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科研
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
学术工具
文档翻译
收录引证
论文查重
文档转换
科技查新
期刊发表
论文辅导
首页
成为会员
我要充值
退出
我的积分:
中文会员
开通
中文文献批量获取
外文会员
开通
外文文献批量获取
我的订单
会员中心
我的包量
我的余额
登录/注册
文献导航
中文期刊
>
中文会议
>
中文学位
>
中国专利
>
外文期刊
>
外文会议
>
外文学位
>
外国专利
>
外文OA文献
>
外文科技报告
>
工业技术
基础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教科文艺
经济财政
社会科学
哲学政法
其他
工业技术
基础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教科文艺
经济财政
社会科学
哲学政法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美国国防部AD报告
美国能源部DE报告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报告
美国商务部PB报告
外军国防科技报告
美国国防部
美国参联会主席指示
美国海军
美国空军
美国陆军
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国国防技术信息中心(DTIC)
美军标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美国国土安全数字图书馆
美国科学研究出版社
兰德公司
美国政府问责局
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
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图书馆
OALIB数据库
在线学术档案数据库
数字空间系统
剑桥大学机构知识库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机构库
美国密西根大学论文库
美国政府出版局(GPO)
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字图书馆
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
美国国防大学出版社
美国能源部文献库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美国陆军协会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
英国空军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导弹威胁网
美国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所
法国国际关系战略研究院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
国际宇航联合会
美国防务日报
国会研究处
美国海运司令部
北约
盟军快速反应部队
北约浅水行动卓越中心
北约盟军地面部队司令部
北约通信信息局
北约稳定政策卓越中心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
美国国防预算办公室
美国陆军技术手册
一般OA
科技期刊论文
科技会议论文
图书
科技报告
科技专著
标准
其它
美国卫生研究院文献
分子生物学
神经科学
药学
外科
临床神经病学
肿瘤学
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公共卫生&环境&职业病
应用微生物学
全科医学
免疫学
动物学
精神病学
兽医学
心血管
放射&核医学&医学影像学
儿科
医学进展
微生物学
护理学
生物学
牙科&口腔外科
毒理学
生理学
医院管理
妇产科学
病理学
生化技术
胃肠&肝脏病学
运动科学
心理学
营养学
血液学
泌尿科学&肾病学
生物医学工程
感染病
生物物理学
矫形
外周血管病
药物化学
皮肤病学
康复学
眼科学
行为科学
呼吸学
进化生物学
老年医学
耳鼻喉科学
发育生物学
寄生虫学
病毒学
医学实验室检查技术
生殖生物学
风湿病学
麻醉学
危重病护理
生物材料
移植
医学情报
其他学科
人类生活必需品
作业;运输
化学;冶金
纺织;造纸
固定建筑物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物理
电学
人类生活必需品
作业;运输
化学;冶金
纺织;造纸
固定建筑物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物理
电学
主题
主题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高级搜索 >
外文期刊
外文会议
外文学位
外国专利
外文OA文献
中文期刊
中文会议
中文学位
中国专利
外文科技报告
清除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
首页
>
中文会议
>
其他
>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召开年:
1997
召开地:
出版时间: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
0
)
清除
导出
1.
碳/陶复合材料的研究和新进展
黄启忠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复合材料;
2.
炭/陶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研究
郭全贵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用混合磨碎的方法制备了B<,4>C/C、B<,4>C-SiC/C复合材料。
炭/陶;
3.
血液灌流中新型球形活性炭吸附剂
袁存乔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血液灌流;
4.
试样形状对C/C材料力学性能测量结果的影响
王俊山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用同一块C/C复合材料加工了四种形状拉伸试样,测量其力学性能,并用统计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了显著性检验。
力学性能;
5.
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剂氧化铝纤维
宋士玮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氧化铝纤维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剂近年来一直受到材料界的关注。
氧化铝纤维;
6.
2DC/C中压碳化初探
霍肖旭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介绍了缠绕2DC/C中压碳化的情况并与以往未加压的2DC/C碳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加压碳化;
7.
裂解色谱法研究炭纤维/环氧界面化学
梁晓怿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通过裂解色谱法研究了炭纤维与环氧官能团之间的化学反应性。
炭纤维;
8.
飞机刹车盘基材结构的剖析
李小佳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英国BA146C/C飞机刹车盘,以探索出刹车盘的整体结构和其基体组织结构。
飞机刹车盘;
9.
PAN基ACF的结构表征(Ⅱ)-氮元素与结合态变化的浅析
刘杰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元素分析、激光拉曼光谱等手段,采用氩气与真空下碳化、活化的方法,研究了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活性碳纤维含氮化学组成、结构特征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
结构表征;
10.
国产聚苯硫醚(PPS)纤维的结晶行为研究
赵家森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对该院熔编纺的系列聚苯硫醚(PPS)拉伸纤维的升温DSC谱图冷结晶部分,进行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发现取向PPS纤维的结晶过程可近似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模拟。
聚苯硫醚纤维;
11.
短炭纤维增强再生尼龙66复合材料的研究
吕亚非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比较了再生尼龙66与尼龙66性能的差异,研究了短炭纤维增强再生尼龙6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冲击破坏后的断面形态和树脂基体与纤维增强体间的界面粘合性。
炭纤维;
12.
真空密闭式连续化生产活性炭纤维的装置及其产品性能
周世海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介绍了真空密闭式连续化生产活性炭纤维装置的构成和工艺特征(已获得国家专利),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和质量监测,产品性能优良,质量稳定。
活性炭纤维;
13.
张力在粘胶基碳纤维制造过程中的作用
陈惠芳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对不同张力状态下粘胶纤维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性能及结构作了分析和研究。
张力;
14.
碳纤维催化石墨化工艺研究
吴渝英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研究了镍对碳纤维催化石墨化的作用。
碳纤维;
15.
高模量碳纤维的研制
常维璞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碳纤维;
16.
PAN原丝工艺过程结晶行为的研究
徐梁华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结晶度是影响PAN原丝及其碳纤维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通过X-ray衍射法研究了不同凝固条件及纺丝工艺对凝固丝条及纤维结晶度的影响规律。
结晶度;
17.
CVD共沉积C-SiC纳米复合涂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蒋鸣暄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采用化学气相共沉积方法,在石墨基体上,在1623K,66Pa的条件下制备了SiC含量从0-100wt%全范围变动的C-SiC复合涂层材料。
共沉积;
18.
国内不透性石墨材料的生产技术概况
祝文超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对中国不透性石墨材料的生产技术作了一般概述,分析了中国与国外同行业上存在差距的原因,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石墨材料;
19.
碳化硅渗透涂层粘胶碳纤维的制备
李效东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从粘胶纤维出发制成连续的SiC涂层的碳纤维。
粘胶纤维;
20.
通过密度函数理论表征炭质吸附剂的孔径分布
刘振宇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通过密度函数理论(DET-DensityFunctionalTheory)对炭质吸附剂的孔径分布进行了表征。
炭质吸附剂;
21.
碳/碳复合材料真空状态下的耐烧蚀性研究
袭建人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研究了C/C复合材料在高温反复冷热交变状态下的耐烧蚀性能,并分析讨论了在不同状态下失效的原因。
碳/碳复合材料;
22.
碳纤维增强技术在石墨换热器中的应用
梁若清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简述了碳纤维增强石墨换热器用石墨材料的方法和应用状况,阐明了碳纤维增强技术在石墨换热器中的应用具有良好效果的推广价值。
碳纤维增强;
23.
国内外碳纤维的牌号、质量和发展趋势
张兰芝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碳纤维;
24.
柔性石墨板材生产线--高温膨化工艺及装置
杨章玄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柔性石墨;
25.
C/C复合材料抗氧化研究
李贺军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C/C复合材料抗氧化问题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抗氧化;
26.
长足发展中的CF密封填料
李英儒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密封填料;
27.
Cu-Cr合金与炭石墨材料的润湿现象
韩绍昌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采用座滴试样比润湿面积法研究了含铬铜合金与柔性石墨板和炭片的润湿现象。
炭石墨材料;
28.
仿生哑铃形碳化硅晶须的制备及形貌观察
白朔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利用SiO<,2>和活性炭的固相合成法制备出了哑铃形SiC晶须。
碳化硅晶须;
29.
CLⅢ瓣瓣阀(短柱)的研制
杨宝林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生物医学材料;
30.
新型超硬材料C<,3>N<,4>共价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苏革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以b-Si3N<,4>为原型,经过理论计算预见到,可能存在具有优异特性的b-C3N<,4>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31.
抗氧化涂层工艺对C/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
曾燮榕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抗氧化涂层;
32.
裂解色谱法研究炭纤维表面氧化层结构
梁晓怿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应用裂解色谱法研究了炭纤维表面氧化层结构,结果表明:(1)炭纤维表面经一定程度的氧化处理,将产生脂肪链结构。
炭纤维;
33.
中间相沥青基异形炭纤维的研究进展
李明伟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综述了中间相沥青基异形炭纤维的研制历史,总结了影响异形炭纤维性能的主要因素,简单介绍了异形炭纤维截面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一领域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异形炭纤维;
34.
浸渍活性炭--干燥剂
田熙良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简述了活性炭在吸湿干燥方面的应用。
活性炭;
35.
多孔石墨吸附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
沈万慈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综述了医用敷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作者关于膨胀石墨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结果,着重讨论了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用于医用敷料时的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等应用研究,研究证明膨胀石墨复合材料是一种很好的医用创面敷料。
多孔石墨;
36.
碳纤维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研究
雷宇芳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采用碳纤维织物作为混凝土构件的加固材料,通过碳纤维增强形式的设计选择,加固工艺方法探讨和碳纤维加固构件室内物理性能的试验等研究表明:用碳纤维织物加固混凝土构件,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碳纤维;
37.
氟化沥青的制备、性质和应用
史景利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石油沥青和煤焦油沥青采用氟气直接氟化可以制得氟化沥青。
氟化沥青;
38.
剑麻基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碳化活化动力学
陈水挟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介绍了剑麻基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考察了其碳化活化速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推算了其碳化活化反应的活化能。
活性碳纤维;
39.
活性碳纤维吸附的研究Ⅱ-磷酸活化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工艺与吸附性能关系
符若文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研究了磷酸活化ACF的得率、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的关系,发现磷酸活化ACF得率高,对有机蒸汽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但对水溶液中亚甲基兰的吸附量很低。
活性碳纤维;
40.
用SEM和XRD研究活性炭纤维的改性过程
杨全红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比较了FeSO<,4>改性前后,ACF表面形态及微晶结构的变化。
活性炭纤维;
41.
由含氮官能团的演变考察PAN-ACF的改性
杨全红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含氮官能团;
42.
由密度函数理论和DR、DA方程研究PAN-ACF多段吸附机理
杨全红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运用密度函数理论和杜比宁方程对氮吸附等温线进行解析,经过两种处理的比较分析,验证了活性炭纤维上的多段吸附机理。
密度函数理论;
43.
活化条件对沥青基球状活性炭结构与吸附性能的影响
宋燕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活性炭;
44.
飞机刹车盘表面涂层分析
李小佳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英国BA146C/C飞机刹车盘的表面涂层进行了研究,指出BA146C/C刹车盘由C/C复合材料基体和表面抗氧化涂层两部分组成。
飞机刹车盘;
45.
碳化硼对碳/碳复合材料的催化石墨化作用
李崇俊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用B<,4>C作催化剂,来降低C/C复合材料的石墨化温度,同时比较分析了添加B<,4>C后,对C/C复合材料力学、热物理性能的影响。
碳化硼;
46.
柱塞式纺丝机的研制
朱星明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聚合物熔融纺丝过程中,系统温度高,物料粘度大,给纺丝带来许多困难,也对纺丝设备提出更高要求,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设计制造了柱塞式恒流纺丝机,该设备结构简单,维护容易,稳定纺丝时间长。
纺丝机;
47.
碳纤维增强尼龙的性能及应用
沈协人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碳纤维;
48.
导电辊用镀铜碳纤维/铜复合电刷
顾志平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通过对上海宝钢冷轧厂电镀锌机组导电辊用电刷的国产化,成功地研制了具有载流密度达30A/cm<’2>以上的镀铜碳纤维/铜复合电刷。
镀铜碳纤维;
49.
短纤维增强塑料中纤维定向及微观断裂形态分析
申明霞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研究了四种注射模塑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空间纤维分布和断裂形态(PPS,PEI,PEEK,PA)。
注射模塑;
50.
C/C复合材料石墨化度的研究
邹林华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用XRD多重分离软件分别对不同热处理温度下C/C复合材料进行衍射分峰处理,得出该材料由三种不同组元构成,即树脂炭、炭纤维和热解炭,并求出各组元的石墨化度值及所占比例,进而得到试样的加权平均石墨化度。
石墨化度;
51.
碳纤维复丝拉伸强度的影响因素
于运花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详细介绍了复丝浸胶法测定碳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因素,指出浸胶用树脂的组成、树脂的固化条件、固化时施加的张力、试样中树脂的含量,以及试样长度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碳纤维浸胶复丝的拉伸强度。
碳纤维;
52.
整体毡C/C喉衬的研制与应用
苏君明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研究探讨了耐烧蚀与抗热震性能均比高密高强石墨好的整体毡C/C复合材料作为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远地点、近地点固体火箭发动机(SRM)喉衬材料的可能性。
固体火箭发动机;
53.
聚丙烯腈(PAN)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热机械行为的研究--收缩应力变化的研究
荣浩鸣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运用自制热机械模试装置对各种商业用PAN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的热机械行为进行了测定,从测定各种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收缩应力变化结果发现:无论是何种原丝在定长下预氧化时,其应力变化曲线均存在两个特征峰,即在物理变化区(200℃以下)和化学变化区(200℃以上)内的收缩应力峰。
预氧化;
54.
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的研究
范月英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实验采用独特的气相流动催化法,以苯为碳源,以铁有机化合物为催化剂,以氢气为载气,在1373K-1473K下成功地制备出直径在10-200nm内可控的碳纤维。
气相生长;
55.
提高粘胶基炭纤维实收率及抗拉强度的关键因素
叶真明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粘胶基碳纤维及其制品的碳化收率一般很低,仅20%左右,其抗拉强度也没有PAN基CF的3000MPa左右高,仅500MPa左右,但是采用某种抗焦剂药品进行处理,可大幅度提高碳化实收率和抗拉强度。
碳化实收率;
56.
碳纤维面状发热体的性能研究
杨小平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研究了一种新的面状发热体的加工方法,即将短切导电碳纤维经特殊的化学和物理表面处理后,与纸浆纤维或化学纤维混合,用常规造纸工艺生产出碳纤维导电复合纸?再与绝缘材料、电极等通过层压方式成型。
碳纤维;
57.
碳纤维的补强处理研究
曹维宇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碳纤维;
58.
纳米炭材料--VGCF
李安邦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纳米材料;
59.
气相生长炭纤维的生长机理
陈秀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综述了气相生长炭纤维的生长机理:扩散控制机理、两步生长机理、碳化物机理、三步生长机理,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气相生长;
60.
炭分子筛的新进展
吴明铂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阐述了炭分子筛分离的原理,并分别从其制备原料、制备方法、产品用途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炭分子筛的新进展。
炭分子筛;
61.
攻坚碳纤维咽喉工程原丝已是势在必行
贺福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中国研制碳纤维已有三十年的历史,至今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聚丙烯腈原丝;
62.
陶/炭复合材料自愈合抗氧化的研究
张伟刚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从理论上研究了陶/炭复合材料的自愈合抗氧化行为,提出了自愈合机制;考察了B<,4>C/SiC比值对C-SiC-B<,4>C系复合材料非等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纳米SiC颗粒添加和机械合金化Si-C-B复合添加对C-SiC-B<,4>C系复合材料自愈合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阐明了这两类陶/炭复合材料仿生自愈合的过程及机理。
陶/炭复合材料;
63.
原生吡啶不溶物在煤焦油聚合制备中间相炭微球过程中的作用
吕永根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吡啶不溶物含量不同的煤焦油在密闭容器中聚合,产物在150℃下热过滤,滤渣用吡啶抽提获得中间相炭微球。
吡啶不溶物;
64.
含氮沥青基活性炭纤维的制备
李开喜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乙烯渣油沥青基碳纤维用不同比例的浓氨水与水的混合物进行活化而得到不同氮含量的活性碳纤维PACFs(NH<,3>)。
活性炭纤维;
65.
二茂铁的添加对沥青基球状活性炭孔径结构的影响
刘植昌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通过在沥青球中添加二茂铁,活化后制得了中孔比较发达的沥青基球状活性炭。
沥青基球状活性炭;
66.
纤维增强柔性石墨-橡胶密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谢苏江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制备了几种柔性石墨-橡胶复合密封材料,研究了纤维、柔性石墨含量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增强柔性石墨-橡胶密封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是一种新型的有发展前途的无石棉密封材料。
纤维;
67.
浸渍剂沥青的研究
宋进仁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浸渍剂沥青;
68.
制备致密热解碳层的新工艺研究
朱钧国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致密热解碳在工业各个技术部门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
致密热解碳层;
69.
我国炭石墨标准现状与发展分析
涂湘华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炭石墨材料和制品主要生产行业的技术标准现状,并对现有标准的内容、结构、水平和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几点有利于标准发展的建议。
炭石墨;
70.
连续法气相生长碳纤维研究
徐世江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在立式加热炉的石英管内,用喷雾器从石英管的顶部引入碳源,催化剂和载气。
碳纤维;
71.
柔性石墨-金属复合密封垫片材料的性能研究
蔡仁良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研究了冲刺金属板和波齿金属板增强的柔性石墨-金属复合密封垫片材料的主要特性,包括机械性能和密封性能以及与其相关的特性参数(m、y值),及其与垫片材料、结构及操作工况的关系。
柔性石墨;
72.
炭黑对PAN--ACF中孔形成的影响
张引枝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炭黑;
73.
聚丙烯腈原丝凝固成形机理的研究--凝固条件对凝固丝条截面形状的影响
徐梁华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纤维截面形状不仅可衡量纺丝凝固过程的均匀程度,而且可使纤维具有不同的特殊用途。
截面形状;
74.
用扫描电镜研究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质
杨永岗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从对炭纤维表面处前理后,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剪切断面的观察,分析研究了CFRP的界面性质和表面处理对CFRP界面粘结的意义。
炭纤维;
75.
连续聚碳硅烷纤维制备工艺研究
王应德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研究了聚碳硅烷的特性与其可纺性的关系,并对连续聚碳硅烷原丝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
聚碳硅烷;
76.
石油沥青碳纤维摩擦复合材料
谢仁华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用石油沥青碳纤维和改性酚醛树脂制成的摩擦材料,在100~300℃范围摩擦系数变化幅度为0.40~0.44,磨损率大大低于国标规定的上限,在250℃下仅为0.057×10<’-7>cm<’2>/N.m,这种摩擦材料的原材料来源容易,价格便宜,成型工艺简单,成本大大低于碳/碳材料和粉末冶金材料,并且不会污染环境,可用来取代石棉制作汽车及一些设备的制动器衬片。
沥青;
77.
热处理工艺制度对石油焦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苏玉长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采用insituXRD、恒电流充放电法和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法详尽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制度对锂离子在石油焦类炭材料中进行的插、脱层和充放电的影响。
锂离子二次电池;
78.
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声多维扫描成像检测技术
刘松平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针对各种形状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该文介绍了一种实时超声多维扫描成像检测技术。
超声成象检测;
79.
沥青基活性碳纤维制备工艺及其结构性能
王利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通过以通用级石油沥青碳纤维为原料制备活性碳纤维,较系统地考察了活化温度、时间和活化剂流量对比表面、吸附量及活化收率的影响,分析了活化机理及活性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活性碳纤维;
80.
石墨材料的润滑性能及其开发应用
周强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石墨材料;
81.
CF/GF、CF/KF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混杂效应实验与分析
张大兴
《第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1997年
摘要:
该文研究了低断裂伸长纤维与高断裂伸长纤维混杂复合材料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即混杂复合材料中的低断裂伸长纤维的断裂应变要比其在单一低断裂伸长纤维复合材料的断裂应变大,这就是所谓的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混杂效应。
混杂复合材料;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