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0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对暴雨天气背景和主要影响系统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常规天气图、地面观测资料、物理量场、卫星云图资料、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等资料,对邵阳市2012年9月初发生的暴雨天气过程作了详细分析,试图揭示出这场暴雨形成的物理机制,旨在给出暴雨预报中具有指示意义的特征.结果表明:(1)亚欧中高纬地区的为两槽一脊型环流形势,暴雨天气主要是受高空低槽东移,中低层切变和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形成的.(2)涡度场上中低层为上升气流,高层为下沉气流,散度场上低层气流辐合、高层气流辐散,为降水创造了很好的动力条件(3)多普勒雷达产品对临近暴雨落区预报有较强的预报能力,此次降水是一次典型的冷平流型暴雨过程.
  • 摘要:本文用"MED"法分析了2014年5月24-25日娄底市出现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发现欧洲中心、T639及JAPAN的数值产品各有所长,从形势场到降水预报中心,欧洲中心预报最好,但降水强度较实况偏弱;JAPAN形势场预报比T639要好,但降水中心明显不如T639准确;T639降水中心位置预报相对准确,但强度偏大.上述的这些偏差需要在使用中结合各种方法进行订正才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 摘要: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4年2月张家界的短时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700hPa西南急流的建立为暴雪提供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高空辐散和正涡度东传有利于上升运动加强;地面有强冷空气的南下时,锋面的耦合也加强了上升运动:降雪前有逆温层,对流层温度都在0°C以下,当近地面层出现了0°C左右的情况,会有雨雪相态转换;多普勒雷达有明显的特征图像,对短时临近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中小尺度自动站资料、FY-2D卫星资料,多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春季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此次强对流过程是发生在中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较强不稳定环境中,低层强烈的辐合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激发中小尺度系统发生发展.分析表明,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热力动力条件呈现明显的中尺度天气特征;不同雷达回波特征可以清楚地判断冰雹、雷雨大风等中小尺度天气的发生发展.
  • 摘要: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资料、区域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数值预报资料对2014年5月25日发生在邵阳市新邵县和邵东县的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得出:北方短波槽带来的冷空气和低空急流带来的暖湿气流在湘中一带辐合为此次大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高温高湿不稳定层结由中低层切变线和低空西南急流共同作用导致的上升运动条件下,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雷达速度图上逆风区对强降水有一定指示意义.通过对T639数值预报资料的检验分析,得出大暴雨发生前,T639对此次强降水有一定的预报指导意义.
  • 摘要:本文采用对照方案(CTRL)、参数化方案(PRE)、固定50层(50LEV)、自动分配50层(LEVF)、最优插值法(OI)、三维变分法(3DVAR)、牛顿张弛逼近法(NUDGING)和WRF快速更新循环同化(WRFRUC)8种方案测试WRF本地化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对0-30km气象要素垂直廓线的预报能力.利用25个实测探空数据对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各种方案对气象要素垂直廓线的预报能力相当:OI同化对预报结果的改善不大:NUDGING同化比oI同化对预报结果的稍有改善;3DVAR同化对预报结果有很大改善,但对风向的预报技巧稍差;综合几个气象要素判断,以WRFRUC方案在气温、风向、风速的预报能力较其他方案较强,但对气压相对湿度的预报没能继承3DVAR同化的预报技巧.
  • 摘要:利用长春市气象环境探测中心1961-2000年5-9月份的逐分钟降雨资料,统计得10个不同历时的雨量情况,分析了长春市短历时暴雨雨量的时间变化特征,通过计算和检验,得出长春市的暴雨强度公式和不同重现期的短历时设计暴雨强度.利用芝加哥法确定了长春市暴雨雨型.
  • 摘要:本文根据对登陆台风近地面的边界层风速观测结果修改了WRF模式中的Charnok方程以修正其中交换系数与风速的关系,并利用WRF中尺度模式进行了除此修改外,初值场、边界条件、积分时间、积分区域设置与分辨率参数化方案以及人造Bogus台风强度和位置都完全相同的两个数值试验.其结果显示,在高风速条件下YSU的表面风速弱于观测结果,而Modified的表面风速则强于观测.不过两者的变化曲线在大部分时间内相似,其台风近中心最低气压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也大致相同.但他们在台风登陆前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在台风强风区开始接触陆地后,两组数值试验的台风强度和结构开始出现明显差异.并且YSU试验中台风中心大风区域的动量交换系数Cd与焓交换系数Ck也明显大于Modified试验中的结果.综上所述,YSU试验中随着台风中心移近陆地其强度减弱更快是由于以下两点共同作用造成的:l、其中心附近存在更大的动量交换系数和摩擦作用,使得高风速不易保持:2、其风速、动量交换系数Cd与焓交换系数Ck和热通量的水平分布存在正反馈现象,于是在登陆过程中台风的不对称性越来越强进而导致其强度和结构都遭到较大的破坏.而Modified的试验由于使用了修改过的Chamok方程,所以当风速的不对称发生后,只要其依然大于使动量交换系数Cd与焓交换系数Ck饱和的临界风速(这里为22m/s),则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分布,也就不会对热通量的分布有进一步的影响,所以台风结构在登陆过程中能够保持相对完整,其强度也不会迅速减弱.
  • 摘要:利用1981~2010年逐年月雷暴日数等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冷水江市雷暴天气的特征变化和灾害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全市雷暴日数总体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现阶段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在以10a左右为一个周期中,每5a左右会出现一个峰值,年际变化阶段性明显;雷暴集中出现在3~8月,约占全年雷暴出现日数的87%;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农村防雷还有待加强.
  • 摘要:暴雪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的灾害性天气,针对南通近43年中出现的15次区域暴雪,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历史天气图等资料,以天气学原理为基础,结合预报员经验,着眼于暴雪日前两天亚洲低纬天气系统的配置、欧亚的高纬环流背景和高原东部中纬低值系统的特征,通过统计分析探索其在暴雪产生前的征兆.结果发现:(1)南通区域暴雪是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的产物;(2)青藏高原东侧的低值系统,对产生暴雪有重大贡献;(3)中低空气温低于0°C且有逆温层、等温层,是降雪至地并积聚的必要条件.
  • 摘要:利用1981年~2010年这30年内的台风年鉴资料和南通地区历史观测数据,寻找沿海北上类台风对本地区降雨影响的差异,并通过NCEP再分析资料等手段和方法,寻找产生原因.结果表明:(1)沿海活动类台风影响差异显著,从区域暴雨到微量不等;(2)强降水热带气旋与弱降水热带气旋影响南通期间的中纬度环流形势存在显著差异;(3)强降水热带气旋与弱降水热带气旋影响南通期间的陆地一侧物理量场结构存在差异:(4)强降水热带气旋与弱降水热带气旋相比,在北上过程中陆地一侧的锋生可以较好预示台风左侧强降水的产生.
  • 摘要:春季连阴雨是江苏省常见的一种气象灾害,因为它正好发生在农事活动的关键时节,比暴雨、台风、强对流等灾害天气影响面积大,时间长,尤其对工业、农业、交通、仓储等行业十分不利.2014年春季4月15日~4月22日,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出现了连续阴雨天气,雨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实况要素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这次春季连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及物理量场和要素场特征,结果表明:亚欧地区为"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中高纬度冷槽携带冷空气南下,地面维持东高西低的有利形势,中纬度地区环流平直,多短波槽活动,保证了连阴雨天气的冷空气来源;孟加拉湾南支槽加深发展,形成水汽输送带,副热带高压位置基本稳定,其北侧的西南气流将孟加拉湾一带的暖湿空气经华南向北输送到长江流域,冷暖空气不断交汇,是这次连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里海高压脊崩溃后,东亚大陆高空转为西北气流控制,孟加拉湾转为副高控制,水汽输送带被切断,连阴雨天气结束.物理量场分析表明,连阴雨期间本地一直处于高比湿区和相对湿度的大湿区中,湿舌发展旺盛,为降水提供必要的水汽条件和较好的湿空气环境;高能高湿区自西南向东北方向输送,我省南部地区位于等值线密集区边缘;对流层中下层存在交替出现的正、负变温中心,冷暖空气交汇频繁,阴雨天得以维持:同时旺盛的上升运动为降水提供了不稳定能量和动量,也促使降水维持.在制作连阴雨预报时,把单站要素变化特征和天气形势结合分析,可以延长预报时效,对连阴雨过程取得更好的预报效果,单站要素的变化可以作为预报指标之一.
  • 摘要:采用水平分辨率1°×1°的NCEP再分析资料、1°×1°的NCEP GDAS资料和2.5°×2.5°的NOAA大气环流资料,结合NOAA HYSPLITv4.8轨迹模式对0604号热带风暴"Bilis"整个生命史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模拟分析,并分析了"Bilis"暴雨增幅前和增幅后的水汽输送轨迹及不同来源的水汽贡献.结果表明,"Bilis"整个活动过程中主要有四支水汽输送通道,分别是源自索马里、孟加拉湾、120°E越赤道气流和东太平洋的水汽,其中源自索马里和孟加拉湾的西南水汽输送(偏南水汽通道)占主导地位,120°E越赤道气流和东太平洋的水汽是西南水汽随着"Bilis"环流逆时针旋转,自环流中心东北侧进入雨区(东北水汽通道),是低压环流与偏南风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偏南通道水汽大部分输送到850hPa以下的低层,自环流北侧输入的水汽则主要输送到暴雨区上空850 hPa以上.对比暴雨增幅前后各通道的水汽贡献率发现,孟加拉湾西南气流输送的低纬水汽对此次暴雨增幅的形成、发展起重要作用.
  • 摘要:本文利用美国的WRF模式和GSI同化系统,将常规观测资料同化进初始场,对2013年6月26日至30日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并设计了2组实验.第1组实验(Ctrl)为未同化初始场直接进行模拟,第2组实验(DA)是同化常规观测资料.将2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同化常规观测资料有效改进了对于本次天气过程的模拟效果,尤其对雨带的模拟更接近实况,且各个量级的TS评分都要高于直接模拟的结果;2、常规观测资料对风场的调整有较大贡献,对相对湿度场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 摘要:本文针对于集合预报所存在的初始场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文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暴雨集合预报进行了一系列的集合试验,该文主要基于增长模繁殖思想,采用了WRF模式对2010年9月发生在河南附近的一次暴雨个例进行了集合预报试验,文中的初始扰动方法采用的是双向增长模繁殖法,并通过对其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改动,分别制作了滚动繁殖法及区域繁殖法.试验结果表明,滚动繁殖法及区域繁殖法对增长模繁殖法都具有一定的改进作用,其中区域繁殖法对预报效果具有明显的提高.
  • 摘要:本文利用WRF3.4,通过改变地图投影方式和模式中的不同参数方案,对三明地区2012年夏季降水个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地图投影方案以及物理方案中的积云对流和微物理方案对三明地区的降水较为敏感,其中积云对流方案起主导作用,投影方案和微物理方案主要影响降水中心分布及降水量级:在麦卡托投影方案下的BMJ积云对流方案组合WSM5微物理方案整体优于与其他物理方案与投影方案的组合;利用WSM5-BMJ方案长期预报并检验,24小时晴雨评分高于0.6,均值为0.81,48小时晴雨评分高于0.3,均值0.78,该方案有较好的预报效果,适用于三明地区.
  • 摘要:根据1961-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M-K检验、EOF和SVD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极端降水强度、频次和降水总量的时空变化和异常分布特征,讨论了夏季极端降水与北太平洋海表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年极端降水强度在60年代初出现最大值,70年代末出现最小值;夏季降水强度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极端降水频次70年代初出现最大值,70年代末出现最小值;夏季和冬季降水频次均呈上升趋势,春季频次变化较小,秋季呈下降趋势.年降水总量在80年代初发生由少到多的转折,夏季和冬季降水总量均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现象.长三角地区年极端降水强度由南向北递减;春季杭州地区最大,高邮以北最小;夏、秋季东台、南京降水强度最大,冬季嵊泗与杭州之间强度最大.长三角地区极端降水变化趋势一致,年极端降水、夏季和冬季极端降水量增加,春、秋季极端降水量减少.长三角地区极端降水的异常分布存在3个主要模态;夏季极端降水总量与北太平样SST的遥相关主要表现在150°E~150°W、30~50°N之间和140~100°W、10°S~10°N之间的太平洋海域:夏季极端降水日数与155°E~170°W、35~45°N之间和140-~100°W、10°S~10°N之间的海表温度存在遥相关.
  • 摘要:利用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单中心集合预报系统(CMA,ECMWF,JMA和NCEP)以及由此所构成的多中心模式超级集合预报系统2010年与2011年台风路径与强度(中心气压)资料,采用集合平均、超级集合与卡尔曼滤波技术对2011年6月之后(包括6月)的台风进行24-48小时的短期顺序预报,并比较与评估了上述三种方法的结果.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技术比集合平均、超级集合与单中心集合预报要好:单中心的台风路径与强度预报属ECMWF最好,超级集合预报比ECMWF略优,提升了集成的预报准确度.24-48小时预报,卡尔曼滤波预报误差比最佳单模式(ECMWF)分别降低了约36%与41%,提升了多模式集成的台风路径预报技巧.卡尔曼滤波对强度的预报也有较明显提升,24与48小时的预报误差均降低了约4-6hPa,且该技术较准确地预测了台风中心气压的变化趋势,优于其他集成方法.
  • 摘要:本文根据常州气象观测站1952-2013年共62年5-9月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对常州市高温年代际、年际、月变化规律和周期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高温日数年代际间差异显著,呈现年代际波动特征,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呈下降趋势,80年代后呈增加趋势,且≧37°C高温日数也急剧增加.(2)高温日数年际变率大,≧35°C高温日数最高值为最低值的24倍,其中最多年为2013年,≧35°C、37°C的高温日数分别为48、20天.(3) 5-9月均有≧35°C的高温出现,7月高温日数最多,8月次之,5月最少.而≧37°C高温仅出现在6-9月,其中7月最多,8月次之,9月最少.(4)常州年高温日数呈现15a、 9a年代际周期变化特征,此外还存在明显的6a和4a次周期特征.
  • 摘要:为了探讨湿位涡场特征与华北2005年8月16-17日的暴雨的关系,利用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对这次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湿位涡理论能较好地解释这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综合反映暴雨区大气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的发展;这次降水过程湿位涡MPV的正负中心数值大小基本守恒,降水中心附近MPV1数值增大、MPV2数值减小,导致垂直涡度增长,出现对流不稳定现象.这次暴雨过程前对流层低层存在湿位涡场MPV1<0及MPV2>0,反映了暴雨区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的增强;暴雨区位于对流层低层MPV1、MPV2过渡带的等值线密集带内.
  • 摘要:2013年6-7月,我国四川盆地发生多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多次过程降水强度极强,区域平均日降水量超过其气候平均状态2个标准差以上的日数多达10天,达到极端异常的程度.对区域平均降水序列分析表明,2013年6-7月盆地降水存在显著的6-14日的低频振荡成分,低频振荡的活跃期与降水峰值十分一致.进一步分析降水异常成因发现,2013年早夏四川盆地区域强降水过程受多种因子共同影响.7月,欧亚中高纬地区维持两脊一槽环流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维持,贝加尔湖附近低糟利于冷空气频繁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北偏西,其引导的充沛水汽与北方冷空气持续交汇于盆地上空,造成区域性持续性强降水.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分为两支:其一是来自南半球的越赤道西南气流通过印度季风槽的活动进入四川盆地:其二是来自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通过南海低压的活动向盆地上空输送.其中,印度季风槽的低频活动是影响降水低频变化的主要因素,它在2013年早夏的多次降水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2013年6-7月四川地区的持续性强降水事件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印度季风槽异常加深、南海地区早发的热带气旋等因素与四川盆地西北部复杂的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南京雷达风廓线资料和NCEP1°×1°每6小时分析资料,对常州市2013年2月18-19日暴雪伴雷电天气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中高空强盛的西南急流和低空冷空气缓慢南下在常州长时间交绥,是引起我市出现暴雪的主要原因.(2)在强降雪前,逆温层较深厚,高度达到650hPa,中层2.5km-3.1km空气回暖明显,底层冷空气先下来,造成冷暖空气在常州长时间交绥,出现了暴雪.(3)冷垫之上的暖湿气流发展旺盛是一边下雪一边打雷的主要原因.(4)雷暴出现时中层有冷空气侵袭,正是由于更多冷空气侵袭,使暖湿气流抬升更高,加剧了上升运动,出现了雷暴.(5)强降雪时,水汽条件丰沛,垂直上升运动强烈,都是造成暴雪的原因.
  • 摘要:针对传统检验技术无法充分反映高分辨率模式预报性能的提高等问题,本文利用传统评分、新型空间检验技术对2012年8月23日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效果检验.其中预报资料为欧洲中心细网格模式(ECMWF)20时发布的预报时效为36小时的24小时累积降水预报;观测资料采用相应时段的TRMM3B42 V7逐日降水融合资料.结果表明:(1)综合运用多种检验手段,可以全面地揭示模式预报误差及误差源.(2)模式在本次降水过程中显示了较好的预报技巧.(3)TRMM资料本身较差的连通性是导致小雨以上强度降水评分不佳的原因之一.
  • 摘要:应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12月29日宿迁市一次小雨转大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小雨转大雪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属后倾槽结构,西路冷空气从低层锲入形成冷垫,850hPa对应的西北急流(冷空气)和700-600hPa西南急流(暖湿空气)交汇,造成了这次雨雪天气: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的抽吸作用以及锋面的抬升作用,使上升运动得以维持;南海水汽沿700-600hPa西南急流向北输送,受北方冷空气阻挡,使得水汽在雨雪区辗合上升;地面至850pha有冷平流,使得低层迅速降温,700hPa以上有暖平流,造成逆温层结,为雨转雪过程的提供了有利的温度环境;另外,利用雷达径向速度和风廓线图可以清晰反演低层风场的变化,进一步分析冷、暖平流对两转雪的影响.
  • 摘要:本文利用如东太阳沙自动气象站2007年-2013年8月风向风速资料分析研究南通沿海海面大风的气候特征,并对海陆大风特征作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南通沿海海面一般风速预报应以平均最大风速出现频率最高的4-6级风作为沿海平均风速的级别,而阵风的预报以极大风速占比最高的6-7级为主.(2)沿海海面大风年际变化上2008年-2009年日数减少,2009年-2013年大风日数逐渐递增:大风天气最多的季节是春季,3-5月、8月及12月大风均较多,1-2月、10-11月份大风较少,1月大风最少.(3)沿海海面大风风向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春季,偏南和偏北大风较多:夏季,东南大风最多;秋季,大风转为偏北风为主,冬季大风特征与秋季相似.(4)报据大风主要影响系统和天气形势特征,对沿海大风进行分型分析.(5)海陆对比分析中,≥6级最大风中陆上风力平均比海上小2.1~2.5级,最大值相差3~4级.≥8级极大风中陆上风平均比海上风小1.5~2.6级,最大值相差2~4级,东风时海陆两处风力差距最小.
  • 摘要:本文综合利用MICAP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发生在江苏地区2013年2月和2014年2月的2次暴雪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2次过程的共性和不同.结果表明:江苏地区850hPa气温在-2°C以下,地面气温在2°C以下时,即达降雪的温度条件:2次过程有着类似的环流形势场,而冷暖气流的位置不同和影响时间的不同是这2次过程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暴雪区出现在高层200hPa急流入口区右侧和中低层700hPa急流左侧的共同区域内,925hPa超低空东北风急流的出现一方面造成降温,导致降水性质由雨转雪,另一方面低层冷空气强迫中层暖湿气流抬升,加强动力条件,对降雪强度起到加强作用:两次过程均出现在低层辅合、高层辅散和整层垂直上升气流的动力条件分布中,而500hPa-800hPa之问均为正涡度区(正垂直螺旋度区)对垂直上升运动十分有利.
  • 摘要:本文将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江苏入、出梅指标对2013年江苏入、出梅日的划分进行了讨论,认为2013年的梅雨预报服务是非常成功的.在入、出梅的预报过程中,副高脊线、南亚高压、700hPa相对湿度大值区等的演变以及东北冷涡的活动对于入、出梅预报的参考意义较大.850hPa水汽通量的演变可以较好的反映南海季风涌的北上过程,其向北推进的时间与梅雨期的划定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入、出梅的预报服务策略应根据政府和社会的需求各有所侧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