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0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使用国家气候中心(NCC)沿用的北半球阻塞高压监测公式,利用NCEP/NCAR逐日500hPa环流场再分析资料,计算出1961-2011年逐日阻高指数,分析了北半球阻塞高压出现的关键地区阻高指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重庆夏季降水的联系.结果表明,三个关键区阻高的季节分布以鄂霍次克海阻高在冬季和夏季出现的频率最高,而春季和秋季则是乌拉尔山阻高活动频繁的季节,贝加尔湖地区阻高活动不及前两个区域活跃.从变化趋势来看,乌拉尔山阻高和鄂霍次克海阻高有增强的趋势,贝加尔湖阻高有减弱的趋势.各关键区的阻高日数都存在2-5年的显著性周期特点.三个关键区对重庆夏季降水的影响各有其特点,贝加尔湖和鄂霍次克海的阻塞形辨对重庆夏季降水的影响较大,鄂霍次克海阻高日数对重庆夏季降水的影响比其强度对重庆夏季降水的影响关系更加显著,夏季鄂霍次克海阻高日数偏多(少),重庆夏季降水偏多(少).
  • 摘要:利用中国逐日站点降水资料、逐日季风监测指数及逐日副热带高压指数、74项环流指数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的秋冬春西南特大干旱过程中各指数及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自2009年10月底东亚冬季风建立以来,至2010年春季,东亚冬季风强度持续偏强,加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西偏北,西南地区长期受副高控制,气温持续偏高,由于冷空气虽然总体偏强,但主要控制中国北方地区,降水主要发生在华北和华东地区,造成冷暖空气在西南地区少有交汇,致使降水偏少,干旱发生发展:2,印缅槽强度较常年偏弱,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水汽条件不足,同时西南大部地区水汽通量矢量偏东南方向,而来自南海的水汽通量矢量则为西南方向,不利于南海水汽向西南地区输送,同时孟加拉湾水汽通道的水汽输送方向无偏西南方向距平,因此向西南地区输送的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两条水汽通道的水汽通量均较常年偏弱很多,加之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地区自2009年秋季以来,长期处于下沉运动的正距平区,造成这段时间西南地区干旱少雨,旱情持续:3,El Ni(n)0事件常常引发大气环流异常,使北方冷空气难以南下影响西南地区,同时导致印度季风衰退,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偏弱,致使水气供应不足,造成云贵高原及其周边的印度季风区的降雨量明显偏少.
  • 摘要:通过对近10年来发生在淮北地区的龙卷风统计分析,得出:从空间分布来看,龙卷的发生与地形有一定的关系.淮北地区龙卷风发生的地方,多在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开阔的区域.宿州市东部地区的灵璧和泅县是近年来龙卷的主要发生地.而宿州北部由于残存一些低矮的山丘,基本没有发生过龙卷天气.龙卷产生的天气背景主要表现为:龙卷发生前副高势力较强,淮北地区处在副高边缘,高低空均受槽前西南气流影响.200 hPa上淮北地区处于分流区,有辐散场与之配合.500 hPa一般有低槽或者短波槽,与之相对应的700 hPa和850 hPa往往有低槽或者切变线与之配合.龙卷发生前925 hPa有辅合线,且南侧往往西南急流较为强盛.地面图上,强对流天气发生前淮北地区处于暖低压控制下,地面要素场上表现为高温高湿的特征,龙卷发生时往往有弱冷空气补充进来.200 hPa上空辐散场与500hPa以下深厚低槽前部的上升运动的叠加,为强对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 摘要:基于宿州1953~2013年逐日的平均气温资料,建立了高温和低温极端气候事件的闽值,重点分析了年、月气温极端事件的长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61a里气温显著升高,平均每10年升高0.33°C;在61a时间尺度上平均气温有明显的由冷变暖的突变特征,突变点为1990年;气候变暖后,高温事件明显增多,低温事件明显减少.
  • 摘要:以长江中下游一季稻种植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资料及相应一季稻生育期和产量资料,开展基于Logistic模型的一季稻生育期高温热害特征分析及其对产量影响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预估未来高温减产趋势.结果表明: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是长江中下游一季稻种植区高温天气最集中时段,高温出现频率超过20%;≥3d的持续性高温事件、危害热积温以及高温热害指数均呈南多(高)北少(低)分布,其中高温热害指数高值中心位于江西中东部及浙江中部.近54年长江中下游区域平均高温热害强度呈增强趋势,特别是浙江北部、湖南及江西部分地区增强趋势超过0.06/l0a.然而一季稻高温减产程度北部重于南部,同时江北地区也是高温热害减产高响应区,故选取江北为典型区,构建了一季稻高温减产评估模型.模式预估表明:到2040年长江中下游高温热害将持续加重,一季稻高温热害减产率也趋于严重.相关结果可为水稻高温热害监测预警和影响评估提供参考.
  • 摘要:针对ENSO事件发生愈发频繁的事实,采用EMD分析、小波分析,信息量系数计算等方法分析了ENSO事件在不同阶段的周期性变化与复杂性,小波分析、EMD分析和小波分解的结果都表明ENSO事件呈现出明显的非平稳性;在不同的年份阶段,ENSO事件存在不同的优势尺度(变化周期),表明控制ENSO事件发生的机制或规律发生了改变.信息量系数计算的结果表明,ENSO指数在不同年份阶段的ICF值呈现出强弱的交替变化,ENSO事件复杂性增加,这可能部分导致了ENSO事件预测工作的困难,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ENSO事件的复杂特性,部分解释了基于统计学理论的ENSO事件预测方法准确率逐渐偏低的原因,为进一步分析和预测ENSO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 摘要:厄尔尼诺现象往往给全球气候带来大范围的异常,引发多种自然灾害,尤其体现在农业上:雨水偏多或是偏少直接影响了经济作物或是粮食作物的产量.本文选取厄尔尼诺影响较大的国家,对其农业作物进行分析,并列举1997-1998年强厄尔尼诺年的变化情况,对即将到来的厄尔尼诺起到提示作用.其中经济作物整体受厄尔尼诺影响减产严重,如果厄尔尼诺来袭:(1)糖—美国和欧盟27国甜菜糖产量会显著下滑:四大蔗糖产国巴西、印度、中国和泰国会大幅减产,印度最为严重。(2)咖啡—美洲的巴西和哥伦比亚大陆因洪涝灾害很可能大幅度减产:东南亚的越南、印尼和印度等因气候干早产量增速会下滑。(3)棕桐油—受印尼和马来西亚垄断,产量的小幅度波动总能够带来价格的大幅度攀升,持续时间往往长达两年。(4)棉花—棉花喜好稳定气温,伴随厄尔尼诺的危害同样严重。此外,厄尔尼诺总能给农作物带来一定影响,如果厄尔尼诺来袭:(1)大米—产量增速会有下滑,但很可能还能维持正增长。(2)小麦—欧盟27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减产非常明显:而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次年的减产频率较高。(3)玉米—产量波动比较温和,没有规律性的同比下滑现象。(4)大豆—厄尔尼诺通常下半年来袭,刚好是大豆最需要水量的时候,美洲沿岸降水量大幅增加,往往提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产量,带动全球大豆增产。
  • 摘要:本文利用1961~2013年5-9月福建省52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量资料,通过极端降水阈值、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了福建省前、后汛期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极端降水阈值对于福建省整个地区的前、后汛期降雨分布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1961-2013年期间,福建省极端降水分布在西北-东南方向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在前、后汛期完全相反;前汛期福建极端降水总降水量、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指标沿海地区较小,内陆地区大.后汛期则相反,极端降水总降水量、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指标沿海地区较大,内陆地区较小.极端降水阈值能很好地反映上述极端降水分布及其差异;(2)近53年,前汛期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频率存在阶段性差异,即六、七十年代、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极端降水偏大且频率高,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期极端降水偏小且频率低;福建省后汛期极端降水呈现较明显增强趋势.
  • 摘要:采用区域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在对1961~2010年华南区域逐场暴雨过程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定义华南区域雨涝强度指数(RWI),划分和确定了雨涝强、弱年,并对雨涝强、弱年的环流特征进行合成分析.结果显示:(1) RWI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雨涝强度在90年代初以后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雨涝强年明显增多;(2)雨涝强(弱)年,副高位置偏西(东),欧亚中高纬500hPa位势高度差值场自西向东呈现+-+(-+-)的波列分布,有利于华南区域降水的持续;(3)华南前汛期雨涝的强(弱)与大气低层来自高原东南侧的偏西风和经西太平洋-南海进入华南的西南风输送异常加强(减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来自孟加拉湾进入华南的偏南风输送减弱(加强);(4)雨涝强(弱)年,冷空气活动频率较高(低),持续时间较长(短),强中心偏南(北).暖湿空气较早(晚)到达25° N地区,在30° N以南地区维持时间较长(短),季风推进快(慢).
  • 摘要:高温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原理,利用福建省67个气象观测站1980年至2009年的逐日气温资料和9个设区市的社会经济资料,基于GIS技术,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建立了福建省高温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明确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对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抗灾能力进行了分析和区划,制作了相应的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福建省高温灾害高风险区位于福州中西部、三明中北部、泉州西南和漳州北部,次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三明西部、南平南部和龙岩东部地区,中风险区主要在龙岩中西部、南平西北部,厦门、平潭、九仙山、周宁和福清高温灾害风险较低.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 摘要:本文把福建概化为一个大山区,利用福建省66个气象站6小时2年一遇降水极值、暴雨、强暴雨频数,精细化地理信息资料、福建省暴雨洪涝灾害精细化风险普查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自然断点法,利用ArcGIS对福建地方居民、经济、农业进行精细化风险区划,并根据三类承灾体风险区划的结果进行福建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就农业而言全省有两个风险易发集中区,为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山地和武夷山脉山地;就居民和经济而言风险易发区集中在福州以南沿海和闽南地区:福建省山洪灾害综合风险较高的地方为沿海地区、闽南地区、宁德和南平的北部和三明西部地区.
  • 摘要:利用福建省20个气象站1963~2012年50年降水资料,计算各站短历时(1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降水强度达暴雨和强暴雨的年频数,分析各历时暴雨、强暴雨频数和极值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天气背景.结果表明对于暴雨级别,不同历时暴雨频率的空间分布特点基本相同,表现为全省3个暴雨的高发区,分别位于东北部、南部、西北部,中部是各历时暴雨频数最少的地区.对于强暴雨,6小时以下历时空间分布特点与暴雨级别相似,6小时及以上历时的强暴雨高频区位于沿海,内陆则较少.内陆暴雨的月季分布呈单峰型,6月为峰值,6小时以上历时暴雨频率为全年最多,夏季1~3小时历时的暴雨频率相对多.沿海暴雨月季分布呈双峰型,峰值在6月和8月,雨季1~3小时历时暴雨占全年的频率最多,丽夏季6~24小时历时暴雨频率最多.暴雨极值中心主要位于沿海,6小时以上历时极值中心除沿海外还有西北部和龙岩西部.天气背景分析表明内陆地区暴雨主要是锋面暴雨,频率为70~90%,台风暴雨频率仅为10%,还有15%为局地热对流引起的暴雨;沿海地区6小时以下历时锋面及台风引起的暴雨频率相当,均在45%左右,6小时以上历时锋面引起的暴雨仅占35%左右,台风引起的暴雨频率达60%以上.
  • 摘要:采用1960-2010年福州市各县区的暴雨日数和暴雨雨强数据,结合福州市社会经济数据和自然地理要素,构建一个集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易损性为一体的区域暴雨洪涝灾害综合指数评价模型.考虑到暴雨日数、雨强、地形、水系、人口、土地利用类型等因子,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各评价指标的栅格化,并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编制以100m*100m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的福州市暴雨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将福州市分为高、次高、中、次低和低5级风险区.结果表明:福州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从西至东呈递增趋势,闽江河谷地区高于高海拔地区.福州主城区、福清、长乐、罗源等沿海平原区风险等级相对较高,闽清、永泰、闽侯等西部山区风险等级较低.
  • 摘要:采用1960-2011年西北地区111个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利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各气象站的潜在蒸散量,由此计算出各站的湿润指数,并对其进行标准化,统计极端干旱发生频率.对西北全区和不同自然区的降水量及极端干旱发生频率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近52年来西北全区年降水量变化倾向率表现出微弱的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0.17 mm.由该区年降水量变化的空间差异,可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部分:明显增加区、轻度增加区、减少区.西北全区极端干旱发生频率的平均值为3.8月/a,气候变化倾向率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年下降0.011月.根据西北地区极端干旱发生频率变化的空间差异,也可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部分:明显减少区、轻度减少区、增加区.极端干旱发生频率与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性,与无雨总日数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
  • 摘要:受外强迫和仪器本身的测量误差等因素的影响,观测数据中经常包含噪声和扰动等一些虚假的信息.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各种不同噪声对滑动移除近似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滑动移除近似熵的检测结果受尖峰噪声和高斯白噪声的影响较小,意味着其具有很强的抗噪能力,这为该方法在实际气象观测资料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 摘要:利用欧洲中长期数值预报中心的臭氧再分析资料等,对全球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臭氧状况进行了一个粗浅的分析,并对其季节变化、垂直分布及其与ENSO的关系作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全球臭氧柱总量在秋冬季分布较均匀,夏季南北半球分布差异较大,且臭氧柱总景分布总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增,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臭氧含量在各个季节均低于同纬度无山地区,且高原地区的臭氧柱总量在春季达到最低值.在垂直方向上,臭氧质量混合比的最大值出现在10hPa附近,并且青藏高原与同纬度无山区在臭氧的垂直分布上略有差异,但基本一致.在北半球东太平洋地区,臭氧柱总量与南方涛动指数(SOI)呈正相关,赤道以南30°范围内的印度洋大部分地区以及新西兰以东的太平洋区域上,臭氧柱总量与SOI呈负相关.100hPa和50hPa高度层上,青藏高原与同纬度无山区这两个地区都表现了与SOI的负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并不十分显著.而在1hpa高度层上,两个地区的大部分区域都表现了与南方涛动指数SOI的正相关关系,正相关关系也不十分显著:同时,不论在任何层次上,青藏高原地区上空臭氧质量混合比与ENSO的相关性总是比同纬度无山地区上空臭氧质量混合比与ENSO的相关性表现的更加显著.
  • 摘要:本文基于能表征长生命期的阻高指数出发,利用17个CMIP5(phase 5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模式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评估了模式对于影响中国天气气候较大的关键区(乌拉尔山、贝加尔湖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的模拟能力,并预估了RCP4.5和RCP8.5情景下三个地区阻塞高压的可能变化.结果显示:与NCEP/NCAR观测资料相比,CMIP5的大部分模式均低估了阻塞事件发生的次数,多模式的集合平均也低估了冬半年阻塞事件的发生,尤其在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地区.17个CMIP5模式都能模拟出三个关键区1970年后阻塞高压指数略微增加的趋势,且乌拉尔山地区、贝加尔湖地区的增加趋势在夏季较为显著,鄂霍次克海地区的增加趋势较其他地区偏小.此外,贝加尔湖地区、乌拉尔山地区夏季、全年阻高指数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要高于冬季,鄂霍次克海地区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在夏季、冬季均偏小.在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应用部分模式的集合平均对未来阻塞高压发生频次预估发现,三个关键区2006-2100年阻塞事件在RCP8.5情景下出现频次均大于RCP4.5情景,鄂霍次克海地区未来百年发生次数较其他地区偏少.总体上,RCP8.5情景下 21世纪后期阻塞高压的增加频率要高于RCP4.5,且夏半年较冬半年更显著,但贝加尔湖地区在RCP8.5情景下21世纪后期的增加频次在冬夏季均较明显.
  • 摘要:本文采用1970-2011年的冬季83个常规观测站的逐日观测资料、同期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逐月74项环流指数.运用统计分析、合成分析和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法得到若干结论:1.贵州省冻雨气候平均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主要集中在27°N的贵州中部和西部地区,轴线上的四个高值中心的强度自西向东依次减弱,冻雨发生站次与海拔高度有显著正相关性:2.冻雨强年更容易在巴尔喀什湖南部地区形成阻塞高压,而且这种形势具有较强的斜压性,蒙古及华北一带的位势高度异常偏低,中层阻塞高压的脊前低压厚度非常深厚,而南亚高压位势高度相比弱年偏弱,说明水汽供应也相对较强;3.根据逆温层厚度场的合成分析可知,贵州位于中国南方高值中心地区的西北部,且位于梯度最大的地区,巴尔喀什湖和贝加尔湖之间的广大地区近地面层冷低压在强度或持续时间上较弱年偏强,这有利于冷空气连续南侵为冻雨天气的持续提供低温和静稳条件.4.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亚洲区极涡强度指数、亚洲纬向环流指数、西藏高原指数与贵州省各站冻雨发生的月频数都是负相关关系,冻雨多发地带的负相关更为显著.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