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3年铁道工务探伤技术研讨会
2013年铁道工务探伤技术研讨会

2013年铁道工务探伤技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西宁
  • 出版时间: 2013-09

主办单位:中国铁道学会;中国铁路总公司

会议文集:2013年铁道工务探伤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通过对尖轨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尖轨轨底横向疲劳裂纹是钢轨道岔探伤的重点。针对该部位的特殊性,利用伤损与轨底构成直角反射的原理,来实现对该部位的探伤。采用以小K值探头扫查发现伤损,大K值探头校对、确定伤损。调整探伤灵敏度,进行探伤扫查,正确鉴别固有回波,探测时只要确认为轨底裂纹即按重伤辙叉处理。按照这种方法对遂成高铁和成灌客运专线的尖轨和长心轨进行探伤,没有发生尖轨、长心轨漏检折断。
  •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我国钢轨超声波探伤的发展和技术特点,分析了高速铁路钢轨探伤应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探伤周期,讨论了钢轨缺陷的分类、检测和处理,重点论述了钢轨焊缝不停顿探伤法的原理、技术和应用,讨论了有关探伤设备的技术管理,指出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自身特点,也各有不同的质量或精度控制办法,管理应科学合理,并非唯严是好。
  • 摘要:通过对钢轨核伤、维修不良形成的伤损、轨面光洁度不良、单侧裂纹、轨底疲劳缺陷等各种类型的钢轨伤损进行分析,探讨钢轨伤损的产生与线路养护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轨面锈蚀等,耦合面差,会直接影响超声波射入钢轨,影响探伤质量。建议正线、主要线路在焊接时要挑选外观好的钢轨进行焊接,杜绝因耦合因素而造成探伤漏检。超声波探伤与线路养护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线路养护到位,相应产生的钢轨伤损会大幅减少,也会降低钢轨折断的发生几率,所以钢轨防断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牵扯的方面比较多,单靠某一方面是不能很好的起到防断效果的。
  • 摘要:在铁路领域,钢轨焊缝探伤以超声波探伤应用最为广泛.各焊轨基地主要采用的探伤方法大致相同,但由于各基地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在人员配备、设备状况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通过引进更先进的探伤设备、引进更多的探伤方法,比如磁粉探伤和涡流探伤;加强与其他基地之间的交流,提高探伤人员的水平。不断完善钢轨焊接接头的探伤检验工作,提高探伤设备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使得各焊轨基地钢轨探伤水平趋向同步化与协调化.
  • 摘要:钢轨焊缝超声波探伤是无损检测(NDT)技术中的一种检测方法,其作用是利用超声波对钢轨焊缝内部组织结构进行探测分析,进而判断钢轨焊接接头的内部缺陷.对钢轨焊缝探伤灵敏度的设定进行了简介,对焊缝中存在的几种缺陷的探伤及波形进行了探讨,并对日常作业中探伤误判情况进行了分析.随着铁路行车速度的提高,在钢轨焊接生产过程中超声波探伤的作用日趋增强,同时对探伤作业人员与相关技术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生产需要。首先要具有扎实的探伤理论知识,熟知所探钢轨材质中所含各种元素及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的缺陷:其次要充分了解所使探伤仪与探头的构造及性能,熟练掌握其综合性能的校准;最后要在日常探伤过程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根据缺陷回波特征进一步验证接头内缺陷的类型及位置等。
  • 摘要:本文介绍了钢轨焊缝超声波探伤技术和一种新型的钢轨焊缝超声全断面成像系统.该系统具有A型和B型两种显示方式,可同时完成轨头、轨腰、轨底三部分平面状缺陷和体积状缺陷的检测.能够实现探头扫查位置、A型显示信号和B型显示图像的实时记录和回放.GHT-2 B型钢轨焊缝超声探伤系统首次实现了焊缝横断面投影、俯视投影、侧视投影三个方向的彩色B型图像显示,一次扫查,即可同时进行三种双探头扫查和三种单探头扫查,完成体积状缺陷和平面状缺陷的检测。全断面多维成像显示可以实现不同角度探头和不同扫查方式的相关信息的比对和验证,方便区分缺陷波和十扰波,防止误判和漏检,提高探伤可靠性。探伤仪实时动态记录探伤扫查过程中探头的位置信息、超声回波A显信号及图像显示,并可以设置不同的灵敏度进行回放,便于探伤数据的分析、焊缝探伤数据的管理、缺陷焊缝的监控。
  • 摘要:随着铁路线路无缝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及时准确地检测和判定焊缝伤损,对保证行车安全具有现实意义.就无缝线路钢轨焊缝的检测手段和判定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并提高对焊缝伤损检测方式和判定水平,有效的提高对焊缝伤损检出率.针对路轨仪器不易发现的伤损,使用焊缝专用仪器或通用仪器,对伤损准确定位,用焊缝探伤仪串列式探伤法或穿透式扫查方式,可有效发现这些伤损。
  •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钢轨焊缝轨底裂纹的探测方法进行研究,从伤损部位、工艺原因、漏检实例、缺陷的宏观和微观形貌由表及里的认识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采用一种新的焊缝探伤方式——穿透式透过波高度法(下文简称:穿透法),此法主要用于发现热影响区裂纹以及常规探伤方法不能探测的缺陷.可发现包括焊接不良烧伤引起的裂纹、钢轨受外力或工具撞击引起的裂纹.同时与K型反射式串列法形成互补,提高焊缝伤损检出率.
  • 摘要:随着我国路网干线的全面提速,以及高速重载铁路的全面发展;对钢轨焊接头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钢轨接头质量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生产和行车安全,因此从提高验伤标准与使用新型设备出发,对钢轨焊缝实现单、双探头全断面探伤,提高判伤内控标准排查隐性缺陷防止漏检和误判;配套采用GHT-2型焊缝探伤扫查架和GHT-2B探伤仪,充分发挥设备超强的检测能力和存储分析能力,从而较大程度提高了探伤水平,保证了探伤质量,保证焊接头无伤出厂。同时,也是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有效手段.特别是高铁客运专线,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钢轨焊缝的焊接方式和容易出现的缺陷及钢轨焊缝的探伤方法.钢轨焊缝缺陷主要有表层灼伤、推凸缺陷、灰斑缺陷、裂纹、过烧缺陷、未焊合等形式。在探伤时使用GHCT-60焊缝对比试块进行室内灵敏度的调节,使用直探头-单收发的扫查方式主要检测钢轨焊缝2区水平方向的裂纹和气孔、夹渣。直探头以单收发的方式在轨面焊缝两侧扫查可以检测出轨墙部位的水平裂纹,对轨墙串列式K型扫查的补充探伤。
  • 摘要:随着全国铁路的高速发展,铁路无缝化成为铁路发展的主体。为保证钢轨焊缝验收质量,针对焊缝可能产生的缺陷,进行探伤作业。对新焊焊缝的验收应做到:焊缝外观达到要求,平直度测量达到要求。在整个验收探伤中,始终按照铁道部颁发的《钢轨焊接接头技术标准》(TB/T 1632-91)执行,不轻易放过任何有可疑波形反映的焊头,不随意提高和降低判伤标准,准确处理每一处有缺陷的焊头,及时消除隐患,防范于未然,为将来的防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 摘要:本文针对津霸线再用轨的伤损情况,对探伤方法进行了改进,极大的提高了伤损检出率.钢轨探伤对轨底三角区的检测一般使用37°探头,以轨底2mm月牙槽伤来确定探伤灵敏度,灵敏度大约提高了3-5dB。使用轨底双探头法、横波反射法与穿透法、CTS-9003小型数字探伤仪和GHCT-1型焊缝仪器相结合的探伤方法,适应现场探伤需要,确保及时检出各种伤损。
  • 摘要:随着数字式钢轨探伤仪的普遍应用,各级钢轨探伤管理部门已深刻认识到探伤数据回放工作在钢轨防断体系中的重要性,通过结合对回放工作的有关要求,分析数字式钢轨探伤仪回放软件功能需求,提出针对性的回放软件功能改进设计要求,增加回放员登录页面、信息录入功能、回放记录生成功能、回放记录数据库等功能,推进探伤数据回放软件的不断发展完善,不仅有助于提高回放工作效率、控制数据回放工作质量,也有利于提高探伤管理水平。
  •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数字型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在钢轨探伤中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重点介绍GCT-8C和GCT-8型钢轨探伤仪在钢轨探伤中起到的作用,介绍了钢轨母材A型检测方式和钢轨母材B型检测方式,以及不同通道的伤损判定标准。通过数据回放功能,及时查找出现场可能漏检的伤损,提高钢轨探伤的准确性;还可以监督现场的作业情况,及时发现现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反馈,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使探伤作业达到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起到了指导现场服务现场的作用。
  • 摘要:钢轨探伤是钢轨防断工作的关键工种,当前的两种探伤模式存在准确低效和高效但欠准确这样的问题.同时为了运输安全和人身安全,探伤作业纳入天窗作业,完成周期性探伤任务很困难.研制B扫描双轨小型探伤车.每小时能检测10~15公里,保证准确高效,从而解决生产实际困难.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驱动子系统、伺服子系统、探伤子系统和电气控制子系统等四个子系统;伤损数据分析软件采用C++编程语言编写完成,并采用了多线程处理技术,同时完成多项数据处理功能。双轨探伤小车经过近一年的试用,检测了近300公里线路,通过了大坡道、小半径曲线、复杂道岔等各种线路环境的考验,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了保证。
  • 摘要:钢轨探伤作业性质为移动式集体作业,人员及探伤设备下道晚是安全风险关键点,目前作业安全主要依靠前后防护员.为进一步加强现场作业的人身安全,将探伤作业纳入维修"天窗"管理,具有极大的优点.作业在无车条件下,可以确保人身安全;不需要提前下道避车,作业连续性好、劳动强度降低,可以提高探伤作业质量和效率.因此将钢轨探伤作业纳入天窗管理将对人身安全和提高防断能力有很大意义.
  • 摘要:文章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线路设备、人员仪器、钢轨技术状态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了钢轨探伤周期制定方法,论述了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钢轨探伤周期.同时,应注重探伤队伍建设,做好探伤职工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有效减少断轨事故。
  • 摘要:本文通过对PG4钢轨化学成份、物理特性,钢轨擦伤的成因、危害,及对多起擦伤导致钢轨折断故障分析,初步探讨了PG4钢轨擦伤后易导致钢轨脆断的原因,说明了对PG4钢轨擦伤的判伤标准必须要严于现行《修规》标准,并就加强PG4擦伤钢轨的监控、预防PG4钢轨擦伤后脆断进行了一定有益的探索.通过加强巡检,建立段外、段内横向联系机制,及时发现钢轨擦伤,并在第一时间内通知探伤车间进行探伤检查。线路、探伤车间和工区、要将擦伤处所建立《擦伤轨台账》,对擦伤处所要列入重点地段进行监控,缩短检查周期。
  • 摘要:阐述当前轨头表面疲劳伤损主要的类型及危害,通过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加强安全预防的检测方法及对策措施.针对鱼鳞缺陷的探伤检测,应慢走细看,重点注意波幅强、位移大的回波;针对轨头表面剥离及掉块,在检测时采用直70度+内斜70度组合检查方式,取消外斜70度探头。轨面车轮擦伤在检测时,采用70度探头从轨头侧面校核;轨头侧面磨耗在检测时可使用侧面校对法,校对灵敏度以钢轨表面校对灵敏度再提高10-12dB。轮轨接触疲劳伤损与线路曲线半径、列车速度、钢轨的强度级别及钢轨踏面的表面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预防接触疲劳伤损,应提高线路养修水平,合理进行钢轨打磨,以修理性打磨为主,辅以预防性打磨。采用强度高的耐磨钢轨和淬火钢轨,起到耐磨、抗压溃和抗塑性变形的作用。坚持对钢轨进行RGL轨测干膜润滑剂涂油工作,能使曲线钢轨侧面保持润滑,减少对钢轨的侧磨,有效地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 摘要:本文以JGT-10超声波钢轨探伤仪为例对数字式钢轨探伤仪的操作使用及数据分析进行论述。通过对数字式超声波钢轨探伤仪的灵敏度及缺陷检出能力进行测试调整,严格按操作提示提取探伤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数据回放分析,提高损伤检出率;针对疑似伤损,由主管人员进行复核,减少漏检。应加强对数字式超声波钢轨探伤仪的使用管理,细化措施、减少漏洞,降低断轨事件的发生。
  • 摘要:本文从数字型钢轨探伤仪使用意识、显示方式、辅助线使用意义等方面发表个人观点,并就数字型钢轨探伤仪日常使用情况,说明应注意的问题.数字型钢轨探伤仪从使用来角度说,能提高钢轨探伤工作效率,降低探伤人员劳动强度,伤损识别更直观、更简单。应转变使用观念,不能只使用A型显示,应使用B型显示提高钢轨探伤的有效性;使用组合显示,防止漏检发生。增加辅助线,使伤损识别有一个参考线,使70°探头回波B型显示图形位置识别方便。在使用数字钢轨探伤仪时,要注意距离幅度、空间位置的调节;做好探头零点校正,适当提高探伤灵敏度,对探伤灵敏度测试数据进行保存,建立重伤钢轨双周期检测报告。
  • 摘要:钢轨探伤工作具有流动性大、技术性强、安全责任重的特点,是工务部门钢轨防断、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工作。驼峰地段因存在减速顶,现有钢轨探伤仪无法精确探伤,容易造成漏检,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隐患。经过现状调查,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各种原因,并在现场反复试验,发现只要对既有探伤仪的钢轨走行轮、轮轴、仪器托架的位置、尺寸进行改进,再配上GT-2探伤仪主机,就能又快又好地完成驼峰线钢轨探伤。改进后,探伤仪能顺畅通过减速顶,探头与钢轨祸合良好,提高了探伤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
  • 摘要:本文介绍了阵列涡流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方法、设备组成结构和特点,并以该技术在钢轨及道岔上的应用为例进行了简要论述.阵列涡流检测技术通过探头的特殊设计以及仪器的高速、多通道技术,较常规涡流检测技术提高了检测速度,有效地抑制了钢轨表面粗糙度及探头提离对信号的影响,且对于各种方向的表面缺陷均能实现有效检测.阵列涡流检测技术可适用于钢轨及道岔表面缺陷的检测,满足不同方向缺陷不漏检的检测要求,相比其他检测技术,如磁粉、渗透和常规涡流,检测效率大大提高,且易于实现自动化。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通过B超探测钢轨轨头核伤的探伤方法及数据回放对伤损的识别,有效的提高伤损的检出率和准确性.通过JGT-10型数字化探伤仪探头组合,根据钢轨状态对70°探头位置、灵敏度调整;发现疑似伤损后,不能单靠仪器草率判定,应结合线路状况、轨头状况甚至钢轨钢种特性综合考虑,从不同方向、角度、探测面判定伤损。通过数据回放,对疑似损伤进行二次探伤,防止漏检。
  • 摘要:随着数字化钢轨探伤仪在工务部门的普及,加强数字化钢轨探伤仪数据分析尤为重要,数字化钢轨探伤仪数据分析的核心是看B型显示,B型显示根据A型脉冲回波的声程、探头位移量和探头角度的连续采点,较为准确地显示伤损的形状和取向,弥补了A型显示的不足。由于引入了编码器技术,准确地掌握探头位移量的信息,可以精确到毫米,提高了疑难伤损的发现率以及准轨接头的检测速度,提高了检测人员整体判伤水平,缩小技术差。在使用B型显示时,应该注意对探伤灵敏度进行调整,加强对特殊B型图的判别。
  • 摘要:本文阐述了GTC-4型钢轨探伤车提高检测速度以后出现的晶片更换频繁、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分析了晶片频繁损坏的原因,采取了几种适宜的解决方法措施,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从中找出最佳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采取降低检测速度、在探轮内部增加空调制冷功能,降低探轮内耦合液温度,避免因高温引起晶片损坏。通过增加喷水降温,降低了探轮温度,保证了线路的及时检测,提高钢轨探伤任务完成的兑现率,降低了在探伤过程中橡胶轮外膜扎破频率,减少了线路作业,有效避免了人员不安全因素。
  • 摘要:本文结合乌鲁木齐铁路局大型钢轨探伤车的探伤实际情况及自身特点,在管理上不断完善,在运用中积极探索,持续促进二级探伤网络建设。通过大型钢轨探伤车与小型探伤仪在伤损检测方面做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在探伤车的实际运用中,充分发挥主导和龙头的作用,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通过收集钢轨、线路信息,整合探伤信息,预测伤损发展趋势,并将其纳入全局探伤信息数据库,从而不断完善伤损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并利用大型钢轨探伤车的优势,提高单台探伤车的作业效能。
  • 摘要:焊补钢轨的表面凹凸不平影响耦合效果,由于采用常规的钢轨探伤仪检测探头与轨面经常出现耦合不良情况,发现伤损困难极易造成漏检导致断轨.通过现场检验,数字式通用探伤仪器配备K2.5探头直接在钢轨头部检测就可以避免漏检.焊补层除按正常钢轨探伤周期探伤外,工务段应使用数字式通用探伤仪对焊补层探伤(接头焊补除外)每年不少于2次,冬季可适当加密。
  • 摘要:现在的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均具有有存储/回放功能。探伤检查数据回放在探伤仪或电脑上均可以进行,主要反映探伤作业时仪器探头状态、作业参数、仪器设置、GPS数值等内容,实现对探伤工作状态的监控和伤损记录数据的分析,是再一次探伤,是对探伤现场检测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也是加强探伤管理的一种手段,对提高钢轨探伤的准确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 摘要:本文研究了GT-2型数字探伤仪在钢轨探伤中常见伤损的分析方法。使用B型显示对伤损数据进行分析,对核伤的深度进行识别,总结其判别步骤。伤损标识为单一点状或是面积状,根据B型显示图的形状,判断是一次波还是二次波检测到的。用0°及中心70°辅助判断核伤位置及伤损的取向。钢轨探伤仪已发展至数显式探伤仪,可以储存波型和B型图,现实了对探伤原始数据的保存。提高探伤工的分析判伤能力,杜绝或尽量减少钢轨伤损责任漏检,不断提高行车安全的可靠度。
  • 摘要:钢轨探伤数据回放工作是铁路钢轨防断的最后一道防线,探伤数据回放无论是在防断方面还是对现场作业盯控、指导方面的作用,都日渐突出.通过数据回放可以对轨头核伤、轨底横向裂纹、电阻焊轨腰垂直裂纹、焊缝处轨头下颏缺陷、螺孔伤损等钢轨伤损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回放分析,实现钢轨二次探伤己成为防断检查中的重要科学依据和可控风险的必然手段。
  • 摘要:道岔是铁路交通运输中安全控制点,道岔辙叉由于构造原因存在有害空间,极易在列车运行中产生各类伤损,近年来随着提速道岔的铺设,辙叉普遍采用的是合金钢组合辙叉。合金钢组合辙叉具有超声波可检性,利用钢轨探伤仪和手工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辙叉内部存在的伤损(核伤、裂纹)和表面伤损进行全面检查。采用钢轨数字探伤仪进行探伤,仪器灵敏度与钢轨探伤检查相同。采用9003型仪器对出波异常部位进行复核确认。通过采用钢轨探伤仪与通用探伤仪相结合的现场探伤检查,以探伤数据回放分析为辅助手段的探伤方法,有效防止辙叉的探伤漏检。
  • 摘要:由于既有的钢轨探伤生产组织方式存在诸如焊缝检查效率低、交通不便等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组织模式来解决.太原铁路局经过摸索,初步建立了一种母焊联探的新型作业组织模式.经过对技术方案、现场实施、人员素质三个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在现场进行了组织实施。在母材检查过程中,携带通用探伤仪。经过钢轨时对钢轨进行探测,经过计划检查的焊缝时,使用通用探伤仪对焊缝进行检查。该模式提高了探伤作业率以及安全系数。提高了人员素质,实现了探伤工的“一岗多能”。
  • 摘要:传统的钢轨探伤方法对尖轨的探伤存在较多的盲区,即对尖轨尖端部分和尖轨轨底不能进行探伤.EUTBA尖轨探伤法,指的是消除盲区的尖轨探伤法,其做法是利用数字式通用探伤仪器,选择合适的探测面,采用不同K值的单探头,调整探伤灵敏度,对尖轨的盲区部位进行超声波探伤.经过对EUTBA尖轨探伤法的应用,消除了以往尖轨探伤存的死角,使原来盲区部位的伤损得到了有效的检出。
  • 摘要:本为是笔者根据上海铁路局探伤车近几年在高铁运营中的实际工作情况加以分析和总结而得,文章主要描述了高铁和普通线路在检测时的区别以及在高铁检测的主要着重点.在操作时应注意探伤小车的日常检修,重视高铁运营初期的探伤以及对探伤数据的管理,杜绝漏检,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轮探头晶片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应及时更换,虽成本很高,但保证了检测质量。
  • 摘要:为防止钢轨断轨事故危及行车安全,完善探伤数据三级回放制度,建立了"疑似伤损通知、现场复核记录、复核处理反馈"闭环管理制度,形成监督制约链,实现了对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提高了损伤的检出率;提高探伤作业技术水平,减少漏检和误判。通过在检查监控车间设专职回放人员负责探伤数据回放工作,促进了探伤作业标准化的进一步提高,进而通过探伤作业化的加强,大幅降低了断轨事故的发生.
  • 摘要:本文以武汉铁路局钢轨探伤管理为例,探讨钢轨探伤管理上一些有效的做法.武汉铁路局积极探索精细探伤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以大机探伤为主、人工探伤为辅”的探伤模式,合理安排探伤作业周期,推行探伤单元分级管理。建立可视化看板,显示各单元评价等级,钢轨设备状态及变化情况一目了然,各探伤管理人员能动态准确掌握设备伤损数量及变化规律,对薄弱区段进行重点监控。落实探伤数据回放制度、伤损设备定期拆检制度以及探伤定期分析制度,较好的完成探伤任务,实现了对钢轨伤损的精确掌控,基本杜绝了责任断轨故障,取得了较好效果。
  • 摘要:集(宁)通(辽)铁路是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通最早的货运主轴通道。针对该铁路重载运营条件下钢轨伤损特点,深入分析集通铁路钢轨探伤现状,通过配备先进探伤设备、合理安排探伤周期;建立、完善一系列钢轨探伤专业台帐,从探伤管理到现场作业控制形成了专业化管理模式,建立探伤数据回放分析制度以及疑似伤损复核制度;严格探伤作业标准、制定探伤奖惩制度、加大职工培训力度等切实可行的措施,严防责任断轨发生.
  • 摘要:本文概述了山区铁路小曲线半径上股轨头内侧倾斜核伤的鉴别方法及定量分析,对现场伤损进行复核、分析、定性、更换、解剖,复核时从另一侧就没有效到,采用70°探头内侧轨鄂直校方法,灵敏度按照GTS-50钢轨试块直径为4mm反射回波高80,探头移动到伤损下方时,无回波显示,提高6dB时在刻度2.2-3.1有不规则回波。采用双内70°探头向钢轨中心偏斜20°,一只70°探头向沿中心线方向内移动6mm左右,一次波就能发现伤损,这样便提高了轨头内侧倾斜核伤的检出。通过定量分析,确定损伤尺寸,通过改变探头组合方式,调整灵敏度,减小误差。
  • 摘要:钢轨铝热焊焊接接头受环境、气候条件、焊接人员操作技能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焊接质量难以控制,易产生伤损。根据哈密工务段铝热焊焊缝伤损情况,利用伤损实物标本,剖析伤损原因,制定探伤方法.铝热焊缝在焊接时,砂模与轨头下颚圆弧未充分贴合,存在间隙,钢水浇注时产生疲劳源,是导致轨头伤损的主要原因。现场探伤作业中,使用K2.5探头探测发现出现波形,应结合手摸眼观查看轨头下颚是否存在溢流飞边现象。轨底角气孔缺陷是导致轨底伤损的主要原因,椭球体气孔状缺陷无回波,此类缺陷极易漏检。在探伤工艺中,采用Kl弧形探头在轨腰与轨底的连接弧面上进行补强扫查,弥补K2.5探头难以探测椭球体气孔的不足。
  • 摘要:本文从钢轨伤损的种类、特点等分析了钢轨伤损形成的原因与危害,针对鱼鳞纹及鱼鳞纹下核伤,在探测时,严格执行“接头站、小腰慢、大腰匀速探”的作业要领,适当提高灵敏度,以免造成鱼鳞纹下小核伤漏检。在检测螺孔裂纹时,通过接头时应降低推行速度,认真辨别反射波形,以免造成误判和漏检。遇有波形显示异常时,应及时调整灵敏度,结合探头位置判断是什么反射波。在轨底、轨腰伤损的检测中,应充分利用37°探头的探测功能,加强对轨底横向裂纹的检测。及时、准确的发现钢轨伤损,排除隐患,确保铁路设备和行车安全.要进一步做好钢轨探伤检查工作,坚持严格执行钢轨周期探伤制度;加强对钢轨伤损发展情况的探伤监管及报告,伤损重点部位实行加密探伤;加强对焊缝及道岔长心轨、翼轨、尖轨和加固接头抗压焊道等特殊部位的检查;力争做到不漏检、不错判。
  • 摘要:本文对当前西安铁路局工务系统钢轨探伤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指出当前面临的困难,并分析其原因。通过落实相关防护制度,实施综合车间(探伤)做好在前一天与线路工区的联系工作,钢轨探伤仪上道作业,必须设置驻站防护员,驻站联络员由线路车间派驻,防护员必须带齐信号备品(信号旗、响敦、号角等),按规定填写通话记录等措施,加强防护管理工作。根据当日探伤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教育,作业时责任到人,做好探伤防护安全安全过程控制。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借鉴“它山之石”,提高单位的探伤防护水平,为生命安全奠定基础,为铁路安全畅通保驾护航。
  • 摘要:针对高锰钢辙叉的无损检测,采用传统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时,存在缺陷定位不直观、检测效率低等问题.采用高能X射线数字化成像DR/CT检测系统用以检测高锰钢辙叉,该系统兼具DR/CT双项功能,具有扫描快,图像处理快捷、直观、易保存等特点。DR/CT技术对高锰钢辙叉内部缺陷定位精确,成像清晰,验证了该技术在高锰钢辙叉应用的可行性。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DR/CT对高锰钢辙叉的检测时间缩短数倍,提高了产品检测效率。
  • 摘要:本文就大站场区段的钢轨探伤检查作业要点提出几点看法。对大站场区段进行彻底、详尽的调查是科学制定探伤周期计划、合理缩短探伤周期、按标准进行探伤检查作业的基础,也是对大站场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合理复核监控计划的保证。根据探伤管理的相关要求及线路的现实运量等实际情况来制定大站场的探伤检查计划,根据站线不同的车辆密度流量、不同股道的钢轨状态及线路上既有伤损的发展趋势等情况,合理缩短探伤周期。严格执行探伤检查作业标准,提高伤损复核的有效性,根据伤损分析及伤损发展的趋势来更好的指导日常的探伤检查作业,尤其是在灵敏度调节、探头布置、伤损复核等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确保大站场探伤检查的针对性、有效性。
  • 摘要:本文结合哈尔滨铁路局的实际情况,成立分析小组,提高了钢轨探伤车的检测能力,提高了伤损复核率和精度。通过对探伤车发现的伤损进行闭合管理,防止工务段复核不出来而发生漏伤,闭合管理使探伤车、工务段探伤水平持续提高。通过探伤车和钢轨探伤检测两大防线是对钢轨内部伤损的检测,降低发生钢轨折断的几率,加上线路检查的五道防线,形成了全年、全员、全项的防三折新理念,重点抓钢轨质量源头控制,把住线路维修质量关,将钢轨折断控制到最低。
  • 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大型钢轨探伤车超声波轮探头组合晶片的标定方法,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使用中的需求.通过开发可调式组合试块、水浸标定方式和轮探头标定机构的结构设计以及建立晶片技术指标量化管理值,以期提高大型钢轨探伤车检测质量、工作效率。
  • 摘要:本文从探伤管理、人员素质、设备性能、探伤方法等方面分析我国钢轨探伤工作现状,论述目前钢轨探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探伤结果的影响.为保证钢轨探伤工作有效开展,提出钢轨探伤管理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提高钢轨探伤有效性的设备发展思路.建议完善探伤管理体系,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探伤管理人员队伍长期稳定,提高钢轨探伤管理水平。通过改善钢轨探伤仪显示方式,提高钢轨探伤车覆盖和检测缺陷能力,改变钢轨探伤仪探头结构,增加通用探伤实时存储数据功能等方式,改善探伤设备性能,防止漏检,增强探伤水平。
  • 摘要:针对道岔尖轨的探伤检测研制一种尖轨探伤专用设备,可实现对钢轨头部Ⅰ区、钢轨腰部Ⅱ区的自动化探伤,对钢轨轨底Ⅲ区的阵列式探头探伤辅以手工扫查.采用超声波反射原理进行尖轨的检测。超声波尖轨探伤专用探伤仪(以下简称探伤仪)选用手杖式结构,灵活轻巧,易于操作。由于缺陷可能存在于尖轨的任何部位,该设备采用全断面检测。采用单收发、双收发、和串列式扫查方式的探头组合,达到设计目的。灵敏度采用70°、0°探头同,K0.8探头以二次波探测本侧轨底边深5mm线切割为基准,探伤检查时,提高4至6dB的探伤灵敏度。
  • 摘要:本文主要为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工务段的管理层,针对高速、重载、大密度的运输形势,在分析总结现有钢轨探伤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创新管理方法,深入挖潜提效,改进钢轨探伤的管理,力求达到安全生产和谐发展的改革与实践.通过全面推行检查监控激励机制的改革,由内部调剂增设检查监控激励奖项,施行目标管理奖励、岗位风险奖励、异体监督奖励、管理考核奖励等措施,针对漏探、无故未完成任务、误判等情况,对责任人、班组、工班长、回放人员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考核。通过检查监控激励改革,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对执机手、回放员、工班长的重伤奖、现场作业控制等的动态管理。增强了岗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伤损检出率。
  • 摘要:本文结合哈尔滨铁路局实际情况,就如何加强钢轨探伤管理,减少责任漏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对策。各级组织应提高对钢轨探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形成全员参与,多角度控制的局面。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编制合理的探伤计划。每日作业前要对探伤仪进行养护、零件检修、探头修理,降低探伤仪故障发生率。建立健全各种表、簿、册与重点部位台账,从基础管理入手,为控制漏探几率的发生提高相应的资料基础。强化数据分析的标准化管理,经常性加强技术交流,提高伤损检出率以及复核率。建立多劳多得的考核机制,激励、调动探伤人员的责任心,为减少漏探奠定最坚实的基础。加强探伤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探伤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 摘要:笔者以多年来的探伤工作经验,浅析道岔中钢轨的受力特点和普速线路道岔区域的钢轨伤损形成原因,提出探伤要点,供钢轨探伤人员参考.道岔区钢轨接头要重点注意螺孔裂纹、下颗裂纹的检查,在接头三个螺孔中必须加强第一螺孔裂纹的探测。道岔区域的核伤、鱼鳞伤主要分布在曲尖轨、曲前导轨、岔趾曲股引轨和基本轨尖轨尖端的位置,它的检查主要是看仪器显示和校对来确定伤损。贝尔辙叉叉趾至辙叉心轨实际尖端向叉跟方向800mm范围的翼轨,使用通用探伤仪K2.5、直探头或钢轨探伤仪70°、0°专用探头,校对探伤前应清除轨面油污,保证探伤耦合良好。由于采用A显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且不尽完善,随着科技的发展,钢轨探伤仪己进入了数字时代,目前使用的钢轨探伤仪基本使用B型显示。
  • 摘要:青藏铁路公司对格拉段的钢轨探伤、检测、断轨监视模式进行了大胆尝试,基本建成了以探伤车、巡检车、钢轨防断系统为主的伤损监视网络.GTC-4型探伤车重点检测正线钢轨螺孔裂纹、轨腰斜裂,并通过加大探伤次数尽可能多的发现水平裂纹和轨头核伤,站线、岔区和焊缝全断面探伤及探伤车报告伤损的复核由人工操作小型探伤仪完成,随着新型探伤车投入使用,钢轨伤损的检测能力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巡检车通过合理的巡检周期,及时发现钢轨折断、夹板折断等,并对钢轨表面擦伤、轨底角机械伤损、扣件缺失等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周期监视。断轨自动检测装置监控钢轨状态,实时发现断轨,及时报警,及时处理。实践表明这套模式行之有效,青藏铁路公司工务部将进一步完善机制,整合设备,突出信息数据共享,使之更好的发挥保安全保畅通的作用。
  • 摘要:随着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列车的轴重、行车密度和速度在不断增长,无疑加大了钢轨的负荷,特别是曲线地段伤损钢轨逐步增多.其中钢轨核伤、鱼鳞伤裂纹和其他伤损占据了全部伤损的30%,因此做好曲线地段的探伤工作尤为重要.利用GTS-60C钢轨探伤试块人工缺陷调整值和钢轨试块反射面噪波调整值的差值确定判伤灵敏度。在曲线地段探伤一定要水量充足、耦合良好,掌握好推车的力度和倾斜度。凭借实践经验掌握好曲线地段的灵敏度的调整,是增加还是降低灵敏度,要做到心中有数,车子平稳速度慢,出现可疑波形细分析勤校对,有伤损及时拿出来,保证安全。
  • 摘要:在钢轨探伤作业中70°探头以发现钢轨头部核伤为主,而轨头伤损又是造成钢轨断裂的主要原因,所以钢轨探伤作业中准确的运用70°探头对防止钢轨断裂有着重大意义.结合JGT-10型钢轨探伤仪介绍70°探头探测60kg/m钢轨时的运用方法.首先应对探伤灵敏度进行调整,钢轨接头lm区域内是核伤多发处,接头内显示断面回波,其他探头也有回波显示,所以核伤显示容易被忽略,发现断面回波前的显示回波,要结合70°探头在轨端的位置仔细辨别断面波和伤波,以免漏判。JGT-10型钢轨探伤仪具有A显和B显同时显示功能,熟练掌握B显鱼鳞纹、核伤的图像识别技术,结合使用A显单通道显示功能,在探伤作业中对伤损进行准确的定性、定位、定量,避免错判漏判。
  • 摘要:鱼鳞纹地段钢轨探伤应该结合探伤现场轨面状况和鱼鳞纹的伤损特征,做到探头位置调整到位,探头组合科学合理、扫查全面。探伤人员在作业中应认真遵守探伤技术操作规程,切实把“接头(焊缝)站、小腰慢、大腰匀速探、听报警、看波形、细分辨、曲线正反探”的规定做好,把仪器探头性能调试好,把探伤技术、作业标准落实好,对提高钢轨鱼鳞纹擦伤下核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才能保证对重点部位和薄弱地段的有效检查,才能确保行车设备安全,才能把住防断关。
  • 摘要:钢轨铝热焊缝探伤,由于它的形状复杂及特殊的焊接工艺长期以来对钢轨探伤工作领域一直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对焊筋波的有效区分有一定难度.因此,使用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制定好探伤工艺能有效地解决以上技术问题.通过对探伤仪、探头的综合各项性能准确标定,对探伤灵敏度进行准确校准;在焊缝探伤前应清除探测面上的油污和严重锈蚀再进行探伤扫查。通过对回波位置的判别及探头入射点至回波水平距离的测量来准确的判别是否焊筋波,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缺陷波与焊筋波难以区分的难题。
  •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采用ISONIC2010便携式超声波相控阵检测系统,通过确定合理的检测方案与检测参数对60D40钢轨人工缺陷试块进行检测,缺陷显示清晰,定位准确,与常规超声脉冲反射法比较,验证了超声相控阵技术对60D40钢轨闪光焊接头检测的可行性。得出了超声相控阵技术对于钢轨闪光焊接头检测与常规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检测相比具有效率高,检测结果直观,检出率高的优势.适当提高系统增益,可提高相控阵系统对缺陷的检出率。
  • 摘要:随着我国铁路的迅速发展,铁路运输成为了我国运输行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交通工具.为了保证线路的安全畅通,探伤工应该了解钢轨产生的各种伤损及其对线路的影响.同时还要找出发现并且克制它的有效方法及措施.淬火轨在使用过程中疲劳源逐渐扩大,极易造成钢轨的突然折断,给行车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要保证对淬火轨的有效探测,首先要强调从探伤数量向保障探伤质量的转化,每探测1m钢轨就要确保1m钢轨的安全使用。要求在每个探伤周期前都要在GTS-60C钢轨试块上进行认真、准确地校正探伤灵敏度,牢记底孔和锥孔的出波位置和波型位移量。鱼鳞伤随最容易造成钢轨突然折断,探测时将GCT-8探伤仪的探测通道调至校准通道,用手执70°探头测从轨头侧面进行检测。针对轨头损伤和焊缝损伤,建议引进新型GCT-8C型钢轨探伤仪,从各个方向进行探测。
  • 摘要:由于本克拉绝缘接头的孔径调整环开口与螺孔裂纹在钢轨探伤检测时,波形显示相同,极易发生伤损错判.根据调整环开口的特点与螺孔裂纹在螺孔中的位置和伤损变化的区别,寻找出判定上的一定规律,制定出判伤方法.伤损判定时,应严格执行探伤要领;当探头与轨面出现藕合不良,孔径调整环与裂纹无法正常区分时,应通知线路工区配合,运用加力杆搬手拆开螺杆检查确认,确保线路安全。
  • 摘要:本文针对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在山区铁路探伤管理中的经验做法作了详细阐述,为今后山区铁路探伤管理提供借鉴.通过强化探伤队伍专业管理,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探伤周期,落实干部跟班检查制度,使用先进的数字探伤仪代替以前的模拟探伤仪器,对线路基础病害包括钢轨自身病害及时整治,延缓钢轨伤损的发展,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
  • 摘要:遂宁工务段管辖线路是成都铁路局现有铁路线中车速最快、车流密度较大的铁路。钢轨探伤是钢轨检查的前哨阵地,面对高速、重载、大密度的运输安全需要,传统的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工务探伤管理的工作要求,根据铁路局动车时段不准进网作业的要求,遂工段达成、遂成、遂渝线全部调整为夜间作业。对探伤人员进行合理配置,根据各线的运量和线路状况,合理制定探伤周期,配备先进的探伤设备,严格按照作业标准,杜绝漏检、误判。完善防止断轨安全系统管理,制定有关钢轨伤损检查、监视法,实现对钢轨状态的全面掌握是钢轨防断的最有效措施,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有效保证。
  • 摘要:本文在钢轨探伤仪运用的标准GTS-60试块的基础上做了稍许改动,在HT-1型探轮标定台上直接通过探伤车超声检测系统进行了测试。通过实现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并以此来证明依照杂波进行探伤车灵敏度调整的可行性。在数据分析结论中同时得出要想探伤车在动态检测中更好的检测出小伤损,不能只依靠提高增益值的方式来实现,还应该改变晶片检测径向上的尺寸.在保证晶片经过标定合格的基础上,如不追求标定值,则可以通过噪声设定设备的最大检测能力,但此时检测出的伤损大小不能反映出真实的伤损大小,此时的伤损检测是定性检测而非定量检测;在运用设备的最大能力进行定性检测而非定量检测的过程中,不宜给出伤损大小,建议以分级形式给出,建议分级伤损:一级伤损(25%可能性)、二级伤损(50%可能性)、三级伤损(100%可能性);在定性非定量的动态检测中,其伤损的定性定量由经过标定试块标定的探伤仪最终确定。
  • 摘要:文章分析了道岔伤损形成的原因,利用通用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手工探伤。对驼峰下的气动道岔尖轨探伤时,应安排在调车停轮时间作业,禁止在溜放繁忙的时间内进行。扫查时防止机油渗入探头接插件,影响探伤灵敏度;探头失效时,更换新探头,需对新探头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K值、延时、前沿距离),并重新标定;探伤时要以观察荧光屏的回波为主,探头在探测面上移动时,压力要均匀,力度要适当,耦合要良好,排除因锈蚀坑洼、轨撑板台阶等引起的假缺陷信号。
  • 摘要:本文根据南宁铁路局钢轨防断安全分级管理的制度,介绍如何用分级管理的理念指导防断安全管理.防断安全是工务八大安全工作之一,包括探伤管理、钢轨焊修管理、伤损钢轨的日常检查监控、伤损钢轨的处理、断轨应急处理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分级管理就是要将管内钢轨按照曲线和直线分成不同的单元,根据一定规则对单元的伤损钢轨进行综合评估,按照断轨的风险等级将伤损钢轨分成AA级(断轨风险极高)、A级(断轨风险高)、B级(断轨风险等级中)三个级别.在进行伤损分级后,综合考虑线路通过总重、平纵断面条件、锁定轨温、长大桥遂等不利因素,将单元分为防断Ⅰ级重点地段(断轨风险极高),防断Ⅱ级重点地段(断轨风险高),防断Ⅲ级重点地段(断轨风险中),和防断非重点地段.对于不同级别的防断重点地段进行相应的检查监控。
  • 摘要:从2009年7月份开始,济南铁路局青岛工务段抓住深化维修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对钢轨探伤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总结和分析改革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为今后的探伤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考.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抓好探伤计划管理、伤损钢轨管理并加强伤损分析,盯住关键,制定针对性探伤措施。通过对探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探伤工整体业务水平;设置考核以及奖惩机制,提高探伤工作积极性。
  • 摘要:"中国铁路无损检测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的有效运行,可实现铁路部门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网络化、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加强探伤人员及有关业务的管理.不仅便于人员资料的保存与追溯,其在人员信息查询方面的便捷性更是手工操作无法比拟的.参照铁路目前职能及权限的划分对系统进行了各项功能的设计,并对系统的实现技术进行了论述.采用基于J2EE平台的三层结构设计,数据服务层采用Oracle数据库,实现稳定、安全、高效的数据存储。JAVA语言通过JDBC技术访问Oracle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查询请求后通过JDBC连接Oracle数据库,以实现客户端的数据库访问。该系统实现了培训网上报名、证书信息在线查询、设备年检监控等功能,并可公示相关信息公告等,还可以根据工务、机务、车辆等部门的探伤业务需要,增加相关管理模块。
  • 摘要:本文对如何进行SC325道岔的全面探伤进行总结论述,形成了一套探伤流程,以求最大限度的提高道岔伤损的检出率,保证行车安全。道岔探伤宜采用母材探伤仪和通用探伤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做好灵敏度调整,以便提高伤损的检出率。分析道岔检测的重点部位、操作方法和检测时的注意事项,用仪器和手工相结合,检查出了一些常规不易检查出的伤损,为避免道岔钢轨因伤损漏检而折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摘要:轨道交通中钢轨的质量、工作状态对整个线路的质量以及行车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及高速铁路的大范围建设,其长轨焊接任务繁重,对钢轨焊缝接头的检测和判伤的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这一要求,武汉工务大修段、武汉翰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在线式钢轨焊缝自动探伤机.采用先进的多通道数字化超声波检测仪器,辅以机电控制系统、管理软件系统构成一套自动化检测设备,实现对钢轨焊缝区域高精度自动扫查探伤,并可对每处焊缝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存档、回放、输出打印以及网络传输.可有效地检出钢轨裂纹缺陷,预防铁路断轨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运行。
  • 摘要:超声波钢轨探伤37°探头在经过接头第一孔时,由于声场中存在主声束和副瓣声束,在特定条件下副瓣声束会产生假象反射波,从而引起超声波探伤结果的误判.通过对超声折射波和入射波方向(角度)之间的关系推导,计算出产生假象反射波的原因,并给出了鉴别和避免假象回波和的方法.建议使用39.5°-40°的探头,这种探头的折射角加大了。经试验,折射纵波在螺孔的回波可以减小10dB。正常灵敏度下探伤不会出现假象上斜裂纹波。
  • 摘要:随着高铁线路不断延伸,高铁钢轨探伤任务越来越重,研究高铁钢轨在役安全很有必要,通过对探伤车运用能力的分析,找出钢轨探伤车检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高铁钢轨探伤宜采用探伤车为主、探伤仪为辅的互补检测模式.根据高铁线路长度及日探伤工作时间合理安排探伤周期,确保车、仪的检测都能覆盖高铁全线。探伤车对焊缝轨腰的竖向平面状缺陷和轨底脚缺陷无法检测,故针对焊缝伤损需要使用专用探伤仪进行周期检测。对探伤车检测中因探伤车发生故障或外膜损坏而未检测的地段,应安排探伤仪及时进行补检,防止钢轨伤损漏检引起的断轨事件发生。探伤车检测发现的疑似伤损钢轨,应建立伤损监控卡,由探伤仪定期进行复核校对,及时处理达到重伤标准的伤损钢轨。
  • 摘要:严格按照钢轨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标准(TB/T 2658.21-2007)标定探伤灵敏度减少焊缝伤损漏检,防止错判,提高缺陷定位和定量精度.根据TB/T 2658.21-2007作业标准要求,对所使用的单收发探头(轨头K2.5、轨底K2.5、轨腰K0.8-K1及0°)和双探头(轨头双K1、轨底双K1、轨腰串列KO.8探头)调整灵敏度所使用的基准孔深计算出该孔的水平距离,确定探头放置位置,再根据探伤仪设定的声程,确定其出波位置,从而保证所探测的是基准孔.在GHT-5试块上多次实验,找出标准规定的各种探头调整灵敏度所使用的横孔与固定反射面(轨头侧面回波或轨底侧面回波)的dB差值,在现场没有试块的情况下,调整焊缝探伤灵敏度时根据dB差值进行补偿,确定探伤灵敏度.
  •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提高超声波钢轨焊缝探伤效率,提高超声波钢轨焊缝探伤的伤损检出率.要改进在役钢轨焊缝的探伤方法,应首先分析在役钢轨焊缝的缺陷特点,然后选择既能适合钢轨几何外型,又有利于检出缺陷的探头K值和扫查方式。在役钢轨焊缝的伤损主要有轨头、轨底核伤,轨腰水平裂及斜裂,以及距焊缝(特别是气压焊)两端各200mm左右处的轨头或轨底横向裂纹。将焊缝分为五个区域,Ⅰ区和Ⅲ区适合采用K2.5单探头,利用直角反射原理探测。Ⅴ区探测实践证明,前后串列式探头,利用丝杠驱动两探头前后等速移动扫查的方法与阵列扫查相比,探伤灵敏度稳定,断面扫查均匀,缺陷检出能力强,且定位准确。Ⅳ区可采用阵列K型扫查,Ⅱ区适合采用串列组合探头,利用轨头两侧的倾角,从轨头一侧稍加前后移动扫查另一侧。
  • 摘要:为了实现钢轨焊缝探伤灵敏度调整规范化,保证现场焊缝探伤灵敏度达标,利用GHT-1、GHT-5钢轨焊缝对比试块人工缺陷回波高度与试块钢轨反射面的固有回波、噪声回波高度的对比,及时、正确的修正、调整现场探伤灵敏度.通过回波高度的对比为现场作业人员调整、修正探伤灵敏度及伤损判定提供参考值,保证探伤效果.利用固有回波、噪声波对比方法修正探伤、判伤灵敏度的方法,能在探测面光洁度、祸合条件、温度不同的情况下为现场作业灵敏度修正、伤损判定提供准确依据,为作业灵敏度达标及伤损判定的准确性提供了对比依据。
  • 摘要:本文根据钢轨焊缝全断面探伤工作经常遇到的轨头肥边回波、轨脚焊筋表面沟糟回波、轨脚边焊筋上下错位、焊缝表面鱼鳞伤等焊缝表面不良引起回波对缺陷识别造成的干扰,分析了焊缝表面不良引起回波的产生原因及特征,提出了回波识别方法,有利于钢轨焊缝伤损判定.
  • 摘要:钢轨焊缝的质量是铁路工务系统安全风险控制的关键项.对钢轨焊缝进行有效的探伤是保证铁路安全平稳运行的一项重要措施.综合分析了中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的钢轨焊缝探伤标准,主要阐述了国内外钢轨焊缝探伤标准在探伤方法、工艺等方面的异同.日本、英国、法国等增加磁粉或渗透等表面探伤方法检测焊缝表面缺陷。双探头法在中国、欧洲、日本等3个铁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得到标准规定,体现双探头法对于检测平面缺陷的重要性,平面缺陷严重影响焊缝横断面受力状态。但是,双探头法应用存在不全面、不到位的现象,主要是受到手工难实现、操作繁琐、探伤效率等因素的限制。轨头与轨底脚部位的探伤得到各国的一致重视,这与两个部位的伤损多发和受力状况等特性相适应。对钢轨焊缝实施全断面探伤,不是靠一种探头或一种工艺就能够全面覆盖的,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实现。
  • 摘要:钢轨焊缝探伤,用专用仪器进行焊缝全断面探伤,一般周期较长.使用母材仪器的焊缝探伤,是焊缝全断面探伤的延伸,由于其周期较短,在发现新生缺陷的同时,可对原有伤损进行监控。使用母材仪器探伤时,应注意探头的耦合,尤其是新换保护膜的探头;曲线地段应及时调整探头位置;对异常波形认真校对,避免将伤损回波误认为焊筋波而造成漏检。探伤中尽可能提高灵敏度,以避免灵敏度偏低造成漏检。
  • 摘要:目前钢轨焊缝探伤还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在劳动强度和检测手段方面,现有技术远远达不到钢轨焊缝探伤的技术要求,如何改进新的焊缝探伤模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多功能焊缝扫查装置的研制很好地解决了焊缝探伤中的部分难点.多功能焊缝扫查装置主要由探头转换装置、探头移动装置、探头架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利用轨底面反射作用,通过调整两个探头的距离,完成轨腰全断面的扫查。多功能焊缝扫查装置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焊缝缺陷的检出率,降低了焊缝拉开的可能性,同时能提高了劳动效率和探伤职工的业务技能水平,促进了企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有效地保障了铁路运输安全。
  • 摘要:为实现钢轨探伤技术达到"提高检测质量、提升检出率"的目标,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工务段管理人员从探伤工作的任务管理、设备管理、台账管理、人员安全综合管理四个方面入手,合理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对设备台账的动态管理,加强从业人员日常培训,提高其职业修养,确保伤损检出率。制定切实可行的钢轨检查、监控办法,建立钢轨检查体系,实现对钢轨状态的全面掌握。
  • 摘要:本文通过对钢轨的鱼鳞伤损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了解伤损发展规律,介绍使用B型显示探伤仪来探测鱼鳞伤形成核伤的探伤方法,提高鱼鳞伤下核伤检测能力,有效保证钢轨在役安全.B型显示不仅能够显示缺陷的横截面图像,还能指示缺陷的大致尺寸及其相对位置,伤损在仪器显示屏上以图形显示,伤损在轨面上的位置和伤损深度比较直观。通过设置辅助线帮助判伤,重视“八”字型鱼鳞伤的校对,核伤多发地段应加强监测,注意鱼鳞伤检测与核伤识别,探伤过程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减少漏检、误判。
  • 摘要:钢轨探伤伤损的检出率和探伤灵敏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传统的钢轨探伤仪每个通道都只有一个灵敏度.随着数字钢轨探伤仪的发展,现在出现了可以使用双灵敏度进行探伤的钢轨探伤仪.出现断轨时,对全程记录进行分析时如果只有一个灵敏度的回波,就难以判断是否因为灵敏度设置造成的漏检;采用双灵敏度可以避免该问题。在探伤时应找到最佳的灵敏度,此时,杂波和伤波的出波将会出现明显的区别,例如普通灵敏度下面伤波和杂波一可能无法区别但是提高灵敏度以后伤波走波将会比较连续,而杂波并没有显现出规律性,有助于减少漏检。
  • 摘要:为了保证铁路行车安全,使用GT-2数字型探伤仪对钢轨探伤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并使用《GT-2回放软件》进行数据回放分析,对探伤数据进行存档,形成伤损报告,分析和跟踪伤损发展情况,为探伤作业管理提供数据基础.《GT-2回放软件》拓展了GT-2仪器的功能,提供了一个功能丰富的探伤记录分析平台,利用数据回放分析,可以大大减少探伤人员在现场由于疲劳作业造成漏检的可能性,重伤轨核伤的检出率得到很大提高。实现了探伤作业的科学化、数字化。为保证行车安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今后重伤钢轨下道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大秦线重载铁路高纯度钢轨在不同通过总重下的重伤率和重伤发展情况,根据对大秦线重伤率的统计分析以及对伤损的监控、分析,在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的情况下,重载铁路钢轨在非疲劳状态下,结合探伤人员现状,探伤周期可按20天/遍一10天/遍考虑,不建议再缩短周期,避免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 摘要:由于钢轨线路上鱼鳞伤地段越来越多,由于鱼鳞伤干扰超声波的入射,造成由于鱼鳞伤下核伤的漏检而造成的钢轨折断较多,通过对探伤人员和探伤仪的分析,总结经验提高了鱼鳞伤下核伤的发现率.为保证提高钢轨鱼鳞伤损判伤准确率,通过两次PDCA循环,对仪器时基线校准后即可进行鱼鳞伤深度校对,由于鱼鳞伤形状的不一定性,校对时可以不对灵敏度进行标定,只要仪器出波即可。根据校对回波确定鱼鳞伤深度,取波时要注意选取第一个回波,也就是时基线上最近的一个回波。使用该方法,使钢轨鱼鳞伤损检出率和判伤准确率均达到100%。杜绝了因鱼鳞伤损发生钢轨折断的现象,确保了铁路运输生产安全。
  • 摘要:本文针对轨底横向裂纹的探伤,结合站段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相关人员针对性的进行探伤技术的创新.通过分析钢轨探伤仪对轨底横向裂纹的检测原理,确定使用K2.5探头利用钢轨探伤仪校对通道在轨底坡面进行校对;使用焊缝探伤仪结合轨腰扫查架对轨底伤损进行校对;研究新型双K1探头对轨底横向裂纹进行校对的方案,避免因轨底横向裂纹漏检而造成断轨。
  • 摘要:本文利用JGT-10型数字化钢轨探伤仪的全程记录数据,全面分析探伤标准化作业情况,钢轨伤损状态及仪器使用情况,以便辅助及预防探伤作业中因漏检而发生的断轨事故,提高探伤管理工作.将伤损数据按伤损分类保存,在下载、存储、编辑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备份,防止数据的丢失。要注重对速度超速、伤损漏检、探头祸合不良、探伤灵敏度低等技术指标的不合格也的管理工作,建立业务技术指导、警告、考核三级管理制度。通过数据回放分析,了解现场作业情况,提高了损伤检出率,减少了伤损漏判错判,进一步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 摘要:数字式钢轨探伤仪数据回放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钢轨探伤质量及伤损的检出,对如何进行钢轨探伤数据回放,提高钢轨防断质量,减少钢轨探伤责任漏检,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方法及措施.为确保回放质量,应保证现场数据完整,回放软件功能齐全,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回放人员必须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对回放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及疑似伤损波形记录必须准确。
  • 摘要:本文在总结多年钢轨探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数字式钢轨探伤仪的使用、标准及程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梳理和归纳,提出了"九步"探伤工作法.在作业前,首先要输入作业参数,调整钢轨探伤灵敏度以及探头偏斜角度、位置;作业前输入数字仪器的各种信息,必须经班长确认无误后方可探伤作业。钢轨探测中,要做到慢走细听,分清各通道回波和不同报警声。当波形显示异常时,应及时调整和修正探伤灵敏度,调整探头位置进行复探。针对钢轨缺陷,进行手工检查;在重点地段、重点处所、重点部位由二级执机手重点探伤,重视复探、复查和复核工作;使用现场校对法和数据下载B超波形分析法校对两种方法进行伤损校对。“九步”工作法是强化探伤作业标准化,提高探伤作业质量的基础和平台,它对统一、规范、指导现场探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大大提高了探伤工的技术业务素质。进一步规范了探伤职工的作业行为,强化了现场作业标准化,为探伤数据分析和提高伤损检出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 摘要:由于钢轨磨耗造成钢轨几何尺寸发生变化,相应的钢轨受力情况发生了改变,加剧了钢轨伤损的发展,通过改变钢轨探伤仪70°探头偏斜角的角度更好的发现钢轨伤损.鉴于调边轨和侧磨轨的轨顶面尺寸变小,采用较小角度的偏斜角较为适宜。因此采用14°偏斜角较为合理。70°探头采用14°的偏斜角时,一次波的探测范围长了,更加靠近了轨中心位置,可以有效地发现由于侧面磨耗而产生于较靠近轨中心位置的伤损。因此,定期更换70°探头探测偏斜角是提高不同趋向轨头伤损检出率的有力措施。尤其是在侧磨地段、调边轨地段和超期服役的疲劳轨地段,能够有效地减少70°对轨头伤损探测的盲区,提高轨头伤损的检出率,减少漏检和断轨的发生。
  • 摘要:对钢轨鱼鳞伤的形成原因进行认真归类分析,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检查方法,对工务探伤部门做好防断轨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应用价值.鱼鳞伤的形成一般是由于机车车轮反复碾压所形成的疲劳裂纹,轨面表层发生塑性变形,使钢轨的几何形状发生变化。由于鱼鳞伤的存在,干扰了正常的探伤工作。鱼鳞伤的存在,阻挡了超声波波束,对于鱼鳞伤下的核伤无法准确检测。在校对时,应先进行现场校对灵敏度的调整,可以采用直移校对法、斜移校对法、轨颚校对法等方法。在校对过程中应注重灵敏度的修正和回波的识别,应采用近高远低的修正方法进行识别定量。
  • 摘要:通过对钢轨轨底横向裂纹形成原因及伤损性质分析与常用探伤方法比较,证明双K1探头K型扫查方法(以下简称槽型探头)是对该伤损最有效的检测办法,进而详细介绍该工艺具体操作及达到的效果.通过给焊缝作业班组配备了槽型探头用于对焊缝轨底进行全面扫查,而且也给母材作业班组配备了槽型探头,用于对37°探头所发现的轨底疑似回波进行复核确认,母材、焊缝作业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发现并验证了38处轨底缺陷。它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此类伤损漏检和误判,是一种针对轨底横向裂纹较为理想的检测手段。
  • 摘要:本文介绍了钢轨气压焊焊头内部存在的光斑、未焊合、过烧、裂纹等缺陷,以及闪光焊接头的灰斑、电极伤、裂纹、未焊合等内部缺陷,并分析了其成因。在探伤工作中,可以通过探头采取45度夹角两边对打、使用联合双K1探头对焊头全断面探伤等方式,根据探伤波形反射回波判断缺陷类型。
  • 摘要:通过全面推广使用大型钢轨探伤车,发现了许多线路上的伤损,特别是一些新奇特的伤损的发现弥补了小型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的不足,对铁路的安全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检测方式,探头排列等原因,一些伤损发现后利用小型钢轨超声波探伤仪复核时常规方法难以检出.在大型探伤车给出的报告,均有着反射源的存在,在复核时,应仔细认真,不能简单的采用传统的小型钢轨探伤仪检测方式方法进行复核,在复核未果后,应仔细分析原因,比对大型钢轨探伤车的检测方式方法,仔细认真的阅读探伤报告,按照报告中的伤损位置,特点,参照物仔细复核,查找反射源。不可草率的认为是假信号或是误报。一般情况下均可复核到伤损的存在。
  • 摘要:本文结合西安铁路局的钢轨探伤工作,介绍钢轨伤损的主要形态、具体分类和简单成因。指出在GTC-6型钢轨探伤车使用过程中,制定工务机械段钢轨探伤车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各岗位的各自岗位职责和相互配合标准,确保钢轨探伤车运用安全万无一失。科学合理安排每日探伤计划,加强探伤车的日常检修保养,对高坡及高寒区段探伤作业,及时修订完善特殊区段探伤作业安全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特殊区段的探伤作业安全稳步推进。对重大疑似伤损进行数据回放分析,提高钢轨伤损判别准确率,减少人工现场复核的工作量。
  • 摘要:本文是根据在仪器维修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案例介绍SZT-8型钢轨探伤仪的维修方法.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器的修理与传统模拟超声波探伤仪器的修理方法有效大的区别。数字化探伤仪器使用了大量的贴片元件,信号波形大都为数字信号波形,增大了维修难度,所以在检测设备及修理工具配置上应配置数字式示波器,数字式万用表,吹风台等。通过两个典型故障案例,分析其原因是仪器长期处在高温、潮湿或雨淋环境中工作,电源板发生跳火现象损坏升辉管、电位开路造成仪器不能正常工作。遇到此类故障时,应先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为防止二次损坏,需对产生故障的根源彻底排除后,才能更换新的元件,恢复仪器正常工作。
  • 摘要:面对管辖线路设备高速重载,钢轨超期服役的现状,防断工作十分严峻,尤其是季节交替时段,昼夜温差较大的时候,更为突出.通过利用探伤回放功能跳出传统探伤模式的局限,充分发挥数字化探伤仪二次回放的优势,提高轨底横向裂纹检出率,使探伤回放功能成为探伤防断工作的坚固堤坝.
  • 摘要:CTS-9008是一种数字式通用探伤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高、功能多、易操作等特点.南宁局各探伤班组普遍将此仪器用于探伤作业过程中复核伤损,但很多班组在使用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发挥数字探伤仪的特点,没有掌握使用技巧,甚至造成在伤损小或伤损呈一定角度偏斜时的伤损漏检.本文通过对使用存在问题的分析,介绍如何绘制DAC曲线及使用DAC曲线进行探伤的技巧.
  • 摘要:本文针对数字探伤仪回放数据的应用和管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加强数据回放管理,充分利用采集的数据指导探伤作业,提高钢轨探伤质量.通过设立数据回放组织,制定数据采集、上报机制,做好数据保存工作。通过数据回放分析,制定合理的探伤周期,加强探伤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探伤人员的业务水平。回放分析发现作业过程中存在倾向性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探伤管理办法,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规范和引导探伤人员标准化作业,提升探伤质量。
  • 摘要:现场气压焊焊接质量不良,成为钢轨焊缝探伤工作的难点,通过分析该批焊缝伤损的产生原因,采取加强线路养护,狠抓探伤作业标准化落实,严把仪器测试关;坚持超声波探伤仪的测试、保养制度,禁止仪器带病上道作业。规范焊缝探伤工艺、缩短焊缝全断面探伤周期、加强探伤业务培训等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断轨故障的发生,确保了线路畅通.
  • 摘要:本文通过对SC325可动心道岔伤损分析,掌握可动心道岔轨件存在材质不良、制造中遗留加工缺陷,以及容易产生危害性伤损的部位.为保证可动心道岔再役安全,制定可动心道岔轨件探伤工艺,加强对翼轨和长心轨的探伤,收到一定的成效.通过对翼轨、长心轨的伤损分析,采用特殊的检测方法对翼轨和长心轨进行检测。针对翼轨、长心轨的轨头、轨底等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探伤仪和探头,进行探伤扫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