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七届首都旅游发展论坛
第七届首都旅游发展论坛

第七届首都旅游发展论坛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7-12

主办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旅游学会;;北京联合大学;;

会议文集:第七届首都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因为长城是中国旅游的一个焦点,是站在旅游的角度来关注.所以今天思考的是长城文化带,什么文化,怎么带?这是一个落实首都发展规划、四个中心、三个文化带的一个产业战略的领跑问题,所以思考的重点不是放在长城上,而是放在文化带上,本人观点是长城文化带建设的重点,应该是沿着北京长城六百公里的城乡社区,主要建议是寻找发掘和规划百十个文化旅游村庄,使其成为长城文化的特色.
  • 摘要: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是提高综合国力,增加民族凝聚力的需要.应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传播,进而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经常受到国际人士由衷的惊叹,中国人也为之而倍感自豪,本文以如何弘扬长城文化为例,探讨了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 摘要:长城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它代表着人类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彰显着人类无尽的光辉,是人性伟大的一面的纪念碑,是激发人类无尽想象的艺术空间。美学价值的第三个价值是把人类向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境界引领,如果做成这个长城文化带,这将是政府的一个大贡献。其实现在很多旅游公司做旅游就是不谈文化,没有文化的内涵,北京长城文化公园的发展其门票收益是一方面。但是真正的全域旅游需要把旅游文化做出来,让它能够吸引人、影响人、沐浴人、提升人,所以长城旅游需要赋予现代美学的使命。长城文化带建设需要四个认清。第一要认清长城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二要认清长城文化带建设的目标定位。第三要认清长城文化带建设的历史与现代价值。第四是要认清长城文化带建设的明确的措施,要把长城文化带建设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紧密融合,协同发展。
  • 摘要:长城文化是长城旅游活动所依赖的关键内容,立足可持续发展的长城文化资源推动长城旅游产业,建设长城文化带,对发展京津冀乃至全国长城旅游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把长城旅游打造成为优势产业项目,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坚持长城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市场配置资源和实施更为有利的产业政策,就可以期待一个实现长城生态文化旅游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跃升。
  • 摘要:线型文化遗产特点一是距离长,二是景点多,三是相对同质化。从旅游角度看,特点也是难点,距离长难以全线贯通,景点多难以面面俱到,同质化难以引发更大的兴趣。此外,保护第一,不能大面积开发。以长城为例,八十年代修我长城,爱我中华,迄今为止,形成品牌的有几处?慕田峪是为了给八达岭分流,但是分不走主流。线路长,交通差,景点多,距离远,有说头,少看头,没玩头。小众市场,大众影响。历史文化价值高,旅游价值打折扣,市场价值不对等。因此,提出观念调整和战略调整,加强资源组合,方式组合,节点组合,产品组合。
  • 摘要:首先鼓励和支持以现有八达岭为基础的正在进行的改制为长城国家公园,其次逐步逐年形成对其它长城实行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第三推动629公里长城两侧二公里内核心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形成1258平方公里长城遗产地保护区。第四北京段长城全部实行“五统一”管理保护(统一保护、门票、标识、营销、管理)。第五以长城为品牌分段推动系列工程—保护维修、文化解释、文创开发、长城论坛、长城文化、生态旅游、长城休闲、外事活动、国际交往、首脑接待、爱国教育。每个长城都有结点,每个长城都有不同的品牌。非常支持长城国家公园的创建,只是希望再大气一点,而不只是那么一段,三十、二十公里。如果按照魏老师说的线型遗产保护那更好,或是再做一个长城大坝,从山海关到嘉峪关,那再好不过了。
  • 摘要:目前,居庸关长城景区是4A级景区,受到国内外大量团队游客和观光散客的欢迎,全年接待300万游客左右。目前,昌平长城文化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文化资源未充分转化为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已有的遗产类文化资源尚停留在静态资源阶段,价值远未发掘,缺乏参与性强的体验旅游产品,围绕长城文化资源而发展的延伸类、文化创意类、商品类等产业发展迟缓,占比较低,文化产品创意含量不高,传统文化缺乏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主景点与相关文化遗存的旅游联系不够。
  • 摘要:慕田峪长城景区自开发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创业和发展历程.3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慕田峪长城景区不断提高景区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设施环境,实现了旅游事业持续发展.为保障慕田峪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及健康发展,实现慕田峪大景区发展思路,建议采取科学定位慕田峪大景区,形成雁栖湖国际会都配套旅游休闲目的地。建立大景区统一管理机构,提高旅游综合管理效能。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档次,与国际休闲度假区需求相匹配。扩大慕田峪大景区空间范围,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长城旅游品牌。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适应游客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深入挖掘长城文化,与古北水镇等形成竞争差异。大力加强营销力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景区品牌。
  • 摘要:长城是我国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作为国家象征物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八达岭长城更是文化与自然遗产互促式保护的典型.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尝试借助体制机制改革,一方面,和《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中“建成统一、规范、高效”的改革目标一致;一方面,改变当前建立在游客量严重超载基础上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系统解决当前管理体制中多头管理、公益性不足等问题.试点区要探索整个区域今后保护和发展的形态以及公益性,使长城从旅游景区上升为国家公园,成为国家公园体制机制改革的标杆和中国国家公园的窗口,逐步整合其他区域内的长城资源,保护北京长城的完整性和历史文化的连续性,构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屏障.
  • 摘要:在生态文明的视角探讨发展长城生态旅游的对策与建议,有助于保护长城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提升长城生态旅游的品味及旅游环境的综合效益.选取河北省作为案例地区,河北省是长城资源大省,也是其最具特色的省份,首先介绍了河北省长城旅游资源,再次分析了生态文明与长城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最后,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提出河北省发展长城生态旅游的对策与建议.
  • 摘要:《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中提到,“要统筹推动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西山文化带建设,实现历史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延庆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统一号召,多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长城文化带建设工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展长城资源保护、文化内涵挖掘、长城品牌打造、旅游开发建设等工作,成果显著,对弘扬长城文化,推动长城文物的保护利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延庆区境内长城资源,发掘延庆长城资源主要特点;以延庆区已经开展的长城资源保护及开发工作为基础,提出了未来文旅结合、以长城文化为核心促进延庆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工作设想.
  • 摘要: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影响力.本文结合八达岭长城景区管理工作实践,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长城类景区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入手,分别从管理体制、旅游接待条件、景区开发、区域联动、竞争优势等方面深入剖析景区现存问题,提出推动八达岭长城景区升级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深入挖掘长城综合价值,突出八达岭长城个性特征,明确划定未来目标;(2)创新体制机制,设立国家长城公园管理机构,创新利益分配机制;(3)升级配套设施,健全服务体系,优化服务质量,加强运营监管;(4)做足“长城文章”,推动长城文化带建设,整合景区风景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丰富游览内涵;(5)研发合作内容,助推景地联建.通过产业升级寻求八达岭长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长城巍峨壮美、险峻雄起,长城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自西周开始,就开始修建长城,历朝历代以来,长城或遭到破坏、或被修缮、或被新建.在长城自我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长城文化也逐渐演变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而旅游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经济发展的最高境界乃是与文化的交融.因此,建设长城文化带,发展长城旅游,追根溯源要体现长城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对长城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提出要强化文化梳理,确保发展有据,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讲好长城故事,注重长城周边传统村落和民俗文化的发展,开发文创产品,并向旅游产品转化,“互联网+长城文化”,打造长城文化品牌。
  • 摘要: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但就旅游角度的利用开发来看.仅仅八达岭长城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本文通过对八达岭长城旅游极化效应现状进行分析,从环境、地理位置、文化形式方面上进行深入研究对比其他段关口长城,探究其成功的原因,并对各长城的合作开发与战略联盟提出建议.阐述如何设计出具有鲜明区域文化创意特色的旅游产品.
  • 摘要:旅游线路整合对于区域旅游合作具有总揽作用.京津冀以长城、运河为代表的核心旅游资源及其构建的精品旅游线路,决定了旅游协作在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中具有优先地位.通过对接京津冀国家战略和最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基于长城、运河等精品旅游线路整合战略以促进京津冀区域旅游协作,对于北京旅游发展和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都具有全局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也有利于京津冀世界城市群战略的全面实施.
  • 摘要:对于长城的旅游开发,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坚决反对,另一种是大力提倡.前者认为,发展长城旅游势必引起对长城的人为破坏;后者则认为旅游开发对长城保护发挥了很大作用.长城作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何在对其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中国知网以长城旅游为主题进行检索只得到233篇文献,以长城旅游为篇名进行检索仅得到89篇文献,可见我国学者对长城旅游研究领域关注度不够.本文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及国家文物局等相关网站对长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梳理研究,以期对长城旅游研究领域有所贡献.
  • 摘要:既然长城旅游的主题是友谊,那么这个主题应该如何开发呢?其实长城不是一条线,长城是一个带,而且在长城的某些地方是非常非常宽泛的。比如说山海关,人们印象里的山海关就是一条线,其实不然,山海关长城是一个立体的防御体系,是总体的长城。以长城为核心的文化家园,这才是一个未来打造以长城为核心的友谊的桥梁的核心。现在市场上又碰到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简单地让那些原住民生活在那个地方,是否就成为了一个友谊的桥梁?成为一个友谊的桥梁是否就能成为一个旅游的桥梁?把真的东西拆了盖假的,把南方的东西弄到北方,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有一点是对的,就是发挥它的旅游功能,与现代需求、现代市场相结合。
  • 摘要:司马台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是现代唯一一段保留明长城原貌的古长城.1987年司马台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这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一手抓文物保护,一手抓旅游开发,现已建设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自2010年以来,司马台长城因建设古北水镇(司马台长城)国际旅游度假区而迎来新的生机,为长城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经过实证研究发现,目前的长城旅游普遍停留在观光层面,对长城文化的内涵挖掘不足,体验方式单一.而古北水镇(司马台长城)国际旅游度假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打造了一个中国北方唯一的“山、水、城、堡、寨、屯”完美融合的综合性度假区,拓展了长城文化体验的空间,丰富了长城文化的体验纬度.古北水镇通过挖掘与长城有关的历史事件、英雄人物、军屯文化、商贸文化、八旗文化、宗教文化、民风民俗等,丰富了长城文化的体验内涵,将长城文化观光之旅提升为长城文化朝圣之旅.度假区良好的生态条件、丰富的度假设施,多样的文化主题活动,为游客打造了一个高品质的休闲度假生活方式.古北水镇在修建的过程中,尊重历史,着眼未来,精益求精、大胆创新,成为国内长城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典范,经过岁月的洗礼,必将成为未来的文化遗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古北水镇在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国内其他类似项目的“两创”提供了研究和学习的样本.
  • 摘要:八达岭长城景区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大量的游客必然带来游憩冲击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游客的游憩冲击感知.通过描述性分析发现,游客对随意丢垃圾、拥挤、厕所脏乱等问题感知比较强烈,同时垃圾问题、厕所问题等也对游客的满意度产生明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冲击因素对整体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得到3个游憩冲击感知维度:资源冲击、管理冲击和游客冲击.研究发现,管理冲击、游客冲击是影响游客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资源冲击对游客的影响很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即加强景区管理、完善景区服务设施、提升景区服务质量、约束游客不文明行为,以提升游客的游憩体验.
  • 摘要:数字化,是在物与人、人与人、历史与现代甚至未来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数字化带来储存和传播方式的变革,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与再现,而是经过解读与再创造后,以可视化、互动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丰富了文化遗产的内涵.长城文化带的提出是北京市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及中央领导关于加强长城保护工作讲话精神的一项关键举措,也是北京定位为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内容.数字化科技将在长城文化带的“带”字上大有可为.数字化应用的基础是结合航空遥感、倾斜摄影、三维扫描等技术来获得逼真的长城数字地图和影像信息。
  • 摘要:为了了解摄影师在拍摄长城的过程中的体验和评价和期待,更好地利用和展现长城旅游文化资源.本研究在2017年10月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问卷在摄影师微信群里发放,共回收问卷52份,其中有效问卷46份.结果65%的摄影师希望在景区内设点,适当收费允许露营,限制总人数,满足摄影师等特殊人群的需求.长城修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适当保护,维护原生态的“野味”长城的是摄影界的普遍共识.为了保障摄影师艺术创作的追求,收费景区对于开放时间、预约留宿、月票制等问题可以建立健全景区管理制度,建立保障安全机制。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