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八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研讨会暨第二届Argo科学研讨会
第八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研讨会暨第二届Argo科学研讨会

第八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研讨会暨第二届Argo科学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浙江舟山
  • 出版时间: 2013-11-05

主办单位:国家海洋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文集:第八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研讨会暨第二届Argo科学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选取20°S以南的南半球海域,利用2008年10月-2011年9月期间Argo剖面浮标观测的近表层温度(NST)与TMI/AMSR-E两种卫星微波辐射计遥感反演的海表温度(SST)进行客观分析.结果表明,卫星SST与Argo NST虽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但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两者间不仅存在昼夜变化,而且还存在着季节变化以及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夜间SST与NST的偏差较白天大;且TMI和AMSR-E的SST与Argo NST之间的偏差均在冬季达到最大,在秋季和夏季均呈最小;SST与NST的差异还明显存在纬向变化的特征.因此,在利用SST与NST讨论相关问题时,应高度重视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更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本研究结果可为南半球海域多源SST融合提供更加可靠的统计学依据.
  • 摘要:本文基于Argo资料最优插值客观分析实验,对目前被广泛应用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经验公式进行了改进,发展了一种能有效提高Argo资料客观分析精度的相关尺度估计方法,使之能自动适应海洋水文要素梯度的变化,简称"梯度依赖相关尺度法".利用高斯脉冲和空间能量谱分析方法,在理论上验证了梯度依赖相关尺度对Argo客观分析精度改进的有效性;并进行了太平洋海域Argo温、盐度资料客观分析试验,结果证明:利用海洋水文要素梯度变化对相关尺度进行自动调整可以提高分析方案的适应能力,能够使目前普遍使用的资料客观分析方法在具有较大海洋梯度的海区充分吸收观测资料的短波信息,得到的分析结果更接近真实海洋.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2004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全球海洋(59.5°S~59.5°N,180°W~180°E)Argo网格资料集(BOA_Argo)的制作过程,并着重探讨了该资料集与历史观测资料集(如WOA09和TAO),以及同类型的Argo网格资料集等进行的比较与验证.结果表明,利用逐步订正法构建的BOA_Argo与其他资料集相比,除了相互间吻合程度较高,能较客观地呈现出全球海洋中的一些中、大尺度海洋特征外,由BOA_Argo资料集揭示的一些重要物理海洋现象的结构和特征显得更细致,更能反映这些现象的演变过程和变化规律;加上Argo资料严格的质量控制过程,确保了BOA_Argo资料集的质量和可靠性.该资料集不仅可以作为研究全球海洋状况或揭示物理海洋现象的基础资料,还可以作为海洋数值模式的开边界条件与初始场.
  • 摘要:Argo资料已成为当前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最重要的数据来源.自2007年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成以来,每年提供的Argo剖面数据稳定增长.面对覆盖范围不断拓展的观测网,以及观测要素的不断增加和剖面数据的海量上升,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组织管理和信息服务已经成为Argo数据共享进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根据Argo剖面数据的时空特点和信息服务需求,设计了一个适合多源异构Argo资料一体化管理的数据组织模型,提出了基于Flex RIA WebGIS技术的Argo资料共享与可视化平台构建方案,重点讨论了多源数据组织、地图切片与双缓存等关键技术,并展示了利用该平台查询和显示Argo浮标信息、漂移轨迹信息和剖面资料信息等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研发的Argo资料共享与可视化平台不仅为Flex RIA WebGIS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更为Argo资料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加友好、功能更强的用户界面.
  • 摘要:最早由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科学家发起的国际Argo计划已经走过了10多个年头.10余年来,该计划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迅速发展.最初确定的由3000个自动剖面浮标组成的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于2007年10月末已经正式建成,成为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重要支柱,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源源不断地为国际社会提供全球海洋0~2000m深度范围内的海洋温度、盐度和海流资料,迄今所获剖面资料总数已超过100万条,并正以每年约12万条剖面的速度增加.Argo已经成为从海盆尺度到全球尺度物理海洋学研究的主要数据源,而且也已在海洋和大气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其业务化预测预报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Argo计划也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未来10年常规观测网(温度、盐度观测)的维持问题,每年需要投放800~900个浮标;二是扩展Argo计划覆盖区域(包括高纬度海域、边缘海和西边界流区等)后的浮标数量增加问题,由目前的"核心Argo"向"全球Argo"扩展需要增加约1000个浮标.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浮标的布放和维护还是海量观测资料的处理与分发,单靠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力量都是难以完成的,国际或多边合作是使Argo计划继续进行并不断发展的唯一途径.随着Argo计划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史无前例的深海大洋环境资料的不断积累,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在促进海洋和大气科学发展及其在业务化预测预报中的作用将会得到不断加强,并有望帮助人类应对日益严重的海洋和气象灾害,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 摘要: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Argo计划)是目前唯一的全球尺度海洋实时三维观测系统,自2001年正式实施以来,Argo资料已在海洋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外Argo研究成果,分别从Argo资料质量控制、对上层海洋物理状况的描述和温盐结构特征的揭示、气候变化与海洋变异监测、海洋资料同化以及短期气候预测等角度,系统地总结和评述了Argo资料在海洋动力和热力学研究中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及其未来在深海和极地海洋研究、海洋盐度与气候变化、多源数据同化等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 摘要:随着Arg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该新颖观测技术所提供的资料质量倍加关注.为了使广大资料用户对浮标观测数据质量有一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本文就Argo观测中存在的问题、资料质量控制过程和校正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扼要回顾与叙述,并对Argo资料质量控制中存在的某些缺陷和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改进意见建议.目前,国际Argo计划正在向边缘海和高纬度海域,以及向生物、地球化学等学科拓展,如何对这些新要素的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特别是处于边缘海和西边界强流区域的Argo剖面资料进行有效质量控制,不仅是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各国Argo资料中心面临的严峻挑战.
  • 摘要:本文利用2005-2009年期间的全球海洋Argo网格数据,分别采用温度判据和密度判据计算了全球大洋混合层深度(Mixed Layer Depth,MLD),讨论了障碍层(Barrier Layer,BL)和补偿层(Compensated Layer,CL)对混合层深度计算的影响,得到了合成的混合层深度,并研究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赤道西太平洋(10°S~5°N,150°E~150°W)、孟加拉湾和热带西大西洋(10°~20°N,30°~60°W)海域是障碍层的高发区域.冬季的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30°N附近)以及东北大西洋(40°~60°N,0°~30°w)海域是补偿层发生的区域.(2)在南、北半球的夏季MLD都比较浅,而在冬季MLD则普遍比较深.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MLD的分布和变化比较相似,印度洋MLD受季风影响显著,呈现半年周期变化.太平洋和大西洋MLD的经向分布大致呈现出"两端深、中间浅"的拱形特点.(3)混合层深度距平场EOF第一模态时间变化为周期的年信号,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南大洋(尤其是南极绕流区)都是MLD变化剧烈的海域,第二模态显示全球大洋混合层深度距平存在着一个半年的变化周期.
  • 摘要:本文利用基于客观分析方法重构的Argo网格资料(未同化其他观测资料),分析探讨了2004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太平洋海域(60°S~60°N、120°E~80°w)温度、盐度气候态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29℃等温线的包络范围(暖池)夏季显著增大,位置也明显偏北,且其厚度仅限于约100m上层;在亚热带海域中层(约150m),存在南北两个高温(南部大于27℃,北部大于24℃)、高盐(北部约为35.2,南部为36.4左右)中心,呈马鞍形分布,但并不以赤道为对称中心,而是偏向北半球(温度:8°N,盐度:12°N);在南、北纬40°附近海域,温、盐度等值线均十分密集,形成"极锋";在新西兰东南海域存在低温、低盐水由南向北的入侵现象,从表层至1000m深层始终可见,似是终年存在的一个水文特征.温度的年变化规律表层最明显,每年呈一高一低的分布趋势.亚热带海域尤为显著,北半球温度年较差大于9.5℃,南半球约为6.0℃,且北半球的最高、最低温度值分别出现在每年的8月份和2月份,南半球则相反.在亚极地海域,盐度每年也大致呈一高一低的周期性变化,亚北极海域更明显,最高盐度值出现在每年的4月份,最低盐度值则出现在每年的9月份,高低盐度差在0.30~0.45之间.表层以下,温、盐度的周期性变化远不如表层明显,至500m中层,整个太平洋海域的温度最大变幅仅为1.0℃,盐度最大变幅不超过0.10.
  • 摘要:本文利用2012年8月20-29日期间西北太平洋台风"布拉万"(Bo-laven)经过海区的Arg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并结合卫星遥感SST和降水资料,分析了海洋上层对该台风的响应.结果表明,台风过后混合层内的响应主要体现在混合层深度(MLD)加深、混合层温度(MLT)下降等方面;混合层盐度(MLS)变化受到降水、蒸发、湍流混合和跃层抬升等过程的影响,盐度的增、降幅度大体相当.MLD加深及MLT下降具有明显的右偏特征,而MLS的变化在台风左侧下降、右侧增加.由铱星Argo剖面浮标的加密观测发现,在台风"布拉万"(发展阶段)左侧、台风最大风速半径以外区域的海温分布呈近表层降温而次表层增暖的趋势,且在混合层底部及温跃层顶部盐度明显增加;在台风路径右侧(成熟阶段)、台风中心附近海域200×104Pa以上(温跃层顶部除外)海水温度明显下降.受台风中心附近强上升流的影响,使得次表层高盐水进入近表层,盐度明显增加.由下降流引起的从混合层至温跃层的"热泵"作用,以及由正风应力旋度引起的上升流,是台风路径两侧出现不同温、盐度变化过程的主要原因.次表层海水的异常变化似乎比混合层内的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台风前的状态.具有双向通讯功能的铱星Argo剖面浮标,可望为进一步认识台风作用下的上层海洋及其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特别是提高对台风的预测预报水平提供更多的观测依据.
  • 摘要:为了对整个印度洋海域的物理海洋状况有一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本文利用2004-2011年期间的Argo网格化数据集,对印度洋海域(30°S~35°N,40°~120°E)的基本水文(包括海水温度、盐度、密度、混合层、温跃层、水团和海洋热含量等要素)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受季风影响,印度洋海域上层海洋的水文要素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印度洋西部海域,受沿岸流和索马里-阿曼沿岸上升流的影响,海水温度季节变化尤为显著.海表盐度的分布形态与E-P通量的分布基本一致,表层盐度的季节变化并不显著,相对比较明显的变化出现在夏季风盛行季节.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与盐度分布形态相似,在西南季风盛行时,索马里-阿曼沿岸海域的强上升流能引起表层密度的明显上升.混合层深度也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北印度洋混合层深度呈半年周期变化,而混合层温度在马达加斯加至阿曼沿岸受索马里-阿曼上升流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混合层盐度与表层盐度的分布形态基本一致.温跃层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受海面风应力和海表净热通量的季节变化控制,研究海区温跃层厚度的季节分布大体一致,温跃层深度的季节分布与温跃层厚度基本一致,而温跃层强度与厚度基本呈反位相分布.研究海区存在8个主要水团,即印度洋中央水(ICW)、亚南极模态水(SAMW)、澳大利亚Mediterranean水(AAMW)、南极中层水(AAIW)、孟加拉湾水(BBW)、阿拉伯海高盐水(ASHSW)、波斯湾水(PGW)和红海水(RSW).1000m上层的海洋热含量等值线基本呈纬向分布,呈两高一低的"马鞍型"分布,其季节变化并不明显.
  • 摘要:国际Argo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深海大洋0~2000m水深范围内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观测资料,在大气和海洋科研业务中应用这一全新的资料,是深入认识大气和海洋变异、提高我国气候预测、海洋监测分析和预报能力的一个关键所在.通过开发非线性温-盐协调同化方案和利用同化高度计资料来调整模式的温度和盐度场,建立了可同化包括Argo等多种海洋观测资料的全球海洋资料变分同化系统,提高了对全球海洋的监测分析能力.实现了海洋资料同化系统与全球海气耦合模式的耦合,显著提高了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利用Argo资料改进了海洋动力模式中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有效提高了海洋模式对真实大洋的模拟能力和对厄尔尼诺/拉尼娜的预测能力.开发了利用Argo浮标漂流轨迹推算全球海洋表层和中层流的方法,提高了推算的全球表层流、中层流资料质量,有效弥补了洋流观测的匮乏.
  • 摘要:早期海洋资料同化仅考虑温度的调整而忽略盐度的变化,这往往会带来虚假信息,可能导致密度场被严重恶化,同化后的结果甚至比没有同化任何观测资料时还要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洋资料同化中的一些温、盐度多变量调整方案便被提出来了.本文对广泛应用于多变量分析的资料同化方法及不同温、盐度多变量调整方案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指出了不同调整方案的适用条件及应用现状,最后对Argo资料在海洋资料同化中的重要性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
  • 摘要:利用全球海洋约200万条温度剖面结合海面高度资料,估算了1993-2009年期间全球海洋0~750m层的热含量异常.分析表明,仅使用剖面温度资料估算的全球海洋上层热含量可以反映出大部分十年变化信号,但在资料稀疏的海区(如南大洋),仍不足以反映变化信号.全球0~750m海洋上层在1993-2009年的平均增暖速率约1.17W/m2,全球海洋增暖最显著的海区出现在40°S附近.全球海洋热储年际变化中大的信号基本上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相关.热带海洋的热含量变化相对比较稳定,中、高纬海区,特别是南大洋中、高纬海区的热含量增加速度在2001年后超过了热带海区.随着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的建成,其资料量将大大超过过去几十年的总量,结合Jason/TOPEX卫星高度计,可以用来精确估算全球海洋上层热含量的变化,为全球气候变化系统研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 摘要:利用2004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的网格化Argo剖面资料,分析了西太平洋暖池的三维结构以及暖池体积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进出暖池的流量变化、暖水来源及其影响暖池体积变化的因素等.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西太平洋暖池(温度不低于28℃)最大深度可达120m,其面积由表层向下逐渐缩小,且位置由北向南倾斜,在100m层上,暖池主体几乎全部位于赤道以南海域.估算得到的气候态暖池体积约为1.86×1015m3,其年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结构,分别出现在每年的6月和10月.暖池体积的年际变化与ENSO事件有着较密切的关联,在ENSO年体积变异十分明显,且具有准2a变化周期.就多年平均而言,整个研究期间沿纬向输入暖池的暖水流量约52×l06m3/s,且以东边界输入为主,而输出暖水约49×106m3/s,且以西边界损耗为主;沿经向输入暖池的暖水约26×106m3/s,而从南、北边界输出暖池的暖水(总量约23×106m3/s)在数值上不相上下.暖池体积与进出暖池的暖水净流量在季节时间尺度上存在的较强相关性表明,暖池体积的年变化除了受太阳辐射影响外,还与经过暖池的暖平流有关;而在年际时间尺度上两者的相关性却较弱,且暖池纬向上暖水净流量的年际变化与Ni(n)o3.4指数的相关性也较低,但在经向上的相关性却较高,表明暖池在经向上的暖水平流对ENSO事件的影响要强于纬向的.从进出暖池各边界的净流量分析,在纬向上暖池东部区域获取或损耗的暖水要比西部区域大,而在经向上暖水的输入量基本上都要大于输出的,暖池主要从赤道以南的热带和副热带环流区获得暖水.通过对长时间序列Argo网格数据的分析研究,可为深化暖池变异及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研究,以及准确预测、预报ENSO事件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 摘要:利用日本气象厅(JAMSTEC)提供的Argo格点温盐度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棉兰老岛以东海域气旋式环流区的三维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气旋式环流区的水平位置大致处于一个纬向延伸的狭长带(由5°~10°N,127.~145°E包围的区域)内,其垂向范围大致在50~600m水深之间,且其强度并非表现在表层而是在次表层100~200m附近最显著.温盐结构表现为深层低温、低盐水向上涌升增强,温跃层深度变浅,上混合层厚度变薄的特征.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该气旋式环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信号,表现为冬强秋弱,并且具有一年和半年的较为显著的变化周期.在El Ni(n)o期间,气旋式环流区的次表层水温明显下降,环流增强.局地风场对该气旋式环流的变异起着重要作用,其变化与该处风应力旋度的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346.该气旋式环流的变化和暖池的变化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在暖池发展比较充分时,由于其暖水范围的增大和暖水厚度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气旋式环流的发展;反之亦然.
  • 摘要:采用2007-2012年期间Argo剖面浮标观测的温度资料,分析了大西洋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和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延绳钓主要作业渔场温跃层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大西洋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渔场海域温跃层的上界深度和温度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温跃层上界深度呈现出冬深、夏浅的季节性交化特征,大致呈纬向带状分布,12月至翌年4月份,15°N以北海域温跃层上界深度超过80m,同期10°S以南海域的均低于50m;6-11月份的则相反.在赤道纬向区域温跃层上界温度在27℃以上,往南北两侧30°区域温度值依次递减至20℃及以下.温跃层下界深度高值区域的空间分布呈现"W"形状,最大深度值在220m以上.在25°S以南从南美洲到非洲西沿岸海域并延伸到安哥拉外海,以及10°N非洲西海岸外海区域,温跃层下界深度浅于150m;在15°N以北和15°S以南海域,下界温度大于15℃,其间则要低于14℃;温跃层下界深度和温度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全年温跃层厚度明显呈西厚东薄的分布趋势,且在大西洋5°~15°N和5°~15°S包围的南、北两个靠近西部的海域中,出现了2个温跃层厚度(80~150m)较大的区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冬季和夏季呈现相反的分布特征.温跃层强度呈舌状由大西洋中东部的非洲沿岸伸向西部的南美洲海域,最大强度(0.15~0.25℃/m)出现在大约15°S~15°N包围的纬向区域内;在20°N以北和15°S以南海域,其强度均低于0.10°C/m;温跃层强度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大西洋金枪鱼的生活习性与温跃层分布和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捕捞作业时,晚上的投钩深度应控制在温跃层上界深度所处的水域内;白天的投钩深度则在温跃层下界深度所处的水域附近.白天捕捞大眼金枪鱼的投钩深度则要比黄鳍金枪鱼的深度更深些.
  • 摘要:利用逐步订正法构建了2002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太平洋海域(60°S~60°N,120°E~80°W)的逐月温、盐度网格资料,其垂向在5~1950m水深范围内分为48层,水平分辨率为1°×1°.对网格资料的误差分析表明,整个太平洋海域温度和盐度标准差的平均值分别为0.097℃和0.017.将构建的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网格资料集与研究海域获取的CTD(Conductance-Temperature-Depth)、TAO(Tropical Atmosphere/Ocean array)和WOA05(World Ocean Alta-5)等资料集进行的比较和分析发现,2006年之前,由于Argo资料相对较少,导致构建的网格资料集存在一定的误差;而在2006年以后的Argo网格资料则与历史观测资料比较一致.况且,由构建的Argo网格资料集揭示的太平洋海域温、盐度分布的主要特征来看,其与WOA05资料集所反映的结果也十分吻合,且前者揭示的特征比后者要更加细致些.这充分说明了,利用逐步订正法构建的Argo网格资料集是值得信赖的,也是可靠的.
  • 摘要:本文利用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的Arg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采用提出的时空插值与奇异谱相结合的方法,尝试重构了西北太平洋海域的三维温盐度场,并与历史TAO、SODA站点资料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在时空插值有效数据比例较高的海域,重组温盐数据的时间序列与TA0长期观测站点的相关性较好;重组温盐场在垂向剖面上的分布模态与SODA对应得较好,在水平空间场中奇异谱重组的温、盐度场时空变化信息与SODA的相似程度也较高;经奇异谱方法重组的温、盐度时间序列的准确性,主要依赖于模态和滞后延迟时间的选取、缺测数据的多少以及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和周期性等因素.本文重构的西北太平洋海域三维温盐度场,选取的观测期间内Argo浮标数量较多,进行时空插值时的有效数据所占比重较大,故获得的重构温、盐度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可以用于海洋和大气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其业务化预测预报中.
  • 摘要:卫星遥感资料具有时空分辨率高的优点,而Argo等现场观测资料的准确度较高但分辨率较低.基于卫星遥感资料和历史海洋观测资料,利用海面信息与垂向温度的回归关系计算出垂向三维温度"粗场",再结合Argo等现场观测资料对温度"粗场"进行订正,最终获得"精细化"的温度场.本文基于这一实验方案构建了西北太平洋海域0.5°×0.5°网格的周平均三维温度场,通过对数据产品的质量验证表明,其实验结果与TAO观测网中站点数据的相似程度较高,与SODA再分析数据的误差要偏大些,而与WOA09再分析数据的误差则要小;实验数据的时空分布信息在200m深度的温跃层附近与SODA的信息类似,而在表层其空间模态类似,但时间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基于上述统计分析,可以认为此方案较为合理地构造了西北太平洋海域的三维温度场,对以后更大区域中的温度场重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Argo剖面浮标可用来监测全球大洋从海表到约2000m深层的变化,鉴于Argo浮标的剖面观测数据存在位置错误、可疑剖面、异常数据以及盐度漂移等诸多问题,必须对Argo浮标资料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本文基于Arg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与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提供的可靠历史观测数据集,提出了一种Argo资料质量控制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寻找Argo浮标观测的不同剖面位置与其"最佳匹配"的历史观测剖面的对比判别,可以有效地识别Argo观测误差,特别是能够有效甄别由Argo剖面位置所处的环境改变导致的盐度正常变化与由Argo浮标所携带的传感器自身漂移所引起的盐度误差,减少了对Argo盐度偏移现象的误判,有效缩短了对Argo资料质量控制的时间;同时提出的基于"三倍标准差"的异常数据检测方法,将其与传统异常数据检测方法结合,进行剖面异常数据剔除,实现了对异常数据的有效剔除.基于本文提出的Argo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对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网站提供的全球Arg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进行了质量控制再分析,进一步剔除和订正了其中的一些数据误差,生成了经数据质量再控制后的全球Argo剖面数据资料集.通过将质量再控制处理前、后的Argo数据与Ishii网格化资料集提供的盐度数据进行比较和客观分析,发现处理后的盐度误差比处理前明显减小,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合理有效.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