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华侨华人与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
华侨华人与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

华侨华人与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广西防城港
  • 出版时间: 2017-10-18

主办单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防城港市博物馆;;

会议文集:华侨华人与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国加入涉海公约状况蕴涵含着中国海洋规则建设的理念.当前社会的一些涉海论调未能正确把握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思想和理念.从中国加入涉海公约的历程看,中国海洋规则建设理念沿着"和平海洋——求生存""发展海洋——求发展""和谐海洋——求共存"到"海洋命运共同体——求共赢共享"的发展轨迹.新时代的中国海洋强国建设是共存发展、共商共赢、共建共享的,应该成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主曲调和主旋律.
  • 摘要:近年来,越南得益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其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外贸部门发展尤为迅速.但是,由于经济体量较小,外贸依存度远高于一般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就导致其抵御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中国近年来与越南在南海岛礁归属权上屡次爆发直接冲突,本文认为由于越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性,所以对越南开展经济外交有广阔的政策空间.
  • 摘要:广州海外贸易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先秦两汉时期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到汉代广州已成为当时中国最繁华的都会之一.唐代的广州已成为中外商人云集的世界贸易大港,中国最早主管对外贸易的官方机构"市舶使院"首先在广州成立,并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广州的贸易地位在元代虽然曾被泉州短暂代替,但从明代开始广州又再次恢复海外贸易第一大港的繁荣景象,广州到了清代更是成为当时中国的唯一通商口岸,同时也铸就了黄埔古港的辉煌.通过对黄埔古港的历史挖掘,对研究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得到相关历史启示和现实推进作用.
  • 摘要:2016年7月14日,台湾"中研院"数位文化中心数位舆图网站新增128件大英图书馆所藏中文历史舆图(含中、英文内容),此次更新之内容仅有少部分已开放于大英图书馆网站,大部分皆为首次公开.其中有一幅清道光年间的厦门海防图,图长100cm、宽58cm,纸本彩绘,图题"厦门舆图",全图未标注图例及比例;方位标示于图沿四周,采北上、南下坐标.图中以厦门全岛为中心,周边岛屿如鼓浪屿、烈屿、大担岛、浯屿及各小岛皆入图中,各岛除注记名称外,部分岛屿上也标示如海面上红色线条旁所标示的文字,都在说明各营汛所的分界线;另部分文字也提示航道暗礁的分布.具体分析了地图概况与地图年代、海防图绘图者、福建水师提标五营。虽然此图是关于厦门海防部署情况的,但是其中标出了多达183个地图名称,因此可以作为乾隆《鹭江志》长道光《厦门志》里关于厦门舆图地名之补充,这也是清中前期关于厦门海防最详细的一幅图。此幅图详细描绘了福建水师提标五营的防区界线,标出比较重要的23处讯地,占所有57处汛地的近38,这幅图也直观地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厦门海防部署以及海防形势同时可以以跟香港科技大学所藏1810年的泉州地图,关于厦门海防部分的地名相互考订。
  • 摘要:福建海岸线漫长,曲折的海岸线上港湾、岛屿众多,海域辽阔.自宋以后,福建人口迅速增长,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中,向内陆延伸困难,人稠地狭的矛盾使许多人无可耕之田,只能转向大海谋求发展.由于远离中原文化区,福建受中原风气影响相对较弱,再加上商人的势力和影响,商人的地位不仅未受到挑战,反而使中原那种贬抑商人的传统制度和观念受到强有力冲击.福建有句老话说:"福建人是门里一条虫,出去一条龙."言下之意主要是因为福建发展空间有限,但文化底蕴很深,要发挥作用,只有走出去.奉行"走出去"的信条,特别是在17-19世纪,大批福建人移居南洋,为谋求新生活走上了"闯南洋""做番客"的商路.他们不惧大风大浪,漂洋过海,在东南亚及世界各地闯荡.从白手起家,受雇于人,到做小本生意,最后发展成为百万、千万以至亿万财富的巨贾大商.闽籍华侨华人在21世纪重振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进程中,一定会发挥先锋作用。为了使福建在融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吸引更多的外商来闽投资,还要鼓励本土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两种方式对福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另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稳步实施,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福建企业“走出去”,面对国际化经验不足的问题,他们必然迫切需要闽籍海外华商的支持和指导,福建企业“走出去”,也需要借助于海外华商的智慧与资源。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李海峰认为,“走出去”战略,不仅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为海外华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海外华商企业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另外,由于华商管理源于中国文化,成长于世界各地,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它对目前我国寻求走向国际化的企业颇具借鉴价值,“海外的华商理所当然可以成为中国企业的引路人,他们的成功经验也可以为中国企业学习借鉴”。
  • 摘要:梅州拥有多条海陆对接、通江达海的古道,其中松口就是梅州地区海上丝绸之路内陆出海的第一港.因而,梅州早在唐宋时期就参与了"海丝之路"的建设,参与了海外贸易和交流.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梅州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侨乡特有的"海丝"资源.对此,非常有必要对梅州的这些资源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持久发展的动力,从而在参与21世纪"海丝之路"的建设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摘要:"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一大倡议,不仅对中国自身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至关重要,而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也意义重大.华侨华人作为重要的资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也非常重视这种作用."一带一路"中的"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当中,东南亚华侨华人的角色不容忽视.东南亚华侨华人的人口规模、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使他们具备了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互联互通作用的基础,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五通"目标则为东南亚华侨华人提供了宏大的空间.不过,由于东南亚各国情况不一,华侨华人自身利益需求差异的存在,华侨华人未必能发挥与之潜力相对称的作用,这在以菲律宾华侨华人为例的个案研究中尤为明显.
  • 摘要: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此,"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走进世界视野.自这一倡议构想提出后,中国的学术界纷纷就它的思路、举措、意义及利用资源进行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和焦点.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国内外专家如刘宏、曹云华、廖大珂、张赛群等人将华侨华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就目前来说,学术界多对华侨华人、华人经济、华商群体及相关对策展开充分讨论,而较少关注到华人社团的重要作用.当然,华人社团并未直接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活动,但它在其中呈现的文化交流作用不可忽视,值得引起重视.
  •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发展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举措,是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事关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大局.侨务工作作为一项联通中外的长期性战略性工作,亟须主动策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而在其中,侨乡侨务拥有资源等多方优势,更应积极对标"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划方向和具体内容,立足长远,精准发力,先行先试,率先垂范,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侨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本文试就此作出粗略分析和建议.侨乡侨务工作要借“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发挥优势、谋篇布局,促进侨务工作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 摘要:作为贵重金属的金银,由于其独特的物质属性及在国内承担着一定的货币职能,近代中国海关在统计对外贸易时,始终将金银进出口与其他货品分开统计.以往的对外贸易研究多指货物的往来,较少关注到金银的进出口情况.从厦门海关的历年统计来看,金银贸易始终处于入超地位,如何弥补数量如此庞大的金银进口贸易也成为近代中国贸易的重要问题.而近代厦门作为福建华侨出入国的必经港口,每年都有大量人员经此外出,或做工,或经商,侨汇也就成为近代厦门外来资金的重要来源.本文的写作正是基于此基础,通过计量分析的手段对近代侨汇与金银进出口的关系进行探讨.侨汇作为一种外部资金的涌入,以往的研究更多将视角放在了其与家庭、社会之间的互动,而较少从国家层面去考虑,这既与学术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有关,也牵涉数据的不完整性、学科分界明显等问题二根据经济学理沦,侨汇通过影响汇率,进而导致一国进出口下降、但由于近代侨汇多以银元的形式汇入并流通于国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汇率,进而导致金银进口的增加,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近代中国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 摘要:研究中国近现代烟草工业史,不难发现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二人创办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占据着重要一页."南洋"这个词,是基于明清时期以中国为中心的概念,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区,也是重要的贸易中转和目的地所在.清末民初,华南地区陆续有数百万人为生计所需,远离家乡"下南洋".因而,在华侨华人史上,"南洋"不只是个地理名词,它曾是成千上万中国人披荆斩棘、前赴后继的垦殖拓荒地,也是侨乡亲人心驰神往、魂牵梦绕的生计和感情寄托,于今则已成为几代中国移民落地生根、安家乐业,并与当地人民一道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第二故乡.简氏家族身处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广东,与“南洋”华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简氏兄弟又以华侨华人身份在海外掘得第一桶金。可以说简照南以“南洋”为公司主打名称,与其谙熟侨乡、侨情,乃至依托海外华侨华人实现其营销战略和发展目标的定位,有着重大关联,所谓“南洋群岛为本公司策源之地”。简氏兄弟创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成名后,成为中国民营烟草企业与欧美列强不屈不挠抗争的一面大旗。从1914年、1917年到1922年,英美公司至少三次想吞并“南洋”,但都没有成功。“南洋”也因此又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上,以简氏兄弟为代表的华侨华人企业家富有传奇色彩的艰辛创业史、奋斗史、爱国史的代名词和象征。虽然简氏兄弟,特别是简照南被认为是一个矛盾体,他是把“中国人抽中国烟”当作广告词的国货旗手,却又“隐姓埋名”当了许多年的日本人(日籍华人);他们既将爱国表达与商业利益的追逐融为一体,却又界限分明,且并行不悖,还相得益彰;同样可贵的是,简氏兄弟还将爱国的思想,转化落实为对革命正义事业的坚定追随和回馈社会的慈善公益行动简氏兄弟以国货为号召,顽强抵制和抗衡英美烟草巨头的倾销和垄断经营行为,体现了爱国华侨励精图治振兴民族工商业之举。
  • 摘要:中国和朝鲜半岛经济往来甚久,但作为侨民来到韩国定居或谋生还是近代的事情.近代有记载的中国商人在韩国的贸易活动始于"壬午兵变",吴长庆带领中国军队驱逐日本,为了保障清军生活品供给,吴长庆所率部队里有40余名商人随军进入朝鲜半岛,这些人构成了近代中国人进入韩国的先遣.随着朝鲜半岛的开港并先后与美、英、德、法等国签订通商条约,韩国的大门被打开,作为上国的中国为保障在韩国的权益也与韩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加之吴长庆和袁世凯对华侨政治上的庇护,陆续有更多中国人移居朝鲜半岛.尤其是近代中国内忧外患频仍,临近的山东籍人士更是大批来到相对安全的朝鲜半岛,这些山东籍人士大部分为体力劳动者,而南方来的华侨则大多从事商业活动.以1885年为基准,从仁川港从事往来贸易的人口来看,南方清商占大多数,达到了94%的比重.这些华侨为近代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 摘要:马来西亚(下称大马)是一个特征鲜明的典型多元社会,由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及其他许多少数族群共同组成.马来人、华人与印度人被称作"三大种族",各自有不同的宗教、语言、文化、教育以至就业领域.大马曾经因为开放与包容的"协商民主"政策,不同族群长期和平相处,被称作和谐的"多元社会的典范".然而,另一面,大马又是一个高度族群取向的国家与社会,几乎所有的公共政策,均与族群息息相关.因此,不同群体缺乏普遍特质,抑或同质性较低,各自具有不同诉求,意见分散,在社会舆论场中,甚至会出现完全对立的观点.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大马诸多社会分裂现象中,族群分裂情况最为严重、最令人担忧.
  • 摘要:随着中国自身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进入新时代,在经济和科技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中国形象也在此背景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斯·摩根索(Hans J.Morgenthau)曾告诫:"在为生存和权力而进行的斗争中……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同我们的实际情形一样重要.正是在他人'心境'中的形象,而不是本来的样子,决定了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哪怕这种镜中之像是歪曲的反映."那么,中国形象当下在海外的真实情况如何?又如何来树立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以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本文研究选题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华裔青年学生中国国家形象,一方面除了中国国家形象研究非常重要之外,另一方面还要认识到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华裔青年学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意义价值较高。本文选题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华裔青年学生中国形象调查研究,主要基于华裔青年研究价值、马来西亚战略研究价值和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华裔青年学生样本群体典型性三个因素考量。本文研究设置中国、马来西亚、美国、印度四个国家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以更好地定位中国国家形象,认识并把握中国国家形象的基本情况。而在对比四国国家形象的同时,还引发出相关的思考和借鉴问题,以更好的中国国家形象结构设计去树立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 摘要:"南海区域"指以南海海域为中心,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及中国等,在社会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方面有着密切联系的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南海区域的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涉及上述各国的人口流动、民族融合及文化动态,为这些国家的社会文化发展注入活力,带来城市和社会文化的变化,涉及饮食、服饰、居住、出行、娱乐等方面.
  • 摘要:东汉时,交趾地区征侧、征贰姐妹起事,伏波将军马援奉命南征,平定了交趾地区,还为促进岭南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岭南的民众们不仅口耳相传马援南征之故事,还建了许多伏波庙以供奉马伏波.至今在他南征途经之地特别是北部湾地区多建有其专庙——伏波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伏波信仰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伏波信仰经历了哪些变化,与当地社会历史是如何产生互动的,在现代边疆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马援身上所体现的为国鞠躬尽瘁的忠诚,如何转化为现实的文化戍边资源.本文即据以上的问题而开展讨论.
  • 摘要:越南自称"文献之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但在过去,这一切主要是指红河三角洲地区而言.因为越南自公元939年从中国获得独立之后,其在19世纪之前的全部历史基本可以用两个词概括:北拒和南进.北拒就是抗拒北方中国,以维护其独立和既有领土,主要是为了求生存;南进则是图发展.越南独立之初,其领土局限于红河三角洲附近区域.在其独立后不到50年就于公元982年发动对南部邻国占婆的进攻,此后花了7个世纪吞并占婆,现今越南中部西原地区即为古占婆所在地,今世界遗产美山遗址即是当时占婆的王城.至于后来著名的西贡(今胡志明市)及其周边省市,其归入越南版图的历史大约只有300年.而位于胡志明西南约300公里的建江省河仙镇,历史上长期归属柬埔寨,直到17世纪后半叶以后随着华人南渡,在那里建立"港口国",藩属黎朝南阮政权,到1802年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建立,才正式纳入越南版图.《河仙十咏》是一部诗集,又远远不是一部诗集,某种程度上,它也是河仙的地方志,正如其序云,“此诗不独为海国生色,亦可作河仙志乘云尔”;同时它也是有关华侨开发建设河仙地区的见证,是中越文学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应该引起文学、社会学、历史学尤其是华侨华人史等方面学者的重视。研究这部诗集及其背后错综复杂的清代华人问题,非常重要,相关典籍也是研究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半岛地区国家历史文化关系以及清代华侨史的重要史料。
  • 摘要:"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倡议,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项目,其中的"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西方经济贸易的桥梁,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合作的友谊之路.历史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就有派遣青年学子到中国留学的传统,为促进与中国的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合作交流起到了栋梁作用.进入新时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沿线国家青年来华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为中国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实施,我国与沿线国家都需要大量熟悉两国语言,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也相当了解的国际化人才。吸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不仅能为沿线国家培养出更多服务于经济社会、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各类人才,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中国与沿线各国之间的国际化教育文化交流,打响“留学中国”品牌的知名度,为未来培养出一批“知华、友华、亲华”的沿线国家有志青年,对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发展,促进沿线国家与中国各领域合作交流将发挥关键作用。
  • 摘要:1950年代归国留美学人是一个跨越特殊历史阶段的特殊群体.这里使用的"1950年代"是学界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它实际上涵盖这个时期的国共冲突、政权交替、中美关系,以及"冷战"格局等诸多因素.恰恰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也由于历史积淀和档案资料的散失,使得学界对"归国留美学人群体"的研究显得复杂而散乱.本文所使用的"归国留美学人群体"是指于抗日战争后期赴美(大部分由国民政府选派)留学,学成后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在经历了艰难的历程才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群.其中主体是科学家和理工科学生,也有部分人文社科类的学者和学生.虽然最终归国的人数只占派遣总数的少部分,但这个群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的经历镌刻着时代的烙印,他们也是跨文化、跨时代的历史亲历者和见证人.本文试图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群体进行梳理并做出符合实际的客观评价.留美科技群体对新中国科技的突出贡献更是任何其他群体无法比拟的。有学者从另外的角度切入,认为有留学西方经历的留美学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理性批判,虽使他们自身遭受了某些不幸,但对政治局面的扭转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对1950年代归国留美学人的研究是现代中国历史的重要课题。这其中涉及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战略、科技政策和留学政策的变迁,涉及归国留美学人与留苏学人的比较等内容。在当代,留学史应该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领域。因为留学历史不仅记载着国家、民族交往和文化融合的足迹,也是人类文明演进和知识传播的阶梯。加强留学历史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近现代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类型.其中,知识创新具有重要的地位,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及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生态保护的主要动力.创新的主体是人,创新质量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寡依赖于从事创新活动的创新人才.在中国创新人才队伍中,留学归国人员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劲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谱写了华彩的乐章.
  • 摘要:留学生文化是以"学贯东西、追梦兴邦、寻根报恩、心系天下"为特征的知识分子文化,是有异国留学、讲学、访学、进修经验的知识人群对世界各国文化精髓的吸收、杂交和升华,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2000多年以来,留学生文化引领中国文明继承传统、与时俱进,护佑中国文明避险排难、砥砺前行,推动中国文明泽被四海、和平天下,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新时代,留学生文化必将在构建"一带一路文化圈",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产生深远影响.
  • 摘要:护照,是指国家主管机关发给出国旅行、执行任务或在国外居住的本国公民的证件,以证明其国籍和身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将其时国际间已经开始通行的护照制度引入中国,用来保护他们的侨民.19世纪70年代,随着清政府驻外使领馆制度建立,政府机关开始给华侨颁发护照.民国成立后,为了便于管理国境出入,国民政府非常重视护照的管理工作,颁布了第一批护照申领法令,后经过发展,民国政府统一了护照的法律法规,护照开始由各省自行印制、形式各样向统一机构、统一格式发展.因此,民国时期是中国护照制度逐步完善、逐步法制化的时期,是中国护照发展的重要阶段.护照的形制发展变化是民国护照发展历程的重要体现,民国时期护照是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重要特色藏品,本文即根据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所藏护照对民国时期的护照形制进行分析.
  • 摘要:"侨批"源于闽南语,"侨批"中"侨"指海外华侨华人,"批"是闽粤方言对书信的称呼.侨批是指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期的金融、邮政机构寄给家乡眷属附有汇款的书信及其回文的统称.侨批涉及的主要地域包括闽、粤、琼三省及东南亚各地,其中以闽南和潮汕地区为多为著.在邮政金融不发达的20世纪初期,侨批是维系海内外亲情的重要媒介。侨批具有“汇信合一”的特征,使得其除了经济沟通作用外,更具感情传递、文化传播的功能。当然,侨批也必然会有涉及民风民俗和宗教文化的记载与传播。第一封侨批反映出,清末民初,菲律宾华侨对于基督教的信仰程度。从第二、第三封侨批可以反映出,海外华侨华人对于家乡民风民俗的固守与融合。
  • 摘要:福州跨江傍海,拥有辽阔的海域和漫长的海岸线,具有得天独厚的"海丝"地理环境、悠久的"海丝"历史积淀和丰厚的"海丝"文化底蕴.至今福州仍保留着许多珍贵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诸如,唐五代福州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物证——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福州主要外销瓷的窑口——怀安窑遗址及码头、郑和下西洋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圣寿宝塔等,这些实物无不见证着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时至今日,织缎巷、横锦巷、机房里,这些与纺织业相关的地名,无声地诉说着福州纺织业的辉煌,传延着古代手工业文明的灿烂;迥龙桥、东岐码头、圣寿宝塔仍守望着福州港的繁荣,记忆着中外商贸往来的盛景.这些形态多样,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海丝实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福州这座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的兴盛与繁荣,也见证着世界历史上多元文化和平共处、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辉煌历程.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的决策部署,充分挖掘和展示福州市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2016年福州市博物馆将位于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儒坊17号尤氏民居的福船文化馆更新改造为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并举办了“福地宝船海丝帆影”展览。由于该展览是在古建筑里将原有的福船文化馆更新改造为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所以工期紧、任务重、情况复杂。我们在展览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既克服了在古建筑里做展览采光受限、展线不连贯、安全消防隐患等困难;还因地制宜,推陈出新,对原有福船文化馆展览进行了改造升级,使新旧展览有机地融为一体。
  • 摘要:广西是全国第三大侨乡,约300万广西籍华侨华人,其中祖籍容县的海外华侨华人有70多万人,而杨梅镇又是容县华侨最多的乡镇.杨梅镇有旅居海外华侨华人4.5万人,有侨乡容县"侨中侨"之称,被列为"自治区重点镇"和"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杨梅镇内存在着丰富的侨乡历史文物和文化遗址,至今仍保存有大量风格迥异的居民建筑,其中包括骑楼、古居民建筑、近代建筑群,以及侨批、家谱和族谱等文物.侨乡文化历史遗存和华侨文物的保护在促进华侨华人乡土认同及中华文化认同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它们为海外华侨华人的乡土文化认同构建提供了基础和途径,在促进华侨华人乡土认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对促进和加强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继承发挥作用。现代侨乡应该大力挖掘整理侨乡丰富的历史文化,加强侨乡历史文化遗产和华侨文物的研究和保护,以文化的认同增强华侨华人的归属感。实施“留根”工程,用侨乡文化作为纽带,开展各种寻根活动和联谊活动,着重增强新生代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开展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推动侨乡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 摘要:涉侨类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在于征集、典藏、保护、陈列、研究华侨华人的文化与遗产实物,对涉及华侨的历史、艺术等物品进行分类与研究,对华侨华人历史、华侨华人风貌,以及华侨华人相关资料等进行记录与研究,向公众提供涉侨的相关知识、历史、艺术欣赏等各类文化与教育信息,服务国家与社会,服务公众与华侨华人.涉侨类的博物馆是华侨华人的精神寄托,具有保存和记录华侨华人海外工作与生活、与国内亲朋联络以及爱国情思的重要功能,是向社会公众展示华侨华人风貌的窗口,是连接社会公众和华侨华人的重要信息平台,是维系海外侨胞与国内人民的情感纽带.涉侨博物馆的建设需要解决藏品的收集、归类、典藏、展陈、管理、研究等问题或者经过这些重要环节,同时通过展陈或者媒体宣传等手段,实现向民众展示,从而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和公益意义以及社会价值。涉侨博物馆的藏品数字化、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实现了智慧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从虚拟博物馆和实体博物馆两方面人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与作用,从而增强观众的体验及参与效果,达到博物馆潜力深挖、价值延伸及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目的。通过涉侨博物馆馆间合作,将涉侨博物馆单馆优势优化组合,由“点”到“线”再到“面”,将地域特点的优势进行组合,形成跨区域、多方面整体体现华侨华人历史、人文、精神和文化特征的网络式合作模式。
  • 摘要:"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是近几年提出的概念,关于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目前尚未有一个权威统一的定义.目前,剑桥大学学者凯特·巴雷特(Katy Barrett)所提出的数字人文的概念影响较大,他认为数字人文是指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与分析传统的人文研究资料,并将人文学科方法论与计算工具相结合进行人文研究,例如互动映射项目和历史文本的数字化.数字人文由"人文计算"(Humanities Computing)发展而来,所以早期的数字人文通常被认为是通过引进计算机、统计学等技术和方法对人文学科的特定问题进行辅助性研究,数据库、计算语言学、量化分析和超文本卡片等技术被大量的应用,可以说数字人文是使用量化分析的一种人文研究方法,体现出的是方法论上的一种革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人文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变得更为宽泛,在研究方法上强调跨学科性、动态性和混杂性.数字人文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理念与技术将为各类文博机构在文物文献的收藏、整理、保护、宣传、展示、开发与研究方面带来全新的视角。在此环境下,华侨文博机构应审时度势,积极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加强馆藏资源研究与开发,推动合作与共建,变挑战为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从而推动华侨文博事业整体向前发展。
  • 摘要:行业博物馆是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尤其是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起来的新兴博物馆类型,行业博物馆以有别于传统博物馆的题材,丰富且主题集中性、系统性强,多采用新颖的科技手段等特点,成为博物馆业界的新晋翘楚,有感于行业博物馆生存发展中遇到的"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惑,有赖于让政府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充分地认识到行业博物馆存在的社会价值实为当务之急.为解决这一问题,亟须不同门类的行业博物馆借助专委会的平台作用,以交流合作的方式,拓展出新的生存空间,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求得行业博物馆整体实力的日益增强.行业博物馆通过合作,使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彰显。在未来,一方面,希望二者的合作在深度上有所体现,即挖掘出更多合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希望将这种合作拓展到其他行业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专委会等更为广阔的领域,扩大合作对象,寻找到更多合作的契机,打通联系,实现行业博物馆整体理论与实务的双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行业博物馆之间合作,需要根据合作对象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具体化的合作策略,从而最终实现行业博物馆“合作主题常态、合作平台完善、合作机制健全、合作行动持续、合作效果明显、合作利益显著”的局面,共存共荣,协同发展,在中国博物馆界独树一帜。
  • 摘要:"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国外出访演讲期间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构想,简称"一带一路"倡议.主要包括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五通"建设.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其目标和作用主要在于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边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以下"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建设向纵深推进迫切待解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印证民心相通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未来涉侨文博机构及华侨文博事业的发展,可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中华文化“走出去”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涉侨文博机构自身情况调查摸底,尝试举办关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一带一路”宣传推介展览,打响自己的品牌,实现文化自信。涉侨文博机构在中国博物馆协会华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可积极寻求多元合作,加强涉侨涉海类博物馆与客家文化博物馆联盟之间的联系,探索成立涉侨涉海客家文化博物馆大联盟。与涉侨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多方联系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共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 摘要:环境、资源、人口问题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影响21世纪可持续发展规律的三大关键问题,而噪声污染更是成为21世纪首先要攻克的问题之一,已严重困扰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噪声危害人的健康,会损伤人的听力,会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据研究资料表明:噪声值在85~100dB(A)会造成一定数量的噪声性耳聋,噪声值在100dB(A)以上会造成大量的噪声性耳聋,长期在噪声环境中还会造成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张力等人体损坏.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空调系统设计为中央空调,按照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展厅内的回风系统应正常开启,才能保证空调系统风循环正常,有效进行温湿度调节.由于在设备选型及工程施工中对噪声控制不够,导致当前空调系统回风噪声过大.经现场测试,所有回风口的噪声在76~84dB(A),属于重度噪声污染.因此,如何对展厅内回风系统进行降噪处理,将噪声降到55dB(A)以下,还观众一个清新、安静的环境,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100多年来,中国人远涉重洋,披荆斩棘,在海外开辟新的华侨华人世界的历程,是中国人在历史环境下坚强生长、不忘故国、血脉相连的真实缩影.伴随这一历史缩影的,也是中国人牵星过洋、乘风破浪的航海历程.华侨华人与海洋文化、航海历史紧密联系,是人海相依、密不可分的两个关键因素.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文化背景下,"海丝寻踪"——华侨华人与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就具有特别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2017年10月,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与广西防城港市文化委员会联合主办、防城港市博物馆承办的"海丝寻踪"——华侨华人与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防城港市召开,来自国内15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约50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与讨论.本次研讨会与收文涉及"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丝'遗迹""华侨华人与'海丝'古今""侨史侨情研究""中外关系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外教育交流""涉侨文物研究与涉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侨博工作探讨"七个领域,来自高校、文博机构、科研院所及相关侨务机构均有代表参与研讨,是一次业务多元、学科跨界、信息叠加的学术盛会.此次会议对于在“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背景下积极促进华侨华人研究与海洋史、海洋问题研究的相互借鉴、共同推进有着重要意义。研讨会贡献的诸多学术成果,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会议主旨所在,即从移民文化与海洋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提高“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与相关学术研究结合度,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与保护,鼓励涉侨类、涉海类博物馆发挥优势,进一步深入开展华侨华人史、中外关系史、海外交通史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促进涉侨类、涉海类博物馆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与加强馆际业务工作交流,探索涉侨类、涉海类博物馆支持“一带一路”文化发展建设的有效模式,为“一带一路”文化项目、遗产保护、学术研究拓展交流平台和提供多元化服务进行积极的尝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