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其空间集聚状态可以分为四种: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郑州市、濮阳市、新乡市、洛阳市和济源市)、高值异质区域(主要分布在鹤壁、焦作市、商丘东部和平顶山市东南部);低值异质区域(主要分布在豫东南地区,比如周口市、商丘市西部、平顶山西北部、驻马店市和信阳市)、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安阳市、开封市、漯河市、许昌市和南阳市).
  • 摘要:农业水土资源开发是导致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展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的碳排放效应研究不仅有助于从资源耦合的视角深化碳排放效应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对于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河南省13个典型村庄的农户调查数据,对不同村庄各种作物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土地投入导致的碳排放是农业生产主要的碳排放源且与农业碳排放有正相关关系;(2)就不同作物而言,小麦生产过程中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碳排放强度大于玉米和花生;(3)就不同地区而言,豫东与豫北的碳排放强度要大于豫南与豫西;(4)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碳排放强度差异明显,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碳排放强度要远大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碳排放强度.建议未来应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农业节能和节水技术、规模化经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来降低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的碳排放强度.
  • 摘要:研究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氮动态的影响,对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应对全球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恢复植被为研究对象,以农田为参照,分析了不同人工植被恢复对0~100cm剖面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和全氮(Total soil nitrogen,TSN)含量影响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还草显著提高了土壤的SOC和TSN含量.退耕后,SOC和TSN含量较农田均明显提高.0~100cm土层SOC平均含量,人工乔木林为农田的1.43倍,提高最大;其次是人工灌木,为1.36倍;最后是人工草地,1.21倍.0~100cm土层TSN平均含量,人工乔木林提高最大,是农田的1.30倍;其次人工草地是农田的1.21倍,而人工灌木提高最小,1.13倍.与农田相比,人工恢复植被类型间SOC和TSN含量以及细根密度的差异性在土壤剖面上表现出不同深度,人工乔木和灌木最明显,影响深度>100cm土层;草地最小,仅表现在60cm土壤.恢复植被细根密度、C∶N和植被凋落物量显著高于农作物,细根密度与SOC、TSN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P<0.01).细根的质和量以及凋落物量是不同人工恢复植被下SOC和TSN含量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 摘要:碳水关联分析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从区域碳水耦合视角开展产业碳水足迹效率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资源利用强度和效率对产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而且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产业转型中的节水和碳减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采用2012年河南省投入产出表及各产业取水量和能源消费数据,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对不同产业的碳水足迹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碳足迹和水足迹存在着行业不匹配现象.其中,农业水足迹最大,是水足迹最小的木材业的2333倍;采掘业碳足迹最大,是碳足迹最小的食品业的273倍;(2)不同产业碳水足迹效率具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足迹较大的产业其足迹效率偏低;(3)产业碳水足迹效率的差异主要受产业属性、水能消耗强度、能源结构、企业技术水平及产业关联情况等因素的影响;(4)建议未来河南省应结合不同产业的特点及水能关联情况制定差别化的节水与碳减排政策,加强制度约束和法律监管,推动企业水能资源高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区域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 摘要:产能过剩是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开展区域产能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揭示高能耗产业产能过剩的机制,并进一步采取合理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过剩产能化解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04-2016年高能耗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生产函数法并通过Eviews9.0对京津冀地区及其高能耗产业的产能利用率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京津冀的产能利用率存在地区差异,但都低于79%,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总体而言,产能利用率的变化可以划分为持续增长、波动上升和波动下降三个阶段;(2)产能利用率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产能利用率为36.80%,是产能过剩最突出的行业;(3)高能耗产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过度干预、涌潮效应、经济体制扭曲和技术效率低下等;(4)未来应当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雄安新区建设的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环境规制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环保补偿效应”.
  • 摘要:本文基于2005-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北京(京)、天津(津)、河北(冀)、河南(豫)、湖北(鄂)等五省(市)的水资源、供水、人口、经济发展规模等数据和中线设计多年平均调出水量及实际收水量,采用不平衡指数和承载力指数分析了有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情景下五省(市)的水资源配置和承载力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五省(市)水资源禀赋与供水、人口、GDP等不匹配;在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情景下,水资源与人口、GDP的不平衡指数分别减小了89%和66%,减弱了丰枯变化对水资源供给保障的影响;受水区京、津、冀、豫等四省(市)的人口、经济发展规模超载状态可得到缓解,湖北省水资源供给整体仍能得到保障.
  • 摘要:基于1993-2016年河南省农业生产及农业化学投入有关数据,分析了河南省农业化学投入与农业经济的Tapio脱钩关系,运用LMDI分解模型对影响农业化学投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最后对2016年河南省农业化学效率进行了K-means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993-2016年河南省农业化学投入总体呈“先升后降”态势,农膜、农药和化肥投入分别于2012、2014和2016年出现下降趋势;23年来河南省农业化学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出现了从相对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并存到相对脱钩再到开始出现绝对脱钩趋势的转变;耕地效应是农业化学投入增加的主要推动力量,效率效应对农业化学投入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规模效应的影响不明显;从空间格局上看,豫东南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化学物质依赖程度较高,豫中、豫西北地区农业化学参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程度较低;整体上看,河南省农业化学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呈现出了脱钩状态,但在区域内部还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未来河南省应采取差异化的农业化学控制政策.
  • 摘要: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于改进的突变级数模型和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1年、2004年、2007年、2010年和2013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时空耦合协调演变特征,同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R/S分析法研究其耦合协调演变趋势.研究表明:(1)2001-2013年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呈增长态势,根据二者关系可将18地市分成经济环境双优、经济发展突出、资源环境突出、经济环境落后四类.(2)2001-2013年河南省各地市耦合度均值为0.4732-0.9785,不协调地区逐年减少,到2013年已经全部发展为协调地区.协调度均值为0.3604-0.6845,郑州、洛阳两市2013年发展为为中级协调发展类,为历史最高水平.(3)河南各地市协调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东-西向由发展为明显的倒“U”型,南,北向发展为由南向北递增的线性关系.中部地区协调发展水平始终处于全省前列,该趋势将在未来保持明显的持续性.
  • 摘要:在村土地利用规划面临新环境新形势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卫辉市龙卧岩村为例,阐明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背景及意义,探讨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 摘要:崤山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熊耳山地区同属华熊地块一部分,区内主要出露有龙卧沟、后河、白石崖等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最近在崤山东部浅覆盖区又新发现了中河花岗斑岩体,本文的研究表明崤山地区花岗岩类富硅(SiO2≧65.81%)、富铝(Al2O3≧13.63%,平均15.18%)、低镁(MgO≦0.838%),贫Y和Yb(Y≦20.3×10-6,Yb≦1.66),LREE富集,具有埃达克质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可能是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其残留相矿物为石榴子石、金红石和角闪石;崤山地区金多金属矿的S、Pb、H和O同位素大多显示深源的特点,在时空分布上显示了同时同空间的分布关系,暗示成矿物质和流体是均是深源的,来自同一源区,下地壳或壳幔混合源,与燕山期埃达克质岩浆的成因有关.
  • 摘要: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是河北省新规划的生态建设区域,研究该区的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有利于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京津冀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1990年、2000年与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修订后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与Constanza模型,利用动态度与相对变化率等指标分析了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结果显示: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出北部高南部低的空间格局,1990年、2000年与2010年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340,37×104万元、340.36×104万元与339.51×104万元.1990-2000年与2000-2010年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均减少,但后者减小幅度较前者大.距离北京与天津较近的县市生态服务价值变化明显.此外,在六类土地利用类型中,园地和未利用地的变化量较大.本研究结果可为河北省京津冀支撑区生态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 摘要:研究目的:从企业视角探讨用地效益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并提出低碳、集约的产业用地方式和发展模式. 研究方法:基于郑州市2012-2015年181家典型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Tapio脱钩模型等方法分析不同产业用地效益和碳排放强度的关系. 研究结果:(1)产业用地效益水平整体不高且行业差异明显,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用地效益水平最低,烟草制品业用地效益水平最高;(2)大多数产业碳排放强度小于0.1t/m2,且年际变化波动较小,碳排放强度最大的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最小的是汽车制造业;(3)不同产业用地效益和碳排放强度的相关性差异明显,且两者间的脱钩状态随时间波动较大,2012-2015年以扩张负脱钩和强脱钩为主.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产业为扩张负脱钩;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食品制造业等产业为强脱钩. 研究结论:不同产业用地效益和碳排放强度的相关性和脱钩状态差异明显,建议未来应采取差别化的发展模式和策略,比如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产业应重点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食品制造业等产业则应重点通过土地集约利用降低碳排放强度.
  • 摘要:本研究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指数模型、变异系数、熵值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1999至2016年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状况,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筛选影响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地域类型进行了划分,并针对不同类型区提出了相对应的发展模式与建议.结果表明: (1)中国省际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呈现出先缩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从东南到西北逐渐降低的总体变化规律;(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导影响因素为旅游业总收入、旅行社总数、星级饭店从业人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地域类型划分为需求水平约束型、供给水平约束型、支持力水平约束型、保障力水平约束型等四种类型区;(4)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因地区的特殊性使得影响因素的变化各有侧重,应根据不同区域主导因素的不同,探讨不同的发展模式.
  • 摘要: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可达性分析、改进的场强模型、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对2000-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旅游场强时空格局的演化及其形成机理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旅游综合实力差异化显著,但趋于呈均衡化发展态势;(2)区域旅游场强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交通“轴线”扩散明显,空间结构由最初的“Z”字型发展为“网状”,最后演变为“树枝状”,旅游场强类型呈现稳定的圈层包围结构,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变;(3)旅游场强格局演化主要由交通优势度、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
  • 摘要:考古旅游资源的稀缺性需要加强考古旅游资源的保护.河南考古旅游资源数量庞大、精品荟萃、底蕴浓厚、时代链条完整,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学术考察价值.针对河南考古旅游资源保护中的问题,河南应从利用先进设施积极保护修复、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加大惩罚力度、严厉打击文物犯罪等方面采取措施来促进河南考古旅游资源的长效保护.
  • 摘要: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善行旅游理念对景区开发、产业融合、游客行为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未来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如果能够推行善行旅游,那么将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 摘要:近年来户外探险热让鳌太线穿越成为国内山岳户外探险旅游的热点.为了减少驴友团队遇险事故,减少事故后救援成本,应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山岳户外探险旅游GRTM安全救援体系.本体系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分别明确了政府管理部门、户外救援队、驴友团队和山民的职责和分工,意图提高服务和管理,使穿越探险安全可控.具体到鳌太线,政府和景区作用为引导、服务、规划建设,最终为驴友打造一个山岳探险的圣地;户外救援队作用包括登记备案、指导培训、建立无人免费补给点、事故后救援;对于鳌太线穿越驴友团队来说,出发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登记备案和接受指导培训,遇险后要自救、他救和求救相结合,将危险降至最低;附近山民成立登山合作社,为驴友提供各种服务,带动附近贫困村整体脱贫致富.
  • 摘要:文章以栾川的乡村旅游发展为背景,分析了栾川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影响因素,阐述栾川乡村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现状及开发基础,以旅游产品开发原则为指导,进行其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探析,从而更好的提高栾川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 摘要:本研究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区域,利用σ系数、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区位商、相对发展率等方法,基于中部地区整体、省域、市域三种尺度分析了2000-2017年中部六省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的经济差异,并运用GM(1,1)预测模型对中部六省未来的经济差异趋势作出预测.结果显示:(1)中部六省国内旅游的绝对差异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相对差异与发展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入境旅游的绝对差异保持不断增大的趋势,相对差异与发展水平则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凹”字形态势.(2)中部六省的国内旅游经济水平及发展速度整体较高,晋湘两省省内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空间分布呈现出圈层结构.中部六省入境旅游经济水平及发展速度整体较低,在皖赣两省交界之处存在集聚现象.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整体上要大于旅游创汇收入的增长速度.(3)中部六省国内旅游发展的差异在未来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而入境旅游的发展差异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
  • 摘要:《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被定位中国旅游日,可以看出徐霞客对于中国旅游发展的影响力,徐霞客游线是对徐霞客生命旅游线路的梳理,而徐霞客游线标志地的寻找对于徐霞客游线的完善意义非凡.在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之下,对于徐霞客游线标志地的寻找要更加科学,截止目前,游线标志地寻找论证已经开展了三批,第四批游线标志地的城市论证也在有序进行,对于标志地的寻找要遵循按记索地、建地成珠、串珠成线以及连线成圆的寻找路径来进行,对于标志地的建设要做好保护、传承和利用的三篇文章,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建设的意义丰富,对于沿线城市认识价值,保护遗产、服务地方,提升经济、弘扬精神,影响社会,推动申遗,功在千秋.
  • 摘要:魅力湘西是以武陵源景区为依托打造的旅游演艺节目,是湘西璀璨厚重的民族文化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融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形式,旅游演艺在中国的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文章首先对国内外旅游演艺中体现出的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进行综述,其次对魅力湘西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进行提炼:最后分析提炼出的民族文化是如何与当地的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分析研究其融合的动力机制、融合的过程,总结魅力湘西融合的经验.
  • 摘要:引入三次耦合协调模型,在构建河南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交通运输三大系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计量方法计算其发展指数和耦合协调度,对河南省2000-2015年的旅游经济-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综合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近十五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的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三大系统耦合协调水平逐渐提高,从最初的轻度失调阶段逐渐过渡到初级耦合、中级耦合、良好耦合直至目前的优质耦合协调水平阶段;2000-2012河南省交通运输发展和旅游经济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状态,2012年之后旅游经济和交通运输逐渐发展起来,并有超越生态环境的趋势,如果不及时调整旅游结构,生态环境持续低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可能会造成旅游经济的不健康发展.针对分析结果,文章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 摘要:本研究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指数模型、变异系数、熵值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1999至2016年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状况,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筛选影响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地域类型进行了划分,并针对不同类型区提出了相对应的发展模式与建议.结果表明:(1)中国省际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呈现出先缩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从东南到西北逐渐降低的总体变化规律;(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导影响因素为旅游业总收入、旅行社总数、星级饭店从业人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地域类型划分为需求水平约束型、供给水平约束型、支持力水平约束型、保障力水平约束型等四种类型区;(4)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因地区的特殊性使得影响因素的变化各有侧重,应根据不同区域主导因素的不同,探讨不同的发展模式.
  • 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中原城市群29786个乡村的百度指数,运用泰尔指数、空间插值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从村级视角对中原城市群整体、分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从整体分异程度来看,泰尔指数整体的计算结果与其他尺度相比较大,体现出尺度细化的复杂性效应.从分区分异程度看,郑汴洛区较大,新焦济区次之,许平漯区较小,这与不同分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密切相关.(2)从空间分异格局来看,高水平区主要由中心城区、县城内部及其周边乡村组成且在空间上表现为“斑点状”分布;中等水平区多数围绕高水平分布,少数为特色性很强的专业村集聚;低水平区广泛分布于中原城市群内部并形成基底衬托,在空间上表现为大范围的低值连绵区.基于村级平均的镇域视角,空间分异格局与村级类似但分异程度更加细化.(3)从空间自相关格局来看,类型以显著HH区和显著LL区为主,其中低值集聚占绝对主导并在东南部广泛分布.显著HL区和显著LH区分布不明显,零星地散落部分区域.基于村级平均的镇域视角,空间关联格局仍以显著HH区和显著LL区为主,低值集聚现象显著.(4)从分异格局的影响因素看,虽主要与经济发展基础、区域的资源禀赋、社会民生与生活百事、网络销售与品牌效应等方面相关,但更多是主要影响因素交织互动、环环相扣、链式发展的复杂作用效果.
  • 摘要:根据河南18个省辖市的2006、2011、2016三年的分行业从业人员数据,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计算河南省省辖市城市间的行业分布差距,分析城市间的行业结构演变,运用区位商法确定河南省省辖市城市基本职能及专业化程度,运用麦克斯韦尔法求出职能强度.结果表明:河南省省辖市城市间的行业差距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河南省各省辖市的基本职能类型相对稳定,变化不显著,专业化程度高的部门较少;省辖市各个行业的职能强度除省郑州外,绝大部分都以弱化职能居多,且从总体上说城市职能强度变化不明显,城市的差异性不大,第二产业比例较高,金融房地产职能显著的城市少.说明在河南省辖市中第二产业的职能仍占据主要地位,第三产业的职能地位,尤其是对省辖市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的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等职能还需加强.
  • 摘要:智慧城市是基于城市化发展中不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新理念和新的发展模式,而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很多新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其中一种关键性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先梳理了智慧城市的发展,然后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最后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 摘要:探究特色种植区域化的约束条件,对找出加快地方特色种植区域化速度的途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依托特色种植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省宁陵县葡萄种植业为例,采用实地调查数据、官方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对该县葡萄种植业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宁陵县葡萄种植业在以业缘为主要扩散廊道的背景下,参与村间形成了“中心-外围”的“簇状”空间分布现象,且集聚格局明显,初步显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区域化态势.运用地理探测器、Logistic回归模型、线性逐步回归模型等手段,找寻约束各村是否参与、当前种植规模及中心性水平等的条件发现,(1)地理区位约束着村域参与特色种植的概率及规模;(2)各村土壤肥力左右着特色种植的空间扩散格局;(3)社会资本结构单一或量小制约着村域参与特色种植的概率及其生产规模;(4)以往种植习惯限制着各村特色种植的规模和中心性;(5)企业、合作社及周边村域等外部环境影响着村域特色种植品种及规模的选择;(6)村庄规模小、农户素能不高阻碍着特色种植的区域化扩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