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16年度会议
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16年度会议

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16年度会议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西安
  • 出版时间: 2016-09-17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会议文集: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16年度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为了阐释资源匮乏的新企业创业导向向绩效的转化路径,本研究从创业拼凑视角进行探讨.基于典型服务型新创企业成长路径的探索性单案例分析,研究识别出服务型新企业创业导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特征,并通过案例分析构建了该类型新企业创业导向通过创业拼凑向绩效转化的动态演化路径.研究结论显示,新企业创业导向随着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其主导特征呈现差异性;资源匮乏的新企业可通过与创业导向主导特征和资源条件相匹配的创业拼凑行为实现创业导向向绩效的动态转化.研究在丰富创业导向理论的同时为资源匮乏新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借鉴.
  • 摘要:内部创业已经成为快速变化经济环境下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鉴于探索性内创业在内创业双元能力中的战略作用,因此探索性内创业更具有研究价值.文章从中层管理者的视角出发,借鉴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探讨中层管理者驱动企业探索性内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对204名中层管理者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层管理者的个体创业属性及其对创业环境的感知与企业探索性内创业行为正相关;中层管理者的内社交网络与企业探索性内创业行为没有直接关系;中层管理者的个体创业属性对其内社交网络有正向影响,同时中层的内社交网络正向影响其对创业环境的感知.
  • 摘要:内部创业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法,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针对企业或者针对内部创业者的单方面研究分析,缺少对企业与内部创业者之间的互动影响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从企业与内部创业者的交互行为入手,通过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企业与内部创业者之间博弈行为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并寻求演化稳定策略(ESS).演化博弈分析表明,企业与内部创业者的ESS为a=1,b=1,即在企业支持内部创业、内部创业者积极参与内部创业的条件下,企业的内部创业更加稳定、效率更高.
  •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将创业警觉性作为中介变量,探讨社会企业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者社会资本对创业机会识别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在创业者社会资本与创业机会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针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关管理建议,提升社会创业实践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 摘要:本文分析了286家中小企业调查数据,把网络嵌入性分为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分别以关系强度和网络中心度度量,验证了在中小企业的合作网络中,网络中心度与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呈正相关关系,即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能够获得优质资源,有利技术创新和中小企业企业成长;技术创新在网络中心度和企业成长关系之间的起部分中介作用,揭示了网络中心度到企业成长的转化机理.同时还发现技术动荡性负向调节网络中心度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正向调节技术创新和企业成长的关系,并在实践中给企业管理者提出在不同的技术变化环境下应采用相应的技术创新战略的建议.
  •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国企业创新与销售增长之间的关系.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创造的技术知识以不同的方式推动销售增长.这些方式包括:(1)通过企业的整体创新强度,(2)通过创新范围(深度与多样性)决策,(3)通过技术邻近的知识溢出效应.本文以中国高科技企业为对象,研究创新方式对公司销售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创新强度和知识溢出对企业销售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另建立模型研究创新范围对销售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创新深度和销售增长呈U型关系,创新多样性和销售增长呈倒U型关系.
  • 摘要: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孵化网络的演化过程分为雏形阶段、发展阶段和稳定阶段,不同阶段企业孵化网络的孵化重点分别为强化共赢意识、增强信任关系和规范网络布局.不同阶段企业孵化网络环境在结构、资源、关系和知识方面的特征,为强化共赢意识、增强信任关系、规范网络布局带来不确定性,从而引发了识别风险、合作风险、锁定风险,会对孵化网络效率造成负面影响.在对企业孵化网络不同阶段风险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网络治理的角度提出网络形成机制、网络维护机制、网络调节机制三大风险治理机制.
  • 摘要:本文从组织合法性的制度视角和战略视角分别给出对商业模式合法性的概念界定,并基于Scott的组织合法性维度划分框架,提炼并界定BM合法性的三个维度.认为,商业模式的构建过程与其取得合法性认同的过程形成高度重叠,而BM合法性来源取决于能否建立、培育各利益相关方对交易框架所映射的广义规则系统形成普遍一致性认同.文章通过江、浙两地349份高管人员调研样本数据,揭示并验证BM合法性三维度之间的匹配(这种普遍一致性认同)对企业营业收入和竞争地位的稳定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未证实这种匹配对经营利润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作用.基于BM合法化的一般发展进程,文章从高管团队认知和学习的内容,以及关键驱动要素管理两个角度,提出BM合法性构建、改进和提升的实践策略框架,并指出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摘要:在孵企业尽管有孵化器的资金支持,但是从融资需求方面满足情况看,还存在着融资约束.考虑到在不同的融资约束条件下,不同融资方式对在孵企业绩效的影响会有不同的结果,本文构建融资约束度量模型,计算在孵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并分融资约束强和融资约束弱两个样本组进行面板数据模型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对融资约束强的在孵企业,融资方式重要性依次是政府支持、孵化器投资、商业信用;而对融资约束弱的在孵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和孵化器投资比较重要.
  • 摘要:本文根据'价值创造环节'和'价值提供形式'两个维度,提出一种商业模式分类方法,并采用此方法将创业板企业商业模式分为10种类型.利用企业财务数据,分别在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经营效率等企业绩效指标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商业模式的企业,在盈利能力、经营效率等方面的绩效指标具有差异,在成长能力方面指标没有显著区别.
  • 摘要:社会企业运用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公益创投作为一种契合社会企业发展的新型投资模式,为社会企业融资提供重要支持力量.基于公益创投视角构建社会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既能够有效的保护公益创投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又能够鼓励社会企业自身的管理创新,对促进公益创投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公益创投视角的社会企业绩效指标体系,并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因子分析和DEA方法对样本社会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多数社会企业绩效有待提高的结论,并通过投影分析探索社会企业绩效较低的原因,提出针对性意见.
  • 摘要:市盈率的影响因素因其经济意义而易于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限制了传统多元统计回归方法的适用性.本文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基于132家医药制造类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数据,以回归系数显著性水平筛选自变量,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市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使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来验证各个变量对市盈率的解释作用的大小.研究结果显示,首先,该方法适用于对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其次,股利增长率、总资产同比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率与市盈率呈正向变动关系,每股净现金流量、应付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与市盈率呈负向变动关系.再次,总资产同比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率对市盈率的解释作用最显著,其他因素的解释作用较不显著.最后,中国医药制造类股票的市场有效性较低.
  • 摘要:创业决策是创业者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建立技术型新创企业市场进入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创业者个体认知特征及机会创新性水平影响下的市场进入策略选择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促进型调节焦点创业者还是预防型调节焦点创业者,如果他采取先动策略的研发投入与采取观望策略的研发投入差越大,则他采取观望策略的可能性越大;(2)在不同的机会创新性条件下,促进型调节焦点创业者还是预防型调节焦点创业者可能采取不同的市场进入策略;(3)创业者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增强不仅会使自己采取观望策略的可能性减小,同时也会使对方采取观望策略的可能减小,即促进整个创业群体采取领先的策略;(4)无论两类创业者所占初始比例有多少,系统都会演化稳定于均采取先动策略的方向.
  • 摘要:本文采用归纳法和纵向研究法对一个国有企业在1966-2015年间的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和变革进行研究,以明确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的演变特征.在对相关理论和企业发展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企业战略规划中潜过程显性化的阶段模型.该模型表明,企业的战略规划在发生转向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潜过程显性化的变革过程,使企业更快的应对冲突.以上发现可以帮助研究者和实践者更好的理解战略规划演化过程,并丰富了组织解决悖论冲突的路径.
  • 摘要:新创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缺乏,管理运作困难,因此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获得风险投资至关重要.在创业领域,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风险投资与创业者之间信任的增强有利于双方合作.本文基于中国关系文化背景,提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VC-E之间的信任表现不同.根据国内外文献梳理,结合中国关系文化浓厚的背景,将VC-E信任结构划分为三个方面:计算型信任,了解型信任和关系型信任.在中国关系文化背景下,关系信任表现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432家新创企业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的关系文化背景下,本文对VC-E之间信任结构的划分是合理有效的.在双方初步接触时以计算型信任为主,遵守严格的契约关系.随着双方进一步了解,即使没有利益捆绑,也更愿意考虑对方利益.在关系信任下,彼此通过长期的交流和信息共享,价值的世界观是相似或一致的,双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本文的学术贡献是拓宽了对VC-E之间信任的研究,有助于识别VC-E在不同阶段的信任,更加注重关系信任的培养.
  •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关系'文化的背景下,梳理国内外研究信任的相关文献,初步拟定中国情境下创业投资者(VC)对创业者(E)的信任考量要素,并通过两阶段问卷调查法确定VC-E的9个信任考量要素,将信任考量要素分为三种类型:特质要素、关系要素及外部要素;通过设计神经科学实验(ERPs),筛选信任考量要素并验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实验结果证实特质要素、关系要素及外部要素均对VC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并且对比行为数据及脑电波图像结果提出VC-E信任考量要素中特质要素、关系要素及外部要素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中国'关系'文化下VC-E的信任认知机理模型.该模型阐明VC在投资前从特质要素、关系要素及外部要素三个层次来判断创业者是否可信,若VC对E产生信任则做出投资决策.
  • 摘要: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地区9个省市2009-2012年的循环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沿带各地区循环经济效率差距较大;重庆、广西、陕西、云南和新疆平均效率值均达到了DEA有效,而四川、宁夏、甘肃和青海表现为DEA无效.四川和宁夏的循环经济效率主要受制于发展规模,投影结果显示,甘肃、青海和新疆存在一定程度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根据实证结果,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如何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效率提出了建议.
  • 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现如今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陕西省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金融支持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陕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各地市金融发展现状,认识到陕西省各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金融发展呈现出不均衡问题.通过对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综合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城镇化综合水平(URR)的对数与金融规模指标(FIR)、金融效率指标(LDR)的对数在样本期内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各变量之间存在回归方程,且保持长期稳定.最后针对陕西省城镇化建设与金融支持发展水平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 摘要:长期以来,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是中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同时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是比较落后.三大产业作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效率作为各行各业投入产出比的重要指标,有针对性地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有必要研究其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生产效率的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采用2000-2013年中国西部地区十二个省市的城镇化率和人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面板数据,利用横截面、时间和指标三维信息对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生效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并从弹性角度分析,研究西部地区产业生产效率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并为其实现更好更快城镇化发展提出建议.
  • 摘要:从1994年到2015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由28.51%增长到56.1%,城镇常住人口也从3.4亿增长到7.7亿,年均增长1.31个百分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中国传统的城镇化过分强调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在此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与收入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因此2014年政府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它作为国家扩大内需、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经济政策之一,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视角,研究城镇化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利用1994年至2014年的数据构建了VAR模型与灰色关联度模型综合评价了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力度.同时,优先选择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利的指标来衡量新型城镇化,其实证结果显示金融结构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作用强于金融深化与金融效率;金融对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低于教育水平与基础设施建设,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至关重要,因此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将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实施的效果.
  • 摘要:本文基于网页广告模型,探讨了经济因素、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对移动广告价值的影响,并结合移动广告的个性化及社会临场感特点,分析了消费者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移动广告价值对消费者态度及购买意向的影响.通过使用SmartPLS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激励、娱乐性和信息丰富性显著影响移动广告价值,且消费者对移动广告的感知价值也积极促进了消费者态度及购买意向;个性化与社会临场感对消费者态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消费者态度对其购买意向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 摘要:基于Moore提出的商业生态理论,结合国内外创业环境的现有研究,对高校创业环境进行角色定位,阐述了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高校创业环境内涵,构建了高校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Vague集的多准则决策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选取陕西地区高校进行实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高校创业环境的依据.
  • 摘要:大学是创新集群最重要的创新主体之一,是创新的发源地,理论和实践研究均表明大学在创新集群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国家一系列关于提升大学创新能力的政策出台,如何发挥大学在创新集群中的作用成为学术界和政策界研究的热点,而对此的首要前提则是明晰大学在创新集群中真正扮演的角色.因此提出大学在创新集群中的功能包括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及创新文化倡导,并对其功能的实现机制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大学发挥其在创新集群中的功能.
  • 摘要:以创业事件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对43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基于结构方程深入探讨了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课堂教育、师资力量和环境支持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合意性感知和可行性感知在调节实践教育和活动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可行性感知显著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合意性感知不明显;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对创业的两种感知影响显著,活动教育和师资力量的影响稍弱,环境支持并不显著.因此,应改革和完善创业课程教育体系,增加实践类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合意性和可行性感知,丰富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以激发出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和意愿.
  •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受到关注.协同创新理论强调通过突破多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协同创新网络可以发挥出1+1>2的效果.因此,本文探完了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分别从协同主体、协同环境以及协同模式三个角度对电子科技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TI:GER(技术创新:产生经济成果)'人才培养项目进行分析,得出启示.
  • 摘要:近年来,学费的日益上涨、人们对多元专业知识需求膨胀、居民收入不及学费的上涨幅度越益明显,教育行业部分出现了不易化解的矛盾.在这个大的环境下,本文提出了教育分期创新付款新模式.教育分期付款方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型金融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金融创新持续推动金融发展的需求,一方面解决'上学难'的问题.教育分期付款模式让消费者实现绿色消费,也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商机.本文第一部分对当前的教育情况做了较明晰的研究,第二部分对中国学费与居民收入进行了比对,得出教育费用对很多家庭来说是大的负担,以此推出教育分期是顺应社会现状的产物,是有有前景的模式.第三部分梳理了教育分期模式研究,其中归纳了现有涉及教育分期企业的运营现状及如何选择教育分期模式.第四部分指出虽然教育分期是一种很有优势的模式,不过其自身是存在风险的,文章梳理了实施教育分期模式存在的风险点.第五部分针对教育分期付款模式的风险点,利用层次分析法设计风险防控系统,细化到个人评分卡的设定.
  • 摘要:促进科技和经济的有机结合是改革创新的关键点.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以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瓶颈为导向,推动产业升级的研发机构,其业务的良好运作,有利于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各主体整合技术优势,推动科技、经济及创新等融合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产业技术人才是推动该项工作的关键力量,他们的数量、素养直接关系到产研院的运作效率.摸清产业技术人才需求、加强人才培养、落实培养方案,是提升该人才群体创新能力、工作效率、补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短板'的重要环节.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