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
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

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4-12-08

主办单位: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大学

会议文集: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上海市目前约有近300处抗战遗址,包括战役遗址、机构旧址、名人故旧居等类型.本文通过分析与总结上海现存抗战遗址的状况,进而认为抗战遗址保护需要公众参与;在保护中,可以积极创新宣传手段,通过各种接近生活、趣味性强、易于为公众理解和接受的作品、书籍、展览等,或者制作趣味性强的动漫视频、公益广告,以情景模拟的方式向公众传播抗战遗迹分布点,加强引导并告知公众如何参与抗战文化遗迹的保护,让公众加深对抗战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理解。在参与渠道上,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和社区宣传平台,明确参与范围、途径、方式、程序。有必要让保护抗战遗迹的意识真正融入公众的主体意识之中,激励公众的参与愿望,拉近抗战遗迹保护和公众之间的距离。在保护身边的抗战遗址的同时,动员公众深入发现抗战遗迹资源,加大对文物、史料的收集与研究力度,把抗战遗迹的开发、保护纳入规范、有序、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 摘要:文化遗产组织是凝聚民间文保力量的重要载体,不同类型的组织职责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关注点不同,因而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视角也有所不同,它们不仅是政府之外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主体,而且是政府和民众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近年来文化遗产组织数量有所增加,管理更趋规范,作用和影响力也在逐步提升,但还面临着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困境.因此,社会组织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应该以政策为导向,全方位予以扶持,以资金为保障,夯实发展基石,以人才为支撑,集聚社会智力资源。
  •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比较严峻的问题.除了制度建设外,相关知识的传播以及促使公众参与有待进一步加强.厘定文化遗产的内涵,是加强相关知识传播的基础.就目前而论,公众真正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还缺乏法律法规的规范和保障,同时,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在传播过程中也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不过,借助于国家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旅游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发展,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传播将获得很好的契机。同时,中国公民的自我主体意识、历史意识的逐渐强化,这为提高社会公众的历史文化素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 摘要:随着中国各类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的急剧增多,发动全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参与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博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历史遗产源自人民群众的集体创造,人民群众保护自己创造的文化遗产是最基本的.中国人民保护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无数的事例也充分说明民众具有自觉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意愿.但是诸多的文化遗产破坏行为既体现出社会公众在文化遗产保护实务中的缺位和错位现象,又反映出发动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专项宣传基金、发动各级募捐活动、完善三级保护网络、成立平民志愿组织、开辟平民发声渠道、设置平民奖励制度等当属可行之举.全社会参与是各类文化遗产得到彻底保护和发挥最大功能的必由之路,单靠政府一己之力既不可能全面保障文化遗产的安全,也不可能使之惠及全体民众。在中国日益走向现代化强国的路途中,文博领域“政府主导”的格局必须向“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的模式转变,而最终的格局必须是“社会参与为主,政府提供服务”。
  • 摘要:本文论述了英国政府通过全国重点保护对象古迹遴选系统(此系统没有上诉制度)塑造英国考古学的过去。如今,作者认为政府的作用在日益减弱,民众对于各种各样的权威观点越来越排斥,其中包括那些关于过去的观点。很明显,这将使得人们也开始质疑政府考古官员所扮演的角色。然而,人们对过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对考古的热情却前所未有地高涨。这种兴趣表现为多种方式,其中有对关于过去传统观点的全盘否定,实质上这是对世界本质的否定。当许多人对大家共同的历史感兴趣,而又不愿意被动接受权威观点的时候,政府考古工作者(实际上包括所有考古学者)应该积极应对这种潮流。最好的方法是利用优势和特权去帮助他们参与其中。毫无疑问这将迎来新的挑战,意味着之前政府不容置疑的和无懈可击的权威地位或许已经终结。但这种新变化并不是件坏事,相信如果致力于帮助其他群体体验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 摘要:本文以两个实践案例为切入口,希望带着读者身临其境地走入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讨论中.本文认为,每个遗产都蕴含着它观察世界的方式和知识体系,遗产的多样性意味着思想文化的多样性,这是人类进行创新的源泉。一所博物馆的精神所在,是它要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对现在负责,博物馆要对永恒做出承诺。博物馆经常被当作文物展示的地方,其实应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来解读,以研究时代和现今社会。博物馆可以给日常生活的问题提供答案,通过专业知识揭示出混淆于各个领域的问题,通过令人信服的方式对一系列现象进行刨根问底,引起人们的思索。正是这种学习型的视角,使得各种类型的专家愿意与博物馆的工作。博物馆要发展出一套向沟通观众的独特语言,而系统知识是它的实质所在,它是人类创造的文明及其发展的见证。博物馆不仅要以压缩历史的方式呈现收藏品,而且要在解释历史和传播效果之间找到平衡,使观众在一种活跃的方式中获取信息,为好奇心和自我发现留出足够的空间,容许观众在信息沉淀之后再做出自己的反应和判断。
  •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日本历史保护立法的进程,对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体系、政策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重点介绍2000年之后出台的《景观法》和《历史风致法》,以及市民保护运动、地方景观条例与国家立法的关联性及其相互促进的过程.同时,以京都为例,围绕地方历史风致保护规划、町家再生等保护活用相关法规、政策和公众参与实践等内容展开全面的论述.
  • 摘要:本文对良渚古城遗址在大遗址保护及公众考古实践中采取的方式及所获成果作了系统的梳理.从揭示良渚古城重要历史地位的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出发,介绍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在遗址保护宣传过程中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以及各部门在公众考古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多形式、多角度的实践工作,同时对良渚古城公众考古的未来作了展望。
  • 摘要:本文阐述了国内学界对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研究较为薄弱.实证调查的结论表明,中国公众参与文保的程度较低,以情感性参与为主;文保行为是内在的文保态度和外在的社会情境双重作用的结果.促进公众积极参与文保,可以从加大文化社会教育力度、完善公众参与文保制度建设、拓展公众参与文保渠道这三个方面来构建对策.文保民间组织具有其他组织形式不具备的优势,是公众参与文保活动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重视文保领域相关民间组织的建设,从管理、政策、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的力度,拓展中国公众文保态度向文保行为转化的渠道。
  • 摘要:本文在考察民众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的同时,认为志愿者团队在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是一支新生力量,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参与了文学艺术基金会文化志愿者活动,除了感到自豪外,还有了一些思考。比如,在中国有着各种形式的基金会,有文化方面的,亦有其他领域的,在众多的基金会里,一些关于文化遗产相关的项目可能互有交叉,但目前都在做自身项目的构建和实施,有点各自为政的意味。不乏有志于参与文化遗产宣传的志愿者,但他们无法直接顺畅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中。急需建立一个完整的志愿者团队的管理和宣传机制,这个机制要包含志愿者的遴选机制、对内或对外交流项目信息的发布机制、统一协调沟通机制等,所有的机制也应是集中管理的,以此形成体系。
  • 摘要:人文资源的保护不是一成不变的保存,而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可持续的保护.适度而合理的开发是实现动态保护的良好途径,而分级开发是一种可以兼顾保护与开发的可行的模式.本文在分析人文资源的内涵及外延、保护和开发现状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建议文化资源按照产业开发的标准进行分级,公众是保护的主体,保护与开发应从政府主导逐渐转移为公众主导。可以借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所有的开发和利用资源都会消耗资源或造成资源破坏,所以都应充分考虑资源利用及消耗的费用,这部分应计入开发成本。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虽然现在有关部门对人文资源的保护得到了加强,但无论是法制保护还是财政支持上的保护力度显然不够。只有加大打击力度,使违法成本远高于守法成本,才能起到威慑违规违法行为的作用。
  •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今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保护好上海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思考,提出只有公众的参与,文化遗产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要民众自觉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教育至关重要。学校应该恢复乡土教育和沪语教育,改变课本结构,增加社会活动,将学生的课堂延伸到城市空间,让孩子在博物馆里成长,享受人类创造的成果,感悟先人的经验,将学到的理性知识与文化遗产实例相结合,将书本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养成对传统文化的爱好,真正培养出有文化归属感和文化素养的人才。对于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地方,应作为故居或纪念地加以精心恢复。政府还需建立更多的博物馆,并加大对博物馆相关研究的投入。对于上海的一些遗址和纪念地应分门别类地加以标识,尤其对那些已经不能恢复的遗址和文物,需通过竖立纪念牌予以告示,做好相关文献、史实的记录。还应建立网上博物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投入资金和人力,对一些遗址和文物尽可能进行数字化,通过建立口述史资料库或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方式做文化遗存的宣传,增强市民的保护意识。
  •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传统民间文化从"原生态"向"非遗化"转化."非遗化"的意义在于民间文化群体的文化自觉与当今社会发展中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文化共享价值的生成.为了实现非遗的共享价值,不仅需要对形态的保护,而且需要对文化内涵的保护,特别是对具有公众参与性的审美价值的保护.非遗的核心内涵在于相关文化群体的集体记忆、想象、情感认同和精神传承——小传统文化的审美内涵.非遗的美学内涵在当代文化中得以传承和保护的生态条件在于当代城市空间中民间文化生态壁龛的产生与重构.非遗审美内涵的保护意义在于重构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乡土美学认同,使民间文艺的审美融入"美丽乡村"与"美丽城镇"的审美文化生态中.
  • 摘要:美国历史建筑保护运动是由民众自由发起的,它促成了全国性非营利组织——美国历史保护信托基金会的成立,正是这一组织将国家与民间保护团体联系在一起,成为双方沟通的桥梁.此后,美国政府开始依赖区域性或地区性民间力量进行历史建筑保护,如新英格兰历史协会、波士顿贝青山市民协会等,这些组织为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通畅的渠道,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历史建筑保护事业的发展.在社会力量的各种参与主体中,从市民个体到民间组织是一支逐次递进的力量。市民以个人身份参与利益相关的保护活动,专家学者关注社会层面的事件,非营利组织则由觉悟较高的基层领导呼吁群众为社会做贡献。从维护自身利益到号召大家保护历史遗产,公众的不同出发点导致了角色的差异,而根源则是群众参与保护的内在驱动力。
  • 摘要:近年来,中国对大型工业遗产的保护卓有成效,但大量中小型工业遗产的再生却成为新的课题.本文结合上海青浦区几处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案例,分析公众如何参与中小型工业遗产的再生活动,并进一步分析普通民众、艺术家、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的心态、角色和作用.但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政府仍然是中小型工业遗产再生不可或缺的主导力量。普通民众工业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知识分子创意和灵感的落地、企业优惠政策的落实都需要依靠政府来实现。因此,从现实出发,政府应充分重视公众参与对中小型工业遗产再生的重要意义,并仔细研究民众、知识分子、企业这三方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打开思路,因势利导,引导三方力量充分合作,探索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型工业遗产再生模式。
  • 摘要:针对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复旦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都设置了一些课程。复旦大学文博系的课程包括文化遗产导论、中国文化遗产事业、文化遗产管理制度与规范、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战略、文化遗产领域实物与规范等;UCL的课程有古物与法律、遗产:全球化与发展、应用遗产管理、文化遗产的批判视野、亚洲考古遗产管理和文化记忆等。而中国早前就有“大众考古学”,1950年前后上海怡兴印务所就出版了朱彤的《大众考古学》;苏秉琦将面向社会大众的考古工作称为“考古学的大众化”,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建设。所以笔者认为,中国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公众考古学的概念,中国的大众考古或公众考古不是西方的舶来品。在时间上,中外公众考古具有同步性,在空间上,中国公众考古具有原发性,中国的公众考古并不是从国外引进来的。实际上中国的公众考古还可以追溯得更早。在结构性上,国内外公众考古课程和公众考古教育上也各有特点。所以,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公众考古学及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相关的学术体系,而不能仅靠翻译、引介论著来邯郸学步,亦步亦趋,唯洋是从。更不能生吞活剥地把国外的理论拿来就用,不领国情,不加分析,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较为主流的几种实践模式进行分析,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考古学大众化实践模式,并对考古学大众化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由于意识决定行动,为了能让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中国考古学界应树立“考古知识普及从娃娃抓起”这一理念,在现阶段的考古学大众化实践中,建立以公众考古教育为中心、媒体宣传为主要辅助手段、博物馆和各级文物研究单位协调合作的教育模式。同时,各类考古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展都应把吸引儿童和青少年作为重要目标。只有当公民具备了良好的考古知识素养,考古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才能真正转变为全民行动。
  • 摘要:本文阐述了公众考古的形式,包括高校公众考古教程与公共考古活动,考古工地零距离接触,考古遗存专题博物馆展示,科普性考古类图书期刊的编纂出版等。作者认为文化遗产是公众考古的平台,公众考古是文化遗产的延伸。文化遗产通过公众考古的解读成为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对文化遗产的解读、阐释是公众考古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公众考古的所有实践活动都是为之开展的,它也是公众认知和感悟文化遗产的主要形式。考古专家须改变以往“孤芳自赏”的态度,主动从“象牙塔”内走出,用公众听得懂的语言和看得懂的方式,阐释考古学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阐释考古资源所体现的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精神世界,真正实现与公众共享考古的成果。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考古人员需要采取措施对文化遗产给予保护,在调查、发掘、研究和展示、保护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公众对考古活动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和受益权,因为文化遗产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当地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之间有着日益密切的联系,开展公众考古活动就是要充分尊重这种联系,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关注提升并转化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动力。
  • 摘要:文章着重探讨了中国民间遗产保护组织在最近20年间的发展状况,并引用国外相关案例和经验作为对比,探讨中国遗产保护民间力量的发展现状和困境,并提出民间组织得以发挥更大作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一个单一机构不能顺利地将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上一个台阶,民间遗产保护组织的发展是社会参与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其发展程度也是社会民主与先进的象征。每个国家由于政治体制和社会基础的不同,社会参与的方式也会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的,那就是政府对公众更多的赋权和信任,而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特殊领域来说,对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的支持将起到关键的作用。总之,民间遗产保护组织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政府需要积极地自上而下地做主动引导和适应,以此强化中国遗产保护的参与机制。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